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9500000015

第15章 陆游——惜分钗

他的一生,两行泪,也不过一行为国家,一行为沈园。沈园沈园,一个小小的园子。

在那里,一草一木都在那里,替他守望着一段往事,守望着一双《钗头凤》,一颗唐婉星。

当他被寒夜来袭的大雨惊醒,窗外金戈铁马,摇曳的烛光印着欲断还续的壮志。朝前走几步就是山西村了,而就算柳暗花明的时候,也找不到沈园壁上的几声哀叹了。

他就是这样,右手刻上求战的奏折,左手写满对爱人的思念,过了一辈子。

他是不哭的,即便在僵卧孤村的时候也并不自哀,而他召唤来一天的滂沱大雨落下了整个南宋的泪水,终于知道那相避天涯的人,原来至死都想着,春天里,乡下的桃花已开得很灿烂了。为着赶回惜取花颜,却只落得客死飞天的黄沙中。那一刻,她终于凋谢在了寂寞与哭泣里。流水,落花,也无计。原来一辈子的情事也抵不过一场等待,因为等待是这样的寂寞。想来那个园子是真的开满了花的,每年春暖草长时,花儿们都泼命一般一夜间开得团团簇簇,淡粉、深粉、雪白、原白,如云,如雾,在阳光下明媚地快乐与纷繁,简单而直接。只凭那个有着宛然如玉的名字、穿红色袍衫的女子,寂寞转身,足以倾城。

而那些在春天的黄昏里可以缓缓飘落的花,当然是漫山遍野的。否则,在隙光斜照的时候,又谁来陪着那样年华美好的女子。

曾说,离别是为了重逢。而离别了,真的还能重逢吗?其实,隔了时光,重逢还不如永不再见,因为,长长的时光后,谁再也不是当年的谁了。再重逢,只落得相对无言更唏嘘罢了。依然笑春风的今年桃花又怎是去年颜呢?也许唯有梦里才留得住,却终是平添了凄凉意。

倘若这个世界还有原先,倘若能推开岁月尘封的门,就让我们走过清,走过明,走过元,一路走到南宋,和着千年前的月光,悄然走进沈园。风云下,我们和它各自静听他和她,唱响骊歌。

因了他和她——他的爱人,“沈园”这两个字和“爱情”并成同义词,在江南的烟雨里徘徊了千年,忧伤了千年。“园”这个字还让人想起我不怎么喜欢的达利那些软塌而绵劲的钟表,流动的,折叠的,然而又触目惊心地提醒着,叫人心惊——整个画面除了时间没有其他。时间过了那个点儿,指针却耍赖还没有走——根本不打算走。

他和她是沈园里剪断的藤——他们本青梅竹马,结为恩爱伴侣,无奈婆母不喜儿媳,令他休妻另娶。就这样,当初订婚的一只凤钗,见证了相爱时的两心相依,两情相悦;也见证了分开后的各自飘零,各自寂寞。

痴迷的爱情是一种失传了的味道。在一个木叶清香的夜晚,我随同爱人,来到这里,看他和他的爱人仍旧柔劲清和得双飞双驻,依然可以嗅得到那些淡淡飘洒着的深情,缓慢而真实。

月色如此清明,是不是就是他们轮回前那个爱情芬芳的夜晚?那时她含羞顾盼,而他剑眉入发,惘然不知你掌里的清香。再回眸,已是高楼重门,轻妆淡抹为别人喜帕下的愁怨,而与他相逢,却要上穷碧落下黄泉——也还不能够。

与爱人痛别十年后的那个春天,忧伤不减的他一个人再游沈园,他形影清瘦,独坐独吟。而恰恰她和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相偕游园,一对拆散的人意外重逢。

尽管分离十年,他内心里对爱人的眷恋却难以割舍。昔日的爱妻,分明是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即了。

而她,却奉给他一杯酒。他怎么能体会不到爱人的深情?于是长叹一声,仰头灌下这杯苦酒,两行热泪泫然而下,即刻一曲悲歌降生大地,让看过他文字的人永不再忘记他平静而疼痛的寂寞: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样的一阕词,是这样的一阕词!从心里掘一眼泉,汩汩红泪一样喷出,带着某种怅然的清醒;又似乎黄昏时穿过尘土的风,轻易地就卷裹起无望的深愁,直接,沧桑,在凄怆里又似乎让人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接近。比如此刻暖阳高照好花粉嫩的小春天,充溢满园的笑语声,但一切与我不相干,自己只是从墙外走过的路人……掷笔而去的他无法得知,他的爱人孤零零在粉墙下站着,将《钗头凤》用一双旧时的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些字句御风而来,兜头砸下,它们反复,流转,溃散,重生……再没个终了。

直到很多年后,这个历尽人间险恶的男人,含泪北上,重新步入沈园,才发现残墙上竟有爱人附阕的《钗头凤》,就像黄昏的时候,心上的她盘起了发髻斜斜地往光线中松松地垂落: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该是多么短暂的幸福啊,多么深刻的原罪,让他们穷尽一生追忆和郁郁。这样惊艳般的悲欢!

而他的爱人郁郁成疾,早已离他而去。她到死也还是像个来不及长大的孩子,仓皇还怯弱。

一霎的轻别,使他永远陷入了孤单——身边有在结婚证书上共同写下名字的人不意味着不孤单。有时身边有他(她)更孤单。

一个人可以重新步入沈园,可另一个人,却再也不能回来。四十年,一霎的轻别,竟是生命无法弥补的错。

这一错,是春如旧,人空瘦;是桃花落,闲池阁;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人成各,今非昨;是雨打病魂,咽泪装欢……想起那两阕很简易的词,所有的喧哗——外面的和内心的,都停息下来。前年在海边,夜里看到月亮从海上升起,美丽而伤感,也是差不多的感受。

这是种敛去锋芒的美,似乎永远明澈平静,其实一直一直,波涛汹涌。

只有把所有的旧梦塞满沈园,好像才可以活得下去。他把他的爱情锱铢必较、寸土不让地记忆着,不肯舍去半分。爱情,总要夹杂些别的什么,才能长久,一生一代一双人。

断墙上,两首《钗头凤》相守相望,昭示着各自拜托的仔细珍重,叫看见的人无不伤情。它们每每被雨打风吹掉,就被后辈的人再书写一遍,谁都舍不得它们在哪一世稍有分离。甚至,在它们的笼罩下,我们忍不住会各自怀想自己的前世。也许可以点一支烟,然后在青灰里测想自己的过往是否曾是一条鱼,无声无息游弋不止,然后在某个下雨的深夜里梦见与自己的影子相对而坐,就是遇到了他(她),爱情从此继续。生活流动不止,许多细节我们不必刻意安排,自然而来的简纯和丰饶,就这么,轻易地叫我们伤怀。

更伤怀的,其实还在后面:

后来,六十七岁的他结束了困苦漂泊的生涯,做过了一百个铁马冰河的梦,写过了一万首王师北定的诗歌,心里的凄苦怀恋却没有完结,仿佛春天走过花树,花朵打在肩上,那样细美忧愁,抵死缠绵——与爱人死别的一支《钗头凤》,柔软,细微,和他一生写的铿锵报国诗一样的体积和重量,分藏在他的左右心房,时时硌痛,有血涌出。

他常常想起沈园,念诵不停:

枫叶初丹檞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禅龛一炷香。

再后来啊,他“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

再再的后来,在爱人去世四十年、他自己也已七十五岁时,干脆住在了沈园附近,如此可以朝夕看得见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好像她逝去一切就都逝去了;又或者多少年后,自己回来,她依然披着一身月色在那里等待。

八十一岁时,都一头的白发了,眼睛也开始看不清墙上的字迹,他写下《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两首: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八十二岁,他徘徊在城南,啼出了“孤鹤归来只自伤”的老钝句子,跟他的步子一样,都快拉不动腿了。

此后,沈园数度易主,人事风景全部改变了昔日风貌,他却还在思念——就在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怀念。在他八十四岁那年春日的一天,沈园又经过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复旧观,诗人写下了最后一首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诗句如同大雨欲来时那阵又腥又湿的风,急速而分明。

诗毕不久,他便追随爱人而去,像巨大的花朵,簌簌地坠落。

叫他梦也梦不完的,比梦铁马冰河更多、更深挚的,是他的爱人,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人。他虽然没能有勇气不顾一切地追求,却做到了不顾一切地纪念。

多少年后,依然有人因了他们而静静地倾听。八百年后,我来到这个园子里,只能用一个与他相视的姿势,在夜雾弥漫的江水边坐着等他悄悄来临——也许过一会儿他就会来——穿过风,带着他的爱人涉水而来:有着潮湿的明翼,斜斜的脉络,每一个纵横都以一滴泪滑下的样子存在;有着水的温情,更有着倏忽而失的绚丽。看着他们在我眼前双双掠过,我会轻轻笑着落泪,为着他们那些温柔存在的片刻……这真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爱情,听起来像假的,打击着世间所有疑窦丛生的所谓“爱情”,像一纸遍布四野的通缉令。而能在死后四十年里仍然不断被人真心怀恋,比起身边相伴,那个叫唐婉的女孩子也算得到至大的幸福了——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个以天下为己任、梦里也在杀敌的男人,走遍山山水水,却走不出一个小小的沈园。

或许可以当它是一个遇见的梦境——世界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梦境;也许它真的存在,只是我们无法预见,也无福遇见。所以,当成一个故事来听,更能山崩地裂。

我们禁不住要问:在那一边,他的爱人是否也是相思又相思,等待了他几乎整个的一生?

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沈园已经接连换了三任主人。时间走动了,沈园没走动,隔了半个多世纪的昏黄望过去,沈园还在那里,寸步不离,守着一段一人高、五米长的矮墙,以及上面簪着的一双玉钗。其实,许多时候,我们是可以清楚地听到时间在走动的——疾驰的车,移动的花影,手边的旧照片,渐渐容易疲倦的身体,门前不及防就粗大的树木,每天早上打开即见的手机上增增减减的日期……它们不是急速,只是缓和、从容不迫、无情地,走动。时光走动,于是你便不忍看“朝夕相处”四字,因为,这样熟悉的词语竟也陌生出忧伤来。时间带走一切:带走冷暖,带走阴影,带走明媚,带走证据,带走记忆,直至死亡不疾不徐地到来。于是灰飞烟灭,最刻骨的记忆也将随风而去。此时你若转头看花,会不会同意:所有的盛世红颜都有光华流转,如花美眷也只是似水流年。

斜阳一层又一层,如同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独特声音,有一种不时与人相会的忧愁,被历史拉得长长,持久而坚定地打动着我们。

多么缓折,多么难。那些煎熬,那些挣扎,那种深挚无告,是不能胜数的了。沈园,沈园,是他能望见灯火却一生回不去的家;它生根在那里,红字平仄愁容满面,墙头上飘着谁为谁而白的白发。

……多想,原本就没有《钗头凤》,也没有什么劳什子沈园!

[词人小传]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词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集中存诗共9300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十二岁即能诗文。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二十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

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

陆游书名为诗名所掩,亦工书翰,精行草和楷书。自称“草书学张颠(张旭),行书学杨风(凝式)”。他的书法简札,信手拈来,飘逸潇洒,秀润挺拔,晚年笔力遒健奔放。朱熹称其笔札精妙,遒严飘逸,意致高远。遗留书作不多,书论有《论学二王书》。传世之作有《苦寒帖》、《怀成都诗帖》等。

陆游不仅工诗,还兼长词。由于他对这种诗体不很注重,所以词作不多,现存词共130首。他的词也风格多样并有自己的特色。

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10种文集存世。

同类推荐
  • 上古传说

    上古传说

    上古历史多存在于神话传说中,从上古传说中我们可以获得我祖先对于世界的认识,可以得知我们的祖先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许多美丽的文学形象也取自于上古传说。
  • 朋友,我能给你什么

    朋友,我能给你什么

    如果说他贫穷,他确实贫穷,穷得几乎家徒四壁。如果说他富裕,他确实富裕,富成全天下少有的精神富翁。他没有权力,没有金钱,可他振臂一挥,有成千上万人跟他一起去献血捐钱献爱心,这是他几十年来营造的一种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郭明义的成长历程,让我深思,让我反省,让我品味。如果在30年前,郭明义做出的这一切,让人觉得很平常,因为那时学雷锋是种时尚,而郭明义能坚守到今天,卓然独立,唯我独清,并且还带出了上万人的队伍,确实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仅仅是毅力,而是无法动摇的信仰。反过来,我们可以逆向思索,我们叙述了郭明义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吗?没有。他持之以恒的坚守,却让我们每一个人自叹弗如。孟子曰:“人人皆可成尧舜。”我觉得,潜下心来,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人人亦可以成为郭明义。
  • 历史的足迹

    历史的足迹

    王世敬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和勤于动手的科学家。他享受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的奖励。王世敬先生不仅发表了许多学术价值高的论文,而且还写成了一部值得反复阅读和深思的书——《历史的足迹》。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位科学家、知识分子的缩影,也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一个缩影。
  •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与你相遇在素锦华年(宋词四公子的词与情)

    宋朝是个文治辉煌的朝代,诗人词客风流蕴藉,笔下生花;翩翩少年花前侧帽,柳边系马。而那些美丽的宋词,就如同活色生香的女子,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就使大宋王朝满堂花醉。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 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热门推荐
  • 盛世倾宠:杠上小爷

    盛世倾宠:杠上小爷

    人走霉运还真不是盖的,遇上奇葩包租婆,再遇上奇葩加二的包租婆儿子,什么?你是史平陵?看多了吧你?不对,还真是的,老天还真是待她不薄啊,真是垂怜她幻想的太可怜,直接将人送到了她身边!可是为什么穿越后遇上的第一个人不是史平陵啊,老天你是不是搞错啦!有这么倒霉的吗?带着武功秘籍走天下,就是找不到心上人,人家女主都是过来享福的,而她直接过来是找人,她这是做了什么得罪老天爷的事,让她到这么大的血霉,最后人事找到了,但是为什么他忘记了自己?
  • 一婚又一婚

    一婚又一婚

    高承爵想跟梁馨求婚,可偏偏每次都张不开口,每次都是被虐后摔门离开,求婚失败。腹黑毒舌,冷漠深沉,别扭傲娇……高承爵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梁馨,你给我等着,我早晚能把你娶回家,让你给我们老高家生一窝孙子!”为此,在想要把梁馨娶回家的路上,他做了很多荒唐事……
  • 谁的泪浸湿了我的眼

    谁的泪浸湿了我的眼

    26岁是一个转折点。纪微言一定没想到自己26岁之前的人生会是那么的跌宕,但是她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寻找幸福、寻找自己。青春的路上她正在奋力前行。
  • 漫羽歌

    漫羽歌

    我叫……算了,我的名字也就是我的身份念起来非常长,我是全书视角的第一掌门人,打开我你就可以看到非人的美丽新世界,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现实中看到白莲花卖蠢是不是很想给她几耳光?看到其他作者书中为了衬托主角智商的无端就是碧池妖艳贱货,是不是特别希望她们赶紧弄死女主角?那些冷酷总裁、霸道王爷、一无所长的现代女穿越古代之后却能集万千宠爱在一身,是不是很想让你吐槽?自恋女主作死都能开挂俘获一堆美男的剧情是否已经让你觉得油腻?打开这本书,我会带你领略一个将那些角色、作者以及粉统统捆绑、啪啪打脸的世界!
  • 侯门庶谋

    侯门庶谋

    她助丈夫登上王位,却遭背叛惨死?重生到病秧子庶女身上却受尽欺辱!哼!看她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渣男王位坐的太稳,她来帮着松松土;继母姑母陷害,她来帮着除除害。当她一路从后宅朝堂斗到高位,与倾心之人揭纱而对,他是舍江山,还是舍她?
  • 无形的线索

    无形的线索

    “你已经研究过这个案子了?”“研究过这个案子的人不是我。”“最近几天没有研究这个案子怎么能够为那些报纸提供那么引人注目的大标题?”“我不看那些报纸。整整一个星期我都没看过一张报纸。”“斯特兰奇小姐,眼下,你的社交活动想必安排得非常紧凑吗?”“那是自然。”“那你的职业嗅觉暂时处于搁置状态?”“何以见得?”“你就不问问自己是否已经读过那些报纸?”
  •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淡定主母嚣张王

    淡定主母嚣张王

    简介近视600的林小景很悲催的穿了,还是身穿,好在林小景是传闻中无比淡定的主,当然不能被表面蒙蔽,这主是外面淡定内心无比邪恶狂热的家伙。看着各人玩阴谋耍算计各种欢快,有时还心血来潮的乱加戏码。可谓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府里小妾给她下迷药陷害时林小景很配合的吞下药,一脸痛苦的似乎就要阵亡看的小妾心情大好还要装作关心的样子上去扶她的时候“下次下毒找甜的,这玩意不和我口味。我实在是咽不下去!”接着一口黑水就吐到某张还没来得及抽筋的脸上太子爱妃推她下水,反而一脸惊恐的想要博同情的时候林小景却优哉游哉的从水里爬出来淡定的跟人家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你哭早了,我会游泳!”这个平静的世界,就这样无害的淡定主给彻底折腾。唯一不和谐的就是,总有那么一个人,有事没事的就出来煞煞风景“人生真是要缘分呀…”某景抿一口茶,很淡定的看着总是负责煞风景的人物此人腹黑算计凶残冷血外带小气,见了皇帝老子也面不改色,对着任何人都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似乎这世界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做不了的事情!虽任由她兴风作浪,任由她没事找事,但是他要见,她必须出现,不出现也能拎她出来。他要走,她必须陪着,不愿意也能带她走。总之就是两个字,嚣张!当淡定主遇到嚣张时王,到底会怎么样,请亲们擦亮大眼或者小眼瞅着来…
  • 微反应心理学

    微反应心理学

    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 中国牌知识分子

    中国牌知识分子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中国牌知识分子》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