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9900000063

第63章 Twitter——新媒体的力量(2)

四、Twitter的运用

(一)Twitter与政治

在任何一个民主社会中,政治家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和策略的运用,而媒体则充当了在政治家和公众之间传递信息的角色。在这样一个“媒体——政治”的时代,著名记者马文 ·卡尔布(Marvin Kalb)这样描述他的观点:任何一个在白宫、国会山,或者是五角大楼作出的决定都不能不把新闻的因素考虑进去。要想把任何一种观点“卖”给美国老百姓,首先需要媒体理解、接受并愿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M.Kalb,1992)。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政治家们意识到新媒体做到了传统媒体不曾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将政治家们从传统媒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他们开始同公众进行直接交流,而非把所有期望都放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上。

作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成为演绎政治与媒体关系的平台。

电视仍旧是美国民众获取选举信息的主要途径,与之相比,纸媒的地位就有些相形见绌,而网络则后来居上,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A.Smith,2009)那么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的人们又是如何利用网络的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网民对网络的利用主要集中在三种功能上,而获取新闻成为主要用途。对于利用即时交流工具传送信息,Twitter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信息共享工具。

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使媒体参与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甚至有许多学者称当选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为“新媒体总统”,因为他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提高自己的支持度。从“广播总统”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到利用电视媒体的优势成功当选总统的肯尼迪(John F.Kennedy),再到今天的新媒体总统奥巴马,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的政治家不仅达到了自己事业的巅峰,更反过来促进了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那么仅就利用新媒体方面,奥巴马压倒对手麦克凯恩(John Mc-Cain)的优势具体在何处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奥巴马的支持者对新媒体的各种用途有更全面的运用,在Twitter上,奥巴马通过即时更新消息的方式同自己的支持者保持联系,他26个字的消息更新宣布自己的竞选助手是拜登,在短短几秒钟就出现在了将近300万美国人的手机上,至今这一纪录都无人可以打破。在成功当选以后,奥巴马的Twitter依旧是其保持同公众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他的Twitter仍旧保持着180万个跟随者。

紧随奥巴马在利用新媒体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之后,Twitter逐渐被美国的政客们所熟知,也渐渐成为他们的工作伙伴。65位注册了Twitter的议员中,绝大多数人利用这种新型的即时交流工具向公众和媒体发布政务信息(http://dodd.senate.gov)。现在,在Twitter上选择跟随白宫的80万人可以随时获得最新的有关美国第一家庭的消息。

另据美联社2009年7月28日报道,英国政府也要求政府工作人员使用Twitter进行内部联系以及同外界的交流。工党公布的相关文件中提到利用Twitter传递的信息应该具有“人情味儿并且可信”,还应该用“非正式的口语体”书写。文件规定,政府各部门每天要发出2~10条消息,并保持发消息的时间间隔至少在30分钟以上,以避免造成其跟随者信息拥堵情况发生。显然,对于英国政府而言,Twitter已经成为一种直接同公众沟通的渠道,发挥出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然而这样一种即时沟通工具也有自己不可避免的缺陷,它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变为劣势。迅速传输的信息同需要字斟句酌的权威信息往往是相对立的,而又由于Twitter的受众面广泛,一处微小的错误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于是在某种程度上,Twitter在政治场合中的运用更需要谨慎地斟酌与推敲。

2009年2月,美国共和党议员、原众议院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席皮特·霍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在Twitter上的一句话“刚刚着陆巴格达”将原本秘密的访问公之于众。在临行前,访问团的成员被告知基于安全原因考虑,此次访问是秘密的,而且只有极为少数的媒体知晓此事,并承诺在访问团离开伊拉克时才公布此事件。霍克斯特拉在Twitter上的留言不仅公开了此次访伊事件,同时还公布了详细的行程安排。事实上就在此次事件发生的几个月前,美国第304军事情报营还在美国科学家联合会(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网站上刊载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研究了许多移动和互联网技术的军事化运用的可能性,其中就包括Twitter。报告指出:“Twitter已经被一些人用来发布或支持极端思想和观点。”随后,报告还指出Twitter被军事化使用的方法,如恐怖分子可以利用Twitter、Google地图或移动电话图片和视频来策划实施伏击或引爆炸弹。

(二)Twitter与新闻

如果说Twitter简易、快捷、影响力广泛的特征使其成为拉近政府同公众之间距离的有利工具的话,那么媒体在利用Twitter上更有说服力。众所周知,在新闻业发展的道路上,媒体一直追求更快的新闻传输速度,以及更好的贴近受众。对于这两方面,Twitter无疑都具备自己的优势。

2007年,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Oregonian开创了媒体利用Twitter的先河。当时正值暴风雨肆虐之时,Oregonian利用Twitter发布洪水以及道路关闭的信息,而当时全美国Twitter的用户只有50万,随后美国的其他报纸也开始利用Twitter发布及时信息。

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Twitter上自己的跟随者不仅是读者,更是新闻源,从中可以得到信息反馈,发现新闻线索。社交网络用户一般具有许多特征,如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意见,更乐于探索与接受网络的新用途,以及多分布于城市等。而Twitter用户除了具备社交网络用户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Twitter用户的年龄层偏高。根据以上对于Twitter用户的年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同MySpace和Facebook相比,Twitter用户以30岁以上人群为主,这样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从Twitter上可以得到更多成熟的理性的见解,对于记者的参考性更大。对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系教授丹·吉尔摩(Dan Gillmor)对Twitter在新闻报道上发挥的作用给出了一个总结,那就是记者应该把Twitter当做一个集成的智能系统,它可以预报事态发展的趋势、人们的活动以及新闻。

第二,Twitter用户对主流媒体的关注度较高。8%的Twitter用户关注《洛杉矶时报》等主流媒体,而普通网民的这一数据只有2.7%,这就决定了Twitter的用户对新闻更感兴趣,更愿意接受来自主流媒体的信息。

第三,议程设置功能明显。Twitter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比较灵敏。再以2009年6月由伊朗大选引发的动乱为例,Twitter用户就对此事件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度。

从以上三幅图可以看出,社交网络相对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上给予的较高关注度,而Twitter则更加突出了突发事件的地位,因此,任何一个浏览过Twitter的人都无法忽视空间内关于伊朗动乱铺天盖地的信息。其中占有较大比例的是来自事件现场的目击者所发布的相关信息更新,即时更新的140字以内的简要信息,恰好符合新闻报道及时性的要求,同时亲身经历又增强了消息的现场感与可信性,让读者有一种与突发事件的进程保持同步的满足感,由此不难理解在突发事件中Twitter广受欢迎的原因。

同类推荐
  • 哈佛精英能力课

    哈佛精英能力课

    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多年来孕育出无数巅峰人才,培养出八位美国总统、四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三十位普利策奖获得者和美国500家最大公司上千名高管……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英人物?本书在研究哈佛课堂和哈佛人物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了课堂上学不到、又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所必需的十三大能力。内容精当全面,启人心智。
  • 南开诗学(第1辑)

    南开诗学(第1辑)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分“特稿”“诗歌研究”“诗学理论”“域外诗学”“诗学文献”“研究动态”“研究综述”七个栏目,并特邀叶嘉莹先生的文章领衔,全面展示诗歌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探究诗情诗思,建构中国诗学体系,共同推动中国诗学研究的发展。
  •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艺术

    班主任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但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未可限量的。正如2006年8月教育部下达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中所指出的:“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编写。文中详细介绍了公文的种类、格式,以及机关公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要素;重点讲述了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主要文种的基本写法。《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全书》集通俗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精心选择了机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直接需要、经常使用的文体,并通过例文示范来增强实际写作能力,既有一定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热门推荐
  • 浮岚女儿美

    浮岚女儿美

    五百年前的一场浩劫,影响了每个人的命运。师徒四人西行至女儿国,在每一次现实与回忆的厮杀中,迷雾逐渐散开——天蓬卷帘为何自愿被贬下凡,玄奘为何贪恋美色,悟空为何乖得像一条狗……女儿国是主线,但只是为了引出回忆。本书通过主线剧情,引出每个人物回忆里的爱情故事,在回忆里,每个人都是自身故事的主角,而这些回忆连起来就会是一个完整的框架,每个故事的发生都离不开五百年前的那场浩劫。这是颠覆传统西游、重塑人物性格的爱情故事,是喜剧,亦是悲剧。
  • 纵横天下之神女很猖狂

    纵横天下之神女很猖狂

    有人说,她是这世上最暖心的人;有人说,她是这世上最冷情的人;有人说,她是这世上最耀眼的人;有人说,她是这世上最腹黑的人;她,晴芜;总是一副淡淡的笑,温和从容;实际上她的腹黑无人能敌!小小的身板背负起世间的大义,但她总是能淡然面对一切!她,晴芜;本是这世间巅峰上的人儿;一朝被蛇咬,从此落神坛!魂体受损,忘却前世种种!幸运重生,唯有重新再来!背负大义,冷静从容如她!一波三折,定要命硬如石!她说,定将害她的那人千刀万锅!她说,想要取她性命?那么必死!她说,敢欺辱她的人?请你去死!她,对身边的至亲至爱的人,霸道如厮!她,对伤害她至亲至爱的人,冷血残酷!她,对身边的至亲至爱的人,倾尽所有!她,对那个宠她护她的爱人,一世温柔!这,就是晴芜!她说:晴芜,晴芜,乃无情是也;我愿此间无情,我亦无情。他说:吴樾箐,吴樾箐,你可知,吾...悦...晴...我悦你。
  • 紫霄

    紫霄

    紫霄者,天地之源,大道初始。当此世,仙界坠落,九幽隐退。有法无道,不得长生。人世间,神庭统御,仙天高举。异族虎视,天魔窥伺。谢程,带着一座神秘道宫,降临此界。不死不灭,推演万法!覆压诸天,威临万界!
  •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我的宿主太无敌

    快穿我的宿主太无敌

    系统002的历代宿主都是极强选手,不是完美完成任务就是完美崩了位面。然后她们都脱寡了,独留002一人七夕佳节学青蛙叫。于是002收拾好包袱准备再带一个新人就退休去旅游。然后最后的最后她也脱寡了。【简介无能请看正文】【女主不是系统,系统只能算个支线来讲,本文的女主也没有cp,但系统有cp(?】【女主切开是黑的,打着完成任务的名义干着丧心病狂的事,注意避雷】【作者是鸽子,两三月一更甚至一年一更这种丧心病狂的事都是做的出来的,所以入坑需谨慎】
  • 西游之我要当天帝

    西游之我要当天帝

    此方世界,仙神同立,妖魔横行,更有天机显露,佛教当兴。穿越成天庭一个无名神将的陆玄,为改变被猴子一棒子打死的未来,脱离封神榜,谋求大道,开始了自己一步步的艰难超脱之路。“这浩荡三界,芸芸众生,若我不留名天地间,这一生该多无趣!”满天神佛,你们的天帝,回来了。
  • 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命运密码: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

    命运,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课题。命运的变化莫测,是命运神秘性的根本原因,而几千年以来人们用各种玄学化、神秘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所谓的“算命”,更增加了命运的神秘性。本书是一个初步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人生命运的密码。本书的上篇主要介绍命运规律,下篇分解决定命运的36个因素。正如26个英文字母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使这种语言的词组千变万化一样,影响命运的36个因素的不同排列组合,使全世界亿万人的命运千差万别。人生中的每一次命运变化,都是命运因素一个新的排列组合引起的。
  • 陋俗之婚闹

    陋俗之婚闹

    原本以为网上的婚闹只不过是一场闹剧,没想到自己竟然亲身经历,更没想到因为这场婚闹,让我陷入了死亡的漩涡!(本书为你揭秘不为人知的风俗诡事)
  • 金童记

    金童记

    大周皇室传至第三代嫡系凋零,旁枝繁茂,泰安帝膝下无子,惠国方丈向吾皇进言,皇室子孙缘薄,需寻一对金童进宫引福招子。东海郡公府一对龙凤双生子受诏入宫......(本书首发起点女生网,qq阅读也是正版,避免有些小可爱花了钱还看到了盗版呢,那可是作者君的罪过了。另外新书更新较慢,书荒的小可爱可以看看作者的旧书朱门灼华,同风格宫斗文。)
  •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与蕺山学派(阳明学研究丛书)

    刘宗周被认为是宋明儒学的殿军,在晚明儒学史上独树一帜。本书从对刘宗周哲学体系内在逻辑分析入手,将研究推至思想家本身,希望借此能呈现出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其人格结构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尝试通过刘宗周人格结构的内部机制来解说其心性哲学,以期能够更真切地体认他的思想。本书认为,刘宗周的心性哲学是将理学的内容注入心学体系之中,使客体之理变为主体之心,客观之理成为主观之意,由此统一心学和理学,其实质是以理入心,进而以理代心。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