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4900000010

第10章 “甲骨四堂”(3)

王国维作为将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史学的第一人,最早突破文字考释的范围,将其作为原始的史料,用以探讨商代的历史、地理和礼制。他第一次证实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的可靠程度,并根据卜辞加以纠正,又提出对商周之际礼制截然不同的独到看法。运用甲骨文治商周史,这在当时的学术界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不仅是王国维个人学术研究中的一个突出成就,更为近代学术史上一大盛事。

虽然《殷周制度论》是王国维在古文字学和古史学研究方面的结论之作,但由他和罗振玉开创的“罗王之学”刚刚兴起,即使后来因为甲骨材料大增,后世学者所取得的成就要超过王国维和罗振玉,但他们的研究方向依然没有偏离王国维和罗振玉当初筚路蓝缕之途。

四、备受学者推崇的“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一生在治学上,注重新发现,采用新方法。特别在甲骨文研究中,他将西方的科学方法,与清代乾嘉学派的传统考据方法成功地相结合,创立并命名了“二重证据法”。这与他年轻时就注重西方之学并两次东游日本,甚至在日本与罗振玉共同整理“大云书库”藏书不无关系。他不仅强调治学要将地下的新材料与文献古籍并重,古文字古器物之学要与经史之学相互表里,“不屈旧以就新,亦不绌新以从旧”,而且又以阙疑的态度,谨慎地对待学术问题,对甲骨文、金文的考释,力求形、音、义都能说通,因而有较多的创获。这也使他取得了前辈学者和同辈学者所不可比拟的成就。

他对古代历史独到的科学见解,源于其科学的治学方法。陈寅恪将之归结为三条:“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而“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

不仅如此,王国维还是敦煌学的奠基人之一。所著“二考一论”和《流沙坠简序》等,均被学界称为划时代之作。其史学论文几乎篇篇皆有创新,后汇编成《观堂集林》20卷。他把历史文献与出土资料密切参证的治史方法——二重证据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推崇。对于王国维在学术上所做的贡献,郭沫若曾赞颂说:“王国维遗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的产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与罗振玉研究甲骨文相比,王国维在罗振玉研究的基础上从一开始就显得技高一筹,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历史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是他把甲骨文从“文字时期”推向了“史料时期”。因为罗振玉偏重于对甲骨文字的考释和解读,而王国维则以甲骨文字为切入点,利用甲骨文而开始展开对殷商历史进行划时代的研究,这在王国维后来完成的《殷周制度论》中有最深刻而完整的体现,从而使人们更清晰地再次看到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任帝王、英明的盘庚带领他的臣民摆脱危机从山东“奄”地西渡黄河,经过一次和平的长途迁徙,来到安阳洹水河畔,开始力强图治建立了崭新的都城,并在此传8代12王,经历255年之久。

可以说,“罗王之学”既是甲骨学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1928年殷墟科学发掘甲骨文以前,以罗振玉和王国维为代表的研究甲骨学的方法论。这就是:“(1)熟习古代典籍;(2)能承受有清一代考据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3)以此整理地下的新材料;(4)结合古地理的研究;(5)以二重证据治史学经学;(6)完成史料之整理与历史记载之修正的任务。”可见“罗王之学”继往开来,影响和造就了几代甲骨学者。

五、王国维之死

由于王国维在国学上的突出成就和贡献,1925年,胡适、顾颉刚等人邀约王国维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院长,而他以“时变方亟,婉辞谢之”。胡适又托溥仪代为劝驾,随后,溥仪亲自劝说,并下一道诏书,王国维才接受聘请。

1925年4月17日,王国维举家迁居清华园西院18号,16号是他的书房,三间正房的西间,三面靠墙全是书。王国维一生的字典里没有“娱乐”二字,他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琉璃厂和书店,见到自己想要的书,就非买不可。他每天午饭后,抽支烟,喝杯茶,闲坐片刻,就算是休息,随后便马上开始到书房读书写作。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以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

1927年,北伐风声一阵紧似一阵,暑假前校方决定,研究院“学年将满”的第二届学生提前放假。为了酬谢师恩,增进同学情谊,“六月一日正午”为师生叙别会,这也成为王国维与清华师生的“最后的午餐”。叙别会宴席仅有四桌,研究院所有师生欢聚一堂,弥漫着一种喜庆的气氛,而王国维却像往常一样寂然无声,散席后与陈寅恪一同散步回家,并顺路到陈寅恪家中畅谈聊天。当晚,他在家里接待了来访的学生谢国桢和刘节,为两人题写了扇面,然后挑灯批改了学生们的作业,安然入睡。

6月2日,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颐和园鱼藻轩昆明湖,面对波光粼粼的湖水纵身一跃自沉而亡,终年50岁。他自杀的原因至今还是令人琢磨不透的一个谜。在他的内衣口袋里有遗书,封面上写着:“送西院十八号王贞明先生收。”王贞明是他的儿子。《遗书》全文如下: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死后当草草棺殓,即行藁葬于清华茔地。汝等不能南归,亦可暂于城内居住。汝兄亦不必奔丧,因道路不通,渠又不曾出门故也。书籍可托陈、吴二先生处理。家人自有人料理,必不至不能南归。我虽无财产分文遗汝等,然苟谨慎勤俭,亦必不至饿死也。

五月初二日,父字

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中国近百年文化史上难解之谜。如罗振玉的“殉清”说,陈寅恪的殉传统文化说,杨荣国的悲观厌世说,郭沫若的被逼自杀说,梁启超的恐惧北伐革命说等等。虽然都在努力自圆其说,但又都无法自圆其说。当时的清朝遗老还把王国维比作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江,《清史稿》还为他立了个“忠义传”。

1929年夏,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6月3日是王国维逝世二周年忌日,经研究院师生共同努力筹备,“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在清华园内落成。碑集各方家之大成,梁思成勘定碑址、设计碑式,陈寅恪撰写碑文,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李桂藻刻石。陈寅恪撰写碑文如下:

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斯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三日,二周年忌日,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师生敬立

现在依然耸立于清华园内第一教室后面的这座纪念碑,也是近代中国文化学术的标志性丰碑。而碑文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两句话,也成了公认的对王国维“五十之年”一生的盖棺定论而被学界广泛传诵至今。陈寅恪不仅否认了王国维自沉昆明湖是殉清或其他的什么原因,还着意阐明了他的死是“独立自由之意志”的体现。也许这应该就是王国维自沉昆明湖的真正原因。

第三节彦堂董作宾

一、生平

董作宾(1895~1963年)字彦堂,又作雁堂,别署平庐。他是“甲骨四堂”中唯一的河南人。

1900年,在甲骨文发现的第二年,也是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殉国的那一年,董作宾入私塾,并从此断续读过近十年私塾。1915年春考入南阳县立师范讲习所。1921年冬赴北京求学深造。次年在北京大学作旁听生,遍读了沈兼士和钱玄同教授的各年级文字学,课余时间极有兴趣地用油纸影摹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中的甲骨文拓片。1923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作研究生和助教,兼任国学门歌谣研究会的刊物《歌谣周刊》的编校。董作宾在北京大学深造期间,加入了新成立的考古学会,在考古学会的收藏品中见到了甲骨文原片。1924年冬与庄严一起参加了点查故宫文物工作,这进一步丰富了他金石古物的鉴赏知识。1925年至1927年,董作宾先后任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教授、中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干事、中山大学副教授等职。

董作宾不仅亲自参与殷墟小屯的田野考古挖掘,还主编有《殷墟文字甲编》(1948年)和《殷墟文字乙编》(1948~1953年)二书,共选录抗日战争以前第1~15次殷墟发掘出土的有字甲骨文13047片,为甲骨文的著录与传播作出重大贡献。《甲编》和《乙编》二书,开创了著录科学发掘所得甲骨文的新体例,不仅为以后科学发掘甲骨文的著录树立了典范,也为甲骨文的考古学考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董作宾是我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知识渊博,广泛涉猎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艺术等,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由他发端的殷墟科学发掘,奠定了我国田野考古学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考古专家。

董作宾对甲骨文的自身规律和不少基本问题,诸如甲骨的整治与占卜、甲骨文例、缀合与复原、辨识伪片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发凡启例的开创性工作。他用近代考古学的方法全面整理甲骨文,为复原商代的占卜和文字契刻规律奠定了基础,使我们今天具有严密规律的甲骨学,比甲骨学“金石文字时期”的“罗王之学”大大前进了一步。

1949年,董作宾随“史语所”迁至台北市,除任“史语所”研究员外,还被聘为台湾大学教授。1951年至1955年8月曾接替傅斯年担任“史语所”所长。1963年病逝,终年68岁。

二、“小屯考察”及殷墟田野科学发掘

1908年,罗振玉确定甲骨文出土地为小屯,他经过多次派人和自己亲自前往小屯考察,最终,他得出“甲骨已尽”的结论。1927年秋,联合顾颉刚等人创立了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并自任所长的傅斯年,认识到对于考古特别是甲骨文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知道小屯这个地方到底还有没有甲骨文,毕竟离甲骨文的发现已经过去近30年了,地下的宝贝还会有吗?傅斯年强调学术研究要尽可能地占有材料,甲骨文以其独特的学术价值而受到他的重视。他选聘当时因母病回南阳的董作宾为通信员,使命为调查洛阳三体石经及殷墟小屯甲骨文出土情况。

董作宾赶赴安阳,亲自去小屯考察。他先是用三块大洋购买了百余块甲骨片,看到卖甲骨的多是妇女和小孩,并得知古董商到小屯收购甲骨文,多是高价收大片而不要小片的,一片大的要四五块大洋。随后,他又以铜元十枚为酬金请村中霍氏子女为向导,来到了小屯村北边经常出土甲骨文的地方,经过仔细查看,也捡到几片没有刻字的甲骨。

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董作宾得出“甲骨挖掘之确犹未尽”的结论,完成《试掘安阳小屯报告书》邮寄给傅斯年。报告中写道:“甲骨既尚有遗留,而近年之出土者又源源不绝,长此以往,关系吾国古代文化至巨之瑰宝,将为无知之土人私掘、盗卖以尽,迟之一日,即有一日之损失,是则由国家学术机关以科学方法发掘之,实为刻不容缓之图。”他将自己经过思考的计划,和“分区”、“平起”、“递增”等挖掘方法以及“用工、经费、工具、时间”等安排一并函致傅斯年。他的报告得到傅斯年的认可和赞同。

正是董作宾的这次安阳小屯殷墟调查之行,开启了中国近代大规模田野科学考古的新纪元,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新天地,也促成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自1928~1937年历时10年之久、先后15次进行的大规模科学发掘工作,而寻找甲骨文是殷墟科学发掘的直接诱因,同时宣告了殷墟甲骨文“盗掘时期”的结束,而开始了由国家学术研究机构有组织进行的殷墟甲骨文“科学发掘时期”。

安阳小屯殷墟发掘应该是真正意义上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李济、董作宾、傅斯年三位学者共同努力促成了这一盛举。最早参加殷墟发掘的董作宾,后来成为甲骨文分期断代和殷商天文年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

同类推荐
  • 旱冰鞋

    旱冰鞋

    本书收录作者17篇短中篇作品,如《蓬镇纪事》《爸爸蹲在花园里》《天空之城》《闭眼睛走路的木木》《旱冰鞋》《升旗日》等篇章。《旱冰鞋》以旱冰鞋为主线,描写男孩之间的友谊、父亲对孩子无私沉默的爱;《升旗日》描写山村小学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升旗日所做的努力,在他们纯真的心中这是一件庄重严肃骄傲的事儿,一定要做好的;《天空之城》讲述几个男孩为了寻找一片能够自由玩耍的地方的故事,描写他们的友谊、心中的渴望和无奈。其他篇目描写了或阳光、或忧愁、或不舍、或不幸的孩子的小故事。
  • 中国初中生作文年选2017

    中国初中生作文年选2017

    全书分为5部分,“追梦少年,传神写人”、“往事如风,精彩纪事”、“心语驿站,抒发感悟”、“春意正浓,生动写景”、“舞动梦想,展开想象”。章节划分合理,选文新颖,推陈出新,精中求精。所选作文充满了真爱、善良、纯净,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每一篇文章都源于生活,发自内心,它们或承载梦想,或寄托爱意,或书写成长,或描绘美景,或洋溢奇幻。孩子们在此既可以学习到高效的技法,又可以借鉴到好的文章,更为可贵的是和这群心中有爱、眼中有情、骨子里有善的人做朋友,它会让孩子们的成长更健康、更快乐、更精彩。
  • 安徒生经典

    安徒生经典

    书稿精选安徒生童话代表作《海的女儿》《丑小鸭》《野天鹅》《坚定的锡兵》《白雪皇后》《没有画的画册》等,以及安徒生自传精华,基本呈现出安徒生童话的风貌和精华,同时由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陈丹老师,从审美、阅读和写作等角度进行详细导读,使本书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幸福之门

    幸福之门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魔力无穷的化学世界

    魔力无穷的化学世界

    本书收录了神秘的火;珍贵的银;古老的锡;不平凡的碳;铁器时代;炼丹炉和点金术;漫话水银;镍和“中国石”;最早的炼锌术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夺舍天道

    夺舍天道

    天庭中,神祇俯视大地,目光超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地面上,难民面色凄苦,大声咆哮:“死老天,贼老天!天不长眼呐!”皇宫残垣内,亡国之君流下两行血泪,仰天长叹:“难道是天要灭朕?”大陆某一角落,一名眉清目秀、虎背熊腰的少年决绝起誓:“天若阻我,我便劈开那天!地若阻我,我便踏碎这地!老子生来便是要逆天!”九天之上,方昊从长眠中惊醒,一脸懵逼,“谁又TM咒我?”……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手握万千生灵,这一世,吾当为下棋人!
  • 空间重生之黑暗女王

    空间重生之黑暗女王

    这是一个大变态遇到一个小变态,结果两人更变态顺便带动了一群人变态,以末世里杀丧尸为主要任务,没事折磨渣男渣女为乐趣,。一次意外,重生到一个娘早死,爹不爱,继母想方设法要将其赶出家门,继妹暗地里和有婚约的未婚夫早已同床共枕的同名同姓的可悲女孩身上。没事,变态最爱的就是收拾自己不喜欢的人了。神器在手,空间出现!斗渣女,整渣男,虐继母来一杀一!来百灭百!不亦乐乎之时,阴沟里翻了船……你怎么没经过我同意就抱我呢?没经过我同意就亲我呢?更重要的是没经过我同意咋能在我肚子里种个球呢!【情节一】“今日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大地上已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为妻我久在樊笼里,何时能复得返自然?”夜晚非琮回家,苏叶满脸委屈的说道。“说人话。”非琮平淡的睨了一眼。“嗷,今天的衣服还没洗,吃饭的碗已经给你泡在水池里了。拖把在卫生间里,记得把地板拖好在睡觉。”【情节二】“所谓学医,要有实事求是的性格,谨慎小心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求学历程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苏叶很是一本正经。“你个变态,到底想干什么?”苏安澜故作坚定,阴鸷的目光射向对面的女子。苏叶拿着解剖刀淡然一笑道。“没什么,就是好久没有人体解剖了,手痒试试而已。”
  • 查理九世之白色的墓

    查理九世之白色的墓

    完成白穆和九伊的委托后,叶羽接受了白穆所担任的神职,被送到这个她完全不曾了解的世界,从接到匿名送来的“海神之子”号游轮的邀请函开始,叶羽身上停止的命运的齿轮又重新开始转动,直至又再一次回到起点——龙之州那一片拥有纯白色墓碑的地方。
  • 土豪王爷的从商妃

    土豪王爷的从商妃

    伊琦玉赶上了穿越到班车,来到古代的位置竟然是睡在棺木里,夫君和侧妃的合谋,她才会至此。在现代被爱情负了,在古代她可不会期望爱情她一心想挣大钱,刚好她的夫君正是皇上的三儿子,这不是现成的提款机吗?她就来了一个鲤鱼翻身,现代的她带着一帮丫鬟姐妹闯天下,挣得了大钱,斗得过小三,训得了公主,智得过众臣,气得过神医,胆大的过皇上,引得了美男,当得了正妃,坑得过王爷,生的了萌娃,骗得了王爷的大MONEY。【慈慈需要亲们的点击,收藏,推荐,不用怜惜,往死里点,么么哒】
  • 一点都不甜

    一点都不甜

    两个脾气同样火爆的人在一起,一点即燃的生活,让她无数次在心里鞭挞自己。要男朋友有什么用?有什么用!不如养条狗!这个爱情一点都不甜。
  • 红楼喜迎春

    红楼喜迎春

    嫡母疼爱,哥哥关照做庶女一样可以混的风生水起穿越成迎春,在大宅门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 风之百花园

    风之百花园

    当我的神识一天一天的完全苏醒的时候,我就深知将众神从扭曲的时空中带回到现实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早点恢复神识找回众神,那么就连我身在的这个地球也会连同其他的时空里的地球一并毁灭……
  • 诸葛亮集

    诸葛亮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她从武侠来

    她从武侠来

    武侠世界和现代世界的对撞,当有一天,武侠世界的人穿越到了现代。对于这个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世界,又真的如我们看上去那么简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