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5200000003

第3章 中国古代泥塑艺术的发展历程(1)

第一节史前泥塑艺术的辉煌

中国的泥塑艺术最早起源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了。由于未经烧制的泥塑作品极难保存,历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流传或在地下保存至今几乎没有可能,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时代可靠的旧石器时代甚至更早期的泥塑实物。由于一些偶然性因素的启发,原始先民人们对于泥制品经火烧制后发生的物理变化逐渐了解,逐渐发明了陶器。陶器极大地克服了不经烧制的泥制品不易保存、不够坚硬等缺点,迅速发展起来。同样,原始泥塑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发展为陶塑,陶塑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泥塑的延续。陶塑的出现,为我们认识和了解早期的雕塑工艺水平和面貌提供了可能,迄今为之已经发现出土了大量的陶塑艺术品,种类繁多,有的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塑艺术品,以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家畜、鸟兽和人类自己的形象为主。陶塑猪羊应与当时家畜饲养的出现有密切联系,猪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氏族先民早已驯养的家畜,拥有猪的数量长期被视作财富多寡的象征,陶猪正是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的艺术反映。陶塑人头像则是氏族先民对人本身认识的一种艺术表现,它的出现,说明中国氏族先民首先是从人的面部特征开始对人认识的。美术史家认为,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重视刻划人物的面部表情,以形传神的优良传统之源。

1978年,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中,发现了几件很小的陶塑猪头和羊头像。猪头塑像有两件,均是猪头的正面像。一件略呈三角形,表现出肥胖的猪头,有雕空的椭圆形双眼,突出的短圆猪鼻,活生生地塑造出猪头的特征。另一件已残,但也能看出用线条刻划的两个圆眼和有两个鼻孔的小而圆的猪鼻羊头塑像一件,呈长三角形,一面平齐,一面隆起,在三角形的尖部塑有两个长而高翘的羊角,头部戳印三个圆点分别表示双眼和嘴,造型简单幼稚。1977年,在河南密县莪沟遗址发现一件泥质浅灰陶陶塑人头像,为一方形正面塑像,双眼雕空,两眼眉突出并左右相连成一条线,宽鼻高耸,下颚前突,比较准确地表现了人的面部结构特征。这些中国新石器时代目前已知最早的陶塑艺术品。

著名的辽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中,1982年首先在辽宁喀东左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出土了一批小型陶塑孕妇像和大型人物坐像残件;1983年,又在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中出土大量泥塑人像残块,可以辨别出至少分属六个神像。其中最小的如真人一般大小,主室出土的泥塑人鼻和人耳的尺寸竟然是实际大小的三倍。泥塑人体上臂、手、乳房等,与泥塑禽兽残块以及采绘庙室建筑构件、墙壁残块等,都是杰出的艺术作品,而这里出土的一尊较完整的人像头部,更是一件受到世界瞩目雕塑佳作。头像结构合理,五官比例准确,目光炯炯,嘴唇掀动,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这些肢体残块是当地祭祀的丰收女神或地母神的一部分。牛河梁女神泥塑不仅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艺术高峰的标志,也是亿万炎黄子孙第一次看到的五千年前用黄土塑造的的祖先形象,对中华文明起源史、原始宗教思想史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过,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这种泥塑神像的传统却没能够延续下去,到了后来的夏商周一直到秦汉两代,我国都没有再出现这样的大型泥塑神像崇拜,而是采取了我们今天还能常常见到的“木主”的形式。我国现今遗存的很多高大的泥塑神像、泥塑历史人物像,都是在东汉时期由于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而出现的。

【知识小百科】

木主,也称神位、牌位。是我国古代祭祀神灵、祖先和古代圣贤的主要方式。顾名思义,最早的牌位是用木头制成的,上面书写受祭祀者的称号、名讳等主要信息,如果同时出现其他的木主,木主的排列必须严格遵循尊卑次序。直到今天,我国民间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仍在使用这种方式。那种有具体人物形象的偶像崇拜方式是后来受到佛教的影响才出现的,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祭祀文化,儒家和道教都因此创立了自己的偶像崇拜系统。

除了这些圆雕类的泥塑和陶塑作品,还有一些贴塑形象和仿生陶器也很有研究价值。贴塑就是事先捏制好某些人物、动物或其他形式的部件,再根据需要粘贴在陶器的不同位置,然后入窑烧制而成。贴塑部分有的有实际用途,如盖纽、底足或者水器、酒器的柄、流(嘴、口)等,有的是图腾崇拜的符号,还有很多仅仅起到装饰的作用,当然,这种装饰作用与部落的图腾信仰往往也有密切的关系。

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晚期的著名的鸮形陶鼎、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的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200年左右)晚期遗址的猪形陶鬶、江苏吴江梅堰良渚文化(距今5000—3700年左右)遗址出土的水鸟形陶壶等,都是实用与美观紧密结合的原始陶器工艺品的优秀典范。

【知识小百科】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仰韶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文化遗址之一,距今6000-4000年左右。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分为四个先后相继承的不同类型: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西王村类型(或称半坡晚期类型)。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考古发现的小型的泥塑和陶塑实物,如猪、羊、狗、猴子等,起初的用途可能祭祀和陪葬之用,但是,生动可爱的造型让人很难相信它们没有原始先民用来自娱自乐的功能,尤其是对儿童来说,这些泥塑或陶塑动物可能是他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当然,大人们还有可能利用这些玩具培养孩子对身边动物和家禽的兴趣和了解,甚至有些还有避邪祈福的意图。

第二节秦汉泥塑艺术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文化大发展时期,另外玉石文化和漆器也很发达,相比较而言,陶塑艺术则主要表现在陶器的贴塑部分、仿生陶器以及商代后期开始出现的陶俑上,数量和艺术水准都远远不及青铜器。直到秦兵马俑的出现,将中国古代陶塑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两汉时期,由于社会安定,人们生活比较富足,陶塑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在儒家“事死如事生”思想的影响下盛行厚葬,所以这个时期用于墓葬的各种陶俑大量出现,题材和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除了大型的仪仗俑外,反映乐舞、家禽、楼阁、宴请等内容的陶俑非常普遍,形象鲜活生动,艺术感染力很强。

一、壮观写实的秦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则反映出东周时我国泥塑艺术达到了惊人的写实能力和工艺技巧。兵马俑多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划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很多人以为秦始皇兵马俑本来就是没有彩绘的,而其实在当年都是有华丽的彩绘的。考古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残留着鲜艳的色彩,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迅速氧化,很快就消尽殆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兵马俑的车兵、步兵、骑兵列成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这些军官和士兵在脸型、表情、年龄、身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甚至连马匹的处理都注意了彼此之间的区别,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似乎仍然随时准备随主人出征。秦国工匠用令人惊叹的写实主义艺术手法把它们表现得栩栩如生。从而使整个兵马俑显得活跃、真实、富有生气。无论是千百个形神兼备的官兵形象,还是那一匹匹嘶鸣昂首的战马塑造都不是外形上的机械模仿,而是着力再现了它们内在的灵魂、风骨和精神,成功再现了两千年前的秦军那“奋击百万”、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和真实感人的现实生命力。

那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一列列、一行行,构成规模宏伟、气势恢宏的阵容。有的头挽发髻,身穿战袍,足登短靴,目光如炬,好像是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敢死队;有的免盔束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手持弓弩,背负铜镞,似为机智善射的弓箭手;有的头戴软帽,穿袍着甲,足登方口浅履,手持长铍,似为短兵相接的甲士。还有身穿胡服,外着铠甲,头带软帽,足登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骑士;有头带长冠,两臂前伸,双手握髻,技术熟练的御手;有头戴长冠,穿战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下级指挥官;有头戴鶡冠,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非凡的将军。如将军俑的形象:身材魁梧,身着双重短褐,外披彩色鱼鳞甲,头带双卷尾长冠,昂首挺胸,巍然伫立,有非凡的神态和威严的魅力。有的嘴唇努起胡角反卷,内心似聚结着怒气;有的立眉圆眼,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似有超乎常人的勇气;有的浓眉大眼,阔口厚唇,性格憨厚纯朴;有的舒眉秀眼,头微低垂,性格文雅;有的侧目凝神,机警敏锐;有的昂首意气风发,有的低首若有所思。

二、生动活泼的汉代陶俑

作为与墓葬制度联系紧密的俑像,是汉代雕塑艺术中的重要门类。与秦代兵马俑相比,汉代俑像则表现为更为平和的心态,反映包括兵马仪仗在内的社会各个层面的内容,主要塑造的是社会各阶层的生动鲜活的人物鸟禽走兽,形象更生动活泼。

西汉早期俑像性质和秦代兵马俑相似,多是用军阵来送葬的模拟物,但在规格上要比秦俑小得多,而且也不像兵马俑那样刻意追求人体比例和结构特征,而是更多地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和财富、地位的象征,而不是真正用来在另一个世界守卫皇帝和他的江山。汉代陶俑表达了一种富足、幸福的精神状态。沿袭秦的风格,造型比较呆板,主要是用整齐的阵列向人们展示为死者送葬的森严军阵,但人物表情疏驰,面带微笑,这种微笑的形式比较雷同,与古希腊雕塑“古风的微笑”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反映出当时的艺术家对于表情的塑造能力还不是很成熟。除此之外也有彩绘女侍俑,模制烧成陶后敷涂色彩,轮廓线条流畅优美,艺术造诣超过了军阵仪仗类的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渐至东汉,这种侍仆舞乐俑成为主流,兵马俑不再出现。造型对象转为舞女、侍仆、农夫和市井人物等。汉代在造型上不追求写实,更注重精神韵味的再现,但与秦代相比,汉代塑造的陶俑形象更为生活化,充满趣味,艺术风格更为生动。

【知识小百科】

古风的微笑。公元前7—前6世纪古希腊古风时期,雕刻技术尚未成熟,风格上仿效埃及艺术,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状态,无论男女像,在表情上都带有难以揣测的僵硬的微笑,历史上称为“古风的微笑”。

汉代厚葬风气的盛行使得这个时期的许多墓室不但拥有复杂的结构、精美的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及砖雕等,还出现了丰富的陪葬品,大量陶制的人物俑和动物、飞禽、楼阁、车马等等是主要内容和时代特色,它们同墓葬的其他因素一起,营造出模拟现实世界的另一个空间,让墓主人在死后仍然能够“享受”生前的种种荣华富贵。其中人物俑尤为生动精美。例如深受赞誉的是东汉的说唱俑,真实地刻画了说唱者充满感情的神态和手舞足蹈的忘我境界,神情极富戏剧性,是汉代难得的一件写实主义杰作。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的俑像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面貌。朴拙的风格,奔放的气势构成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汉代俑像种类很多,除了陶俑外,还有铜俑,玉俑,石俑,木俑等。

三、泥塑艺术与东汉偶像崇拜的兴起

佛教,又称“像教”,在印度产生之后,虽然至迟在汉明帝时就传入了中国,但起初也没有具体的偶像崇拜,而是在大约公元一世纪(东汉和帝时)之后,因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在印度犍陀罗建筑艺术中才开始出现佛像雕刻。佛像雕刻传入中国的时间则更晚,直到东汉桓帝时似乎还没有出现,“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依然是按照中国传统的“木主”的礼仪对佛祖和老子进行祭拜。

【知识小百科】

印度犍陀罗艺术,南亚次大陆西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的佛教艺术。形成于公元1世纪,5世纪后衰微。犍陀罗地区原为次大陆古代十六列国之一。孔雀王朝时传入佛教,1世纪时成为贵霜帝国中心地区,文化艺术很兴盛。犍陀罗艺术主要指贵霜时期的佛教艺术而言。因其地处於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又受希腊、大夏等长期统治,希腊文化影响较大。它的佛教艺术兼有印度和希腊风格,故又有“希腊式佛教艺术”之称。犍陀罗艺术形对次大陆本土及周边地区的佛教艺术发展均有重大影响。

同类推荐
  •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成长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梦回繁华(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梦回繁华(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书系)

    《梦回繁华》为毛宁作品精选集,收录多篇艺术评论,涵盖中外经典绘画、建筑、民间工艺美术等类别。其中,《梦回繁华》入选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本书内容丰富多彩,文字典雅而富有韵味,作者以多年的专业素养和积累,时而与大师对话,品味名画;时而走入民间,感受民俗;时而游览胜地,任思绪穿越时空,为读者开启了一次艺术之旅。
  • 青春期生理教育手册

    青春期生理教育手册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青春期生理基本常识、青春期中小学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中小学生的身体变化、青春期男孩的发育特征、青春期女孩的发育特征、青春期男孩的生理特点、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特点、青春期心理基本常识、青春期男女的心理差异、青春期男女的心智差异、青春期男女的定位差异、青春期男女的意志差异、青春期男女的心灵碰撞、青春期男女的互相吸引、青春期男女的异性眷恋、青春期男孩的爱情体验、青春期女孩的爱情体验、青春期男女的性心理标志等。
  • 种花、种诗、种人生

    种花、种诗、种人生

    《冰心奖获奖作家精品书系》是一套由获奖名家倾情打造的,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小小说文集。所选作品在注重文学性和可读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本丛书既可作为青年一代文学素养训练的读本,又可作为学生作文写作的范文,是通往语文课堂的“直达快车”。《种花,种诗,种人生》是冰心奖获奖作家的获奖作品集,精选了“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国家一级作家邢庆杰,“新世纪中国小小说风云人物榜”金牌作家蔡楠等作家的作品。将古今中外的人文自然、经济文化等诸多内容巧妙融合一处,或鞭挞讥讽,或诙谐调侃,方寸之内见玄机,尺幅之间见境界。作品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视角丰富而独特,展现了不同人物的人生奋斗与抉择。书中有引领陌生人走出山谷的善良女孩,有想变成一只蚕的正直中学生。他们都是心中有梦,不愿将就的人。对生活不将就,生活才会给你丰厚的回报;对自己不将就,自己才会变得更加优秀。
  •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这本书收集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典籍,它让更多的电影爱好者能够领略百年中国电影的种种精彩。
热门推荐
  • 独宠医妃

    独宠医妃

    她一根金针判人生死,成就一世锦瑟,他半子布局握定乾坤,笑看万里江山。华夏云太傅家的二女儿女雁雪因为遭到未婚夫家的退婚伤心欲绝,几次轻生,一天被妹妹云沐儿骗到河边推下河而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原以为从此低头无颜见人,谁知再次睁眼,寒光乍现,让人望而生畏,缓步踏进云家大殿,清冷微寒的嗓音缓缓响起"不就退婚吗?那便随了莫家的愿。"人人都道是,云府千金历经坎坷性情大变,殊不知,这同一具身体内住着的是不同的灵魂……一日,某女抬头看着眼前风华绝代,温和却也淡漠的男人,开口,“为什么要成亲?”男子故作深思:“能生能养,省了麻烦。”“我能生能养,你行吗?”“试试不就知道了?”
  • 隐元禅师语录

    隐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穿成了九千岁

    我穿成了九千岁

    浩淼漠土,盛世行宫,曰玄武行宫,传言行宫主人,残暴嗜血、专横狂狷,诸方枭雄莫不俯首称臣,他是纵横大漠的狼,目空一切,痴守大漠十八年,以锦绣铺路,以金玉做阶,雕梁画柱,建一座不世的盛世宫殿,只为等一人、囚一人。传言那人,是大夏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阉——东厂九千岁,她阴狠毒辣,自私狡诈,陷害忠良无恶不作,娈童宠妾无数,权势滔天之下,杀人放狗,指鹿为马,无人敢言半句。施醉卿:“前生我活的太清醒,却半生颠覆,为他手染罪恶,换来一场空负,这一世我,我不为情爱、不为正大光明而活,只为惬意,我手染献血,不求救赎,只愿有一人,能与我同坠地狱。”《卿国宠妃》《空间攻略:无良农女发迹史》求支持
  • 我家程少有点甜

    我家程少有点甜

    青曼很无语,她只想低调的拍戏,做一个低调的大明星,却被富国可敌的程佑笙缠上,一起吃饭要上新闻,一起走路要上新闻,只要同框都得上新闻头条,就跟一日三餐。记者采访:“程少,青曼有什么好的,让你甘愿当妻奴?”“因为,她是我从小爱到老的女人。”
  • 法师手札

    法师手札

    魔法师们在高塔的阴影中窃窃私语,至今已经少有人能够听到他们微风一般的低吟。新历二十二年我故地重游,法师塔隐没于梧桐与橡叶的树荫当中。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是一个新世界的开始。那也是一个神话的终结,是更多传说的发端。两个世界的碰撞,两种力量的战争,无数种族的血泪,亿万生灵的哀嚎……由野心、鲜血、仇恨、掠夺、迷茫、欣喜构成这画卷,而我就在开端。在某个明媚的清晨,我踏上旅途的第一步。这个世界,早已不是我所知的那副模样。-----书友群号:132717993
  • 重刻西方合论

    重刻西方合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嫡女帝凰

    嫡女帝凰

    明镜儿:十年前,亲眼目睹母亲与外祖父一家人惨死。十年后,当年的杀母仇人,竟成了她的继母。世事果然很难预料……当她突然出现在王府,看到继母惊愕的表情,微微一笑道:本郡主没死掉,是不是很惊喜?墨王府死掉十年的嫡女郡主,突然华丽回归。消息传开后,帝都内,一时间掀起层层风浪。未婚夫婿却在此时上门,当众与她解除婚约。本属于她的嫡女之位,也被后来的继姐抢走。想让她沦为别人的笑柄,可惜她从来都不是任人欺凌之辈。这辈子她奉承的就是:本郡主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突如其来的一桩命案,一时间轰动朝野,她亦被牵涉其中。随着命案的真相揭开,那些被封锁起来秘密慢慢浮出水面。继母开始恐惧不已;继姐对她畏惧不已;后宫的黑手伸入王府;帝王也时不时的试探;江山动荡,朝臣、商贾、百姓一片混乱。-----------------------------------墨君离:想要好好保护你,最后才知道,你的双手早已经沾满鲜血。顾成玉:当我执念成魔才发现,一念佛,一念魔,你早已应用自如。温慎涵:原以为你只是被宠坏的女孩,没想到你的另一面竟是恶魔。青之炫:我想得到你的人,你想要我的命,这个世界果然是很公平。明烈日:我为你动了心,却了情,你却告诉我,你的心早碎落一地。梵明朗:最后才明白,原来守护你,不只是一个承诺,却无关风月。梵明日:那一日,是我们大婚的日子,我要踏出天宫,亲自迎接你。此文是《丞相的世族嫡妻》姐妹篇,一对一的结局,希望大家喜欢。
  • 全球性穿越

    全球性穿越

    所有人类,穿越到一个原始世界当中,人类所拥有的一切科技产品荡然无存。不仅如此,世界上还多了一种人类完全未知的能量——魔能。作为一个对魔能适应性不高的种族,人类的未来何去何从。莫元,一个从未来,穿越回到一切开始的地方的人。这一世,他能否带领人类生存下去,当人类的物质离去,文明是否还能够重生?一切尽在#全球性穿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