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700000006

第6章 篆刻艺术的兴起及发展(2)

甘旸(生卒年未详),字旭,旭甫,号寅东,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隐居鸡笼山下(今南京鸡鸣寺一带)。甘旸篆书颇负盛名,精于刻印,尤好秦汉玺印。为求秦汉传统真谛,见《印薮》等行世的木刻本,多有失真,于是以金石铜玉摹刻,废寝忘食,经过七年,刻印1700余万,辑成集古印谱《印正》,出版于世。严谨的治学态度加上刻苦摹刻七年,功夫不负苦心人,甘旸练就了一手高超的摹印本领,为其篆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印风虽受到文彭、何震的影响,但由于无人可敌的秦汉古印功底,使印作更得汉印神髓。白文印线条比何震秀润老练,朱文仍汉一路,线条劲键,有刚切铜铸之美,朱文仿元朱文、篆法、章法、刀法精到,已非文彭、何震所及。他精研篆书篆刻,以铜、玉摹刻秦汉玺印成《集古印谱》五卷。

甘旸提出篆刻的艺术标准:“印之佳者有三品:神、妙、能。”他把明代各家的印学理论系统归纳,写成《印章集说》一书,可说是古代篆刻学的一部总纲。他在摹古、创作、理论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朱简(估计生于1570年,卒年不详),字修能,号畸臣,后改名闻。安徽休宁人。他是明代后期一位杰出的印学家。他工诗文,精研古代篆体,师事陈继儒。他的篆刻创作面目很多,各种题材灵活应用,特别是采用赵宦光的草篆写法入印,注重笔意刀韵,使笔画线条之间具有一种呼应连贯自然和畅之意,从而突出笔画造型感。他还开创了短刀碎切技法,把每根线条的锲刻分解为短刀连辍,从而使印面笔笔钝拙、不光洁,笔划线条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而笔意又很明显,具有涩滞苍莽的金石效果,对后来的浙派丁敬有—定影响。

篆刻的刀法是一个很难说清的问题,但他说得具体明确,他说:“我所讲的刀法,就像写字一样,要有起、有伏,有转折,有轻重,完成笔意,不是故意做作。”他认为刀法中既能传笔意而又浑融的最好;那种像锯齿、燕尾的刀锋是不懂刀法,那种像墨猪、铁线一样的无刀锋是庸俗。

朱简从友人藏家处,看到了大量的古印原拓本,花了两年时间,精心摹刻,编成《印品》二集,对于后人辨别印章的真伪,对玺印的考证、章法的探讨很有好处。由于他的广见博闻,在印学理论上的造诣特别深,还著有《印章要论》一卷和《印经》一卷,在阐述印章的古今流变之余,同时考证了金石碑版法帖之间的关系,颇有卓见。此外,他还著有《印书》、《印图》、《印学丛说》、《集汉摹印字》等书,以及《菌阁藏印》、《修能印谱》等。他的印学理论对后世的贡献不下于他的篆刻作品,如他提出了以“神品、妙品、能品、逸品、外道、庸工”六项篆刻批评的标准,又指出了“篆病、笔病、刀病、章病、意病”五种篆刻创作上的常见病。最难得的是他在《印品》一书中开列“谬印”一章,敢于对他所崇敬的一些篆刻名家如何震、梁衷、陈万言的部分不合章法、篆法的印章不顾情面地一一提出批评,开创了篆刻史上印学批评的先河。

朱简在篆刻创作及理论上的深邃造诣,使周亮工也禁不住在《印人传·卷三·书汪宗周印章前》里发出赞叹:“自何主臣兴,印章一道,遂属黄山。继主臣起者,不乏其人,予独醉心于朱修能。自修能外,吾见亦寥寥矣。”对朱简的评价可谓很高了。

汪关(生卒年不详),字尹子,安徽歙县人,寓住娄东(今江苏太仓)。原名东阳,后因获得一枚“汪关”汉铜印,遂改名汪关,并将自己的书斋名为“宝印斋”。李流芳为其取字为“尹子”,与其子汪泓,均精于篆刻,有“大痴”和“小痴”的绰号。他的家境贫困,但能在艰苦环境中奋斗而取得相当的成就。他一变何震之法,直追秦、汉铸印,以冲刀法开创了一种与何震大不相同的工整雅妍的面目。据说将他的作品杂诸汉印一起,很难辨别真伪,而他的圆朱文更有独到的妙处。周亮工把文彭以后的篆刻家分为“猛利”和“和平”两派,推何震为“猛利”派的代表人物,推汪关为“和平”派的代表人物,可谓名重一时,当时一些著名的书画家和士大夫如董其昌、王时敏、文震孟、恽本初、归昌世、李流芳、钱谦益、赵文俶等人的用印,大都出自汪关之手。在明末印坛上,他与朱简是影响较大的两家,以汪关父子为代表的印派,称为“娄东派”。其遗留下来的主要作品是《宝印斋印式》二卷。

所作“子孙非我有委蜕而已矣”一印多达十字,以朱文为之,方整朴茂。印文的笔画以直线为主旋律,方折劲挺,清爽悦目。布局取汉印匀称平实之法,有些结构简单的字屈叠笔画示繁势,以填塞白地,如“子”字的下部、“蜕”宇的“虫”部、“已”字下部和“矣”字上部;有些结构复杂的字简减笔画求简势,如“孙”字的“系”部,“委”字的“女”部;字里行间的组合,紧实严整形成了一个庄严的整体。

自明代中叶篆刻艺术兴起到明末,约一百三十多年间,篆刻家们继往开来,光前裕后,谱写了篆刻艺术史上光辉的一章。其主要表现是:

1、确立篆刻艺术以“六书”为准则。

2、创造出篆刻艺术的多种样式、多种风格,提倡个性,开创了篆刻流派的历史。各派的各抒己见,繁荣了创作,为篆刻艺术的普及与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3、揭示了摹汉印的广阔途径,并大力发展“词句印”,增强了篆刻艺术的生命力。

4、有碑额字入印,到强调“笔意”,引导篆刻与书法渐趋结合。

5、由于创作的繁荣,篆刻界产生了许多具有卓见的印论,为以后篆刻艺术的发展,起了及其深渊的指导作用。

在这里,我们附带谈一下中国的篆刻艺术对日本的影响。明末清初时,我国的独立和尚把篆刻传到日本;清代康熙年间,心越和尚再度传授。经过他们两人的“播种”,樱花之国也盛开出篆刻艺术之花。

独立(公元1596年——1672年),俗姓戴,名笠,字曼公,杭州人。青年时代勤奋读书,与诗文之外兼学医药,并善于篆刻。25岁时,明朝廷宦官魏忠贤专权植党,残害忠良。戴笠抛弃文墨,在西湖等地过着放浪的生活。50岁时,明亡,他不满清朝的统治,于1653年怀着愤恨的心情东渡日本长崎。第二年,我国的隐元禅师应日本邀请就讲经,戴笠就拜隐元为师,归入佛门后改名独立,号天外一闲人。他在参禅余暇,向日本人民传授篆刻艺术。他跟从隐元禅师到江户,凡接触过他的人无不赞赏他的学识和品德。以后,他就在日本各地游历行医,受到日本人民的爱戴。宽文十二年十一月圆寂于丰前广寿山,年77岁。著有《天外老人集》十七卷。

心越(公元1639年——1695年),俗姓蒋,名兴俦,初名兆隐,别号东皋、鹫峰野樵、越道人、心越子、越杜多等,浦江人。8岁时在苏州报恩寺出家为僧,13岁起漫游江、浙,先后在杭州各寺寻师访道,研究禅理。他能诗,善书画,长于人物,也工于水墨花卉、兰竹,又精通琴道,兼作篆刻,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康熙初年,住杭州永福寺。康熙十五年八月,他应在日本避乱的澄一法师邀请,乘商船经舟山、普陀,东渡日本,于十二月底到达九州。第二年正月又到长崎,住兴福寺。当时日本藩王德川光圆很重视中国文化,礼敬中国禅师。元禄五年,心越应水户义公的聘请,住天德寺。该寺经过修葺以后改名寿昌山袛园寺,于是心越称谓日本禅宗寿昌派的开山祖。

据说,心越的亲属有不少人参加与抗清斗争。康熙二十五年,他的哥哥蒋尚卿偕余姚张斐到长崎,通过心越向日本恳求协助反清复明的活动。心越亲自去迎接,赋诗述志,激昂慷慨。他寓住日本20年,未曾一日遗忘祖国,眷眷乡情洋溢于诗词之间。

心越的诗,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他的书法之作,日本人视为神品,现日本皓台寺还保存着他的书法屏风两组;他的篆刻辑有《印谱》一卷,现存日本。心越东渡时,曾随身带去“虞舜”、“素王”、“万壑松”三张古琴,其中“虞舜”一琴,现仍完好保存着。他著有《琴道》一书,对日本有很大影响,至今日本茨城县历史馆辟有特别陈列室,并出版纪念专册。

心越在日本传授篆刻,最初的学生榊原篁洲,后来有长崎的松甫静轩的儿子井顺斋,以及静轩的弟子细井广泽和江户的池永道云。据小林斗庵在《日本篆刻概说》中描述:“自从独立、心越在日本传授篆刻后,一时间,东西两地的学者文人竞试铁笔,搜集古今印谱,蔚然成风。”称他“是我国篆刻一道的开山祖”。

心越于康熙三十三年九月三十日圆寂。当时日本僧俗名流闻丧莫不沉痛哀悼,德川光圆在心越墓塔前立碑,题曰“寿昌开山心越大和尚之塔”。此塔今尚保存完好,每逢心越忌辰,僧众奉香供奉。

知识小百科

明代皇帝宝玺

明代又恢复了宋的多宝制度,印文除保留旧制之六宝名称外,其他均已改异。明初宝玺定为十七方,然《明史·舆服四》仅载十六方印文,其文曰:“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之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皇帝尊新之宝、皇帝亲亲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御前之宝、表章经史之宝、钦文之玺”。至嘉靖十八年又增加七宝,文曰:“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敕正万民之宝”。与前十七宝,合共二十四宝。

第二节清代到现代篆刻艺术的发展

明代篆刻的兴起,犹如篆刻艺术春天的到来;清代的篆刻便是万紫千红的时代了。

总的来说,明代有成就的篆刻家不少,他们都各有创造,但平庸之作也不少。由于时代的局限,明代篆刻中那种端正、对称、疏朗的格局,到了末流已成为一种“明代习气”。艺术总是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向前发展的,清代到民国时期的篆刻家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不断深入探索,开拓了更新的艺术境界。

现将重要的篆刻家介绍如下:

程邃(1602——1691),字穆倩、一字朽民,号垢区、垢道人、青溪朽民、野全道者、江东布衣。安徽歙县人。久居南京,明亡后晚年居江都(今扬州)。他是在明代度过了38年,在清代生活了47年,所以列入清代。

程邃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有多方面修养的“诗、书、画、印”四绝的文学艺术家。生平嫉恶如仇,爱结交仁义之士为友。程邃精于金石考证之学,又长于铜玉器的鉴别,富于收藏,作山水画爱用枯笔干皴。篆刻白文印多取法浑朴一类的汉铸印,参以己见而出新意。印文方中寓圆,不露圭角,疏密均衡自然,苍浑凝重。朱文印则多以钟鼎款识之大篆参合小篆入印,并作较粗笔画的印文,追求苍浑古朴、凝重的风格,清新叮爱,富有笔意。当时名重一时的梁清标、周亮工等人的用印都出自程邃之手。周亮工在《印人传》中对程邃的评价甚高,说“黄山程穆倩邃以诗文书画奔走天下,偶然作印,乃力变文、何旧习,世翕然称之。”

程邃的作品确实已远远地超过了皖派前期的文彭、何震的水平,成为一代宗匠。作为后期“徽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和巴慰祖、胡唐、汪肇龙,被称为“歙中四子”或“歙四家”,也有称“歙派”的。他们从正反两个方面着手,矫正了前期徽派中离奇乖谬、粗俗怪异的陋习,又继承了何震、苏宣、朱简、汪关等印家的长处,并继续从秦汉玺印中吸取新的养料,从而开创了徽派的崭新局面,成为清初篆刻艺术领域里的一面旗帜,后人称为第二时期的“徽派”。

程邃所作“徐旭龄印”为其代表作,此印在形式上取法汉印,但在印文、布排、朱白等方面极尽匠心。印文用笔圆润浑穆,转折处不露棱角,以直线为主,略参弧笔,将动与静有机地结合,庄重中蕴含了灵巧。“徐”字“彳”部的厂半部分打破丁小篆作竖向取势的方法,运用斜笔结构,与上部笔势协调;“余”部的下方二点,用两个向背的折笔,不同:厂规范小篆竖画。经如此变化后的“徐”字,产生了避熟就生的意趣。

可惜他的印作留下很少,原有印谱失传,只有他的乡人程芝华摹刻了程邃的作品五十九方,编在《古蜗篆居印述》第一册中,籍此总算可以看到一些程邃篆刻的面目。

周亮工(公元1612年~1672年),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他前半生生活在明代,后边生生活在清代。他的经历很不平凡。在清代做官时,两次被判死刑,两次赦免。他只是渊博,著作甚多。非常爱好收集书画、印章、旧墨、玉器,每到一处就遍访印人,收集印拓,亲为题记。后来,他儿子辑成《印人传》,记载了自文彭以来印人63人。他虽没有把精力放在篆刻创作上,但对印学研究很深刻,提出一些印论,独有卓见,对以后篆刻艺术的发展影响很大。他的儿子在浚、在延,曾把家藏的一些印章辑成《赖古堂印谱》四卷。这方“纸窗竹屋灯火青荧”印收在《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中,据说是周亮工的创作。

同类推荐
  •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由林格编写的《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一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所倡导的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热门推荐
  • 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山海经》中关于中华之地理、矿产等记载,从何而来?何以如此精准详尽?是古人拥有什么先进探测设备,还是有“天人”相助?女娲、王母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外星来客?本书作者按图索骥,为您还原“外星事件”,以大胆的猜想和认真的推理得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观点——外星人曾造访地球,人类是外星人反复试验造出的新物种……看看《山海经》中的这些插图吧,那些诡异、神秘、荒谬的生物背后都隐藏着未知的真相。请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个荒蛮的时代,共同揭开外星人的惊天秘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做产品,做成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一起傲视群雄;一个由培训班起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千万人当中传递希望的力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宠妃难为

    宠妃难为

    十七岁,仟夕瑶进宫两年,无宠,想的不过是怎么逃离这后宫,结果那许多嫔肚子里没有消息,她却一下子蹦出个皇长子来。二十一岁,仟夕瑶进宫六年,依然无宠,想的不过是怎么让自己和儿子深藏功与名,以后儿子封王自己当个太妃就自由了,结果有天,三岁的儿子竟然一目十行的把千字经给背完了。仟夕瑶忽然觉得头疼了。这特么是逼着老娘在后宫杀出一条血路,踏上后位节奏嘛。皇帝却对迁夕瑶勾了勾手指,别挣扎了,坑都给你挖好了,快掉下来吧。
  • 雅典人泰门

    雅典人泰门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大约写于1607—1608年。雅典富有的贵族泰门慷慨好施,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些阿谀奉承的“朋友”,无论穷人还是达官贵族都愿意成为他的随从和食客,以骗取他的钱财。泰门很快家产荡尽,负债累累。那些受惠于他的“朋友们”马上与他断绝了来往,债主们却无情地逼他还债。泰门发现同胞们的忘恩负义和贪婪后,变成了一个愤世者。他宣布再举行一次宴会,请来了过去的常客和社会名流。这些人误以为泰门原来是装穷来考验他们的忠诚,蜂拥而至,虚情假意地向泰门表白自己。泰门揭开盖子,把盘子里的热水泼在客人的脸上和身上,把他们痛骂了一顿。从此,泰门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以树根充饥,过起野兽般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在他看来,虚伪的“朋友”比窃贼更坏,他恶毒地诅咒人类和黄金,最后在绝望中孤独地死去。
  • 快穿之死去活来

    快穿之死去活来

    一个作死的孩纸各种求,终于求得了女猪脚之位可这穿越怎么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霸气侧露的男猪脚,没有你开心我就开心无偿奉献的男配只有求你各种死的女鬼姐姐,缺胳膊少腿的丧尸哥哥穿越大神,你坑我吧!!!
  • 熊猫德鲁伊的异域日志

    熊猫德鲁伊的异域日志

    一头有着人类灵魂熊猫在异域大陆大杀四方,呼风唤雨。
  • 俱舍论疏

    俱舍论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npc,城主

    我,npc,城主

    黑鸦本是一个Fantasygame(幻想游戏)中的一个隐藏npc。一次意外,让他知道遥远位面上一些称之为设计师的人类的计划。几日之后,各个种族的生物凭空出现再幻想世界之中。各地的城主对此皆是不明所以,一头雾水。然而,黑鸦知道。这一群生物,应该将其称之为,异世界的玩家!更新时间:每天下午九点之前(可能提前,但不会延后,九点来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