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0400000168

第168章 学风端正好扬帆(2)

“再说了,这种转移也是不可持续的低水平转移!”巫云鹏再次站起来,抢过话题,“进城的农民工,有一部分确实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有举家迁入城市的经济能力,只待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工的就业是不稳定的,前两年的务工高峰,主要是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大家知道,城市的楼房、道路设施不可能无限度地发展下去,现在的工程已比前几年少多了,从事这个行业是极不稳定的。饭店等行业的服务人员,也只有七八年的工作时间,吃的是青春饭。把他们算为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不科学的!”

“安居乐业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年轻人四处打工,老人空巢,没人赡养,子女留在家里,缺失父爱母爱,农二代城市留不下,家乡不愿回,老人病倒床前无人问、儿童流浪街头被烧死的惨剧虽属特例,但已开始见诸报端,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相悖的。”民政局长站起来,说得有些激动。

“现在相当多的进城农民,捡废品、运垃圾、清管道、擦门窗、搞保洁、配钥匙、换纱窗、清理油烟机,还有不少人站在寒风中的路边摇着毛巾擦汽车。他们住的地方你们去看过吗?十来平米的地下室,摆了两张双人床,夜里还得搭一个地铺,一家人住在里面,又脏又乱。看到这些,我都觉得心疼。”劳动局长说得极为动情。

“这种劳动力使用的奢侈化,正在加剧着城市部分生活的贵族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做家务是小学生必修的校外课。在德国和北欧国家,几乎家家地下室都有锤子、扳手、老虎钳甚至车床。门窗坏了,自己动手修,家务活自己干。过去我们城里人也有这个习惯。现在,换玻璃、安纱窗,以至打扫卫生、擦门窗,都要找小时工。”城建委员会主任举出西方的例子作对比。

“正是这种奢侈化和贵族化,加剧着农村的空心化、农业的凋零化。上面说的这些人,都是农村和小城镇出来的,现在农村以老人和儿童为主种地,苗荒了施化肥,见了虫喷农药,本来一亩地用三十斤化肥足够了,可是现在已增加到一百二十多斤;庄稼、蔬菜喷一两次农药就够了,但现在普遍喷到七八次、十几次,一根豆角喷十三次农药,是报纸公开登过的。这样一来,板结了土地、污染了水源,危害着食品安全。农民种粮,一亩地收入不足两千元;在饭店、会场端茶、倒水,一个月就挣两千多元,不知劳动的价值是怎么算出来的。”农业局长站起来,加入了提问的行列。

“大多数发达国家土地多,人口少,粮价低。如果我们把粮价提高了,国际上的粮食就会进来了,所以粮价是提不上去的。但是,端茶倒水擦门窗,竟比种粮多挣那么多钱,这是我们的分配导向有问题。机关的勤杂费太高了,暴利行业的税收太低了。如果这方面卡得紧,雇不起这么多人员供有钱人养尊处优,种粮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市民无论穷富,人人自己动手、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人格贵贱的好风气就起来了!”加入讨论的人越来越多。

三位请来的教授认真地听着,细心地记着,不停地自叹:“农业规模化经营、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劳动力转移,看来,我们想的那些都是太理想化的东西,离实际太远。”

捷舟乘机引导:“这就是我说的一二三中的‘二’,即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建设发展的城镇化。而搞好这‘两化’,都离不开你们热议的话题: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现在大家已经进入这个话题,发表了不少好意见。三位教授,你们讲,大家这样继续讨论下去怎么样?”

“不错!下边的情况,我们不了解,这样讨论,双方受益。干脆,我们推掉其他单位的邀请,在这里住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几天,也算我们进了一次学习班。”三位专家蛮有兴致地表态。

“那就围绕着‘二’继续讨论!”捷舟提议。

“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城镇化千万不能刮风,因为它都涉及到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现在,上面一个口号,下面会一阵风,好多人打着这个旗号圈土地、建房子、搞养殖、种经济作物,或坐待土地升值,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政协主席举出自己的调研数字发言道,“我去调研的三个新建乡镇,楼盖得很好,没人进去住,还是年轻人在外打工,老年人守着祖屋不让拆,因为上楼的生活成本太高了。”

“现在,不少企业到农村来圈地、圈林,土地和林权流转到他们手里,他们既不种粮,也不植树,多数种赚钱的蔬菜和经济作物,还有的建娱乐场地,垂钓、打猎等休闲场所,因为这样赚钱啊!我国的粮食已有百分之十靠进口了,这股风刮急了,吃粮可是个大问题。”国土资源局长显得焦急而无奈。

笪谦益边听边查看手头的笔记本电脑:“大家说得都很好!但现在这种一家一户的生产也不行,不讲科学,凭感觉种地,就像大家刚才说的,看到苗黄了,赶忙撒化肥,看到有虫了,赶忙喷农药,本来,每亩地只需用三十几斤化肥,喷一两次农药,但现在化肥用到一百二十斤以上,农药要喷八九次,这一家一户的生产,不好管理。”

“农田水利也难发展,现在,国外浇地多是滴灌,而我们过去的浇灌渠也被挖掉了!”青湖县委书记见缝插针。

捷舟沉思了一下说:“农户耕作,存在这些弊端;规模化经营,也面临大家讲的那些问题。现在,两种耕作方式相互交织,随时都可引发重大问题,怎样回避两者的缺陷,走出中国特色农业之路呢?我想就是要认真讨论我说的一二三中的“三”,即农牧企业新型化、城镇建设科学化、劳动力转移合理化,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其核心是建设新型农业。大家可以围绕这些进行讨论,今天研究不出来,还有明天、后天、大后天……”

会场顿时活跃起来,有的窃窃私语,有的大声争论,有的打开电脑搜索资料,有的打开手机询问新农村建设和规模化经营成败的相关实例。

捷舟也翻着笔记本,认真思索,不时拿起手机通个电话,时而和与会人员议论一会儿。

学习班的讨论在深化,一木的活动也没闲着。这天,他带着徒弟到龙凤岭峰顶采药,余光宪跑来“帮忙”,在山顶上,他们看到两个人站在那里指指点点。俩人赶过去攀谈方知道,他们是董运承请来的风水大师,已为他跑了两年多。董运承的父亲董裕财,在古州当年“三反五反”的时候,被定为不法商人,全家被赶回老家灵峰农村,不久母亲病逝,埋在了当地,从此家道江河日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父亲经常站在坟头叹息:“看来风水不行啊!”改革开放后,山里修公路,母亲的坟地需要迁移,在风水先生指点下,他悄悄把墓地迁到龙凤岭山腰的一棵大树下,拉板车、卖油条,慢慢积蓄了些钱,后来又贷款盘下了个煤矿,成为腰缠万贯的大款。他和父亲特别迷信风水,专门雇了两位风水大师,四处察看挑选。最后,把目光集中到了龙凤岭南坡。董运承闻讯大喜:“母亲的坟不就埋在这山腰吗!葬在山腰能成为首富,再往上提高一点,那将前程无量!”在他的默许下,两位风水大师今天专程来规划地界。

“啊!董运承为什么要帮助建设新农村,让农民上楼,规模化经营这片土地?原来,他不仅是为了和房地产商联合开发别墅赚钱,还有圈墓地这个小算盘!”一木恍然大悟,他弄清意图后,一再撺掇,“董家是灵峰首富,人丁兴旺,挑选万年吉地,可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大事,还是搞得大一点!”

两位风水大师知道穆大夫的影响力,便顺坡下驴,把规划用地不断扩大。余光宪领会到了一木的用意,也不停地在一旁鼓动:“大点、再大点!”

百多亩山坡划进了墓区,董运承端详着图纸,一再叫好:“墓区的规模已占尽风水,俗话说:‘天机不可预泄!’两位大师的法力已尽,不可透支,墓穴的位置,还是要去古州请更有名的王四云来指点!”

身边人提醒:“这个地片内,几十户村民,还有五六处墓地。”

董运承毫不在意地挥挥手说:“不就花几个钱嘛!村民搬迁,每户给六万;迁墓地,每座坟给一万。”

“建设新农村和规模化经营的规划还没批下来呢!”身边人提醒。

“应该快了!”董运承掏出手机,给灵峰县委书记打电话询问。

“正在讨论!”县委书记发来信息。

“已在讨论了!”董运承喜形于色,按照以往的经验,不用半个小时就会通过。

“抓紧干吧!虎头岭还有半栋楼闲着,让墓区那几十户人家先搬进去。”董运承吩咐。他很快派出人,划地界、贴搬迁告示,并且选定了母亲迁葬的时间,发出了近千份参加迁葬仪式的邀请函,决定拿出三千万元,把这件事办得风风光光。

消息传开,群众舆论像炸了锅,纷纷谴责董运承炫富的丑行。需要搬迁和迁坟的人家,火气更大:“你给十万我也不迁,政府如果强拆,我们就拼了!”

一木和余光宪不失时机地指点:“发火有什么用?组织起来斗啊!他当初花四百万买下这个矿,现在六天就能赚这么多,等于用买白菜的价格,买下了个聚宝盆!不靠行贿能办得到吗?他们钱多了,医疗、教育等各种资源,都为他们垄断,受苦的是我们老百姓,这么多不合理的事,不斗能行吗?”

“怎么斗啊?”有人问。

“砸他的迁葬仪式,到政府讨要说法。我们土地上的矿产资源,凭什么让他一个人这样挥霍?闹大了,不仅这件事可以解决,缺医少药、上好学校乱收费等问题,都会跟着解决。”

几句话,犹如火上浇油,群众的不满迅速蔓延,村民在互相串联,商量集聚的办法。

余光宪暗暗高兴,一木提醒:“别高兴得太早了,嘱咐村民搞隐蔽些,白乘风有办法,捷舟点子多。不搞突然袭击,弄不成事的!”

“那怎么办?”余光宪问。

“好办,现在网络发达,你组织几个人,盯着事态的发展,只要队伍集合起来,打出横幅,你就拍照上网,再发动‘水军’炒作,很快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现在,上头把稳定看得压倒一切,到那时,白乘风吃不了就得兜着走,捷舟本事再大,也救不了他。”一木老谋深算地指点着。

“好!我派人去提醒他们!”余光宪点头活动去了。

第九十二节城镇化不能大呼隆

余光宪按照一木的指点,到处扇风点火,小道消息在乡间迅速蔓延。与此同时,宇翔市委学习班的讨论也在深化。这天,在倾听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捷舟说:“各位讲得都很好!经过初步思考和联系,我有这样一种设想,大家看行不行?”

会场上立即安静了下来。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业收入的效益比。在灵峰、青湖两县的深山区,办一个有机农牧企业或者先叫绿色农牧企业,还可以叫精细农牧企业,怎么样?”捷舟说出了他的想法,“成功了,我们就在五个农业县推广。”

“具体怎么搞呢?”会场的人投来探询的目光。

“专门生产有机粮、油、菜、肉、蛋、禽及瓜果等等!”捷舟答道,“有机农牧业,就是不用化肥、农药和添加剂生产的农作物、养育的畜禽。也就是我们现在农业所能生产的一切!”

“这是个新鲜事!有先例吗?”会场上有人提问。

“有啊!国内有,国外搞得更早!大家是不是又怕和世界接不了轨呀?能接上的,我这里有资料!”捷舟掏出一个U盘,让工作人员投影到墙壁上。

画面上顿时映出国外有机农场的情况,画外音伴随图像介绍:美国的有机农业已经发展多年了,他们制订了非常严格的有机农作物标准,包括土地三年内不能使用农药化肥等违禁物,在有机农场与非有机农场的接壤处设置缓冲区以避免违禁物流入,不能使用转基因种子等等。畜牧业的有机标准更为严格,包括使用有机饲料,不能使用激素等促进生长的药物,不能使用抗生素,活动空间不能过分拥挤,安排定量时间到户外活动和沐浴阳光等等。

日本同样规定了作物不得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年限,并且要求利用堆肥改良土壤。同样,如果周围农田的农药和化肥被风吹过来,也无法认定为有机食品。在法国,贴有生态农业标签的食品,表明它至少有95%以上的配料经过授权认证机构的检验,是精耕细作或精细饲养而成,没用过杀虫剂、化肥、转基因物质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在瑞典,有机食品的生产认定和销售,必须遵循欧盟相关条例以及瑞典本土的规定。例如生产商要将猪作为有机产品进行出售,至少要喂养6个月的有机饲料,成为有机产品还需通过瑞典KRAV等组织的认证……

工作人员关闭了电脑,会场上顿时议论纷纷。

“这样生产出的东西肯定好!现在,我们种的粮、菜、瓜果,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剂太多了;在养鸡、养牛、养羊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瘦肉精、激素和抗生素的也很多,鸡从孵化到宰杀仅四十几天,生猪也就是四个多月。尤其禽畜出栏前十几天,国外是严格禁止用抗生素的。可我们有些地方,出栏的头一天还在用。这些肉蛋都上了餐桌,吃进了肚子里!”

“不要说有害,而且吃着也没香味了,我们出口的肉蛋和供应香港、澳门的粮食蔬菜,有严格的措施,不允许这样养种,可我们自己吃的,却是这样产出来的!”

“不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添加剂,也污染了水源。现在,不仅河水、地下水、饮用水都有问题,海洋污染也主要是陆源污染水流入引起的!”

……

“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好!只是需要精管细作,要多用不少人工,价格也会很贵!”有人担心。

同类推荐
  •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最辉煌的名著,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它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它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承传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希德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他总是能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让波莉姨妈无可奈何,而他也总能想尽办法来躲避惩罚。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贝琪·撒切尔,她是撒切尔法官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而他的爱似乎也得到了回应。镇上有一个孩子叫哈克贝利·费恩。他的父亲总是酗酒,父母一直打架,因此他跑出来自己生活。他看起来和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大人们都不喜欢他,可汤姆和他却是好朋友,故事是由此展开情节的。全书充满着童真,童趣;成年人看着,也能重新体验一下童年的生活。
  • 红杏出墙记8:恰逢对手

    红杏出墙记8:恰逢对手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一出好戏

    一出好戏

    黄渤导演电影《一出好戏》同名小说,国内首部荒岛求生末日题材!荒岛文明狂想,人性极限挑战,深度思考人性善恶!马进,一个执着于成功学的社会小人物。因欠下巨额债务,他与远房堂弟小兴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他习惯性地买彩票,企图一夜爆富,并迎娶自己的同事姗姗。一日,马进工作的公司因即将上市,公司老板张总组织全体员工出海团建。途中,马进收到了彩票中头奖的信息,六千万!然而就在马进狂喜自己翻身之日终于到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吞噬了他们乘坐的小船。众人再次苏醒过来时,已身处一座荒岛,丧失了一切与外界的联系。所有人都发现,世界毁灭了,他们是最后的人类。世界末日来临了,我们怎么办?
热门推荐
  • 岁月静好人安在

    岁月静好人安在

    从年少如画,到突变人生,再到看清一个个如同戏剧般的人物,当真是人生如戏,全凭演技。本书又叫《我的那段感情》《青春随笔》《李老实自传》《突变》,17年老书虫提起笔,是否能给你带来一丝感动。
  • 此间生息

    此间生息

    本书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是作者对自己故乡记忆中的回望,一次灵魂上的重游,更是一部个人精神成长记录史和精神自传。本书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作者身边的亲人、邻人,作者通过对他们的解读,在探寻个体的人生存的悲伤喜乐、他们的生存价值,以及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关怀。在作者看来,生或者灭,或者说生生不息,似乎就是人存在的本原状态。从这本小说集中,也可以看到福建农村的生活和发展,看到即将消失的最后的乡村的质朴的风貌。
  • 三世入灯

    三世入灯

    我是九天神殿,曾一度以为自己是个什么都没有的神仙,无牵无挂,潇洒度日。直到有一天,那个叫九卿的男人给了我一盏灯,他说,他欠了我三世情。我问:“为什么?”九卿简单的说了两个字:“点灯。”灯燃,忆回:第一世,九卿负我;第二世,九卿骗我;第三世,九卿他,说他爱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豚之森夏不眠

    海豚之森夏不眠

    季眠夏在十四岁这一年,喜欢上寄居在她家的少年程瑾年,而程瑾年因初恋女友的死亡而拒绝一切温暖,在渐渐向季眠夏打开心扉的时候,却因为他而让她双耳失聪,他不告而别。三年后,他们再次相遇,这次阻隔在他们之间的不仅仅是过去,更有一场扑朔迷离的阴谋。
  • 最终幻想之无限二柱子

    最终幻想之无限二柱子

    “我是宇智波佐助,在去吊打大筒木辉夜的路上。差两百路费,如果你给我转两百,到时候扣一双轮回眼给你。两百买不来吃亏,买不来上当。”“呃……是的,我又穿越了,我现在的身份是克劳德。这边是蒂法,兄弟们,刷个火箭,蒂法原味邮寄到家。”
  •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杰克·伦敦短篇小说集

    这部文集精选了杰克·伦敦最著名的七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几部科幻小说。
  • 完美人类

    完美人类

    人类并不完美,基因决定着我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可是,一个善良的医生为了能让人类远离病痛的折磨,修复了人类的基因,创作了一个永不会生病的完美人类。但是,完美的基因使这个“人类”变的不像人类,继而被人们无情的歧视。没办法,医生只能选择离开。可当人类陷入危机的时候,拯救他们的,又恰恰是这个被他们歧视异类,而这个异类,瞬间又成为了英雄。
  • 丫头的青春日记

    丫头的青春日记

    都说,青春是充满无限色彩的,可她却只生活在黑色的阴影下。爸爸为了躲债抛弃了整个家,她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压力重如泰山的她几乎是从悲伤中走过来,常常受妈妈虐待,姐姐排斥……可,万幸的是,她遇到三个疼爱她的男人,在她最脆弱的时候给了她温暖和依靠!可是,她该选择谁,陪她走完这一生呢?
  • 瞬间看透女人心

    瞬间看透女人心

    本书帮你瞬间看透女人的微妙内心,无论你面对的是爱人、女友、女上司、女同事,甚至是个陌生的女人,都可以和她们游刃有余地友好相处,走进女人的内心,看清“她”们世界里的五彩缤纷。
  • 盛世唐魂

    盛世唐魂

    《起点历史精品作品》穿越贞观。盛世之音未响,异族却再次踏破了玉门关,躲不过的天灾、挡不住的人祸、还有兵锋过处那夜晚中一声声无尽的惆怅与悲哀!只求国泰民安!只求国泰民安!我愿手握秃笔,点缀江山如画,金戈铁马再开万里无边。......酌一杯清酒,在秋月中沉醉。家、国、天下,管他的盛世繁华还是老树昏鸦,我的大唐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