登陆注册
3149900000058

第58章 网络隐私(2)

从上面一系列的网络隐私事件中,可以看看形形色色的侵权方式,但从整个网络系统出发,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表现形式则更加多样,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的侵权行为。如上述的事件,是个人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宣扬、公开、传播他人隐私,骚扰他人,或者未经授权打开他人电子邮箱进入网上私人领域收集或窃取他人信息资料。第二,政府对公民隐私的侵犯。由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性和权威性,使得很多政府部门对待公民个人信息时拥有许多特权。如果政府因为公共事务需要收集、使用这些信息,作为公民则有义务去提供个人信息,这个过程中同样存在隐私权易被侵犯的问题。政府的网上业务、特殊活动可能会公布或向其他非盈利部门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但同时却难以控制这些部门或者机构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如一些保险公司可能会因为获得的个人信息而造成对不同个人的不平等对待。因此政府对公民个人信息有合法收集、积极保护的义务。第三,商业组织的侵权行为。某些商业组织在网上进行调查、窥探业务,非法获取用户信息,利用他人隐私,甚至将用户个人信息资料转让,出卖给其他公司以谋利。现在网上随时可见大量网站为广告商滥发垃圾邮件,这些垃圾邮件不仅占用存储,影响正常的邮件服务,同时还侵犯了收件人的隐私权,危及网络安全。第四,企业中对员工隐私的侵犯。工作场所也是个人重要的生活空间,随着电脑操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对员工的网上行为进行监督或者监视,员工的网上聊天、网页浏览、以及收发邮件都有可能被监视,有些公司甚至安装电脑程序对员工的网上信息进行监控,这些都严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随着企业上网的普及,这个问题也将更加普遍。第五,部分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的蓄意侵权行为,如在自己产品中设置能识别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序号”。第六,网络提供商的侵权行为。这包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如网络内容提供商发现公开宣扬他人隐私的言论却采取放纵的态度任其扩散,这种行为应该承担过错责任。第七,网络所有者或管理者的监视及窃听。对于局域网内的网络用户,某些网络所有者或管理者会通过网络中心监视使用者的活动,如监控使用人的电子邮件,这些行为都严重地侵犯了用户的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和隐私权。最后,黑客的攻击严重威胁隐私安全。

三、网络隐私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

网络隐私问题的出现应该包含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这也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问题。

客观上,网络隐私权遭受侵犯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首先,我国的政策、法律现状和互联网发展水平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庞大,且呈继续迅速上升的趋势,但同时互联网进入我国的历史并不长,因此相应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并不完善,这使网络侵权现象成为可能。其次,从互联网固有的结构特性来看,互联网的“自由、共享、开放”创造了“地球村”神话的同时,也模糊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限。现实生活中,家为人们挡住了窥视的目光,但到了开放的网络空间,个人信息则失去了四壁的保护。网络的“去中心”化使得网民同时拥有了无限的权力,只要拥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轻易地收集、发布信息,而这些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个人的隐私是脆弱的。第三,网络隐私侵权现象的出现还与电子商务发展导致的利益驱动密切相关。目前,网络的多功能性使网络上的许多服务都是免费的,如免费电子邮箱、免费下载、免费会员注册以及一些免费咨询活动等。然而天下无免费的午餐,人们发现在接受这些优惠的同时,也轻易地将自己的一些个人资料做了交易。在网上,只要你愿意掏腰包,你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资料(李伦,2007)。

主观上的原因是本文探讨的主要方面。主观因素是网络隐私问题的原始驱动力,涉及善意与恶意、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等方面。目前各界更多的是关注网络上恶意的违法或侵权行为,如恶意侵占他人信息、传播他人隐私以及其他的网络违规操作。但不难发现,现在网络出现的很多事件都已超出了这个范围,如自由发帖是否违法或者造成何种程度的破坏才算违规?底线何在?网路的自由性是否能包容自由的发帖与自我彰显?又如,“人肉搜索”到底是恶意还是善意?是违法还是遵循道义?正如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教授李强接受人民论坛采访时所说,人们在网络隐私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一种矛盾心理和行为,导致一个人行为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人有可能同时存在两种相矛盾的需求。如谴责将艺人裸照刊登在杂志封面的道德需要,又同时有对该杂志封面人物的隐私的好奇甚至模仿的需求。这都突显了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复杂性,可以说网民的个人意志、集体氛围和文化道德背景深刻影响了网络隐私问题的发展。

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涉及网络的“自曝”行为或“自曝”心理,也即是互联网上个人隐私的自我暴露。这种“自曝”行为对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的出现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自曝”现象,其负面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传统中国人比较含蓄,不轻易表现自己或表达自己的感情,对个人隐私也往往隐而不显,对个人私生活更是讳莫如深。然而,这种情况在当下的网络时代发生了巨大改变,网络以其基本精神“自由”、“平等”、“共享”等打破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模式。在网络上任何个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发布信息,一些在其他地方不敢公开的绝对隐私也可能出现在网络上。正如有人所说“由于网络的隐秘性和易得性,网络媒体似乎特别适合人们用身体甚至器官写作”,“网媒似乎被赋予承载隐秘、情色的使命,网络媒体似乎也成为展示赤裸自我、宣泄隐秘情感的最佳场所。”(郭震旦,2003)如广为人知的“芙蓉姐姐”、“木子美”网络事件,以及刚过去不久的“Kappa女”事件,虽然我们不得而知“Kappa女”的性爱视频是否为本人传到网上,但“Kappa女”在其博客中自曝“火辣”自拍,公开自己的私人生活却是肯定无疑的。越来越多的网络红人大晒自己的私生活,毫无避讳和含蓄。这时,非常个人化的隐私行为已经演化为一种大众娱乐的社会化活动,某种程度上偷窥和被偷窥都成了一种娱乐因素,一种重要的娱乐素材。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无所顾忌的“自曝”,引发了部分网民继续窥探、挖掘隐私的欲望;这些“自曝”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了那种“网络无隐私”的网民心理,从而催化、加速了网络隐私问题的恶化。

在经济迅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迷失在虚拟与真实之间;同时,当今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而来的竞争压力和不确定性大为提高,个人的归属感越来越弱,甚至部分人会产生焦虑、忧郁、恐惧等消极情绪。这种心理上的思考很容易让人将网上“自曝”行为、偷窥行为联系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探究网络隐私问题产生的原因时,我们无法不考虑独特的文化心理和集体意志,无论是暴露自己的隐私还是窥探别人的隐私,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每天网络上的娱乐资讯都充斥着名人尤其是娱乐圈名人的花边新闻,许多网民对此趋之若鹜。人们喜欢窥探别人的隐私,尤其是负面隐私、敏感的话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通过对别人隐私的了解,满足自己内心不为外人所知的窥探欲,或是目睹别人的隐私和缺陷来肯定自己(王吉,2007)。当人们的偷窥心理、偷窥欲望和媒介的商业利益驱动完美结合时,网络隐私被侵犯的进程将随之加快。

在网络隐私被侵犯的主观因素中,除了前文中的矛盾心理、“自曝”心理和偷窥心理,还包括其他重要的网络心理因素——娱乐心理、从众心理、先入为主心理、网络暴民心理等。

总之,网络隐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对它的思考和探究应从社会的诸多方面出发。这一问题不仅是一项技术难题、法律难题、道德难题,也是一项心理攻坚战,忽略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网络隐私安全的保护,不仅要根据社会转型现实和社会成员的新需求制定新的行为规范,使社会成员既有行为的自由又有行为该遵循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加强网民心理建设,增加人文关怀以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为满足公众的合理信息需要提供更为通。的网络信息渠道,使信息交流更为通。,这样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侵犯网络隐私行为的出现。基于我国的互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整个信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网民心理尚不够成熟,因此,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要社会多种力量的参与,法律的出台也需要多个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支持。网络隐私的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郭震旦(2003年11月18日),“木子美是网络媒体下的‘蛋’”。引自http://women.sohu.com/2003/11/18/75/article215727572.shtml.

[2]李伦(2007),《网络传播伦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30页。

[3]尼古拉·尼葛洛庞蒂(1996),《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4]童向骏(2007),“网络隐私及其保护和立法探析”。《前沿》,2007年第12期。

[5]王吉(2997),“为什么人们喜欢窥探名人隐私”。《家庭科技》,2007年第1期。

[6]张晓辉(2004),“互联网传播中的主动型隐私公开化释析——以‘木子美现象’为例”。《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和谐密码:贵州省余庆县创新社会多元治理模式

    和谐密码:贵州省余庆县创新社会多元治理模式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景,是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理想社会。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女性: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内容跨越上下三千年的历史,从周代《周易》的女性观一直写到当下女性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一部中国女性的变迁史。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你将了解到儒家确立的女性观以及儒家女性观在各个朝代的变化,儒家女性观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局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儒家女性观对当代女性生活又有何影响。从周代开始女性被剥夺了在公共生活领域作为的权利,女性被限制在狭小单一的家庭空间。“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不仅是一种劳动的性别分工,更是一种牢固的角色定位,从这种角色定位出发规定了性别的不同特征与规范,更规定了男女不同的道德礼教。女性的劳动分工、角色定位、性别特征及权利、地位这三千年有什么变化,通过阅读你得到一个了解。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网的

    《世界是平的》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世界无疑是正确的。通过较长时期的理性思考,《世界是网的》作者钱志新认为在“平”的背后是“网”的,网络的巨大组织作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如果将这个认识扩展到世界各个领域乃至整个宇宙,则会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世界是网的。”世界的多样性决定其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但在包罗万象的现象背后有着共同的本质,这就是网络。
热门推荐
  • 大佬他貌美如花

    大佬他貌美如花

    【快来!新书已开!】 【1v1+甜宠】温茶是个三十八线女演员,在扮演恶毒女配的戏份中不幸坠崖,生命垂危时,拥有了一个愿望系统。为了活命,她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了不停的穿越之旅。途中,她穿梭古今,锻炼演技,她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她保留初心,始终不改,最终,她收获肩宽腿长花样百变男票一枚。 群号:423257102
  • 影后的傲娇先生

    影后的傲娇先生

    拿到影后的当晚,甄宝腻在顾致深怀里,美滋滋地刷着微博。“顾先生,网友们都夸我已经美出了天际。真羡慕可以拥有我的你,上辈子一定拯救了银河系!”呵!“可是我怎么记得,我才是被追的那个!”……和某影帝合作的电影上映后,“顾先生,网友们都说只有像程控那么帅的男人,才配得上我哦!”呵!当晚,各大媒体纷纷晒出顾大总裁的高清照片。吃瓜群众惊为天人,纷纷点赞,果然这才应该是配得上影后的男人!顾致深想,原来这群看脸的网友也是蛮可爱的嘛!……顾先生,你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地傲娇呀?
  • 沧海1:海涯天劫

    沧海1:海涯天劫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为患。穷苦渔家少年陆渐命途多舛,因隐居在渔村的西城高手宁不空的牵连,被倭寇掳劫,东渡日本。海途之中,宁不空包藏祸心,将陆渐炼为自己的“劫奴”;到达日本之后,宁不空阴差阳错成为一代雄主织田信长的谋士,更获得信长之妹阿市的爱慕。桶狭间之战后,陆渐辗转流离,偶遇明国来的金刚传人鱼和尚。鱼和尚慈悲心肠,为缓解陆渐的“黑天劫”,以己命延续陆渐之命。随后陆渐带着鱼和尚的舍利,踏上重返明国的海途。谁知大海之中,意外失陷于东岛,被关押入“九幽绝狱”,因此结识了被囚禁于此的东岛少主谷缜……
  • 你的慕斯请签收

    你的慕斯请签收

    【甜宠文】:“女人,你知不知道你很甜?”初次见面,唐酥只觉得慕斯凉是个变态。“威胁你怎么了,我有的是钱!”再次见面,唐酥觉得慕斯凉人傻钱多。“酥酥,我想吃蛋糕。”确认关系后,唐酥发现慕斯凉就是一个喜欢粘着她要糖吃的三岁小孩。“酥酥,我想你了。”分隔两地后,唐酥听着电话里传来慕斯凉磁性的声线,舔了舔唇边的草莓慕斯,才发现自己原来这么爱他。PS:这是慕斯小公主和唐酥小王子的故事,甜到掉牙哦~
  • 小公主

    小公主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世界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积极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重返十六岁

    重返十六岁

    前世的张芊芊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有过一场不太愉快的早恋。然后她重生了。当然,一开始,她是痛恨着重生大神的,并且天真的以为,只要一切按照原来的生活轨迹,就能找回未来的幸福。然而到最后她才发现重生大神用心良苦。
  • 相墓手札

    相墓手札

    沐林枫是一个厨师,因为出身于精通相墓之术的“疙瘩”世家,被国家一个重点课题组找到,希望他帮助寻找能够证明“华夏文明起源”的商末古墓。就在沐林枫答应东方教授参加课题组的同时,国外的文物走私集团也派出了盗墓高手,准备与课题组争抢寻找攸候喜的陵墓。要找到古墓必须先找到沐家祖传的《帝葬山图》,于是沐林枫成了双方争夺的对象。沐林枫在曾祖的坟墓中发现了祖传的相墓之术,要想继承相墓绝技就必须成为看护古墓的“守灵人”,当沐林枫成为守灵人后,却发现自进退两难,因为课题组的工作是寻找和挖掘《帝葬山图》上的古墓,而他的责任是保护古墓不受打搅。
  • 全民的生存游戏

    全民的生存游戏

    当正式的踏上了求生的道路,血与火就已经在前方狰狞着面孔,静静的埋伏等待。战士,注定此生寂寞。强者,未必一路高歌。既战,就战他个名扬四海,震天动地;要杀,就杀他个片甲不留,斩草除根!所谓达者,就是用手中的利刃,谱写出非凡的人生……
  •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迈克尔·杰克逊: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抑或天才?

    弗兰克·薇黛拉通过对迈克尔·杰克逊的职业分析,对"天才"这一术语的敏感本质提出了质疑。有一项科学研究证实,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们,或极富创造性,或聪颖国人,或偏执己见,或性格多变,每一种特质都通过对潮流明星职业的研究而得到了分析。基于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答案来回复以下问题:迈克尔·杰克逊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还是个绝对的天才?你会发现,答案是一场充满热情的讨论。
  • 爱情睡醒了

    爱情睡醒了

    两年后,在她喜欢的城市,他想起她曾爱他如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