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8200000010

第10章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概述(2)

其四:四个“原则”。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新时期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原则意见,十七大政治报告并正式将四点原则意见列为文件,作为中共中央对台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这是新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意见,对大陆的对台工作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巨大的指导作用。

其五:五层面的工作。提出当前与未来主要需要做好五层面的工作:一是反对“台独”。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二是谋求统一,十七大政治报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祖国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三是加强交流,即推动海峡两岸之间各方面交流交往,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四是为民谋利,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指出中国共产党“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五是呼吁进行谈判,“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其六:六点意见。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论述了和平统一的目的在于追求全中国人民的幸福与中华民族的复兴,回答了两岸关系为何要和平发展、怎样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最后从六方面提出了怎样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包括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2.十七大以来中共中央对台政策的新意。

十七大以来中央对台政策的新意颇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其一:正式确立“和平发展”思想。2006年4月16日胡锦涛在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二度会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后,2007年十七大将“和平发展”正式作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其中要义有二:一是维护两岸与亚太地区的“和平”,反对企图改变台海地区现状的任何方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二是坚持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以“发展”两岸关系来维护与推动两岸之间的和平。2008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讲话进一步阐述“和平发展”思想,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的与途径,描绘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图”。讲话首先点明了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以及与两岸同胞的利害关系,他说:“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两岸发展和稳定,必定造福两岸同胞;‘台独’分裂活动,有害于两岸发展与稳定,必定遗祸两岸同胞。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责任所在。”接着,他强调和平发展已具有的基础、动力和条件,“经过两岸同胞长期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更为强劲的动力、更为有利的条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然后,胡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最后他强调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强的信心,“尽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面临阻力和障碍,今后也难免会经历曲折和起伏,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念坚定不移,决不动摇”。

其二:首次提出签订“和平协议”主张。1991年中共中央台办曾经受权提出两岸坐下来谈并签订协议,十七大政治报告正式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这是具有相当新意的表述,从而在台湾也引起的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在2005年3月4日的讲话中胡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其三:提出“共同家园”说与“命运共同体”说法。胡锦涛在2005年3月4日提出的“共同家园”说正式地列入十七大的政治报告,强调:“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理应携手维护好、建设好我们的共同家园。”胡锦涛甚至进一步提出“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13亿大陆同胞和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其四:提出“共同决定”说。针对台湾少数“台独”分裂势力企图通过“正名”、“公投”、“制宪”等“台独”分裂活动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事实的企图,十七大政治报告明确强调: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

3.十七大以来中央对台政策主要特点

其一:坚持原则性。十七大政治报告中的对台政策,不仅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篇幅较多、分量较大的,而且在原则问题上相当坚持,如三次强调了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因为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是否坚持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的涉及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原则性问题。在3月4日的讲话中胡总书记再次强调坚决地反对“台独”,因为“‘台独’分裂活动已成为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最大祸害、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只有坚决遏止‘台独’分裂活动,才能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景,才能维护两岸同胞的福祉”。“‘台独’分裂活动违背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意志,是没有出路的,是注定要失败的”。胡总书记讲话表现了中共中央对反“台独”行为必然胜利的高度自信。

其二:强调民本性。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张“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胡锦涛指出:“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台湾同胞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是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力量,也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两岸同胞的利益放在首位。凡是关系到台湾同胞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凡是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都要认真履行”。强调中国共产党一定尽最大努力,关心、爱护台湾同胞,照顾他们的切身利益。“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都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这既是对台湾同胞的尊重,把台湾民众真正看作自己的同胞兄弟,也是将其在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揭示出来,真正做到了处处、事事、时时以台湾同胞的感情和需求为本,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

其三:体现科学性。中央对台政策充分体现中共中央在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如胡总书记呼吁两岸“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里没有要求马上进行有关两岸统一事宜的协商安排,而是有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进行规划,这是考虑到目前两岸统一条件还需进一步创造的实际情况。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九二共识”,提出“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对执政的民进党及其领导人表明了大陆方面对他们可以以结束历史的态度,既往不咎,而把着眼点放在其未来说什么、做什么。这样显然较之以往更宽泛、更具体,也更有诚意,有利于打开两岸政治关系僵局。

其四:注重灵活性。在3月4日讲话中,胡锦涛表示:“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议题是开放的,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他提出“通过谈判,寻求解决两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对外交往等重要问题的办法,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进行规划”。这里所指的“台湾任何政党”当然也包括民进党与“台联党”等所谓“泛绿”政治力量,中共中央也愿意与他们开展交流对话、协商谈判,只要是在“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对话基础上。

其五:展现包容性。胡锦涛提出“我们要最广泛地团结台湾同胞,团结的人越多越好。只有实现大团结,才能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对于那些曾经对‘台独’抱有幻想、主张过‘台独’甚至从事过‘台独’活动的人,也要努力争取团结,只要他们回到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来,我们都将热情欢迎,以诚相待”。即这“三种人”只要放弃“台独”的立场,回到主张两岸关系和平、促进两岸关系的发展,就是需要团结的人士,这样的表态实际上是在建立“反独”统一战线,而未必一定是“促统”的统一战线,包容性更加大。

其六:突出前瞻性。2008年3月22日台湾地区有领导人选举,在此前3月4日,胡锦涛发表重要谈话,政策立意是要把中共中央的对台政策基调做一个明确的宣示。所以,胡锦涛讲话立足两岸关系的现状,面向未来的两岸关系,呼吁“两岸同胞团结起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瞻性就表现在中共中央的对台政策决不因台湾岛内的政治风云变幻而改变对台湾民众的庄严承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4.十七大以来中央对台政策处理好六对关系。

其一:确立了“促统”与“反独”的辩证关系。“促统”能够达到“反独”效果,但“反独”未必就一定“促统”。中央对台政策高举“和平统一”旗帜,同时,又针对当前“台独”分裂势力的“台独”分裂活动已经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威胁的现实,将反对“台独”任务摆在了对台政策与对台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位置上。既将反对“台独”作为对台政策与对台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又牢牢地高举着“和平统一”旗帜。

其二:明确了“发展”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共新时期三大任务之一。同时由于中国国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共长期坚持的基本路线,2020年前,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在处理“发展”与“统一”的关系上,中央提出“统一”要以“发展”为基础,通过“发展”来实现“统一”目标,将对台政策与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发展”放在首位,提出首先还是要抓住机遇提升综合国力。现阶段对台工作主要任务是发展两岸关系,壮大自身实力,为未来统一厚实基础。因为,不管是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说到底就是个实力统一。尤其是将“和平发展”思想进行了具体的深化与落实,而且提出落实“和平发展”思想的具体路径:一方面是中国大陆政府和人民“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一起来进行“和平发展”的推进工作。

同类推荐
  •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

    《民主不是万能的》内容简介:中国如何积极融入世界,又如何在世界的游戏规则下发展自己?站在中国的立场读懂世界,站在世界的立场读懂中国。跨国公民的中外生存及比对、刘瑜、加藤嘉一等跨国公民观世界看中国。
  •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本书是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渊源及其在我国的蔓延。在这部分里作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饭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作者通过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原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种种反马克思的本质进行了批判。第三,民主社会主义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深入分析,指出什么事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 怎样在机关工作

    怎样在机关工作

    作者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派和群团组织工作几十年,从一名科员逐级晋升为副市级领导。作者以自己和身边同事的切身事例,具体生动地讲述了如何做好机关工作,提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如何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化解各种人际矛盾;如何确定个人目标,把握晋升机会;如何修养官德,做到防微杜渐;如何提升人生境界,实现快乐生活等等。 书中讲述的很多经验教训事例,是教科书中所没有的。先睹这部书稿的人,都感到深受启发,认为这部著作是良师益友,可作为自己的枕边书。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

    27年前,中苏两个意识形态同源、有着相近历史经历的共产主义大党,两个有着相同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背景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如今,一个在世界的东方巍然屹立,一个业已分崩离析。是什么原因导致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本书从意识形态工作入手,探究意识形态瓦解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在剖析了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原因及巨大危害之余,作者从中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苏联的失败中汲取深刻教训。
热门推荐
  • 付二代

    付二代

    父母是出身平凡的一代,而我是要学着付出的第二代!付裕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大学毕业后在某机械公司做机修。他生性乐观开朗却又满足于现状,谈吐幽默风趣却又安静不喜言表,除了抽烟无不良嗜好;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富二代钱少炜,钱少炜看似是一个无知莽撞其实聪明且感情细腻的青年,他喜欢付裕的直白和幽默,从第一次相遇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而两人之间的友情却因唐雨的出现发生了变故,在爱情、生活、工作中该如何取舍,付裕做出了如何的抉择,敬请看《付二代》!
  • 御魂者传奇

    御魂者传奇

    本书的每个分卷都是独立故事,全新人物、全新设定、全新世界!第一卷【美漫英雄】已完结第二卷【奇幻大陆】已完结第三卷【历史长河:上古篇】连载中……**********************本书互动沙窝扣:【四七零八四二二四三(4-7-0-8-4-2-2-4-3)】欢迎各方朋友来畅所欲言!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

    春华秋实,老舍1953年所作的话剧,描绘了对资产阶级不法行为的斗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东北平原写生集(小说二题)

    鲍十,原籍黑龙江省,现居广州。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文艺报刊社社长兼总编,广东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拜庄》、《我的父亲母亲》、《葵花开放的声音——鲍十小说自选集》;长篇小说《痴迷》、《好运之年》、《我的父亲母亲》;日文版小说《初恋之路》(盐野米松译,日本讲谈社出版)、《道路母亲·樱桃》(三好理合子译,日本东方出版社出版)、《子洲的故事》(関口美幸译,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2011年第6期)、《葵花开放的声音》(関口美幸译,载日本《中国现代文学》2012年第9期)等。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新华文摘》、《小说精选》、《作品与争鸣》选载,并被收入多种年选。中篇小说《纪念》被改编成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影片获得第五十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9年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影片奖,第23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奖,第20届金鸡奖最佳影片奖,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大奖,伊朗国际电影节紫水晶奖等。小说和电影同被台湾某大学选做国文课阅读欣赏教材。
  • 时光渡

    时光渡

    姚小红的《时光渡》精选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作品,有散文、有小说、有剧本,作者创作题材广泛,文笔细腻,语言生动,有对故乡的热爱,又有亲情乡音,有借古喻今的朴素情怀……在这些作品中,表达了作者的生活感悟和美好向往。作品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奥特曼之璀蓝

    奥特曼之璀蓝

    古老宇宙遗留的光暗之下一道幽蓝色身影穿梭出不同的光之轨迹试图在迷途中寻找归家的方向主角:╰|??Д??|靓仔路过,快来康康!!!前期几章会有过度,主角篇幅较少,勿急。
  • 盈盈青蝶涟

    盈盈青蝶涟

    【这才是真正的孽缘……】一朝穿越,竟成小姐?女主:老天爷,我之前为什么是文弱小女生!前世,文弱;穿后,霸气。天啊!这是一个人嘛。多情软弱变为霸气侧漏,却不小心和一个君临天下的男子惹上。“你救了我吗?”“可不是!我当然救了……”“是我救了你吧……”“额……”
  • 君子之谋

    君子之谋

    一个是手握泱泱离宗的异世之魂,一个是深沉隐忍志在天下的落没之王。一个遍寻九州只想回到过去,一个步步为营图谋万千山河。然而他却遇上了“他”,爱恨纠葛、阴谋算计、兄弟相争,只为心中所求。十年风雨蓦然回首,又是谁得谁失谁输谁赢?【女扮男装。然后,这是一本披着女频外衣的包含机关、权谋、阵法的……伪言情。入坑谨慎!已完结。】
  • 戮天战帝

    戮天战帝

    千年前,仙界第一帝叶风被未婚妻陷害致死,一代神帝,就此陨落。千年后,叶风逆天归来,却发现自己坠落凡尘,修为尽失。驻足凡界,叶风远望天边,心中怒火难抑,“再从头,破灭诸天,杀帝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