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800000003

第3章 “浓缩的大自然”(3)

这一史料的发现,把中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时间最少向前推了一个半世纪。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雄辩地证明山水盆景艺术起源于中国,赏石文化的源头在中国。

5.唐代——盆景的成熟期

魏晋以后,由于社会动乱,政治腐朽,在上大夫中间追求隐逸的风气日盛,他们发扬了老庄思想,以山林为乐土,以隐居为清高,将理想的生活与山林之秀美结合起来。晋朝南渡之后,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贵族们大量建筑园林别墅,过着游山玩水的清闲生活。玄学引导土大夫从自然山水中寻求人生的暂理与趣味(以陶渊明为代表)。这种风气促进了我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也促进了盆景艺术的发展,盆景艺术开始向诗情画意的方向飞跃。

唐代(60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在文化艺术方面,如诗歌、绘画、雕塑、旅游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然,盆景艺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等方面,而且用途广泛,美学理论也日渐成熟。

6.唐代树木盆景——盆栽

唐代虽尚未出现“盆景”一词,但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唐代的树木盆景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

如李贺《五粒小颂歌》:“蛇子蛇孙鳞婉婉,新香几粒洪崖饭。绿波绿叶浓满光,细束龙髯铰刀剪。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

这首诗对松树盆景进行了描写。小松看上去“蛇子蛇孙鳞碗碗”,是描写其枝干弯曲的模样,说明当时在盆景整形中已运用了“枝无寸直”的画理。其枝条紧凑,叶片簇簇好像一粒粒香米,即“新香几粒洪崖饭”;而且养护技术高超,使得叶色浓绿碧翠生机盎然,“绿波绿叶浓满光”,看上去叫人十分喜爱。“细束龙髯铰刀剪”,说的是攀扎和修剪技术。小松盆景已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境界,“主人堂前多俗儒”。弯弯枝条的曲线最能引起观赏者的丰富的想像,所以面对此树在明月的夜晚,游子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起了家乡的石笋、溪云,不由得流下眼泪,希望寄书故里,“月明白露秋泪滴,石笋溪云肯寄书”。这表明盆景已具备了意境美,达到了使欣赏者情景交融、浮想联翩的艺术境界。

7.唐代树石盆景(水旱盆景)

1972年陕西乾陵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之墓(建于公元706年)角道东壁上生动地绘有“侍女一,圆脸、朱唇、戴噗头、圆脸长袖袍、窄裤腿、尖头鞋、束腰带。双手托一盆景、中有假山和小树(1972年7月《文物》)。”按照现在的盆景分类,该画面中的盆景应属于树石盆景或水旱盆景类型。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关于盆景的图画。

8.唐代山水盆景

唐代的山水盆景趋于成熟。台湾故宫藏画中有唐代阎立本绘制的《职贡图》,画中有以山水盆景为贡品进贡的形象。左边一人双手捧一体量较小的“三峰式”山水盆景,右边一人用右肩扛着一体量较大的“三峰式”山水盆景,盆内山石玲珑剔透、奇形怪状,其造型非常符合“瘦、漏、透、皱”的赏石标准,如果再种植上植物,就是一盆真正的山水盆景了。

另据《文物》1961年第3期报道,在盛唐墓中出土了一只唐三彩砚,砚池底部如平坦的浅盆,前半是水池,后半群峰环立,山上云雾缭绕,树木繁茂,尚有小鸟站立。这一山水盆景式三彩陶砚实为山水盆景造型与砚台二者完美结合的工艺品,它是从汉代山形陶砚发展而来的,但从山峰气势、布局、内容(有山有树有鸟)来看,比汉代陶砚艺术水平高多了。

除上述物证外,唐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假山、山池、盆池、小滩、小潭、厅池、叠石、累土山等方面的描述和记载。这些文献虽未明显提出“山水盆景”的字样,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在居室内来制作和欣赏山水景观已蔚然成风,这些山水景观,大的可在厅前屋后、院落之间,蓄一池清水、置几块山石,小的就可摆在盆内,与当今盆景无异了。

如杜甫《假山》中描写的山水景观仅一尺左右,应是一种盆景无疑。杜甫《假山》:“一篑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出云。慈竹春荫复,香炉晓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氤氲。”

唐代的赏石文化也达到高潮。有许多关于奇石的诗赋。如:白居易的《太湖石》、《问支琴石》、《双石》;李德裕的《奇石》、《题罗浮石》、《似鹿石》、《海上石笋》、《泰山石》等等。白居易的《太湖石》中说:“烟萃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天。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我国盆景发展到唐代,树木盆景的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山水盆景也基本成熟,并出现了树石盆景的形式,因此,唐代是我国盆景发展的一个成熟和昌盛的阶段。

8.宋代——盆景的提高阶段

宋代盆景是唐代盆景的继续,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主要是将宋代绘画理论更多地应用于盆景之中,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宋代,不论宫廷民间,以奇树怪石为观玩品已蔚然成风。

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的宋人绘画《十八学士图》四轴中,有两轴绘有苍劲古松、老干虬枝、悬根出土的盆桩。这是宋代盆景的又一物证。从中可以看出制作技艺之高超。

到宋代,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的区别更加明确了,并对石附式盆景有了文字记载。

据徐晓白、吴诗华、赵庆泉著《中国盆景》所载,今扬州瘦西湖公园,尚陈列有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它是由钟乳石制作而成的一盆山水盆景,看上去山峦起伏、溪壑渊深,为世上罕见,誉为国宝。它是宋代山水盆景之实证。

宋代还有许多描写山水盆景的诗词。如苏轼的《双石》:“梦时良是觉时非,汲水埋盆放自痴但见玉峰模太白,便从鸟道绝峨嵋。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住仇池。”又如苏式的《壶中九华》:“我家岷蜀最高峰,梦里犹惊翠扫空。五岭莫愁干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买回小玲珑。”

再如黄庭坚《云溪石》:“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蛟龙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清座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凉风。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宋代有了对盆景的题名之举。如宋代田园诗人范成大爱玩英德石、灵壁石和太湖石,并在奇石上题“天柱峰”、“小峨眉”、“烟江叠嶂”等名称。

赏石标准更为明确,对石品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山水盆景的制作技艺较唐代也有了显著提高。赵希鸽《洞天清录-怪石辩》曾对山水盆景的制作方法有较详细的记述:“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镶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色润者固甚可爱玩,枯燥者不足贵也。道州石办起峰可爱,川石奇耸;高大可喜,然人力雕刻后,置急水中舂撞之,纳之花栏中,或用烟熏,或染之色,亦能微黑有光,宜作假山。”人称“米颠”的大书画家米芾,爱石成瘫,他论石有透、漏、瘦、皱之说。这一品石标准一直影响至今。

9.元代——些子景

唐宋以来,除“假山”、“盆栽”为中型盆景以外,其余“盆池”、“小池”、“小滩”、“厅池”等虽说比汉代以来园林中之池沼小多了,但仍为大型盆景,是布置在门槛两旁或窗前或厅前。到了元代(1271—1368)制作盆景,才大力提倡小型化,并实现了体量小型化的飞跃,这对盆景的大力普及和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当时有一位高僧,法名韫上人,他云游四方,饱览祖国名川大山,胸有丘壑,师法自然,并善于运用盆景制作的各种技法,打破一般格局,极力提倡小型化,称之为“些子景”。关于这一点,清代刘銮在《五石瓠》中有记载:“今人以盆盎间树石为玩,长者屈而短之,大者削而弱之,或肤寸而结果实,或咫尺而蓄虫鱼,概称盆景,元人谓之些子景”。元代些子景与今天的中型盆景差不多,与微型盆景尚有差别。

元代画家饶自然所著《综宗十二忌》,运用中国山水画理论,精辟地论述了山水盆景的制作及用石方法,对盆景造型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元代画家李士纡《偃松图》,是一幅艺术精品,松树抱石而偃,其姿态气势,结构布局,为后人制作松树盆景提供了有益启示。

然而,由于元代统治时间不长,统治者崇尚武功而轻视文化艺术,致使盆景艺术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过韫上人提倡的些子景,对后人盆景小型化有一定影响。元代使盆景发展实现了“体量小型化飞跃”,除新石器时期的上盆飞跃、汉代的盆栽飞跃、唐代的意境飞跃以外,此次飞跃也是中国盆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10.明清盆景——盆景理论的升华和飞跃

明清是我国盆景史上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盆景技艺亦趋成熟,盆景专著纷纷问世,对盆景树种、石品、制作、摆置、品评等在理论上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可以说在明清时期我国盆景在理论上得到了飞跃和升华。在盆景类别形式上,至清代,更加多样,除山水盆景、旱盆景、水旱盆景外,还有带瀑布的盆景及枯艺盆景。在苏杭一带,盆景得到了大普及。

扬州曾有一盆明末桧柏盆景保存至今(据悉1988年死去),原为扬州古刹天宁寺遗物,干高二尺,屈曲如虬龙,树皮仅余1/3,苍翠古雅,头顶一片用“一寸三弯”棕法将枝叶幡扎而成的“云片”,形神不凡,为扬派盆景代表作,树龄400年。

另据记载,泰州至今也保存一盆明末崇桢年间的古柏,原系泰兴县(分属扬州市),季驸马赏玩的龙真柏盆景,其中三干,虬曲多姿,枝片龙飞凤舞。扬州八怪郑板桥题画《盆梅》,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梅花盆景艺术。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比尔·盖茨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

    了解我国国防的概括和历史以及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现状,熟悉国防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内容与要求,增强依法建设国防的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指出,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 小桔灯(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小桔灯(中小学经典阅读名家名译)

    1.教育部推荐书目,语文新课标必读。2.特邀北京市特级教师王俊鸣老师为本系列图书撰写序言、著名翻译家李玉民老师撰写前言。3.多位名校特级教师联合推荐。4.本系列图书精选了国内近现代经典名著,以及宋兆霖、李玉民、陈筱卿、高中甫、罗新璋、李辉凡、张耳等多位著名翻译家的国外经典名著权威译本。深入浅出全方位解读经典,以专业品质为青少年打造高价值读物。5.提倡经典精读,引导青少年回归阅读本质。6.净化与温暖心灵的纯真读本,饱蘸浓厚感情的笔生出爱的绚烂繁花;美与善点亮的小桔灯,带给来来往往的你我无尽的感动。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本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16章,内容包括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男性生殖系统等。
热门推荐
  • 我在你的世界,下落不明

    我在你的世界,下落不明

    林若生丰富的人生,是遇见秦陌开始的。从见到秦陌的第一眼,林若生就知道,她完蛋了。一见秦陌误终生。她当然也没能幸免。因为爱他,林若生追随他的脚步,来到他的城市,他的公司,成为他的助理,她只想离他更近一点,她说:“我爱的男孩,身上会发光呢,每次一看到他,我就跟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浑身都是闪闪发光的正能量。”但是,秦陌,这个冷漠疏离的男人,永远那么遥不可及。林若生不止一次地站在他面前勇敢地表白:“秦陌,我喜欢你!”可也是这样的勇敢,让若生在秦陌的世界里,徘徊不定,下落不明……
  • 鸟巢里的笑声

    鸟巢里的笑声

    一位神秘太空来客在太空中向鲁文基教授求助,却被鲁文基教授和助手梅丽误认为是正在被通缉的太空劫匪,经过鲁文集教授一系列科学方法的验证后,却发现求助人并非劫匪而闹出了一段笑话。
  • 爆笑的外星人小女佣

    爆笑的外星人小女佣

    (亲,你有没有正看某男很不舒服?有,那就在此书中享受一下女主狂虐男主的快乐吧。心脏承受能力差者,免进!)女主影子是外星人,一天变为小女孩钻进了男主王超风的车里,非说王超风就是她爸爸。王超风只好无奈领回家中。从此,影子那些搞笑的超能力恶作剧,把王超风家弄得鸡犬不宁加鸡飞狗跳。在搞怪和收拾残局的拉锯战中,两人产生了感情。这段感情又该何去何从呢?
  • 浮生岛传说

    浮生岛传说

    传说有一个神秘的岛叫做浮生岛,在那里可以实现人们的一切梦想!且看热血少年们怎样在风浪中成长,在困境中追逐梦想!
  •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灵感火花,打造智慧人生

    本书内容既有一些古今中外著名的发明创造的小故事,也有一些新观念、新方法的思维创新的故事。它们个个寓意深远,文学气息浓厚,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创新的重要意义,体会创新的无限乐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 1Q84 BOOK 3:10月-12月

    1Q84 BOOK 3:10月-12月

    一部绝爱之书、时代之书、命运之书!在1984年,他们连相遇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一面思念着对方,一面孤独地远去。在1Q84年,他们却决定拯救彼此……不管喜欢与否,我们已置身于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必须尽快了解并顺应1Q84的规则。“《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 梁羽生武侠作品全集(共34本)

    梁羽生武侠作品全集(共34本)

    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梁羽生三十四部经典作品。对照香港报纸连载等多个版本查漏补缺。包括:《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牌当家菜

    金牌当家菜

    本书中收录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家常菜的制作方法及菜谱。家常菜是指百姓人家日常制作和食用的菜肴,是选用普通的原料、根据家人的品味爱好制成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浓郁的乡土情愫,让人深深地喜爱和留恋,犹如乡音、母语一般深入骨髓和灵魂。中国烹饪大师史正良先生通过潜心总结研究、反复实践、制作、编写出这一套全新的家常菜谱,其中的菜肴用料普通、制法简便、调味适口,并且营养合理、易学易变,对于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培养美食情趣有极大好处。
  • 商途春娇

    商途春娇

    结果身不由己卷入职场漩涡,最终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