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500000015

第15章 是药三分毒,有病不可乱吃药 (2)

其实,理想的药物应该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只作用于有病的部位,对其他部位没有任何伤害。可惜,这种理想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古代的中华医学先辈已经认识到:是药三分毒,用医如用兵。今天的现代医学也同样如此,医学不是万能的,药物也不是万能的,即便在十分严密的科学系统控制的情况下,触目惊心的“药害”仍然比比皆是。刘太医就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用药不当的例子,如病后滥用药导致肾病,肝炎病患者用药不当导致病情加重为肝硬化等,这都是为了告诫我们:是药三分毒,药在治病的同时也在伤害着机体,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药源性疾病。

用药如用兵,不容妄发

刘氏箴言:药者兵也,兵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刘太医一贯主张慎用药,三分治七分养也是慎用药观点的延伸。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说:“药者兵也,兵乃凶器,不得已而用之。”这是符合我国历代医家的观点的。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药性刚烈,犹若用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药是用来治病医人的,兵却是用来攻城略地的,兵之所过,万物肃杀,将用药比做用兵,足见药的猛烈。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用兵如此,用药亦使然,药是救急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用药,这不仅仅是因为是药三分毒。

古人说,疾病为害,小则耗精,大则伤命,犹如暗藏了一个敌国一样。所以治病犹如打仗(即用兵),战争双方分别是药物和疾病,似乎和我们并没有关系,但不要忘了,药物和疾病的战场在我们的身体内部!这就好比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一般,交战双方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但他们践踏的却是中国的国土,无论二者谁是胜者,都会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药物治病的原理正是如此,即使药物是毫无毒副作用的,即使最后药物战胜了疾病,但他们的战场——我们的身体却因为这场交战遭受了严重损失。

有位姓张的老先生,为了能尽快治好自己的老年性关节炎,就将芬必得等几种药物与常服的阿司匹林一起服用。不到半月,关节果然不痛了。可没过几天,他就感到全身疲乏,食欲不振,上腹部胀满,肝区疼痛,小便发黄。惊恐万分的张先生爷忙前往医院求诊。经抽血化验,肝功能及病原学检测报告显示: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病原学检测为阴性,医生诊断他得了药源性肝炎。王先生糊涂了:“吃药怎么吃出了肝炎呢?”

据专家介绍:“肝脏是药物进入人体后最重要的代谢场所。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肝脏超负荷工作,会对肝脏造成伤害。特别是不恰当地合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损害更甚,会造成部分肝细胞坏死,出现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情况。这在临床上被称为药源性肝炎。张先生就是这种情况。”

我们学习历史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统计数据:某某战争导致某某国损失多少多少人口,经济损失多收多少,直接导致某某国经济倒退多少多少年等。我们知道统计战争对人民对国家的损害,却很少注意药物祛病这场大战对人身体的损害,这也是刘太医所说的许多人治好了病却丢了性命的症结所在。

用药如用兵,不容妄发,还在于若用药的时机不对,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更加损害身体。我们知道,用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即孙子兵法中所说的“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用药亦如此,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用药,根据相同疾病的不同致病因素用药,不然,事倍功半事小,人命关天事大啊。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医生用药的目的在于祛病疗疾,对于有病症的组织或器官来说,药是有益的,但对于其他组织来说,那就未必有益,甚至有害。可惜,人体内发达而公正无私的血液循环系统对所有器官都是一视同仁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营养大家平分,药物大家也要平分。可怜那些本无病变的组织器官,平白无故分摊到这些无用或有害的药物,即使不破坏组织功能,也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转。比如刘太医反复强调的胃气,胃气降低就意味着消化系统受到影响,正是基于此,刘纯才把判断药物是否具有毒性的标准定为是否损害胃气。

刘太医提醒您:伤胃气者谓之毒

在《是药三分毒》一书中,明朝太医刘纯提出鉴定药物有毒的正确方法是它会否伤害胃气。因为药物入腹,首先经过消化系统,因此消化系统最先感应到药物毒性,外部表现就是丧失饥饿感。因此刘纯说:“毒药伤人,首犯胃气。故伤胃气者谓之毒。”

以毒攻毒犹如引兽祛兽

刘氏箴言:以毒攻毒,庸医杀人。以毒攻毒的疗法实际上是医生把疾病视为敌人,要不择手段地杀死它。可是疾病长在人的身上,如果强行杀死疾病,那么病人也会被杀死。

喜读武侠的朋友都知道,“以毒攻毒”是江湖人士惯用的解毒方法,而我们的金庸大师也用他的如椽妙笔为我们描述了许多以毒攻毒的生动例子,其中尤以解情花毒最为精彩。杨过和小龙女身上的情花毒都是用以毒攻毒的方法驱除的,不同的是前者用的是“断肠草”,后者用的是玉蜂毒。

其实不仅在武侠小说中,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以毒攻毒的事例。

【太医病例库】

病人女性,27岁。1977年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在卫生院止血无效后到县医院检查,怀疑是宫颈癌。此后,又到省医院确诊为宫颈癌。听到这个诊断后,患者与其丈夫发生争吵,并最终导致患者口服农药敌百虫200多片自杀。后经抢救,虽活了过来,但身体虚弱且无饥饿感。同时奇怪的是,宫腔中菜花样的癌块变得光滑了。半年多后患者死亡,尸体病例解剖发现,宫颈癌块完全消失,全身没有转移淋巴结,各脏器没有转移病灶。观察各器官组织的病理切片发现,这些组织里都是一片混乱的坏死细胞,这是典型中毒死亡的病理切片特征。

这样看来,似乎以毒攻毒还是颇有成效的,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我们有一句俗话叫“一物降一物”,药物亦是如此,因为不论药也好,毒也罢,都是药性的两个方面,而且,毒之所以为毒,很多是因为药性太猛烈所致。举例来讲:肿瘤的病理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淤毒内盛,二是正气亏虚,尤以淤毒内盛为突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癌症也是一种毒,所以一般的药是不起作用的,必须用更猛烈的药——这些几乎都对人体有害,人们称之为毒——来克制。这就是以毒攻毒的实质,说白了,还是药物作用使然。

刘纯在《药治通法补遗》中却说:“以毒攻毒,庸医杀人。”既然以毒攻毒可行,那为什么刘太医还反对以毒攻毒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呢?

有一猎人善摹鸟兽之声。有一天,他在打猎的时候看到远处的几只梅花鹿,他想把梅花鹿引过来,于是摹仿鹿鸣。结果,鹿没引来,反倒召来了恶狼。猎人连忙摹仿猛虎的吼叫,恶狼逃之夭夭。就在他暗自庆幸时,虎吼却引来一头黑熊。这下猎人没招了,慌了神,想逃也来不及了,结果丧身熊掌之下。

“用药如用兵,兵势猛烈,岂容妄发。”更何况是比药更“猛烈”的毒呢!更何况是在人的身体内用毒呢!以毒攻毒在理论上是完全行得通的,关键在于实际操作上,必须谨慎和科学地运用,毒药的选取和提取、毒药的炮制、毒药的用量等,都需要慎之又慎,即使这样,仍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像上面故事中的猎人一样,赶跑了猛兽(疾病),却招来更凶恶的猛兽(毒药),不仅病治不好,反倒丢了性命,这可比“赔了夫人又折兵”更要严重啊。基于此,刘太医说,以毒攻毒的疗法实际上是医生把疾病视为敌人,要不择手段地杀死它。可是疾病长在人的身上,如果强行杀死疾病,那么病人也会被杀死。这是一种与疾病同归于尽的方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人财两空。

刘太医提醒您:放疗、化疗治癌都是以毒攻毒

放疗是用放射性射线杀死癌细胞的办法,但放射性射线不仅杀死癌细胞,也破坏了包裹癌细胞的胶原纤维和免疫细胞,这也是放疗致癌的原因所在。这对身体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毒药。而化疗则更直接,通过让病人服用剧毒药物,用毒药的毒性去杀死癌细胞。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任何一种毒药都能够破坏新陈代谢。因此,放疗、化疗能杀死癌细胞,当然也能杀死普通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所以放疗、化疗收效很快,但患者生存率也低,大多会很快死亡。因此,用放疗、化疗方法治癌不可取。

“好”药滥用变“坏”药

是药三分毒,药本无好坏之分,用药得当,“坏”药也是“好”药,用得不当,“好”药也会变成致病甚至致命的“坏”药。

我们习惯简单地把药分为“好”药和“坏”药,治得好病、对身体有益的就是“好”药,治不好病、对身体无益的就是“坏”药。刘太医说,这种思想是许多人滥用药的根源,滥用药则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是药三分毒,药本无好坏之分,用药得当,“坏”药也是“好”药,用得不当,“好”药也会变成致病甚至致命的“坏”药。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是我们平常滥用最多的药物,也是刘太医反对最甚的药物。

小心抗生素变成抗“生”素

刘氏箴言:滥用药物导致大量的细菌、病毒进化成对人类健康危害更大的新病株。

医学知识讲堂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产生、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物质。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一个五岁儿童,自小体弱多病。以前,只要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小毛病,父母就自作主张地给孩子服用诸如阿莫西林、头孢颗粒等广谱抗生素。最近,其小儿又出现咳嗽,服了三天的阿莫西林,虽然咳嗽减轻了,可是,随之又出现腹泻、黏液便,有时是黄绿色水样便。到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抗生素肠炎”。

抗生素肠炎是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为伪膜肠炎,多因使用抗生素致使肠道菌群失调,由葡萄球菌或芽孢杆菌引起的急性肠炎。此病近几年发病率有所升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病情凶险,统计显示,老年体弱者发病后的死亡率高达20%左右。

目前我们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可能是全球最严重的。WHO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了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全国各地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

我国滥用抗生素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医院对抗生素的滥用。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心脏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心脏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关于心脏疾病的权威解答百科全书;以介绍常见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包疾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心脏手术前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等。书中对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可读性强。作为有关心脏疾病的科普读物,本书有利于广大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心脏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人们对心脏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预防和及时发现心脏疾病的能力,便于采取合理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尽量消除或减少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合作,提高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内容简介: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读了《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
  • 第三脑:透过皮肤看健康

    第三脑:透过皮肤看健康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的器官。中医上有“望表辨病”,“表”即包括皮肤。通过对皮肤的各种变化来诊断人体的各种疾病症状,虽然简单,但是却少有人知晓。本书以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人们揭示皮肤暗藏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信息,并给出相应的保健养生意见。
  •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儿科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父母!各种儿科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儿科病发生前有哪些征兆,作为父母,您心中有数吗?饮食调理、经络调养、日常保健、预防护理,父母怎么做才能使孩子生病少吃药,并得到有效治疗呢?宝宝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孩子的健康,就在您手中!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千金有毒:Boss的落跑新娘

    千金有毒:Boss的落跑新娘

    “签了它!”他目光幽深语气清冷,一纸契约宣告他的占有。“敢碰我的女人,杀无赦!”他狠辣果决,一怒为红颜。“叶晚晴,你不过是仗着我宠你……滚!”他宠她上天,弃她入地狱。她浅浅一笑,华丽转身,“唐少,但愿不再见。”他步步紧逼,咬牙切齿,“女人,我说过,除非我厌弃,你终生都是我的……”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风月遗落他年

    风月遗落他年

    1918年,北平,听雪楼。沸水在炉子上咆哮,约莫是茶壶嘴长了些,这嘶鸣声穿梭在厚重的铜管里,出来时已受不住控制,尖锐异常。小二忙着跑堂,汗巾搁在肩上也是湿了大片。听到茶楼里客人的投诉,他跺了跺脚,忙不迭地跑到堂口。拎起茶壶一个转身,飞溅而出的茶水顺势泼在一人的茶碗里,竟是分毫没有洒出来,顿时满场喝彩。这便是北平最老字号的茶楼,有个雅名——听雪楼。
  • 大乘净土赞

    大乘净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忘仙录

    忘仙录

    长生歌,歌传万界;弦起,夺你仙缘;弦落,断你三生。世间皆俱,缘起缘灭;魔前端坐诉佛理,回首天尘不做仙;悠悠千载,万古皆空;燃灯常伴,宿醒千万夜;求仙路,奏一曲长生歌。少年身世之谜到底能否解开;禁区黑暗轮回的杀戮能否平息;一双拳头,击破万古;岁月七杀,举世皆敌。
  • 一只猫的人生旅程

    一只猫的人生旅程

    一只拥有记忆的猫,再次回到人世间,它拥有特殊的本领,为了寻找杀死自己的人,经历了种种世事,最终放弃转世为人的机会,隐入丛林。
  • 最佳女神

    最佳女神

    严湘怡是有名的学霸。她就想好好读个书,毕业以后当个武学教练。怎料机遇来了也挡不住。涉足娱乐圈,严湘怡一路成神。出生于武学世家的严湘怡:“娱乐圈你这个小妖精,快放我出去!不然我爷爷,祖爷爷,祖爷爷的爷爷会打死我。”
  • 重生之主母悠然

    重生之主母悠然

    前世她是高级白骨精,把职场的竞争当成乐趣来享受。没想一朝穿越,竟让她在深闺中领略出怡然的别样滋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成了端丽温雅淑逸闲华的沐朝第一才女。闲暇之余,斗斗二娘,收收庶弟,保住单纯母亲的主母之位。乐悠悠地为恬适的生活而奋斗。只是怎么转眼间她就成了钦点的皇妃候选人?有宫斗?才不要!看她如何改变命运的安排,男人,就等着接招吧!只是,这郎君怎么对谁都这么温柔,夫家人怎么也这么爱斗?不安现状的婢妾、心怀鬼胎的众人、阴谋不断的家事政事,通通向她袭来。扮猪吃老虎的日子居然过不下去啦!哼,看她如何斗倒一切敌人,向着悠然生活前进!前进!【片段一】大殿内,卿尘低声在祈祷:“……求佛祖保佑,别让卿尘嫁入皇家吧,这皇家吃人不吐骨头,我不想到时连渣都不剩,就请佛祖看在信女胆小却虔诚,怕事却明理的份上,就让信女如愿了吧。”居然不愿嫁进皇家!眼底轻波微荡,卫立轩心中升起一丝异样。【片段二】卫立轩:“朕要为你赐婚!”“好,没问题,人选我来定!”眸中精光暗闪,他神闲气定地道。……一句话,令皇帝当场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