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800000011

第11章 中国盆景流派与赏析(2)

二、扬派盆景

1.历史起源

扬派盆景是全国五大流派之一,它那一寸(一寸为3.3米)三弯的制作技艺可谓独步天下。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种套特殊的盆景制作技艺,扬州盆景博物馆近期已经向有关部门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受理。扬派盆景源远流长,它层次分明、严整平稳的独特造型,关键就在于精巧的剪扎技艺。据了解,扬派盆景正是凭着这套严谨的制作技艺,屡屡在全国盆景大奖赛中摘金夺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又被确定为全国五大盆景流派之一。

扬派盆景,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泰州、泰兴、泰县、兴化、高邮、东台、盐城、宝应等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于248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曾称过广陵、江都等名,6世纪末的隋代称扬州。扬州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南隔江与镇江相望,北靠蜀岗,东沿京杭大运河,长江与大运河在此处交汇,是苏北水陆交通枢纽。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隋唐时期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清代为两淮盐运中心。市内有春秋时代开凿的古运河;有1500多年历史的古刹大明寺;有隋唐时代的瘦西湖;有明代古建筑文昌罔;以及清代园林。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观赏扬州园林,则有湖石假山,回廊曲径,波光月影,桥畔箫声,景色宜人;无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以及长堤春柳,均得园秫之趣,景色迷人。

古代扬州曾是人文荟萃,风流人物辈出之地,许多帝王将相,骚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踪迹和美好诗句,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清代中叶,“扬州八怪”画派的大胆、泼辣的艺术风格对扬州盆景艺术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大画家石涛和尚,又是著名的园林专家,他善于垒石植树,他的作品至今令人赞美和推崇。

扬州盆景相传在唐代就在社会上流传。元、明两代就有了扎片的造型技艺。清代扬州盆景进一步地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的盆景。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多处记载扬州盆景的内容。“扬州八怪”画家郑板桥曾绘过梅花的盆景。现在陈设在扬州盆景园的一盆古桧柏盆景,是明朝末年的盆景,几经转折,保存在扬州天宁寺,后转至园林。树干高二尺许,枝干屈曲,形如虬龙,树皮仅存l/3,枝片为云片,形若伞盖,枝繁叶茂,苍翠欲滴,此型是扬州盆景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见,扬派盆景的形成,一定在明代之前。

2.扬派盆景的艺术特点

“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扬派盆景采用棕丝“精扎细剪”的造型方法,如同国画中的“工笔细描”。扬派盆景还特别讲究“功力深厚和自幼培养”,这就是“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由于受扬州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扬州盆景和扬州园林一样,既有北方雄建的特点,又有南方秀美之特征。这也是形成扬州盆景艺术特点的原因。

扬派盆景的史料虽少,但并不是没有。例如明人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卷一里,记作者与友人经过一家花圃时,看到一种天目小松,松针很短,树干却并无偃蹇之势。本来这种细叶松树,只要略加捆扎,就可以做成盆景的,但主人没有这样做。于是作者联想到扬州豪门常以歌舞弹唱强行调教贫家女子,这种现象与工匠对花木施行砍削绑扎十分相似:“圃人习烧凿捆缚之术,欲强松使作奇态,此如扬州豪家收畜稚女盈室,极意剪拂。”

明代工匠已习惯于用火烧、斧凿、捆绑、缚扎等技术,强迫松树呈现出各种奇异姿态,这与扬州豪门收养幼女、恣意加以调教没有两样。扬州人既然善于对稚女“极意剪拂”,自然也善于对花木“烧凿捆缚”。作者以为,人和树一样,经过特殊剪裁之后,固然也有赏心悦目者,可供达官贵人一时之需,但世间最美的往往藏在深山,要像西施那样等待范蠡去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实际上是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这比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更早。

人工美也许永远不及自然美,但从盆景发展史的角度看,《味水轩日记》依然不失为扬州盆景的重要史料。又如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卷二里,谈到当时扬州已用盆景作为贵重物品送礼,但他十分怀疑扬州商人的审美水平:“在扬州商家,见有虞山游客,携送黄杨、翠柏各一盆。惜乎明珠暗投,余未见其可也。”

作者认为,作为盆载植物,如若一味追求将枝叶盘如宝塔,把树干曲如蚯蚓,便成“匠气”。点缀盆中花石,最好是小景入画,大景入神,一瓯清茗在手,神能趋入其中,方可供幽斋之玩。作者谈自己亲手制作盆景的经验尤为可贵:“种水仙无灵壁石,余尝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黄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长方盆内,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颇有意思。以此类推,幽趣无穷,难以枚举。如石葛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以老蓬子磨薄两头,入蛋壳使鸡翼之,俟雏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门冬十分之二,捣烂拌匀,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晒以朝阳,花发大如酒杯,叶缩如碗口,亭亭可爱。”沈复来自苏州,寓居扬州大东门,他的记述对我们了解清代扬州盆景制作实况及文人情趣,极为宝贵。

记述扬州盆景的文字,以《扬州画舫录》最为丰富,但很少有人仔细搜罗。李斗谈盆景的文字,至少有五处:清代湖上园亭,都有花园,为莳花之地。“养花人谓之花匠,莳养盆景,蓄短松、矮杨、杉、柏、梅、柳之属。海桐、黄杨、虎刺,以小为最。”当时的扬州盆景,以景德盆、宜兴土、高资石为上等,取材讲究。种类则有以树根、青苔为主的“花树点景”,以石头、水沼为主的“山水点景”。此见卷二。

古代的盆景匠人,极少有记载。但扬州有一位张秀才,却以制作梅树盆景出名。“秀才名,字饮源,精刀式,谓之‘张刀’。善莳花,梅树盆景与姚志同秀才、耿天保刺史齐名,谓之‘三股梅花剪’。”其后又有张其仁、刘式、三胡子、吴松山等人效其法,这都是非常珍贵的人物史料。此见卷四。

现在的荷花池为清代九峰园旧址,园中曾有风漪阁,阁后池沼旁建小亭、门洞、长廊,“中有曲室四五楹,为园中花匠所居,莳养盆景”。九峰园的花匠,为园主人所蓄,当与张秀才等人身份不同。此见卷七。

扬州多徽人,其中也有盆景高手。“吴履黄,徽州人,方伯之戚。善培植花木,能于寸土小盆中养梅,数十年而花繁如锦。”文中的“方伯”,即康山草堂主人江春。江春精盐务、善交往、爱戏曲、喜园林,吴履黄随他来扬,则江春也必然好盆景无疑。此见卷十二。

苏扬盆景在清代已有交流。有个苏州和尚,俗姓张,法号离幻,因唱昆曲得罪御史,愤而出家。他喜欢收藏宣德炉、紫砂壶。“自种花卉盆景,一盆值百金。每来扬州,玩好、盆景,载数艘以随。”他插瓶花崇尚自然,不用针线和铁丝之类的辅助材料,与扬派迥异。此见卷十五。

三、苏派盆景

1.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太湖石玲珑透剔,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苏派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

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爷,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派盆景着重意境的创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它吸取古典园林艺术精粹,综合中国绘画技法之特长,以景寓情,以情抒景,运用“小中见大”等艺术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艺术效果。作品耐人寻味,令人爱不释手。

当今,苏派盆景后继有人,作品更为丰富多姿,它将以新时代的风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广大园艺工作者正在为创造苏派盆景艺术新风格而努力。

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苏派盆景又一次载誉而归,获得一金三银三铜的佳绩。然而,在盆景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发祥地之一的苏州,盆景却越来越远离大众,盆景市场也是低迷不起。

苏州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苏派盆景源远流长。“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明清时期,有钱人造园林,寻常百姓便玩盆景,这在当时的姑苏城内为一大民风。

2.苏派盆景的历史渊源

有2500年建城历史的苏州,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丘陵连绵,河汉密布,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于植物的繁殖与生长,为树桩盆景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

苏州既是一座独特的水城,又是一座集东方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园林城市,自古以来就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声誉。苏州城区水道纵横,桥梁交错,过去有水道近百公里,现在也有40公里;过去有桥梁325座,现在仍保存一百多座。唐朝诗人杜苟鹤的送友人游吴一诗写道:“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左宫闲地少,小巷水桥多。夜市赏菱藕,春船载绩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从中可以窥见当时苏州的风貌。由此地域环境孕育的苏州方言,发音绵软,一语三转,因而被称作“吴依软语”。(与朱文长《琴史》中所指出的“蜀百躁急,若激浪奔雷”迎然不同。)

苏州曾有园林(和庭园)220多处,历经战火,至今尚保存60多处,开放的也有二、三十处。苏州的园林与其他城市豪绅富贾的园林有所不同,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当时文坛名士之手,因而体现了高度的艺术素养和强烈的人文精神。如拙政园,原为明朝御史王献臣弃官还乡后所建,其园址曾是唐朝诗人陆鲁望的故宅,环境清幽,淡泊自然。

以在建筑布局上出类拔萃的留园,初为明朝太仆徐泰的私家花园,后归清朝布政使刘蓉峰修尊改建为“寒碧山庄”,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唐末吴越广陵王钱元燎的池馆“沧浪亭”,到北来为诗人苏舜卿购得,后又成为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宅第,故称韩园,溪水潆回,清幽古朴。如此等等,可以说每一座园林都与文坛名士有“缘”。园林艺术与盆景艺术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姊妹”,苏州园林建筑的高度成就,必然对苏派盆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的重大影响,尤其是这些园林的创建者,有不少就是盆景艺术的爱好者、制作者。

苏州不但是一座商业城市,更重要的还在于是一座文化城市,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名声之大,在全国也不多见。从唐朝初年起,苏州就是江南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诗文书画蜚声全国。三国时期有陆逊,晋代有陆机、陆云,盛唐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都做过苏州刺史,晚唐有陆龟蒙、皮日休,宋、元以后出自苏州的文坛名士更多,尤其是明朝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主将的“吴门画派”,对苏州盆景的艺术风格影响更为深远。

从苏州人文震亨的《长物志》中可以看出,当时苏州的树桩盆景已仿照著名画家的画意、著名诗人的诗情进行创作,追求诸如“云林山树画意”之类的艺术境界《姑苏志》:“虎邱人善于贫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苏州近代著名作家、园艺家周瘦鹃就曾指出.“我的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依照古人的名画来做。先后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图》、沈石田的《鹤听琴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王烟容的《新蒲寿石图》等。”(沈石田即沈周,王烟容即王原祁,清初画坛“六大家”之一。)

同类推荐
  •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非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成长人生必修课(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手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了自己到美国留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穿插了大量语言交流方面的实例,对美国高中、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记录很详细,并记录对中外文化差异较真实的体会,此书对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 稻草人(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稻草人(青少年整本书阅读书系·名师讲读版)

    《稻草人》是中国现代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本书精选叶圣陶先生的童话作品,如《小白船》《稻草人》《牧羊儿》等,其中多篇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热门推荐
  • 我欲为天

    我欲为天

    天武大陆,实力为尊,万族林立,等级森严。一个从属国走出的少年,誓要耀眼在苍穹之下,演绎一个令万万人向往的传奇,追求那无上的巅峰之路,怎奈被大门派赶出,连带家族被贬寒门,背负万世骂名。试问武极之巅,谁主沉浮?大千世界,我欲为天。
  • 一顾嘉人至

    一顾嘉人至

    阁楼之上赵励:陪着我,你想要的,我能给的都会给你。顾嘉望着重重围墙之外,天边那渐行渐远的飞鸟:不用了,我没什么想要的,这样就挺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病娇黑化之路

    快穿之病娇黑化之路

    她,栾锦。是一个虚伪至极的人,见过她的人。都说她,温文尔雅又清冷如月。因为一场意外,她绑定了一个系统,为了完成任务。她用她那精湛的演技,骗过了所有人。“阿锦,只看我好不好”温软的少年笑的偏执“阿锦,这世间只有我爱你了呢”尊贵无双的皇帝在少女耳边呼着热气“阿锦,我只有你了”清冷公子神色病态……,“世人都说,人人都逃不过情这个字。可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场笑话。”栾锦眉眼如画
  • 逍遥寞

    逍遥寞

    新书武侠《唯武爱长生》发布。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尝试。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武侠精神。衷心的希望各位大大多多捧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宠妻入骨:娘子看招

    宠妻入骨:娘子看招

    九岁的鱼鳞舞救了个美少年,两人青梅竹马了半年后少年突然离开。离开前却要求鱼鳞舞等着他来,可这一等就是七年!鱼鳞舞从一个小丫头等成了大龄剩女。不仅如此,在恶邻的诬陷下名声尽毁!当七年前的美少年再次出现并且求婚时,等了七年的鱼鳞舞却坚决地说了不!于是,功成名就的战威侯拓跋珪开始了追爱之路。
  •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与六便士(I)(英文版)

    The Moon and Sixpence 月亮与六便士(I)(英文版)

    Charles Strickland, a conventional stockbroker, abandons his wife and children for Paris and Tahiti, to live his life as a painter. Whilst his betrayal of family, duty and honour gives him the freedom to achieve greatness, his decision leads to an obsession which carries severe implications. Inspired by the life of Paul Gaugu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is at once a satiric caricature of Edwardian conventions and a vivid portrayal of the mentality of a genius.
  • 我是一张太师椅我能修仙

    我是一张太师椅我能修仙

    我是一张太师椅,天生带有厄运,凡是坐在我身上修炼之人,必将遭受厄运。我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能化成人形,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吃喝、睡觉、玩耍。为了这个目标,我努力修炼。大帝,仙人,古魔,鬼帝都视我为神椅,可惜他们都命不久矣,我非常无奈。人界,魔界,灵界,仙界,鬼界,妖界,我被人带着到处浪,看尽了人世繁华,诡谋机辩,经历了无数场精彩决斗。跟着我,一起去历练这绚丽多彩的修真界吧!
  • 神洲:鬼谷传人

    神洲:鬼谷传人

    神龙一现惊天下,半世苦修成浮云。这说的是旷世无双的神器神龙令,非大圆满不可敌!鲲鹏展翅破云霄,无知燕雀妄称鹏!这话从一十岁的黄口小儿口中说出,羞煞天下男儿!雷霆击身亦等闲,单凭只手可遮天。十年后百晓楼称他为狂生、只能为友不能为敌,天下俊杰奉为金科玉律,此人该是何等风范? 宁犯圆满,不惹狂生! 机变如神,天下无不可坑之人,看他是如何在江湖中拨弄风云,成就千门第一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