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1400000040

第40章 中国人谈爱(9)

七、冯友兰

冯友兰的生活年代是1895—1990年,河南唐河人。他自幼学习《三字经》和四书五经。中学时接受新式教育,开始对西方哲学有兴趣。1915年,考人北京大学文科攻读哲学。1918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改读研究生。接触到多方面的西方哲学,最后选择的是新实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回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抗战时期,他拒绝做官,坚持艰苦的教学生活,并写出著名的“贞元六书”,即《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六种书的合称。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上有举世公认的贡献。

关于与人类之爱关系密切的伦理学与人生观方面,主要在他的《新原人》中有所阐述。

他首先提出对于人生的“觉解”和“意义”的问题。

他说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因此,对于人的意义,也有不同。”(《新原人》)

他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层次:

(一)自然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底”。所谓“顺才”,就是顺着生物学的本性,顺习”就是顺着社会习惯。

(二)功利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利底。所谓利,是为他自己的利。”

(三)道德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底……求社会的利底行为,是行义底行为。”

(四)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地……了解社会的全之外,还有宇宙的全。……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并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以上均见《新原人》)

从人类爱的角度看,冯友兰所指出的人生四个境界,都是有体现的。人类的爱,首先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家庭内部的情爱、慈爱、孝爱,都来自类的自然本性。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自然境界”。

情爱、慈爱、孝爱,以及对社会,对人民的仁爱,都不是纯精神性的,是需要有实际的功利性。孙中山说,博爱要与民生相结合,也是说的博爱的功利性。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功利境界”。

人类之爱,是人类的高尚道德。慈爱、孝爱、仁爱、博爱等,不仅有功利性,更具有道德性,往往是道德性超越于功利性。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道德境界”。

人类之爱,不仅局限于家庭,甚至不局限于人类社会,它扩大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爱、对人类种族的爱、对宇宙之爱。那就是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

冯友兰的人生四个境界的学说,对于我们理解人类之爱是有启示的。

总之,清代以后,西方思想传人中国,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产生深刻影响。现代中国有多位思想家,为传播和实现各种人类之爱,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人关于爱的观点综述

本章概要地综述中国哲学中爱的理念的历史发展,并与西方哲学中爱的理念进行对照分析。

一、中国人认识爱的历程

(一)老子的道之爱,有探索自然本质的思想,但是没有引导出科学。老子的“道为天地母”所体现的“道之爱”,不仅在中国哲学中非常有特色,在世界哲学中也是独特的。

这是一种本体论的爱,一种哲学之爱,而不是宗教之爱。这在世界思想史上,是极少见的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是有透视自然本质与规律的思想的,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少有的对于自然秘奥的兴趣。墨子的学生(墨家)曾经对于物理学(特别是光学)有较多的阐述,但是这个探索自然的思想萌芽,在汉代“独尊儒术”后没有得到发展,以至错失了中国发展自然科学的机遇。

(二)庄子的自然与自由之爱是有特色的,但是没有得到继承。

庄子哲学中充分体现了对自然与自由之爱。西方哲学中,斯宾诺莎提出自然神学,他也是提出自然之爱的。但斯宾诺莎的学说是:自然就是上帝,因此,人类应当像热爱上帝那样热爱自然。

庄子的自然之爱,并没有借助于上帝,他是在直接与自然的接近中感悟自然的伟大与可爱。他为在梦中成为蝴蝶而感到非常高兴。这是一种无神论的自然之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当代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庄子的自然之爱,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庄子的自然之爱中蕴涵着他对自由之爱。他特别赞扬的,是大鸟的自由而高远的精神。自由,正是中国哲学中欠缺的因素。

但是在汉代“独尊儒术”后,庄子的自然与自由之爱,除了少数诗人与画家外,基本上没有得到继承。

(三)墨子的兼爱学说值得重视。

墨子的兼爱学说,儒家是不赞成的,孟子批评墨子的“兼爱”是“无父”,即不重视对父母的孝爱。

当然,孔孟认为,对父母之爱应该优先于对他人之爱,这是符合社会伦理的。但是,不能不看到,墨子的兼爱学说,有比家庭伦理更重要的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的意义。

墨子的兼爱思想,在当代世界是有价值的。

(四)孔孟儒家以仁爱为核心思想。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者人也”,他们所倡导“仁爱”学说,是中国儒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虽然西方哲学家论述爱,并不局限于性爱。但是,从古希腊开始,直到当代美国哲学辛格,他们所谓的爱,实际上都是以性爱为核心的。

但是,人毕竟是社会性的高等动物,人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而不仅是生活在两性关系之中;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仁爱,与性爱相比,应当说有更重要的社会意义。

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两千多年中,中国虽然经历了无数次战乱与动荡,但是中国社会依然稳定地存在,中国的文明得以维持;不能不说,这种文明的延续性与中国的主流哲学——儒家所倡导的仁爱思想,有一定关系。

在今天,仁爱思想对于社会的公正与正义,对于减少贫富差距,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是应该继续发扬的一种重要的价值观。

(五)仁爱思想在歪曲中的进展。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是经过曲折的。

汉代董仲舒是一个大哲学家,他对于儒家在中国获得崇高的地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提出的“三纲”思想,是对孔孟仁爱思想的一种扭曲。

孔子的“仁者爱人”是一种伦理学思想,从“爱人”两字,也能理解孔子的原意中,爱是带有对人关爱的感情的。孟子的“仁者人也”,着重是指出:爱是人的本性和天性。

董仲舒将人与人的关系,变成是一种“纲纪”,变成人必须服从的“礼教”。并且在这种礼教中,将人分成上下等级,将孔孟所倡导的相互关爱的关系,变成命令者与服从者的关系。

到了魏晋时期,王弼提出“名教顺应自然”;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礼教”对人性的限制与束缚,主张回归人性,回归人间的真爱。

他们的思想是有进步意义的。

两程和朱熹的理学,有较完整的哲学框架(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是中国哲学史的一个高峰。

然而理学过分强调“天理”而否定情感与欲望,是对于人类爱的片面认识。人类爱,首先是人类的一种情感,一种爱的欲望。当然,人类爱也具有理性的指导。但如果像朱熹所说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那么,这个“天理”中,就没有了情感与欲望,这是违背人性的;那就不存在真正的爱。

到清末民初,朱熹的观点受到陈独秀等进步思想家的批评。

明代王阳明的心学,突出了心的意义。“心”就是人的良知和天性,也包括人的天生情感。一个人是否具有爱心,不必去问天理,只要问问自己的良心或良知。

由于人类的爱是出乎人的天性的。因此,心学与理学相比,更接近于人类爱的本质。

(六)在近代与现代,中国爱的理念的曲折前进。

梁启超的“新民说”提出:“若有欲求其真自由者,其必自除心中之奴隶始。”

这是在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自由”的概念。也就是提出了自由之爱。这个观点,在中国,不仅在当时,即使是在今天,也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几千年的专制制度的统治,又因现代中国政治改革的滞后,在中国人的思想中,自由之爱是比较缺乏的。梁启超的“新民说”,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孙中山的博爱思想,应该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提出的博爱,是将中国儒家的仁爱、韩愈提出的“博爱之谓仁”,与西方国家在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中提出的“博爱”等结合了起来;不仅符合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近代进步思想。应该说,这是带有世界性的,是世界人民可以普遍接受的思想。可惜,在当代中国,博爱思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宣传和发扬。

陈独秀为中国引进西方思想的精华——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两者,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中国人实现各种人类之爱的根本保证。

“五四”运动之后,爱的思想与自由、民主、科学等理念相结合,有较正常的发展。男女情爱与对自由之爱等,都得到较大的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在和谐思想指导下,各种人类之爱,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但是,官场上贪污之风盛行,社会上贪荽与欺诈横行,城市内部与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严重,要全面实现人类之爱,尚待持久的努力。

二、中西方关于爱的理念的比较

如果将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中爱的理念相比较,可以见到中国哲学中爱的理念的一些优点与不足:

(一)从爱的理念的内涵来看。

中国哲学始终是以仁爱作为人类爱的中心内涵。

中国哲学从仁爱出发,对于对父母的孝爱、对师长的师爱,都特别重视。孝爱与师爱,形成中国的文化传统。即使在今天,全世界的华人社会中,都非常推崇孝爱和师爱。孝爱是有利于家庭和谐的,师爱是有利于教育传承的,都对社会进步有积极影响。

西方哲学关于爱,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爱就是指性爱;广义的理解,爱可以有很广泛的对象,如家庭、国家、自然、艺术、科学、自由,等等。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仁爱,比西方的性爱,有更广的内涵;而西方的广义的爱,又比中国的仁爱,有更广的内涵。

今天,对中国传统的仁爱(包括孝爱与师爱)应该继续发扬;但也应该将爱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扩大到对科学、艺术、自由、民主的爱。

特别是自由、民主之爱,是中国历史上最欠缺的。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帝王专制的历史,中国人有长期的做奴隶的习惯。按鲁迅的说法:“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中国人或“坐稳了奴隶”,或“想做奴隶而不得”。

民国以来,帝王是没有了。即使是今天,尽管国家有各种进步,但是中国人还没有享受到完整的自由与民主。

因此,中国还需要继续鼓励与发扬人民对自由之爱与对民主之爱,以实现国家与社会全面的进步。

(二)从对于爱的探讨方法来看。

一般来说,中国哲学或擅长于抽象的思考(如老子、王弼等),或善于形象性的描述(如庄子),但缺乏理性的、逻辑性的推理。

西方哲学则有较为深人的理性推理与分析。

西方哲学从古代起,就将人类的心灵分为理智、情感、意志、道德等方面。不同哲学家之间,有不同分类(例如休谟与康德),也有不同意见之间的辨析或争论(例如关于先验论的争论)。

因此,西方哲学对于人类之爱的认识,要比中国哲学深一些。再加上科学的帮助,使西方人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与人脑的组成,有了更符合实际的认识。在这方面,是中国哲学家与思想家需要向西方学习的。

中国哲学中,对人类爱进行了对象化与精细化,如有孝爱、慈爱、恩爱、师爱等,这是西方哲学中很少见的(例如西方哲学中,没有对于孝爱与师爱的专门论述),这个优点值得继续发扬。

(三)从爱与宗教的关系来看。

西方哲学有宗教的传统,古代西方哲学家都承认神的存在;中世纪哲学家,更将神爱放置在最高的位置。近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康德,也将灵魂与上帝放在他的理性思维之中。

中国哲学,从老子与孔子开始,基本上是无神论。老子是抽象地探求天地的秘奥;孔子是探求人生与道德,而不谈论“神”。中国古今哲学家,基本上不谈神,从这方面讲,中国哲学比西方哲学更为理性。

但是在中国,自古至今,宗教始终是存在的;信仰宗教的人数也非常多。许多人在宗教中求得爱:或上帝的爱,或菩萨的爱,或祖宗的爱。

应该说,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爱,许多体现于宗教之中。因此,从人类的精神需求来说,从人类对于爱的渴求来说,宗教问题是难以回避的。

在中国,需要以“人类之爱”这个人类共同的理念,在信教者与非信教者之间,在各种宗教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组成和谐社会。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相关书信及其研究I(第26卷)

    本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代人的有关书信,其中包括他们的亲人、朋友、同事写给他们的书信,也包括这些同时代人相互之间的通信。本卷还收录了部分译者和编者围绕这些书信写作的译者说明、译后记和编者说明,记录了当时发现这些书信的时间、情形以及翻译过程等情况。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空间与城市哲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空间与城市哲学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们正在步入城市社会。城市具有深刻的人文性。城市是多样异质文明要素的空间化聚焦,是文明的核心标志,发展的核心场域,是人之社会性、创造性的对象化实现与呈现。城市社会的生成与转换、成就与问题具有高复杂性、高综合性,亟须进行哲学沉思、人文关照。本书对空间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正义的若干基本问题、城市化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了反思。本书是作者“人文城市学”研究系列的第一卷,提倡一种综合性、具有人文底蕴的城市观、城市发展观。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周易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周易》是一本以百科全书为“体”,而以占筮为“用”的性质奇特的典籍。它蕴含渊懿微妙的哲思,表达敬德、重民的治国理念,保留了好些商、周的史实,盛载大量的上古文化遗存。
热门推荐
  • 神谕的彼方

    神谕的彼方

    自从第一件神器在日月轮这个国家出现的时候,吃惊于它的威力,全世界的国家集合全部的力量将其打败,收走了神器,成立了神圣联盟,专门来约束日月轮。但是日月轮的土地却源源不断的孕育出了无数件神器,那些神器也都被其他的国家夺走。最终日月轮沦为了一个只能生产神器的国家,而神圣联盟,因为作为第一个获得神器的组织。它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且发布了名为《神谕》的预言书。某一天,一个从未出现在神谕上的神器悄然出现。得到了这件神器的日月轮,终于开始了反击。
  • 公主今天登基了吗

    公主今天登基了吗

    死于亲弟弟和丈夫一碗牵机药的赵盈,重生回到了十四岁这一年……这一年弟弟还在努力扮演人畜无害小绵羊,渣男还在拼命凹深情人设想要做驸马,只有大公主不一样了——她想当皇帝!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史上最强绿巨人

    史上最强绿巨人

    穿越成了布鲁斯.班纳。在母体中吞噬了浩克,天生就有这强大的力量,本以为自己将过上人生赢家的生活,可是他发现,这个世界已经乱套了,先是自己被霍格沃兹招收,成了一位强大的魔法师,接着又是超人啊,不从之神啊,圣杯降临啊,还有复仇者联盟和系列的漫威英雄相继出场。看着眼前一帮家伙班纳仰天大喊“天啊,我只想做个安静的美男子罢了,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群名:史上最强绿巨人群号:56289810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家庭安全用药百问百答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如意娘

    如意娘

    她是乱世之中李代桃僵的皇家养女萧如意,凭着一颗七窍玲珑心平安无虞地长大。与表哥徐仪订下婚约,二人青梅竹马,心意相通。直到逆贼李斛攻进皇宫,如意才得知自己竟然是李斛之女。她不甘认贼作父,在二皇子萧怀朔的援救下浴血破围。其后二人并肩御敌,力挽狂澜于既倒。逆贼平定,太子遇害,萧怀朔回宫继承大统。战场上的生死不离,使萧怀朔早已对如意弥足深陷。而君子如玉又情深意重的徐仪,乱世中几度离合依然初心不改。如意是选择辅佐天子,母仪天下,还是与青梅竹马长相厮守?
  • 僵尸邪皇

    僵尸邪皇

    天上地下,仙魔万界,谁主沉浮,唯我僵尸邪皇!【QQ群251252052欢迎大家加入,谢谢!】
  • 时代巨鳄

    时代巨鳄

    华夏学霸携黑科技强势创业!互联网,软件,硬件,生物科技……比科技?呵呵,我并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看他如何从穷小子一步步成为时代巨鳄!
  • 在超能力世界开挂

    在超能力世界开挂

    “绑定成功”“请为您的墟神界身份起名。”“起名?网名吗?”尊白稍作凝神,随即嘴角一翘,说道:“就叫‘白’”“是否署名‘白’?请注意,署名一旦确定,终身无法更改。”“确定!”“署名成功!”“尊敬的白,欢迎来到墟神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