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600000014

第14章 酒与文艺(5)

张旭(712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代大书法家。其母陆氏为初唐书法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陆氏世代以书传业,有称于史。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张旭因生性嗜酒,每喝必大醉,呼叫狂走,落笔成书,又被人雅称为“张颠”。后僧人书法家怀素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笔法,也以草书得名,俩人并称为“颠张醉素”。张旭草楷俱佳,尤长草书。他的草书,豪迈劲爽,洒脱无羁,名噪当代,影响后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据《唐国史补》等史书所记,张旭于开元年间到常熟任县尉时,嗜酒如命,醉后“挥笔大叫”,有时甚至“以发温水墨中而书之”。酒醒后观赏自己的书法,龙飞凤舞,飘逸万态,自“以为神圣,不可复得”。

怀素是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虽出家当了和尚但因嗜酒好醉,人们称他为“醉僧”。他和同样嗜酒的书法家张旭并称“癫张狂素”,他俩因“醉”而把草书推到了高峰。怀素写字前要喝酒,因“酒”和“醉”结缘,酒是他的兴奋剂,每当酒酣兴起,就提笔而出,无论墙壁、器具、衣物、或别人穿着在身的衣衫,碰到什么,挥笔就写。“其草书潇洒超逸,并无狂怪习风,行笔从容不迫,有如庖丁解牛,平淡天真中枯润交错,似全无法度,却极具法度,挥洒从容,游刃有余,真个是人也逍遥,书也逍遥,其笔意只能领悟,却无法摹仿。”有人向他请教写字的秘诀时,他竟将书法真谛概括为一个“醉”字。

明代祝允明(1460年—1526年),字希哲,因右手6指,自号枝山。嗜酒无拘束,玩世自放,下笔即天真纵逸,不可端倪。与书画家唐寅、文征明、诗人徐模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祝允明狂草学怀素、黄庭坚。在临摹的功夫上,他的同代人没有谁能和他较量。他是一位全能型的书家,能以多种面目创作,能写小楷、篆隶、大草,也能写古雅的行书和长卷。祝允明被认为是天资卓越,腕与心应,神采飞动,情生笔端的大家。他的作品表现出极强烈的个性和意蕴。明代董其昌在其著作《容台集》中说:“枝指山人书如绵裹铁,如印印泥。”他临写过《黄庭经》小楷,明代王释登《处实堂集》说:“第令右军复起,且当领之矣。”又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数十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钧环戈碟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集蕉绳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如丰肌妃子著霓裳在翠盘中舞,而惊鸿游龙,徊翔自若,信是书家绝技也。”评价之高,无以复加。

第七节 杂艺与酒

中国杂技艺术保留着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目,其中有些就与酒和酒器有着密切的关系,闪射着酒文化的流光溢彩。

一、原始杂技与酒器的结合

劳动技能的艺术化,自然是杂技产生的重要源泉之一。中国传统杂技中,有不少节目就是直接来源于劳动或生产、生活用具的耍弄,例如“耍酒坛”这个节目就极其古老,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国自古有用陶制“瓦钟”酿酒和保存谷物的传统,美酒酿成或谷物丰收之后,先民们情不自禁地将这些陶制的坛子、盆等抛在空中,再以手承接,进而头顶肩传,形成一套高难技巧,最终演变为“耍坛子”的杂技艺术节目。

再比如传统杂技中的“蹬技”。蹬技多数是女演员表演,演员躺在特制的台上,以双足来蹬物。选用最多的是绍兴酒坛和酒缸。清人《明斋小识》中描绘了一位民间女艺人蹬酒瓮的精彩表演:“……遂仰卧于地,伸足弄瓮,旋转如丸。少焉左足掷瓮,高约二丈,将坠,以右足接交;右足掷,左足接之。更置一瓮,两足运两瓮,往来替换,若梭之投,若球之滚,若鸟之飞翔,忽倚忽侧,而不离于足。”这里所述的显然是一种超出劳动技术要求之上的艺术表演。即使只读此文,也宛有神乎其神之感了。

二、古彩戏法中的酒趣

平中求奇,以出神入化的巧妙手法,从无到有,显示人类的创造力量,这是中国杂技重要的艺术特色之一。它最鲜明地表现在传统节目《古彩戏法》中。戏法古称幻术,汉唐即已十分流行。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左慈掷杯戏曹操”描写极为生动。在曹操的宴会上左慈表演了三套戏法:“令取大花盆放篷前,以水口翼之。顷刻发出牡丹一株,并放双花”。左慈“教把钓竿来,于堂下鱼池中钓之,顷刻钓出数十尾大铲鱼,放在殿上”。“慈掷杯于空中,化成一白鸠,绕殿而飞”,引得众人仰首观看,他则乘机遁去。这三套戏法即变花、变鱼、变鸟,也是现代中国魔术的绝招,左慈以酒杯为道具,用“神仙法术”之障眼法戏耍权倾朝野的曹操,给杂技艺术留下了珍贵史料。

以酒具和酒为内容的戏法,有《空壶打酒》。这是民间艺人们经常表演的一个十分有趣的小幻术。表演者手拿一只农村常见的陶制酒壶,先把壶口朝下,无滴酒流出,然后用一枝竹筷从壶口插到壶底,取出后竹筷仍是干的,用以证明壶是空的。当把壶口反转向上后拿过酒杯,却能从壶中斟出满杯美酒。当表演者故弄玄虚地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再把酒壶朝下倒转过来,却滴酒不见。再次把壶正过来吹口气,一斟美酒又继续流个不停。最后,当把杯中的酒倒回酒壶时,却见壶中的酒满满的溢出壶口。表演者又向着酒壶吹了口气,却见满壶美酒骤然消失,使观者无不称奇叫绝。美酒已能令人沉醉,醉眼朦胧、意识减弱时再看这变幻莫测、如堕云雾的幻术,所受到的感观冲击可想而知。被戏法艺人称之为《富贵仙酒》的幻术,较之上述的《空壶取酒》更为奥妙。

三、武术与酒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其中不乏与酒有关的技击技法与启发创造。武人的好酒,是因酒而表现出他们的豪爽气概和尚武精神,借酒寄托他们的情怀。然而,更重要的是酒还成为他们创造超绝武功的源泉。

“醉拳”是现代表演性武术的重要拳种,又称“醉酒拳”、“醉八仙拳”,其拳术招式和步态如醉者形姿,故而得名。考证一下它的醉意醉形曾借鉴于古代之“醉舞”,其醉打技法则吸收了各种拳法的攻打捷要,以柔中有刚、声东击西、顿挫多变为特色。醉拳作为成熟的套路传承,大约在明清时代。张孔昭《拳经拳法备要》即载《醉八仙歌》。醉拳由于摸拟醉者形态,把地趟拳中的滚翻技法溶于拳法和腿法。作为一个独特的富于表演性的拳种,以其不同的风格有重形、重技、技形并重三类。不管哪一类,都要掌握“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要点。关于醉拳,有一个歌诀:“颠倾吞吐浮不倒,踉跄跌撞翻滚巧。滚进为高滚出妙,随势跌扑人难逃。”醉中有拳,拳法似醉,拳法的核心在于一个“醉”字,以醉取势,以醉惑人,以醉进招,使人防不胜防。这就是醉拳的精妙之处。

醉拳套路有多种:“醉八仙”,以模拟吕洞宾、铁拐李、张果老、韩湘子、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和蓝采和等道家八仙的形姿和武艺为特色,动作名称多以这些人物动作特点创编。如“吕洞宾剑斩黄龙”,“韩湘子横笛”、“张果老倒骑驴”等。“太白醉酒”的套路则是以模拟唐代诗人李白醉后吟诗写诗的形姿来演绎拳法;“武松醉酒”、“燕青醉酒”、“鲁智深醉打山门”等套路,则以《水浒传》英雄命名,也各自显示了醉拳深厚的内涵。

醉拳作为极富表演性的拳种,它产生的机制,鲜明地表现了东方人体象形取意的包容性和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

同类推荐
  • 稻田童话

    稻田童话

    本书收录作者17篇短中篇作品,如《河澡》《花舍邮局》《蓝飘带》《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坐在红滩上的小瓦》等篇章。《坐在红滩上的小瓦》描写长满碱蓬的河滩上,小瓦与小离为保护这片美丽的红滩而历险的故事;《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描写小女孩小琪大病去世后,“我”始终坚信她还会回来,充满天真和思念。其他篇目描写了或阳光、或忧愁、或不舍、或不幸的孩子的小故事。每部作品都从本土化精神出发,记叙一些瞬间的心理过程或场景,其中有孩子的纯真、善良、企盼等心理诉求,也有作者对生活的种种哲思,如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有点忧郁,有点沉重,落脚点在于对悠深的爱的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价值。
  • 教学名家谈成长

    教学名家谈成长

    教学名家之所以成功,关键因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优劣,不在于环境质量的好坏,也不于其教学经验的多少,工作资历的长短,做事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智慧的追求、修炼、丰富与成熟。拥有了思想智慧、人生智慧、教学智慧,教师就可以神清气爽、底蕴深厚地与学生一道,共同走向自我求知、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康庄大道。
  • 知心作文同步训练(六年级 上册)

    知心作文同步训练(六年级 上册)

    本书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本书内容包括:祖国在我心中;五彩的暑假;请珍惜我们的资源;生活需要相互关怀等。
  • 荷塘月色(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荷塘月色(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秘密花园(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小娇妻,超凶的!

    小娇妻,超凶的!

    第一次见面,宁笙就采了青市传闻中那朵不近女色的高冷之花。宁笙小可爱为了补偿:“三爷,缺小跟班吗?比较能吃,力气超大的那种?”“小跟班不缺,傅太太缺一个,要来吗?管饱。”成了傅太太的宁笙,被那个传说中的冷面阎王宠上了天。整个青市的人都知道,傅三爷有一个捧在手里的小娇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却没有人知道,宁笙曾给过傅三爷一颗糖。那颗糖甜的让傅三爷想把自己的命给她。(你是我世界里唯一的甜,唯一的光,遇见你,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傅太太,余生命给你,糖给我!)
  • 死者不在杀人现场

    死者不在杀人现场

    除夕之夜的北江大学凤凰学生公寓里,丝毫没有一点节日的气氛。因为此时正是寒假,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回家。少数没有回家的,也大多去参加校方组织的新年晚会去了。寒风凛冽,寒意迫人。宋子天走在这死寂的园中,心中忽然有种莫名的恐慌感。和他同行的,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大胖子,叫孙朗,他和宋子天是同宿舍的室友。他们没有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新年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而是待在宿舍里玩了一整天的电脑游戏。
  • 冷王福妻忙种田

    冷王福妻忙种田

    无辜枉死的秦海源穿越到了古代,还悲催的成了人家的童养媳,逃跑不成反被诬陷克死了夫君,变成了小寡妇的她人人都想欺负一把。还真以为老虎不发威她就是病猫,咱可是现代女,怎么能让你们欺负住,手撕奶奶婆,脚踩大姑姐。我的人生我做主,寡妇也有春天,美男在眼前不追是傻子什么三从四德贞节牌坊,狗屁。美男我是个寡妇,我看上了你,你给我当夫君可否?司马远眉头一挑,上下打量了一眼秦海源微点了点头。夫君各种宠爱有加,小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偶尔有些渣渣来找事,夫君一出手什么苍蝇蚂蚁全都走。
  • 像浙商一样思考

    像浙商一样思考

    正所谓“无浙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可以说,“浙商”是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什么样的思维,让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神话?本书意在带读者走进浙商的思维世界,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经商哲学创造财富的。像浙商一样思考,你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梦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在将军的后院白吃白住

    在将军的后院白吃白住

    温舒舒到了古代成了首富之女,整个一富婆,但最大的志向就是呆在温家啃一辈子老。外面美男诱惑极多,温舒舒都把持住了,守身如玉,对男人不接受,不暧昧,不多言,顶多偷偷脸红。一道圣旨,将她许给了元惟懿,那个她觊觎又得不到的男人,心里简直乐开了花。大婚之夜,”为什么娶我?“温舒舒等着那男人的甜言蜜语。那男人却冷冷的道:“你无权无势,容貌还可入眼,这种女人最容易摆布了!"接着又说什么只要自己不干预他听他的话,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啊呸!温舒舒心中一万个草泥马飞过,不过想想这种白吃白住的日子也挺好,自己男人是个摆设,但他的家产都是自己的,哈哈哈哈想想都开心,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富婆生活!
  • 松开

    松开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蜀中言怀

    蜀中言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唯仙者尊

    唯仙者尊

    人?兽?仙?魔?看似是四个不同的种类,其实不过都是一类,皆是生存至上,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罢了。之所以存在区别,只是各自都觉得自身最为优越,仅此而已。
  • 凡人之躯第一部

    凡人之躯第一部

    渡劫失败漂流到现世,以凡人之躯重修成神,斗万界诸神,战万古仙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