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3900000007

第7章 民间藏书的繁荣兴盛(1)

第一节两宋时期的民间藏书

一、重文抑武与图书业的繁荣

唐朝灭亡后,中国又陷入五代十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之中。有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危害,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大力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利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将统兵权收归中央,重用大量文臣担任中央、地方各级官员。他常要求部下多读书,他本人身体力行,在军中时就手不释卷,做了皇帝仍然坚持读书。宋太宗进一步抑武事,兴文教,着意图书的刻印、收集,还规定自己每天读书要达到一定的卷数。在太祖太宗的熏染之下,两宋诸帝都能诗擅书,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如宋徽宗自创瘦金体,书画都达到极高造诣。这种文化政策的推行,使两宋社会文化空前繁荣,在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技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甚至认为宋代的文化发展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在这样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图书业必然得到快速的发展。

宋代重文抑武政策的一个具体措施,就是对隋唐创立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取消对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门第方面的限制,使凡有一定文化的士子都能参加考试。改变考试内容,进士科由重诗赋改为经文、诗赋、策论并重。读书—科举—入仕道路的畅通,“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示范效应,大大激发了人们读书的热情。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为通过科举考试孜孜矻矻,埋首研经,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两宋教育尤其是私学蓬勃发展,著名学者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等都曾开办私学或主持书院,广招门徒,教授儒家经典。这些都成为两宋民间藏书发展繁荣的直接推动力。

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官府私坊刻书蔚然成风,雕版印刷技术日渐成熟,终于在北宋庆历年间出现了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

随着社会对图书需求的持续增加,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渐渐显现。雕版必须一页刻一版,一部书往往需要雕刻许多版片,费工费时,刻印一部大书甚至需要数年时间。北宋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其方法为:先用胶泥制成单个活字,以火烧硬。印书时预备一块铁板,周围铁框,板上施松脂,将活字排满铁板,压平,然后施以纸墨进行印刷。印完后,还可把活字拆下以备用。活字印刷既节省了雕字刻板的费用,又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因而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革命。在印刷技术普及与改进的基础上,宋代形成了蜀刻、浙刻、建刻三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刻书中心。

两宋商品经济繁荣为图书流通开辟了空间,在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形成巨大规模的书市,市中书肆鳞次栉比,书肆一般采用“前店后坊”式经营模式,后面是刻书作坊,前面是店铺,出售自家刻印的书籍。

图书是文化的载体,宋代民间藏书空前繁荣既是这时期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又是政治、经济状况的侧面反映。其主要表现是民间藏书家及藏书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两宋时期个人藏书量达万卷以上的就有二三百人之多,且出现许多藏书世家;区域分布发生明显变化,一是江浙地区成为藏书家集中的地区,二是藏书家分布地区更加广泛;藏书家对藏书的整理也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著名书坊

建安余氏。中国古代著名坊肆刻书家族,世居福建建安县崇化坊书坊镇,由北宋至明代累世从事雕版刻书。先以余仁仲万卷堂最为有名,传世宋刻本中有其绍熙二年(1191年)所刻《春秋公羊经传解诂》及《尚书精义》、《礼记》等。宋理宗时,有余文兴号勤有居士,因名其刻书堂。经营数代,至元时,余志安将其规模进一步发展,流传下来的勤有堂刻本有数十种,如《古列女传》、《千家注杜工部诗》、《唐律疏义》等。至明代,余氏家族数十人皆从事刻书,以余象斗三台馆、双峰堂和余彰德、余泗泉萃庆堂影响最大。他们刻印了许多带图的小说、杂著、类书,如《列国志》、《四游记》、《诗林正宗》等,颇受时人欢迎。

建安余氏是建本和坊刻的代表。

临安陈氏。中国南宋时期著名坊肆刻书家。可考者有3家:一为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人,能诗,宁宗时乡贡第一,时称陈解元,室名芸居楼。开设经籍铺于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所刻图书是宋版书中书棚本的杰出代表。传世至今的有《周贺诗集》、《王建诗集》、《朱庆余诗集》、《唐女郎鱼玄机诗》等。陈氏遍刻唐人诗集,有“诗刊欲遍唐”之称。陈起与江湖诗人交谊较深,并刻有《江湖集》,后因作诗售书贾祸。陈起之子陈续芸继承父业,也从事刻书。二为陈思,亦称陈道人。著有《宝刻丛编》、《书苑菁华》、《书小史》等,汇刻《两宋名贤小集》,也居棚北大街。三为居临安鞔鼓桥南河西岸的陈宅书籍铺,曾刻《李丞相诗集》和《容斋随笔》。

二、两宋时期的民间藏书家

1.北宋时期的民间藏书家

刘式(948年—997年),字叔度,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刘式南唐进士,入宋后,历官秘书丞、工部员外郎等职。在任时由于驭下过严,被讦告,乃罢官,49岁英年早逝。

在扬州,刘式家没有其他财产,只有藏书数千卷,藏书室叫“墨庄”。刘式去世后,他的妻子指着这些藏书教导他们的儿子说:你们的父亲秉性清廉,没有给你们留下资产,只有这些胜过金银财宝的墨庄书籍,你们要好好保护和学习。在刘式夫人的谆谆教导下,刘式的儿子和孙子都因在墨庄勤奋读书,而全部成才。其中刘敞、刘攽是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刘氏藏书也有散失,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靖康之乱中。其后刘氏一族又经历守淮迁扬的播迁,到刘式的玄孙刘滁时复节衣缩食,悉力购求,绍兴年间始复其旧。在扬州文楼巷,又建起了新的墨庄。其子刘靖之、刘清之兄弟俩为南宋著名学者,江西清江学派的创始人。

墨庄藏书历经五代,传至南宋,刘式子孙恪守祖训,护书有加,数百年之后,墨庄藏书岿然独存。刘式夫人也被后人敬称为“墨庄夫人”,与陶侃之母、岳飞之母并列为中国古代伟大女性。墨庄藏书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藏书家都以墨庄为自已的藏书楼命名。

江正,子沅叔,一作元肃,江南(今湖北孝感一带)人。宋初藏书第一大家。曾年轻时曾削发为僧,住建康清凉寺,号曰小长老,时南唐后主李煜佞信佛教,江正因此受到后主的眷宠,可随时出入禁苑。帮助赵匡胤平定南唐后,江正入宋官至比部郎中、越州刺史、安陆刺史,晚年居安陆。

江正喜好藏书,在任越州刺史时,吴越王钱氏的藏书很丰富,江正先是借其书抄写副本,钱氏死后其藏书全部归为江正所有。宋平江南,他又得书数千卷,因此江正的藏书增至数万卷,并建藏书楼收藏。其藏书盖有“越州观察使”等印。生前编有《江氏书目》,后流失。江正去世后,后代没有好好保存其藏书,使之散落民间。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江西南昌进贤)人。是中国北宋前期婉约派的词人之一。

晏殊景德初(1004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居家清俭,好奖掖后进,范仲淹、欧阳修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聚有藏书满一室,他所藏的《世说新语》、《达奚盈盈传》、《估训柳先生文集》都曾经过他仔细校勘或抄写而成为当时流传的善本。

晏几道(1030年—1106年),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词人。

受其父影响,晏几道7岁即能文,14岁时就名满天下,被朝廷赐为进士,后累官至开封判官等。晏几道继承了其父之词风,父子以大小“二晏”之称驰骋词坛,而且也好聚书。据《墨庄漫录》记载:晏几道藏书甚多,每当搬家的时候,众多的藏书搬运起来十分不便,他的夫人非常厌烦,说“有类乞儿搬惋”,讽刺他搬书像个乞丐一样拿着一堆破烂搬来搬去。于是晏几道以诙谐的笔调写了一首《赠妻诗》,说自己“生计惟兹惋,搬擎岂惮劳。”劝说他的妻子“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表达了他安贫乐道的高洁情趣。

刘涣,字凝之,号西涧居士,筠州高安(今江西高安)人,与欧阳修为天圣八年(1030年)同榜进士,很得欧阳修的推崇,欧阳修曾赋诗《庐山高》称赞之。后刘涣归隐庐山后,笃志收藏,所有家产都用来购书,留给子孙的别无他产,只有图书。

刘恕(1032年—1078年),字道厚,刘涣长子,皇祐元年(1044年)进士,官至秘书丞。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恕对史学有很高的造诣,司马光撰《资治通鉴》时,他主持编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著有《资治通鉴外纪》十卷、《十国纪年》42卷。刘恕也非常喜欢古书,在继承父亲所藏的图书后,又以百金收购散亡之书。刘恕的藏书事迹非常感人,曾不辞数百里之远,跋山涉水直奔亳州,借阅著名藏书家宋敏求藏书。来到宋敏求家,主人准备每天提供酒馔以尽东道之礼,刘恕怕耽误读书婉言谢绝。于是他足不出户,昼夜口诵手抄约十余日,把宋氏藏书抄了个遍,还为此患上眼疾。

刘羲仲,号漫浪翁,是刘恕的长子,也擅长史学,曾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摘取欧阳修《新五代史》之误成《纠谬》一书。他的藏书态度也非常认真,购书万余卷,编有他们家三代藏书书目,可惜这本《刘氏书目》没有传下。晁说之为之作《刘氏藏书记》。黄庭坚、张耒都有诗作描写刘氏藏书,黄诗云:“百楹书万卷,少子似贤翁。”张诗云:“堂有书万卷,园有竹千竿。逍遥于其间,浪漫追昔贤。”刘羲仲无子,去世后所藏书归南康军官库,后散落流失。刘氏三代藏书,到此终结。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4岁时即丧父,家境贫寒,他的母亲用荻茎画地教他识文写字。“欧母画荻”与“孟母三迁”的故事一样,成为我国古代母教的典范。正因如此,欧阳修养成了对记载文字的书籍的偏爱。年少时的欧阳修因家贫没有藏书可读,就到邻居有书人家借书,一旦遇到需要的书籍,他便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抄录下来。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在文风方面,欧阳修比较推崇韩愈式的古文,30年间,他四方寻求收藏韩愈文集的各种版本,进行校勘补缀,成为当时最为完善之本。欧阳修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抨击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撰《新五代史》,编有《集古录》,在目录学方面,他主编了宋代第一部官修书目—《崇文总目》,著有《欧阳文忠集》。从幼年抄录的第一本图书开始,欧阳修依靠自已并不宽裕的财力,费尽几十年心血,到晚年藏书已有万余卷。更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始开启了绵延至今的规模浩大的金石文献收藏工作。金石文献被人们称为铜铸的书和石刻的书,在纸张和印刷术尚未发明或未被广泛应用时,我们的先人是借助金石等器物作为文献的物质载体来保留古代文献的,但是如此丰富的中国古代文献宝库,在欧阳修之前未被人重视和发掘,致使这些珍贵文献经过漫漫岁月的风霜尘封,无人问津。是欧阳修开创了这项工作,他收藏金石遗文达1000余卷。自此以后,收藏金石的风气兴盛起来,大大丰富了中国藏书事业的内容,为民间藏书开辟了一条新的收藏途径。

欧阳修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书种”,将书籍作为永恒增值的遗产留给子孙,而是为了研究学问和进行著述。欧阳修是优秀学者和文人藏书家的典型代表。

赵宗绰(1035年—1096年),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袭封濮国公。官至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司徒。据洪迈《容斋四笔》卷十三载,赵宗绰年少时就与尚未继承皇位的英宗一起就学于邸府,每得异书,两人必相互交换。赵宗绰生平爱书惜书,英宗即位后,看他喜爱聚书,就赐给他大量的书籍。凭着皇亲国戚的优越地位和丰厚的财力,他成为北宋时期藏书数量最多的藏书家,时聚书7万卷。宣和年间,他的儿子淮安郡王赵仲麋曾进呈他家的藏书目录3卷,其中卷除收录所藏监本外,仅写本、印本书就有23836卷。可知7万之数绝非妄言。

王洙(997年—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王钦臣(1034年—1101年),字仲至,王洙之子。

王洙曾为史馆检讨、天章阁侍讲,博学泛览,无所不通。王钦臣因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累官秘书少监、太平观提举、知成德军等。是当时公卿士大夫中藏书最富者。徐度《却扫编》卷下载:王氏藏书至43000余卷,如大型《太平广记》之类的卷帙浩博的类书还都没计算在内。所有藏书均经他亲自校雠且编有家藏书目。这是他们父子两代人共同辛勤搜集的结果。

同类推荐
  • 我是扬州人(经典悦读)

    我是扬州人(经典悦读)

    《我是扬州人/经典悦读》从朱自清作品中精选了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的篇目,题材上偏向于作者年少的成长故事,对亲人、朋友的回忆、对生活经历的记录等,主要包括《我是扬州人》《看花》《南京》《圣诞节》《威尼斯》《初到清华记》《我所见的叶圣陶》等。
  •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现代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现代散文分册

    《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是一套系列丛书,本书是第六册。本册分为 “梦回故乡”“读书之美”“人在旅途”“思萦亲友”“公民生活”五个部分,选入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戴望舒、朱自清、徐志摩、弘一法师、陶行知、萧红、林徽因等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本册打破教材里多选用游记散文和抒情散文的局限,继续扩大散文的外缘,将知识类散文、历史类散文、社会政治类散文都囊括其中,大大地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的阅读经验。
  • 小公主(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小公主(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常驻印度的英国上尉克鲁先生把唯一的女儿萨拉送到了伦敦的一所贵族学校,学校校长明钦女士竭力巴结他们,将萨拉捧成了学校的“招牌学生”,把她当成公主一样尊敬。克鲁上尉因和朋友投资钻石矿失利而染病去世,势利的明钦女士把萨拉赶到阁楼做女佣,萨拉饱尝了周围势利之人的冷眼以及各种折磨,但她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依然表现得像个公主。两年后,克鲁上尉的朋友找到了萨拉,并告知萨拉钻石矿已恢复生产,萨拉终于摆脱了明钦女士的压迫,变成了真正的“公主”。
  •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智慧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国学经典导读(上册)》、《国学经典导读(中册)》、《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三册,共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热门推荐
  • 三界倾城之腹黑毒妃萌宝

    三界倾城之腹黑毒妃萌宝

    她是现代暗夜杀手,一朝穿越,对冠绝天下的帝君,一百零一次求婚无疾而终。四年后,倾城容颜诡魅医术闻名天下。每飞升异界,搅动风云势力,引得无数人为她失了心丢了魂。惹得醋意大发的某帝君不得不将桃花泛滥的某人圈住。两个萌包子突然出现:“娘亲是我们的!”“他是谁?!”某帝君大怒。“你说呢?”某人逃之夭夭。 (1V1.身心干净.爽文)书友群490608496,欢迎进群噢!
  • 苍宇神皇

    苍宇神皇

    君既以文惊寰宇,何不一纸书天下。每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都是由那么一个有点操蛋的事故引起的,21世纪的好好青年魏志远,本该像个普通人一样在平淡,快乐和辛酸的生活中过完这一生,可怜他好死不死的按下了那个“确定”,那个土到极点的弹窗广告,那个将他平凡一生拨动的波澜壮阔的选择。“23年我唯唯诺诺,过得是真不如意啊,既然再来一回,我赌上所有,老子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横空出世,君临天下。”
  • 穿越之小姐会变脸

    穿越之小姐会变脸

    一觉醒来,苦逼小化妆师云朵变成小镇香坊小老板的3岁小女儿,还随身附带空间一个,看小姐如何在古代混的风声水起
  • 史上最强狂妃

    史上最强狂妃

    【推荐新文:重生最狂女神:晚安,高冷邪少】“老大,大事不妙,邻国公主勾搭丞相大人!”某女怒,“神马?连我男人都敢抢?操家伙,灭了她丫的!”“老大,沧澜国女帝以帝国为聘,求娶丞相大人!”某女咆哮,“十方神兽听令,给老娘踏平沧澜国——”一朝魂穿,乾坤逆转,一双素手,翻云覆雨!美男,那是用来宠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读书是最美好的事

    本书是一本读书随笔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始终是人的一种精神享受。本书结合作者的阅读与写作经历,围绕“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抒发读写感悟,阐释阅读思考,并向读者展示了许多名家的阅读与创作故事,分享了他们的阅读理念与方法,对读者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限修行刷手

    无限修行刷手

    陆成突然醒来,发现自己的头顶顶着一串数字,当前修炼进度:125/1000.满1000可直接进入到下一境界。看了一遍修炼功法:进度+40。服用了初级丹药:进度+50。睡了个觉修行进度:+1!服用灵草:可增加修行进度100.吸收分解未知灵剑:可增加修行进度100000000!……这仅仅只是一个刷子无限刷修为的故事。
  • 关先生的苏小姐

    关先生的苏小姐

    他向她表白了两次:——重生前一次,他:“我喜欢了你十年,从一始终,只喜欢你。”她,仓皇而逃。——重生后又一次,他,“我喜欢你,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喜欢的都是你。”她,面红耳赤的说考虑考虑。可就在刚刚,她从他朋友方承穆那里听说,他被他母亲带去相亲了!相亲的对象还和他从小就订了“娃娃亲”!这怎么能忍?苏晓瑾火急火燎的赶到相亲现场,却意外发现,原来她就是那个和他订了“娃娃亲”的相亲对象!坐在对面的关亦辰长腿交叠,唇角肆意勾起,静静的看着小白兔跳进他设计好的“陷阱”里……于是,相亲宴直接变成了订婚宴……
  • 网游之征服天堂

    网游之征服天堂

    2035年,天堂这个虚拟游戏席卷全球。两个MM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慕白的生活……且看一个游戏小白如何成为游戏史上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