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0800000015

第15章 评书艺术及其脚本创作(3)

他笑什么?他笑的是这个“屯迷糊”不懂得送礼的规矩——一般给领导送礼的,大都是晚饭之后、睡觉以前,夹着小包儿、避开人眼,到领导家先把礼品放在外边,进屋侦察一番,没人快往外拿,有人不可强献,找话茬儿唠上个三言五语起身告辞,等领导的夫人出来送行的时候再把东西亮出来,悄悄叫一声好听的——注意:除了“妈”之外,什么好听叫什么——说明“这是我的一点儿小意思”……掉头就走!哎,这事儿啊得这么办。

评书艺术,是扎根在民族文化土壤中的传统艺术。广大民众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了这一艺术形式,而它的繁荣、传播又进一步影响着民众欣赏习惯的形成。中国民众习惯于通过“写意”与“模拟”的表现方式,达到“神似”的意境,并认为它更能利用有限的形式去表现丰富的内容。广大民众习惯于从人物的对话、行动中去体味人物的心理性格。而且,他们对传奇的爱好也似乎更甚于写实的作品,因为它能高强度地激活人们的审美快感。中国的民众也特别喜欢把严肃的内容通过谐趣的喜剧形式表现出来。几百年的评书传统,积累了民族艺术的许多宝贵经验,连同民族的审美趣味,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

评书的“庄”与“谐”,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独特的语言方式体现出来的。

评书语言简洁、夸张、生动、形象,描绘人物或景物常用“贯口”和“俏口”。

例如:在《马老二送礼》中,有这样几段:

这位马二叔,腰不塌,背不驼,连毛胡子从嘴角儿一直长到耳朵根儿,两只眼睛总是那么半睁半闭半眯缝着,可一瞪起来溜圆锃亮!他光棍儿一条,赶大车出身。如今在生产队身兼两职:白天仓库当保管员,晚上喂马当饲养员。由于他为人公正人直爽,又爱说爱笑的,在群众中很有影响,大伙儿都信得过他。

第二天一大早儿,队长刘根柱来到生产队,只见马老二把马喂饱了,车也套好了。车上有大米、白面、粘豆包儿,猪肉全是四指膘儿,头蹄下水、牛羊肉,冻鱼、冻鸡、宽粉条儿,干豆腐、大豆腐,暖窖黄瓜、嫩蒜苗儿,豆角丝儿、角瓜条儿,还有两串彤红儿、精细儿、溜尖儿、一摸手冒火、一闻辣鼻尖儿的干辣椒!

县委收发室里,一个戴眼镜的值班员正端着一张报纸在那儿打瞌睡呢,忽听窗外一阵串铃声响,抬头一看,见一辆大车闯了进来。赶车的老板子双腿叉开,站在车上。只见他头戴狗皮棉帽帽耳迎风翻扬向后,身穿羊皮大氅敞开胸襟卷垂两旁,脚蹬牛皮靴头头前儿锃亮,手握七尺红缨鞭鞭鞭炸响,他是耀武扬威,威风凛凛、凛凛寒风压不住他的高声吆喝,喝住牲口将车停在大院当中!

评书语言历来追求“无所不用其极”,无论说谁好、说谁坏,说谁能耐说谁怪,全都写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上海《故事会》杂志面向全国征集传奇故事,我写了一篇现代评书《呼噜案》,拿了个二等奖。其中对主人公的描述是这样写的: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说站在院里能听见屋里的人打呼噜,肯定没人相信。可是在二道沟公社,有人说在院墙外头能听出一把手王书记在哪屋里睡觉,绝不会被视为咧玄,谁都得相信。为啥呢?这位王书记是个远近闻名的“呼噜王”。

他打呼噜的能耐,刘欣小时候就有所耳闻。

刘欣从部队转业回来那年秋天,带领基干民兵参加修筑国防公路的工程。野外宿营,时常有野兽来袭击他们的帐篷,闹得人心惶惶,戒备森严。

中秋节那天,王书记领一些家属代表进山来慰问。刘欣汇报完情况,已是深夜了。他安顿王书记他们躺下之后,自己去查哨。出了帐篷一看,放哨的小伙子怀里抱着枪,靠着大树睡着了。刘欣走过去,刚要叫他,忽听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哎呀!——一头大黑瞎子已经摸到了帐篷跟前。他急忙从岗哨怀里拽过来半自动步枪,推上子弹,可端起枪来他又犯寻思了——黑乎乎的,它侧面朝着我,想一枪把它撂倒是不可能的。枪一响,它往回跑好了;可要是一头撞进帐篷里去怎么办……他正在犹豫,帐篷里头王书记的呼噜响起来了。头一声儿就把黑瞎子吓得一激灵!

嘿,王书记人高马大,嗓音洪亮,共鸣良好,打出那呼噜来,赛过春天的雷,压住开山的炮,而且节奏紧凑,出气儿进气儿全响,声音特别有穿透力!

只吓得那大黑瞎子往后一缩,就地打了俩滚儿,爬起来掉头就跑……要不是亲眼得见,“呼噜王吓退黑瞎子”的故事,刘欣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

事后他一回味,自己在部队的实战演习之中,每回都是紧跟着坦克冲锋,那坦克的动静,真没有王书记的呼噜吓人!

下这么大工夫描述王书记的呼噜意欲何为?故事背景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主人公“呼噜王”又是一位廉洁自律、一身正气的好干部,可偏偏公社卫生所有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某天深夜,女医生独居的宿舍里突然传出无人不晓的呼噜声,而且肆无忌惮地持续好多天……王书记丧偶,女医生是个“老姑娘”,孤男寡女,烈火干柴,谁都猜个八九不离十。在那个年代,“花案”是大事!

可私下里调查此案的人员刚刚在女医生的窗外听完王书记的呼噜,一转身又在别的地方见到了王书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至此,“包袱”、“扣子”、“巧合”、“务头”,如此等等,全部都系在“呼噜”上了!那个时代,录音机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说来,是个很新奇、很神秘的物件。我用这个道具创造了“传奇”。

范例:

[评书小段]

特别证明

王国臣

桥头派出所民警梁江到火车站去送在外地进修的爱人,回到家跟前儿已经半夜了。他骑着自行车刚一拐进胡同,前轱辘铁条“咔”地一响,车把猛一歪,“叭叽”就摔倒了。没等梁江反应过来,角落里传来一阵疹人的怪笑:“嘿嘿嘿……”紧接着一个黑影飘飘悠悠晃晃荡荡来到近前,冲他伸出一只枯瘦的黑手:“把钱包儿掏出来——!”

趴在地上的梁江不由得一激灵,借着远处微弱的灯光定睛一看,面前站着这家伙黑鞋黑袜黑裤黑褂儿,黑面罩遮脸,嘴里伸出一条白花花的舌头足有七八寸长!怎么着?遇见鬼啦?不对呀,这鬼怎么一张嘴就要钱包儿哇?肯定是拦路抢劫的歹徒!——管他是人是鬼,先把他撂倒喽再说——说时迟,那时快,梁江侧身出腿,一个“乌龙绞柱”把那家伙剪倒在地,就势腾起猛扑过去一把扯下他头上的面罩,揪着脖领子拎起来一看,“啊?——褶子?!”

嘁,这截道的他认识,这小子就是他管那片儿的居民!

六年前,梁江脱下军装换上警服,被分配到桥头派出所当管片儿的户籍警的时候,他那片儿里就有远近闻名的“四大混子”——锤子、砟子、秃子、褶子,都是欢蹦乱跳的大小伙子。他们四个游手好闲、招猫逗狗、起哄架秧子,搅得鸡犬不宁、四邻不安,成了梁江这个“片警”的主要工作对象。

同类推荐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萨迦世系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萨迦世系史:藏族史籍(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个教派,对西藏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许多重要事件都与萨迦派密切相关。随着藏族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萨迦派史料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五个部分,即:光明天界之世系,无垢昆氏家族之世系,由萨迦昆氏家族分出的四个拉章之世系,结束语部分即萨迦历任法座亦称历任达钦。在叙述这些内容时,作者主要依据大学者贡觉伦珠所著的《萨迦世系史——贤者口饰》,同时参考了尊胜萨迦派的历辈祖师的传记,还补充了许多上师的口头的传说,是研究萨迦派的重要基本史籍。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犯罪妇女访谈实录

    这是一群服刑妇女。她们被判有罪,她们自己也已认罪。她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她们又为何和如何走上犯罪之路?且听她们自己的讲述……
热门推荐
  • 一刹那的悸动

    一刹那的悸动

    “佳佳,我喜欢你。做……做我女朋友吧。”沈煜一脸紧张的看着面前吃糖的少女。而被表白的某佳则愣了一下后快速跑开。沈煜看着女孩儿离开的背影,苦笑一声,垂下了脑袋。“诺。”听到声音沈煜抬起头,眼里蓄满了泪花。看到面前气喘吁吁手里拿着花的女孩儿哽咽道:“你不是走了吗?”“表白不是要有花嘛?我见你没有就去买了一束啊。”女孩儿说完又疑惑问:“你没事吧?怎么哭……”话还没说完就被男孩儿紧紧抱在了怀里。我抱住你,也就保住了整个世界。
  • 专属影后

    专属影后

    什么?这个男人居然是那个中外闻名的君氏集团的当家?晴暖掂量了一下自己的份量,决定趁早躲得远远的……可是……晴暖亮晶晶的眼睛眨巴眨巴:君少,我就是个小演员而已,你为什么不放过我?男人笑的儒雅:我想,养个影后在后院也不错……
  • 没错你就是我今生要的那个人

    没错你就是我今生要的那个人

    这个男人,幽默,风趣却太痞气,但她知道她逐渐爱上了他!无论在哪一个瞬间,她与他都想处在同一个世界,脚踏同一片土地。直到某一天,他对她说:没错,你就是我今生要的那个人。
  •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

    乞丐皇帝与军师皇后

    奇女子吉儿,不习女工,善兵书计谋,女扮男装,营帐中运筹帷幄,人称“赛诸葛”。吉儿冒名替嫁,抛出的绣球被沦为乞丐的皇帝接到,从此二人患难与共。又有与世无争的王爷李泌放弃淡泊清雅的生活爱她护她,无怨无悔,对她说:因为遇见了你,我的眼中再也看不到任何女子。
  • 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重生女首富:娇养摄政王

    少年谢珩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列国权贵胆颤心惊,日日跪求神明收了这小阎王。直到某天半夜。有人看见谢小阎王被关在门外,低头哄着门里那人:“阿酒乖,把门开开,老子回家给你跪算盘!”片刻后,门开了。那姑娘把他摁在墙上亲:“长兄,你乖一点,我给你买条街!”小阎王低眉含笑任撩拨,一点脾气也没有。朝野上下震惊不已:哪路神仙下凡?您辛苦了!女首富温酒重生回到十五岁,被卖到谢家冲喜,成了他的小弟妹。每天必做的事:摁住长兄!温酒说:“砍人不好,我们换个爱好。”后来,洞房花烛夜。谢小阎王绑了温酒的新郎,递给她一把刀,“捅完这一刀,老子娶你!”
  • 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隋唐辽西演义

    隋唐辽西演义

    中华历史自五胡乱华,连年征战数百年,直到府兵制创立,铁血传承数代,助隋朝一统天下。辽西北口寨,百十户人家全是府兵,宋成及其伙伴则是他们的子弟。宋成小时候的目标是:精通兵法,当独领一军的大将军,不让这些能征惯战之士枉死。杨广登基后,穷奢极欲,三征高句丽,宋成在血雨腥风中快速成长,结识了长孙晟、裴矩等智者。宋成创建信联帮,以辽西府兵为骨干,经商大草原,以另一种方式,带领他们不再枉死。隋末群雄并起,信联帮贩卖战马,与众豪强往来交道,有铁血相争,有惺惺相惜,有肝胆相照。格谦、高开道、窦建德、徐世绩、李密、杜伏威等,你刚唱罢我登场,环环相扣。李密战败,关陇集团和前隋勋贵全部支持李渊,使得李渊异军突起。宋成审时度势,投靠李渊,让其部下求官得官,求财得财。宋成与唐初名将罗艺、李靖、徐世绩等多有交集,亲身参与灭郑、灭夏、灭梁之战,与秦王分庭抗礼,成为唐初最独立的大将军。宋成受裴矩启发,转战西域,战突厥、灭胡匪,打通河西走廊,再拓商机,为部下谋福,使国家获利。
  • 流浪回地球

    流浪回地球

    太阳已然毁灭!宿命已经注定!流浪地球的我们!又将何去何从?本书原名《重回故土》
  • 我是狐狸变的

    我是狐狸变的

    我本是青丘狐国十方氏族的公子,方成年,便下凡间历练,刚买下了一个洞府,正准备大展身手闯出点名气的时候,遇到了些麻烦。
  • 九天剑影

    九天剑影

    “轮回中相遇,又在生死中离别,不是切肤的痛,而是彻骨的寒,不是你能带走的,而是你会带来的。”当他选择背上这三把剑,他就背负上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