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500000001

第1章 序

人类的组织古之有之,从原始的氏族公社,到今天的工厂、机关、学校、部队、教会,人类一直生活在其中,组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关于组织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及其重要的社会作用,人们有过许多著述,但对组织作为一种资源来讨论,阐述其价值和意义,在国内所论还甚少。资源是当今社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是一个随着现代经济兴起而使用起来的现代词汇,凡能够形成、制造、带来、转化出资产的东西均被认为是资源。在人类社会日益呈现出一种综合化、整体化和全息化的特征下,人们只有综合地运用各种资源,包括天然资源和人工资源、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显性资源和潜在资源等等,才能创造并拥有财富。然而,土地、人力、资金、技术、管理等创造财富的条件和手段,都必须通过组织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组织本身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而且它又是使其他各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组织是资源的载体,通过组织对资源的调动,功能发挥达到与社会结构情境要求更多的必需的生产要素。在人类全面走向人化自然的时代,组织资源的价值和意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谁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组织资源,谁就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一个政党执政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执政理念是否先进,执政方式是否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稳定科学的组织形式,其组织资源是否雄厚及其开发和利用组织资源的程度。执政党的组织资源,是执政党的资源系统中的首要资源,是其他资源发挥作用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充分发挥和利用党自身的组织资源的功效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有效执政的关键。

从政党组织系统来看,政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就必然要从外部环境汲取各种资源,它要求政党一方面要对组织系统之外的环境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以制定正确的资源开发政策、采用合理的资源开发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自己开发执政资源的策略,使政党组织系统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动,以及由此可能导致部分资源流失的情况下,能够找到新的“替代性”资源。其实,政党执政资源开发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流失”与“开发”的相互交替中进行,从而使自身能够始终拥有足够的资源以维持自身的执政地位。国际共运的历史经验表明,开发执政资源,特别是组织资源,是保存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因执政资源、组织资源枯竭、流失,致使执政地位丧失。比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的国大党、中国台湾的国民党、日本自民党、意大利无民党、南非的国民党,都因为积弊严重,失去民众的支持,社会基础削弱,组织体系老化、弱化,自身实力严重削弱,最后都沦为在野党。尤其是苏联,具有93年历史、一度拥有近2000万党员、执政长达74年的苏共丢掉政权,与其组织资源逐渐萎缩有很大的关系。苏共党章只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对其地位和作用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致使基层组织没有相应的权力和地位,苏共党组织因而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40多万苏共基层党组织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的状态,特别是在苏联解体前夕,入党人数大减,退党成风,党员严重流失,组织徒具形式,空无活动,其政治统治不为民众所接受,“合法性”受到广泛置疑,最终在民众的不满、失望、冷漠和抗议中,失去了执政地位,一个有80年光辉历史的政党组织迅速分崩离析。反思历史教训,我们更是深刻感受到,执政党组织资源流失,极大地降低执政有效性,进而直接危及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大量党员与基层组织等资源的强大的政党。基层组织组织着党员,联系着群众,整合着社会,支撑着政权,从而把个体、社会和政府的基本关系时刻保持在有序状态。这种有序状态,在整体上保持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大转型、大发展与大稳定的有机统一,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但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在结构、功能、体制以及机制等各方面,对党的组织建设与组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深刻而广泛的挑战。组织资源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执政是运用和消耗执政资源包括组织资源的过程。当前,中国共产党既有的组织资源存在不断流失、变质、损耗的问题,而新资源有待于我们作深入、持久的开发与整合。党的生命在于与时俱进,在于不断进行自我优化和完善,尤为重要的是要把创新党的组织建设,开发党的组织资源,纳入执政党发展的战略规划之中,在寻求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给党的建设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进而增强党的组织与动员能力。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相应地跟着发展。

目前,关于党的组织资源理论研究总体上还处于起始阶段,有关这一问题系统性的研究还相当少;部分研究也只是零星地散见于一些刊物,深度不够,系统性不强。沈建红的《执政组织资源与执政党的组织建设》一书借鉴和运用组织资源理论、理念,较为系统地研究新时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资源建设问题。将资源概念与组织资源理论引入党的组织建设研究中,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的高度,讨论了社会转型期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把研究视角放在党的建设的大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对党的执政组织资源开发与整合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理性分析,并结合当下中国各地基层党组织的实践与创新案例,分析和讨论了整合与开发党的执政组织资源的有效路径和办法。本书在理论上的贡献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重新审视党的发展理念、自身定位、目标与任务、组织方式和组织成分,积极探索党的组织资源开发的新逻辑、新路径,以重新整合和部署组织资源,拓展党的组织建设新的领域。第二,提出了党的组织应该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功能的创新以及组织活动方式的变革,增强其社会的适应力与回应力。第三,颇有见地提出,党应当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处理党派关系、树立非权力性权威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并通过党的功能调适、组织重构、网络党建等现实路径,以充分整合党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组织资源,增强党在全社会的服务力与影响力。

胡承槐2011年4月于浙江省委党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贪图温暖

    贪图温暖

    东西方的传说总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东方是a,在西方是b,但a和b是一个事物。
  • 外星文明观察录

    外星文明观察录

    宇宙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只能相似,不能相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环境,里面生长的生物也不会完全相同。作为一名观察者,李闲需要从与地球类似的星球开始、再到爬塔世界、映射世界......一步步去领略宇宙的千姿百态、各个星球的别样风采。
  • 废材男神蜕变录

    废材男神蜕变录

    新作:《废柴逆袭路》当网瘾少女穿越到一个神奇国度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笙情系往熙

    笙情系往熙

    第一次见面,成冤家。第二次见面,成同学。第N次见面,成联姻对象……自此,孟熙雨和乔幕笙成合作伙伴,抵抗家族联姻……可那天,乔幕笙突然对孟熙雨说:“婚约不会取消!合作关系解除!”
  • 萌徒嫁到,师父不要跑

    萌徒嫁到,师父不要跑

    某日,史官采访女神探阮筠琦:“请问阮姑娘,不,是阮神探,你是如何从一个父母双亡,惨遭灭门的孤女走到如今圣上钦赐千古第一女神探的高度的呢?”阮神探沉思三秒,指了指身后的君齐书生府:“首先你得有一个强大的师门。”再指了指身旁的男人:“接着你得有一个吊炸天的师父。”最后伸手牵住早已等的不耐烦男人,展颜一笑:“最后你只要把这个师父变成夫君就成啦。就是这么方便快捷哟!”总之,这是一个表面聪慧的孤女立志破案成神再攻略师父成夫君,实则是师父步步为营,圈套呆萌小徒弟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黄帝遗骨

    黄帝遗骨

    2011年,《辽沈晚报》派出一支精干的小分队,赴内蒙、辽西实地考察,采访了众多考古专家和民间研究者,获取了大量的详实资料。本书以此次考察后发表在《辽沈晚报》上的十五篇文章为基本内容,并收录若干近年来在国内权威报刊上发表的有关黄帝遗骨文章,结集出版,共二十五万字。这些文章从不同的侧面论证了黄帝部族发祥在辽河流域的历史事实。文章立论鲜明,论证严谨,持之有据,在报纸上首发后即引起国内考古界和史学界的密切关注。
  • 玄道之源

    玄道之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灵、鬼、妖、邪、人、仙、神,生化、科学混乱的末法时代,何为真?何为假?玄道之说,在华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只是当代的学说,却否定了这一切。欧阳明为了证实探究玄道之源,毕业之后,进入了深山老林,却无意间获得了远古传承,以一身玄道修为,行走世间。运用玄道术法,反驳科学的否定。让玄道之术,重现于世。
  • 都市之妖孽少主

    都市之妖孽少主

    五年的时间,当他强势归来,家族已然衰落,大哥失踪,他携带无尽的怒火,横扫都市,我为少主,当一剑斩尽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