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100000010

第10章 生命自我(3)

自创生关注生产再生产该过程的成分的过程网络(Autopoiesis focuses on the network of processes that produce the components which reproduce the processes.)。自创生的定义在马图拉纳和瓦雷拉的思想发展中存在不同的表达:

自创生定义1 一个自创生系统是一个有组织(被规定为一个统一体)的成分生产(转化和分解)的过程网络,这个网络生产出这些成分,并且(a)通过它们的交互作用和转化,这些成分连续地再生成和实现了生产它们的过程网络(即关系),并且(b)把它(这个机器)构成为一个空间中具体的统一体,在这个空间中成分通过指定这种网络实现的拓扑域而存在。

自创生定义2 一个分子自创生系统是一个封闭的分子生产网络,它递归地生产的东西恰是生产这些分子的同一的分子生产网络,并且保持它的边界向物质和能量流开放。

自创生定义3 一个系统是自创生,那么(a)它有一个半透的膜边界,(b)这个边界由系统内部生产出来的,并且(c)它包含着在生成该系统成分的反应。

根据“自创生定义3”所给出的三个条件,一个人能够将生命与非生命区分开。左边的所有存在者都完全满足“自创生定义3”中的三个条件,而右边的则没有一个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

(M,R)系统

与自创生理论一样,罗森(R.Rosen)提出的(M,R)系统((M,R)system)理论同样关注生命组织的特异性。这里我们根据莱特列尔(Juan Carlos Letelier)等人的概述对该理论的基本思想作一个简要的陈述。

为模拟细胞的新陈代谢,罗森首先区分类两类实体:组分(components)和输入/输出物质(即可转化的物质)。一个组分将一组输入物质转化为输出物质。酶代表组分,因为它们在自身不变的情况下将反应物转化为产物。因为成分代表新陈代谢的活动(metabolic),即(M,R)中的M。一个实际的新陈代谢网络包含数以千计的这类组分(它们形成了新陈代谢组分的类Mi)和可转化的物质。因此任何新陈代谢反应,例如葡萄糖的磷酸化作用(phosphorylation),可以看作是一个组分对一组输入物质的作用以产生输出物质。因此,细胞的新陈代谢可以表示:其中Mi是节点,连线表示一个成分的输入是另一个成分的输出。

在真实生命系统中,每个成分Mi都有有限的寿命。因此,要使一个稳定的系统在稳态中运行,那么对每个成分Mi,必须要有一个产生Mi并且维持这个代谢系统的功能的机制(或子系统)。因此,在与每个成分Mi相关联的新陈代谢网络中,必须存在一个子系统Ri,即(M,R)中的R,来修复每个成分Mi(图3.4)。子系统集{Ri}蕴涵一个极大的复杂性,因为这些子系统也是由将输入物质转化为输出物质的成分构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物质就是成分Mi)。此外,每个Ri的输入物质是Mi集体行为的副产物。这样一来,一个(M,R)系统就出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跳回(resiliency),因为每个成分都由一个过程网络(即Ri子系统)动态地维持,而这个过程网络的输入物质又来源于由成分Mi集合的活动所激发的这个相同的新陈代谢网络。

罗森首先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因为子系统Ri的存在而引发无穷倒退。事实上,与每个Mi的情况一样,每个Ri也是一个具有有限寿命的物理实体。那么由哪个系统或子系统集来修复Ri呢?祈求专门的子系统来修复每个Ri显然是不适当的。罗森认为,这个无穷倒退可以避免,如果集合{Ri}具有通过(M,R)系统的自我复制(self-replication)的能力。

罗森的主要结论就是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下,代谢和修复活动的协同蕴涵了在整个代谢网络的自我生产(或自我维持)意义上的自我复制。换言之,在某些(M,R)系统中,代谢和修复活动有可能引起每个Ri子系统的复制。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有关代谢系统的闭合性的证明并不是依赖于代谢网络内部所有Mi(成分)与Ri(修复系统)之间的图形连通性,而是依赖于集合与映射集合之间的一个普遍但并不显著的属性。

如果抛开自创生理论和(M,R)系统理论的理论和技术细节,那么这两个理论都试图把握和刻画维持生命自我的变异的同一性的组织和过程,而生命的组织和过程的形式最终表现为一种操作闭环(operational closure)、循环的因果关系(circular causality)、反身性(reflexivity)、递归性(recursiveness)或自指性(self-referentiality)。生命自我的这两种理论描述揭示出生命的特异性(peculiarity)不在于其构成的物质成分上,而特别在于其内在的组织形式上。如果上述关于生命本质的直觉的理论刻画是恰当的,那么生命的这种操作闭合的组织和过程就能解释自我现象中的同一性与变异性的悖论。因为,这两个理论都表明,生命的同一性是一种组织的不变性(organizational invariance)。其次,这种组织不变性不是通过保持其构成物质成分的稳定性和不变性来维持的,而是一个在其物质构成不断发生代谢、其本身也在不断成长发育情况下实现的。通过这种组织和过程机制,生命的同一性(“活”的同一性)最终超越了物理的同一性(“死”的同一性)、他创生和异创生的同一性。当面对环境扰动,只要有机体能能维持其操作闭环的完整性,那么它就仍然是“活”的,那么一个明确的、与环境相区分的自我就始终存在;否则,如果扰动超过了操作闭环的完整性的限度,那么生命组织就会解体,生命就死亡了。

生命自我的这个变异中的组织不变性使我们寻找定域的、极化的自我的习惯消失了:一个有机体中并没有一个隐藏在某一局域的“小人”,没有一个绝对的“中央控制器”充当最终的自我。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只要维持其组织不变性的操作闭环没有解体,那么生命自我就始终由这个生命整体来表达。自我首先是身体自我,其次才是更高级的自我形态。借用系统、复杂性和动力学的术语来说,生命自我是机体在维持其组织不变性的过程中所涌现的全局表现。即便像人类这种复杂性的生命,其自我仍然由该生命整体来表现,而不仅仅是其一部分的脑或脑的前额叶。

3.4 变异的同一性与意向性

生命自我的变异的同一性(或组织不变性)要求生命体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选择的开放性(或封闭的开放性)。我们认为,这种生命操作闭环所确定的选择的开放性就是最初的意向性。因此,意向性是生命的内在特征。瓦雷拉认为,必须把有关同一性和意向性的两个关联命题放在理解生命的中心位置。

命题1:生命本质上是一个建构同一性的过程。

(1)正如我们上面特别指出的,这里的同一性指的是处于不断建构中的组织不变性,它并不必然涉及心理和人格意义上的同一性。

(2)这个同一性的建构过程是一个操作闭环,它是一个反身性的过程,其首要作用就是它自己的生产。

(3)这个操作闭环引起了一个全局一致性,它无需一个“中央控制器”,因此,同一性实质上不是定域在某一局部的。

命题2:生命同一性的实现过程在逻辑上以及在机制上蕴含了一个特定的视角或交互作用域的出现。

(1)这个操作闭环是开放的,它所涌现的全局一致性整体与外界有一种特定的交互作用关系,并形成了一个特定交互作用域。

(2)换言之,这个自主的交互作用过程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意向关系,世界是在这个关系中呈现给有机体的,并被这个有机体所选择。

(3)离开了意向关系,世界依然在那里,但却没有可触,没有可嗅,没有可听,没有可见,没有可言,更没有可思——简言之,没有因“我”而显现的世界或“生活世界”。

3.5 小结

自我是一个真实的现象。在一个人有意识的每一刻,自我感始终存在,由自我感所显示的那个“我”始终在场。自我问题的复杂性不在于是否存在自我感和自我,而在于人们对于自我存在方式的困惑。

造成人们理解自我困惑的根源有两点:

(1)人们通常认为,事物的同一性应该表现为一个不变的时空极点。这个极点既没有空间广延的变化,也不随时间变异。(2)反思意识的发展,使一个“我”具有了对象化自身的能力,这造成了“我”在某种意义上的分裂,而同时长期记忆又塑造了个体的历史同一性。

这里,通过对生命的组织和过程的理论考察,我们认为生命自我并不是由某个时空极化的“小人”来实现的,而是表现为整个生命机体的组织不变性。尽管这个组织不变性是一个不断建构的不变性,一个会经历时空变化的不变性,但只要维持这个组织不变性的操作闭环能够继续,那么生命的同一性也将持续。生命的同一性是一个变异的组织的不变性。因为组织是全局性的,因此,生命自我的表达也是全局性,而不是生命体中的某个局域部分。

对于一个要被理解的世界而言,人本身是其中最困惑的现象。要理解与人关联在一起的这种复杂的心智现象,我们选择坚持一个演化的生命-心智连续性的立场。这样的立场可以使我们将意识放在一个自我保存的生命管理中来考察,将它与物质生命的组织和过程联系在一起,将它与身体联系在一起。身体是生命自我的表达的“剧场”,而更复杂的自我形式也将在身体的“剧场”里上演。

自我已经在生命中出现,那么赋予生命以自我感的意识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是我们下一章要探讨的主题。

同类推荐
  • 放飞心灵的蓝天:如何面对压力和抑郁

    放飞心灵的蓝天:如何面对压力和抑郁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

    本书以个体发展的时间顺序为主线,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和治疗经验,分析了儿童、青少年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交、职业、婚恋、教育等问题,深入剖析了抑郁、强迫、拖延、懦弱、叛逆等负面心理,通过科学又专业的建议和治疗给人们以希望和指导。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101个心理学寓言)

    为什么有五种本领还输了——学会克服“贪婪”心理、随手将“金子”丢进海里——学会面对习惯心理、爱找借口的狼——改正“找借口”的错误心理、蚂蚁的追星梦——改正盲目崇拜的错误心理等。
热门推荐
  • 铁铃

    铁铃

    本篇小说基本记录了一个人的全部人生,为什么要从童年开始记录呢?那是因为童年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来说是很重要的回忆。很多年以后,当时间慢慢的夺去了她的青春与健康,却唯独留下了越来越清楚的童年记忆。每日夜只要闲着的时候都会想起,一遍一遍的在脑海里播放着...回忆着回忆着,她便哭了笑了然后又哭了。打她记事起,就已经开始品尝生活百味...体验似乎早已注定的人生...她最爱跟我说:“如果我身体不要这么差,我一定不会输给生活”我说:“即使身体差了,你的生活也被你一手操控着越来越好,你是一个伟大的女强人,更是我的偶像和目标,你最大的成功就是变成了我这一生的榜样,生活越让人迷茫,我就越变的坚强”我是一个坚强的人,从不会哭泣,唯独那个身影,只要形似,眼泪就控制不住...
  • 神宵女帝

    神宵女帝

    为救人而死的高中女生被仙界大能救下,给了她一个伟大的任务,还送给她一件需要完善的法宝和一个总让她生气的器灵,穿越到一位憨厚老实的姑娘身上开始了她的冒险之旅。但是,她还有个小小的心愿,想找个对象来对付异世的孤独和弥补前世的遗憾,只是,人是找到了,却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于是,带着最心爱的灵宠,讨厌的器灵,还有那又爱又恨的心上人,沐月影开始了她忙碌的又一生。
  • 戏精男友别打扰我挣钱

    戏精男友别打扰我挣钱

    江蜜上辈子是个两百多斤的大胖子,但今生她只想安安分分做个大富婆,虐个渣渣,搞搞事业,可谁知道一不小心招惹了个人格分裂的精分少年?他不容置喙,淡淡的勾着手指,“他们喊我们蜜糖cp,你还想磕谁?”【无小三,男女主高甜虐渣】
  •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境执行局

    梦境执行局

    人的一生要做十万多个梦,闭上眼睛,我们将进入你的梦境。
  • 天下第一天剑门

    天下第一天剑门

    重生后云耀发现自己成为了八极之末的天剑门弟子,还是五长老亲传弟子的那种。可是这个门派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师父!那是翻天老祖,好歹也是邪道至尊,你给点面子别打脸啊!”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高校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本书规范了理论学习。加大督办督察力度,保证决策的落实。同时,校党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着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选拔干部到地方政府和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挂职锻炼,使后备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丹心射天狼

    丹心射天狼

    谁说“崖山之后无中华”?且看一群中华儿女如何守卫中华之魂。丑未必真丑,俊未必真俊。善未必真善,恶未必真恶。是未必真是,非未必真非。一个好看的元朝武侠故事写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