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2800000006

第6章 盆景艺术(2)

第三节盆景艺术特点

徐晓白先生有诗说:“要知盆景妙,画意与诗情。神似超形式,无声胜有声。”这是对中国盆景艺术最出神入化的概括。在中国艺术种类中,盆景是与绘画最接近的艺术,盆景是中国画的延伸形式。山水画不是空有山水的面目,而要有诗情,盆景重视画意,就是重视盆景的境界创造。

欣赏盆景,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既可娱乐身心,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又可净化心灵,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盆景,或则苍劲雄浑,或则潇洒飘逸,无不是美与力、情与景、物与理的结合。它常能打动欣赏者的心灵,使人驻足流连,神驰天外。一联“剪裁三尺江山,任君十日盘桓”,正是其艺术魅力的写照。然而盆景的欣赏,非人人能达到一种完美境界。鉴别是欣赏的基础。若不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实难领略其艺术的真谛。

盆景与诗、书、画、雕塑、摄影等同属形象艺术。它们都是通过创造艺术形象去表现自然界的生活,都是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描写和反映,它们源于自然和生活,又高于自然和生活。盆景以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为创作素材,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或侧面,加之作者的想象力和理想蓝图,运用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在小小的盆盎之中,构造出一个个生动美妙的景观,以达到“以小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正是在这一点上,盆景被美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因此,盆景与诗书画等艺术相通。

诗书画等艺术的鉴赏方法,亦可借鉴于盆景。当然,盆景不是诗,亦非画。鉴赏盆景,除要懂得它与诗书画的联系外,更重要的要懂得它与诗书画的区别。这个区别,首先在于艺术媒介不同,诗词用的是语言音韵,书画用的是水墨颜料,而盆景则用花草树石;其次在于创作手段不同,诗书画为画写涂抹,而盆景则为栽培裁剪;再次在于艺术视觉不同,书画是平面图象,而盆景则是立体空间图象。此外,盆景与诗书画等的最大区别,在于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其创作需要时间,经多次甚至几十次的反复加工方能成功;况且它富于变化发展。因此,鉴赏盆景,还须从技艺和发展的角度来衡量。

一、盆景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

造园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盆景是把景物缩小于飓尺盆中,谓之微观造园。因此,它比一般造园更概括、更集中,因而也更有利于表现大自然的风光面貌。高不盈尺的树木,却具有虬曲苍古的风姿,令人想象犹如参天的百年古木。一勺盆水内,巧妙地布置几块山石,却能显示出广阔的水域和起伏的峰峦。正如中国山水画论中所谓“飓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小中可以见大。

二、盆景是“活的艺术品”

树木花草作为盆景造型的主要材制,具有生长发育的生命特征,决定它在制作加工上的连续性,艺术欣赏的可变性。由于季节的更换,可以看到春花、夏绿、秋果、冬姿规律性的四季景观。所以盆景的制作必须具备植物学的科学知识和园艺学的栽培技术,根据选用树种的习性、树龄的老幼,决定采用何种造型技艺,运用何派、何地造型风格,目的是以能表达主题思想,形神兼备,才为上品。生气盎然的盆景,是艺术美的创造,欣赏盆景佳作,不仅使人清心悦目,还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三、盆景形式的多样性

人们对艺术的要求本来就是多样的,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盆景艺术也趋于更加多样化。旧有的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创新成了当务之急。

我国盆景从传统的几十个树种,发展到今天近两百个树种,在树木、山水两大类别的基础上,又创新了水旱、微型及花草、果树等类别,盆景的地方风格更是不断涌现。由于各地盆景艺师巧匠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促进了推陈出新,使盆景造型千变万化。综上所述,可看出现代盆景艺术,正向着多样化发展。

四、盆景艺术的个性

盆景艺术的个性,即是不断创新发展。由于盆景作者的生活阅历、思想性格、艺术才能及文化素养的不同,其作品往往会出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即所谓“个人风格”。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对艺术个性表现十分重视,总是喜爱富有鲜明个性的作品;千篇一律,程式化的盆景已不受欢迎。中国盆景历来讲究诗情画意,追求意境深远,其中就包含了个性的表现。这个优秀的传统,正推动着现代盆景艺术不断创新发展。所以说,盆景的发展将越来越趋向个性化。

五、盆景艺术的自然性

人类来自大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由此才产生出表现自然的盆景。然而,作为一种艺术,盆景又必然离不开人的创造。

旧时代,由于盆景欣赏者受审美情趣的影响,盆景中的人工成份越来越多。如中国盆景中的某些传统式样——游龙式、方拐式等,一味追求技干的弯曲,脱离了真实,这说明最初源于自然的盆景艺术又逐渐失却了自然美。

今天,随着社会趋向现代化,人们远离了大自然,而又向往自然。作为大自然景物。缩影的盆景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正好迎合人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也趋向于自然形式。近些年来,中国盆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进行创新,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注重造型自然。当然,这种对自然的趋向,并不意味着不要人工,而是不可让人工占据太大的比例,以使造型合乎自然之理,所谓“七分自然,三分人工”。而这三分人工,也须力求不露痕迹,尽量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成。”

六、盆景创作的艺术性

这是创作盆景的最基本要求。盆景的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更是千变万化,主要是看艺术表现手法如何。

表现手法首先要根据主题,主题的确立,又重在立意,所谓“意在笔先”。盆景造型要具有艺术美,而内涵意境更要深远,使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不仅看到了景,而是通过景激发出感情,因景而产生联想,从而领略到景外的意境。

如水旱盆景《归樵图》一景,徐晓白教授因景触情而赋诗一首:“小桥流水斜,深处有人家。远径归樵晚,无心间落花。”这就是盆景艺术的意境。盆景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对比”的手法,对比有主客、高低、大小、远近、疏密、繁简、虚实、藏露、刚柔、巧拙以及色彩等内容,要求做到对比能调和,变化能统一,达到“平中求奇”和“不似之似”的境界。

盆景所表现的题材内容很多,主要为自然景色,如江、河、湖、海、溪、塘、潭、瀑等。各种水景;峰、峦、岗、壑、崖、岛、矾、坡等各类山景,以及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景物。从名山大川到小桥流水,从山林野趣到田园风光,它都可以表现。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其局限性,盆景自然也不例外,这主要由于盆景材料的特性决定的。如树木造型受到树种特性和树肢的自然形态所限制;山石的造型受到石料质地和自然形状所限制。经过培育加工的树木,常常不能使干、枝、叶、花、果各部同时缩小到协调的程度;不少花、果类盆景,由于修剪整形频繁而影响开花结果。所以盆景艺术要善于“因材造景”。

第四节盆景艺术鉴赏及创作原理

中国盆景艺术发端、发展、形成过程中,中国历代文学家、诗人、画家、民间艺人或亲自创作盆景或用诗歌吟咏盆景,或用绘画描绘盆景,或著书论述盆景,使园艺栽培的盆景,升华形成为具有意境的盆景艺术。中国创作的盆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不仅欣赏形象美,同时欣赏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情境与情调,诱发欣赏者心灵的共鸣,进入艺术作品境界神游,故中国创作盆景都给予题名,通过题名概括意境特征、神韵,表达主题,使欣赏者顾名思义,对景生情,寻意探胜。

中国盆景以神形兼备,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为最佳作品。

一、盆景的艺术鉴赏

盆景与雕塑、绘画、摄影等同属于形象艺术,它们是通过创造艺术形象来表现自然界的艺术美,都是自然景物和生活的描写和反映,这源于自然和生活,又高于自然和生活。

盆景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为创作素材,选取一个角度或侧面,加之作者的创造和延伸,运用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空间的盆央之中,构造还原本真的自然美妙画面,以达到“以小见大”“咫尺千里”还原真象又富含艺术想象的造型效果。

艺术的鉴赏,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主观的认识过程。正确的鉴赏方法,就是要以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艺术,即依照该艺术(盆景)固有的特征去认识它,亦即要了解和把握盆景的特点和风格,若不正确掌握鉴赏方法,便不可领略其艺术的真谛。

二、盆景与艺术文化的联系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景观的艺术缩制品,经创作者匠心布局,精心剪裁与养护,能在咫尺之内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犹如立体的山水画,因此盆景被美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正是在这一点上,盆景与诗书画等艺术相通。诗书画等艺术的鉴赏方法,亦可借鉴于盆景。当然,盆景不是诗,亦非画。

鉴赏盆景,除要懂得它与诗书画的联系外,更重要的要懂得它与诗书画的区别。这个区别,首先在于艺术媒介不同,诗词用的是语言音韵,书画用的是水墨颜料,而盆景则用花草树石;其次在于创作手段不同,诗书画为画写涂抹,而盆景则为栽培裁剪;再次在于艺术视觉不同,书画是平面图象,而盆景则是立体空间图象。此外,盆景与诗书画等的最大区别,在于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其创作需要时间,经多次甚至几十次的反复加工方能成功;况且它富于变化发展。因此,鉴赏盆景,还须从技艺和发展的角度来衡量。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盆景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之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

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三、盆景的创作原理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有原则可循。所谓“原则”就是创作原理或规则。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珍品,在其长期发展演变过程当中,形成了特有的创作原则。中国八大盆景艺术流派的创作原则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都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下文具体介绍了盆景的创作原理。

1.学习自然,师法造化

所谓“自然”、“造化”,即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盆景正是名山人川、奇百老树的艺术概括和艺术再现。创作盆景,最重要的是须胸有丘壑林泉,而后才有概括和"再现。

学习自然、师法造化,是收集素材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创作的前提。当然,既是创作,就不是人日然景色的照搬、照抄,不是照镜子似的“缩影”,而是现实主义札浪漫主义的结合。千里之出岂能尽奇,万里之水焉岂能尽秀。盆景创作,必无对出山水水、参天老树作仔细地观察、研究,认真进行一番剪裁、取舍、渲染、夸张的艺术加工,才能集中、更典型地再现自然。

同类推荐
  •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小学生优秀作文精选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体现了他驾驭文字的能力,还体现了他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同时,小学生作文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小学阶段,孩子的作文是打基础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作文基础直接决定着中学作文的好坏。本书精选了200篇小学生优秀作文,每篇作文后都有名师点评,为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是小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好帮手。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阅读中华国粹)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拦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中华国粹》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王培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代书院》便是此丛书中译本。
  •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本书是针对我国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中缺乏班级管理教育及其教材的现状,为建设“全面推进高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的需要而编写的,密切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实际,突出学术性、实用性,为广大师范生提供班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班级管理中的学生和班主任、班级管理目标与内容、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等。本书的特点贴近班主任工作的实际,以介绍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指导和提高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实效性为重点,具有可读性和操作性,是当今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创新之作。
  • 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

    为了捍卫真理、传播科学,许多科学家努力探索、刻苦钻石,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本书搜集整理了古今中外几十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它将带你走进科学的世界,了解科学家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培根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暗物质

    暗物质

    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在午夜还清醒,一定是蒋小花。蒋小花何许人也?一个有着很牛逼职业,很牛逼外表,不疯魔不成活的人物。夜光杯,高跟鞋,莹亮口红,大框眼镜,是驶向她生活的一只只飞船。无垠的夜空中,一只只隐秘闪光的飞船穿插交错,喁喁私语,交代着有关蒋小花的种种细节。如果蒋小花死了,会有大量的爆料在第一时间涌现。楼道清洁工会说,她喝饮料,不吃肉,不使用安全套。守门人会说,她一个人住在二十一楼。邻居会说,她同电视里是两个人。她的搭档会说,她惯开快车。她的采访对象会说,她并不经常失约。她的上司将提到他们正在考虑她的职位升迁。她的房东会说,她不按时交房租和男朋友。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 帝女重生:凰唳九霄

    帝女重生:凰唳九霄

    一介帝女,在女尊王朝竟无法立足?生于小院,无人问津,女帝不宠,官家千金都能从她那里抢到风头。凤凰涅槃,尝尽七苦,重头再来。未雨绸缪,步步精算,脱离别人的掌控。成皇之路,必须有人为此流血牺牲,上一世,她为别人牺牲,这一次,不可能!
  •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孟平,这儿可真不错。”凌云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身上的波西米亚长裙随之翻飞起舞。长廊光线幽暗,似有烟雾缥缈,墙上嫣红的小探灯,照得那精致的玻璃底砖益发玲珑剔透。许孟平揽着凌云的肩膀,径直向前走,眼睛隐含笑意:“夫人亲自接我下班,在下还不投桃报李?”凌云斜睨丈夫一眼,娇嗔道:“嘁,少来这套。”旗袍美女把两人领进了长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摆放着四人座胡桃木餐桌餐椅,窗台上布置着许多绿色小盆栽。
  • 畏罪潜逃

    畏罪潜逃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翰林村的村尾死了个乞丐。刚开始人们只是说说而已,有一个乞丐死了,死在村尾的石拱桥下面。老郭站在邮电所的后门窗台上,对桂花说了这件事情。桂花听过心里就没底了。那乞丐不知道是谁,会是程六儿吗?桂花站在那里看见冬日的刚光已被拖得好远,太阳花软软地垂在水泥地板上。几只狗躺在刚光的影子里,承受着外出打工的人们从远处带回来的快乐。桂花的两个孩子也刚从大学校回来,他们听到老郭对桂花说村尾的事情,就跟在母亲的后面。看见那尸体时,桂花的双脚软软的:脸部已经分不清楚了,都结了血块;头发乱糟糟的,衣服更是破乱不堪。
  • 快穿之劫后成仙

    快穿之劫后成仙

    QQ粉丝群:832237885 新书《你是我余生的缱绻》已发布 苏念死了,是被一板砖给拍死的。苏念表示不服,也很不甘心。好在有一个软萌的小包子承诺她,只要去到各个世界去融合自己的灵魂碎片,自己就可以活过来。那么好的呀,在各个世界里,苏念玩的不亦乐乎!PS:女主很社会,文风略糙,介意请绕行啦啦啦啦啦~
  •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经典)

    《本草纲目》被世界人民誉为“东方药方巨典”。《本草纲目》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不仅对古代人民的医疗、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对现代人认识和了解药物、加强养生保健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选本以药材的便利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编选了一些觉的药方和常用药物,以便广大读者更好的阅读、理解和使用。
  • 跨越时空之我是水若灵

    跨越时空之我是水若灵

    “水若灵,本王要让你知道,你,究竟是谁.”南宫泽说完,就一掌击碎了水若灵的衣服.“放开我,你这个怪物,呜呜,放开我!”水若灵竭力地哭喊着。“放开你,哼,休想,这辈子你也甭想逃离本王。”我本是留日博士,带着忐忑的心情准备回国开创一番事业,却不料飞机失事,致使我穿越到陌生的时空,变成了当朝丞相的小女儿。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本书收录了《半年来日本的战时经济》、《日本的经济及其对外贸易》、《中国必胜》、《日本侵华的代价》、《三月份中日战事鸟瞰》、《抗战插话》等45篇政论时评。
  • 大乘经纂要义

    大乘经纂要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