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400000057

第57章 回望插队岁月(51)

(作者系北京市马甸中学初六八级毕业生,曾在陕西省宜川县云岩公社高堡大队插队,退休前在北京市冶金建筑研究总院工作。)

永远的记忆

孙广山

作为首批到革命圣地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我曾在宜川县云岩公社高堡生产队劳动锻炼近3年。40多年过去,岁月如梭,光阴陪伴着我们这一代人已步入暮年,很多亲人和当年在村里最熟悉的老乡已相继作古。每当回想起那时的情景,总会感慨万千。那段插队的农村生活,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虽然只是一小段,但却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人生第一步

1968年底,毛主席发表了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各行各业立即以各种方式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动员,迅速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

学校请来插队地区的农村干部作报告,宣讲农村“形势一片大好”。校园里传播着:再不走,下个插队地点可能是青海、甘肃,再想回家都不容易了。宣传鼓动和恐惧的消息,终于撼动了忐忑的坚持。常一起商量出路的我们五位同学,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痛作抉择:去延安插队吧,于是纷纷回家禀告。其实家长们已经无须再晓之以理,单位和社会的压力使他们早已不堪重负。大人们默默地为我们准备着行装,母亲给我整理出一摞洗补好的四季衣服、新做的被褥和旧木箱子。转户口那天天气阴冷,来到派出所,从窗口递进“上山下乡喜报”和户口簿。民警同志面无表情地接过材料,略微审核一下就给办了迁出手续。走出派出所,天空飘落着雪花,从小玩耍长大的街道,虽然清冷了许多却令人依依难舍,从此我就不再是北京人了。

1969年元月9号早晨,我们在学校集合,乘专车到北京站。站台上早已黑压压的站满了送行的人们,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高音喇叭播放着激昂的歌曲。挤进车厢时大家还感到新奇,彼此招呼着把行李往行李架上放。站台上开车的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把头探出窗外寻找各自的亲人。车头一声撕心裂肺的长鸣,沉重的闸瓦松开了紧抱着的轮鼓,车厢在颤抖中移动的一刹那,人群中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哭喊,那声音淹没了机车巨大的轰鸣。随着枯枝摇曳的杨树和僵直挺立的电杆一棵棵向后移去,送行的人群和车站的轮廓一点点变小,逐渐消失在泪眼婆娑之中。就这样,我们充满困惑地迈向了新的人生。

寒冷的旅途

送延安插队知青的专列,在寒风里行驶了一昼夜,终于停在陕西富平车站。这里属于渭北高原,县城不大。一座砖塔巍峨地矗立在黄土坡上,北面不断向上延伸的高原显得那么神秘,据说到宜川还得再坐一整天汽车。当晚住宿在县城的一座旧仓库里,空荡的库房四处漏风,只是地面铺了一层厚厚的麦秸。草草吃过晚饭就和衣而卧。想起下午路遇在这里插队的西安知青,他们说:来这里半年哪都不习惯,干活很累常常想家,好在离西安不远,可以随时回去。还说宜川比富平穷,粮食不够吃生活条件更为艰苦。一席话,使本来就心里没底的我们愈加感到茫然。

早晨天还黑黑的就被喊声吵醒叫起吃饭了,每人一碗红烧肉两个烧饼。

那年月虽然只有年节才能吃上炖肉,但是早晨起来懵懵懂懂就吃肉,既没心情也没胃口。许多同学连肉带碗一并扔进了墙脚下的大锅里,我啥也没吃揣上烧饼就登上了蒙着篷布的大卡车。拉知青的汽车有六七十辆,亮开大灯迎着刺骨的寒风浩浩荡荡驶上了盘山公路。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沙石路上,车厢底板激烈地颠簸,屁股就像挨板子一样震痛,只好手扶车槽帮站起来看着那光秃秃的黄土高原发呆。路过每个集镇或县城,都有组织好的锣鼓唢呐队伍,扭着秧歌欢迎我们。人们穿着自家织染的土布黑棉袄,挥舞着粗糙的大手向我们致意。路边柴火摞成的矮墙把院落与道路隔开,柴垛上搭着晾晒的深蓝色土布棉被,可以看到芝麻粒般大小的白色斑点儿在被里儿上爬行,后来才知道那是虱子。

农田里种着一撮儿一撮儿暗绿色的植物,趴在地上任凭风沙吹过。有人说是韭菜,可是天寒地冻的没有遮盖,还不早就冻死了?有人说是水稻,可是这么干旱没有一滴水,如何长高?还有人说是麦子,可是麦子是一垅一垅种的呀?最后坚持说是稻子的人解释说:那是“旱稻”,所以不需要水。大家一致认可了这个解释,心里也得到些许安慰。这里如果能种“旱稻”,将来就不愁没有大米吃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冬小麦,由于干旱少雨只能点播,所以小麦亩产只有几十斤。虽然人少地多但是土地干旱只能广种薄收,辛劳一年所得粮食仍然养活不了自己,许多地方要靠国家救济。汽车始终摇来晃去在山路上盘绕,晕车的同学一有机会就下去吐,直到把胃里的东西倒空还在干呕。终于熬到了宜川县城,在县体育场我们下车,各公社知青站队点名,听完了县领导的欢迎讲话后就各奔东西了。由于去云岩的路途还有100多里,我们只好在县中学再忍一宿。

次日早饭后,我们乘大卡车翻山越岭继续向北驶去。临近中午汽车停在云岩镇,在公社大院前的空地上纷纷跳下汽车,我深深呼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心想:终于到了!但是回北京可真的不容易了!公社招待我们吃午饭,每人一碗小米拌着羊肉蒸熟的米饭,黄澄澄油乎乎的冒着热气,强烈的羊膻味儿扑鼻而来。饱受风寒和颠簸的我,只觉得胃里的东西一阵阵往上涌,没敢吃放下碗就赶快离开了。

我们5位男生和6位女生被分到了高堡生产队,宣布名单后,就见到来接我们的村民。他们头上系着白羊肚儿手巾,穿着前襟和袖口都磨得发亮的黑裤袄,腰里别着旱烟袋,用我们听不懂的方言嘘寒问暖,然后麻利地把箱子和行李结实地绑在驮架搭上了驴背。带队的村支书姓高,估计有50多岁,黑瘦的面容嘴里缺少门牙,但是不妨碍他笑容可掬地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

我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默默跟着乡亲们和载满行李的毛驴队,踩着石头过云岩河,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向云岩河南面的山沟里走去。

上山的路有些陡峭,“之”字形向上攀爬着。脚下棉鞋的塑料底冻得邦邦硬,走在同样邦邦硬的山道上不住地打滑。女同学拉着毛驴身上的绳子,小心翼翼地跟着。我们则到路边折一根木棍拄着前进。爬上一道高台就问:还有多远?回答说:不远了,再上去这个台就快到了。可是上到了那个高台,再上面还有几层更高的。再问,还是回答:不远了。终于上到了最高处,一眼望去前面是一片平原,除了农田看不到村庄。衬衣早被汗水溻湿,额头上冒着热气,找一处避风的地方坐下歇会儿。肚子咕咕叫,取出在富平发给的烧饼,用力咬了一口,居然还是白糖馅儿的呢。想起自北京一路上发的食物,面包、香肠、苹果什么都有,要么不吃要么送人,大家都有些后悔。

高支书指着前方一片老槐树说:那就是高堡村了。我们疑惑地走过去向崖畔下一望,居然是上下三层的窑洞村落。一片朝向东南的山洼,人们沿着自然走向把斜坡切成了立面,再垂直向里钻成半圆形的洞,洞口用土坯砌成墙垛,安上门窗就是居所了。支书把我们领到一家宽阔的院落里,在一群老汉、婆姨和娃娃的注目下,我们提着自己的行李默默地走进了窑洞,从此开始了新的生活。

生活的考验

男生住在下面的一孔窑洞里,每天到上面女生的窑洞去吃饭。刚去时,队里派人给我们做饭,点火烧柴锅过去大家都没干过。慢慢地我们才知道:

在陕北农村能把饭吃到嘴里真的很不容易。从驮水、推磨、发面、烧火、上屉蒸馍,得多少道工序呀,全都要亲自动手。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不久我们就自己做饭了。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每天回来面对的是没有蔬菜、没有副食、缺油少盐的饭。十几岁的我们没有经验不会计划,饭量越来越大,粮食越来越少。劳动生活异常艰苦,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情绪日渐消沉,没地方倾诉也没人指导。记得一天晚饭做烙饼,女生做剂儿擀面,男生看锅翻饼,烙熟一张我们吃一张,饼烙完也都吃光了,女生们只好饿着肚子掉眼泪。无望无序缺少沟通和理解,造成男女生之间的矛盾与隔阂越来越大,最后只好分灶各自开伙吃饭。

村里的青年路栓子结婚,他家徒四壁啥也没有,衣服帽子自行车都是借知青的,再穷按婚俗还是要摆桌请客的。那天从早盼到晚也没有人叫我们赴宴,直到半夜躺下了几位还在耿耿于怀嘀咕着。忽听到窑背上有人大声喊着,招呼我们上去吃饭。盼望的时刻到了,大家欢呼跃起,穿衣、蹬鞋、拔脚就冲出窑洞直奔饭桌。一盘摊米黄(糜子面的摊饼)、一盘白馍、一盘辣子面儿、一盘腌菜、每人一碗烩菜里面有一两片肉和豆腐,剩下就是白菜和萝卜了。风卷残云般的吞咽,三下五除二桌面已经是盘干碗净了。第一次喝到陕北的米酒,酸甜里飘出淡淡的酒香,每人都喝了好几碗,不是有喝酒的嗜好,而是可以灌满自己没良心的肚子。没等到再添一些饭菜时,司仪已经吆喝着让我们离开了,下一拨儿饥饿的客人都等着入座呢。

繁重的农活和艰苦的环境,使我们越发感到农村生活是那么艰难枯燥。

也有盼望的事情,就是每逢五号到云岩赶集。高堡距云岩25里山路,一个单趟要走两个多小时。村民去集上以物易物交换一些农具和油盐,而我们只是去邮局翻找一下家里的来信,顺便看看集市的热闹。如果能收到来信,真像过节一样的高兴。当然也有沮丧的时候,那就是来信告知:我们插队走了以后,没走的同学们都进了工厂。心里就像被人塞进了一块砖头,沉甸甸的难过了许久。有一次去公社办事,临走正赶上机关食堂开晚饭,我们索性买了饭票,吃完饭再回村。每人六两发糕一大碗烩菜,吃完跟没吃一样,临走把剩下的饭票都买成发糕带着。实在是没吃饱,路上忍不住边走边吃,没走多远就都吃光了,那一顿我们每人都吃了二斤多粮食,居然还没有撑的感觉。

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出工干活,留一个同学在家做饭。干到太阳正午,屋里人都来送饭了。由于手生饭做得慢,每次知青送饭都是最晚的。我们口干舌燥饥肠咕噜,手虽然还干着不停,心却望眼欲穿地盼望送饭的同学能早一点来。如果口渴,那比饥饿更加令人难忍。在严重缺水的黄土高原,庄稼和人都是靠天吃饭,但是每年降雨量却很少。人吃水要到南面沟底下泉眼淌水的石槽去取,用水瓢舀到木桶里,装满两桶放到毛驴背上,再上山走五里路,驮回来放到水缸里存着。队里毛驴少而且许多农活都靠它们完成,每家每天只能轮到一次驮水的机会,在这里水是最珍贵的。一瓢水先洗豆淘米再喂猪或做其他的,绝不轻易倒掉。洗手是奢侈的事,洗澡绝无可能。据说一生只有两次:出生和故去。在地里干活哪怕是在抓粪施肥,该吃饭了,饭前也就是拔一把青草,手在草团里揉一揉,拿起馍就吃。夏天在沟里锄地,天气闷热至极,不一会儿就嗓子冒烟了,只能摘些野果吃了解渴。运气好能找到一个水坑,旁边还有一颗颗牛羊的粪蛋儿,水面上浮着腻虫,噗的一吹小虫飞了,赶快趴地上就喝起来,边喝边吹,那就是渴到极限的我们。在山上干活就没这么幸运了,再渴也只能忍着,或者拔一把绿草,放到鼻尖上闻闻草的清香。至今,我家里厨房厕所都摆着塑料空桶,装洗涤用过的废水,再用来擦地板或者冲厕所。因为我曾经饱尝过缺水的艰辛,深刻地体会到: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只有水是不能再生的资源,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受我的影响,妻儿节水比我更加自觉认真。

艰苦的劳动

第一次干农活,就是把牛羊圈里的粪刨松,装到筐里担到田间地头积肥。

一条扁担挑两个筐压在肩膀上,开始还能忍受,第二天肩膀就酸疼了。然后两个肩膀交换着担,实在受不了就双手使劲向上撑着扁担。再后来两边肩膀肿起一手掌高,压上沉重的担子,肩头像针扎一样的锥疼,直到两肩麻木没了知觉。农活儿的种类也真是不少,我们是从抡镢开荒干起,犁地、播种、施肥、耱地、除草、收割、打场、晾晒、入库都干遍了。印象最深的就数收割小麦了,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眼看地里麦子熟了,天不亮就出发从最远的那片地开始割起。弯着腰手拿镰刀,搂一把麦子割下一刀,向前边走边割。慢慢地腰就开始疼了,直着腰没法割,弯着腰受不了,蹲着割使不上劲儿。手掌上磨破的水泡皮肤翻起来露出了嫩肉,镰刀把儿在手里好像握着一根烧红的铁棒。胳膊被麦芒扎的肿起一片片红云,汗水淹过就像撕皮似的刺痛。头顶上的骄阳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我们,大滴的汗水顺着裤脚流到地上瞬间就蒸发了。但是心里却默念着:千万别天阴,千万别下雨,万一下雨浇湿了场上的麦子,一年的希望就泡汤了。每年的麦收都是最受煎熬的。除去繁重的农活,劳动间隙也不能闲着,要抽空去山洼打柴。在山村烧水做饭全靠灌木柴火,而灌木都生长在陡坡上。一手捋着枝杈,一手抡起小镢照根部猛砍,砍不准砍到了腿上就惨了。开始劲儿小,好几下才能砍断,以后逐渐提高效率。柴砍好估摸着够背了,就用柔软的细枝条拧成绳子打好捆,镢把儿插进去扛在肩膀上,收工时背回来。我们没有干柴存货,都是随砍随烧。

用湿柴烧火很费事,难点着、冒大烟、火也不旺,饭做半截火就灭了还要重新点燃,所以我们常吃夹生饭。

同类推荐
  •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三

    我在美国读高3》就是以日记的形式细致而真实地描述了这样一位中国高中生在美国留学上高三直至顺利高中毕业前前后后的学习、生活经历。优美而朴实的文字中无不透露出美国的高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高中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作者和接待家庭一起快乐的生活等等。
  •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冰心三部曲)

    《寄小读者》是冰心重要的代表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冰心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 老舍评传(增补本)

    老舍评传(增补本)

    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作者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饱蘸着自己对于作家的深厚感情,对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细密体认,从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视点切入作家,给我们送来一份富有创见的回答。
  •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热门推荐
  • 辣手小王妃:修罗王爷,请给钱

    辣手小王妃:修罗王爷,请给钱

    异世最后一抹元神归来,废柴蜕变,强者爆发。邪肆魅惑,绝世无双,说的是她!嗜血妖娆,六亲不认,说的还是她!修仙炼药,神兽至宝,接踵而来!懦弱王爷化身嗜血修罗狂澜阴谋漩涡,无盐退却,王者归来。温文尔雅,绝色俊美,说的是他!如狼嗜血,狠辣修罗,说的依旧是他!一道圣旨,化身月老红线深深牵引,嗜血修罗化身可怜萌神一步步牵引住某位彪悍小姐,只听道:“心心,人家忘记拿衣服了……”“侍卫都走了,没人……”当可怜萌神化身嗜血修罗,霸道狂妄一览无余,再次听道:“本王的女人,就是要毁掉整个天下又何妨?”“世界上还有比本王更美、更可爱、更有钱、更厉害……的人吗?”某位女人嘴角抽搐不停,没见过这么自恋的……
  • 淡然:幸福的人生不较真

    淡然:幸福的人生不较真

    《淡然:幸福的人生不较真》讲述在这个忙碌的、充满诱惑的世界上,生活的焦虑和工作的压力,常常让我们无法开心和快乐起来。于是,就出现了一些社会现象。比如:有些人患得患失,有些人苛求完美,有些人悲观失望,有些人烦躁不安等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让我们痛苦不堪,甚至有人开始抱怨命运、抱怨社会的不公。其实,与其说是这些外界因素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少了份安宁,倒不如说是我们的内心少了一份淡然,少了一颗平常心,毕竟有些东西是强求不来的。
  • 简约生活

    简约生活

    写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是圆自己初中时代的一个梦吧,这是我开的第一本书,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我也一样憧憬着。但我想到最后大家希望的,还是平平淡淡的幸福,平平淡淡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喜欢我这一本SimpleLife~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仙帝是怎样练成的

    仙帝是怎样练成的

    你要揍我?经过众仙的同意的同意了吗?你要和我比有钱?你知道我的徒弟是谁吗?你要和我比背景?你知道我的父亲是谁吗?你要和我拼打架?你知道我的师傅是谁吗?三千世界,自有三千道理。而我,有我自己的道理!书友群:756223680快来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 扇缘

    扇缘

    闹饥荒充饥卖宝扇。公元1961年(农历辛丑),神州大地遭遇百年未见的自然灾害,城乡饥馑,四处逃荒。古城偏又下雪,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艰难度日的市民又遇雪天,真是饥饿加寒冷苦不堪言。偏偏有一人竟然冒着风雪,悠哉游哉地在街上溜达。这人三十来岁,不胖不瘦,戴顶鸭舌帽,手里摇着一把梅花折扇,迈着八字脚朝城中的会府街走去。扇子原本夏天纳凉之物,他居然在大雪天摇,此人不是疯子也是个怪物。此人名叫顾三更,是个收藏扇子的爱家玩家,一年四季扇不离手。他在市文物商店里当收购员,专门和古玩字画打交道。
  • 宠妻上瘾之漫天星辰不及你

    宠妻上瘾之漫天星辰不及你

    台上,主持人问道:“千然一次次的带给我们惊喜,这次的获奖更是让人激动,那么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一些比较特殊的人说呢?” 洛千然微微一笑,胜过星河的双眸看向底下观看席的一个位置:“漫漫人生,遇你于我,荣幸之至,余生,多多指教!” 某次,洛千然想接一部电视剧,于是,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笑嘻嘻道:“亲爱的,哪个......我想接一部电视剧的女主角,但是你放心,我保证,吻戏都是借位,可以吗?” 夜墨羽嘴角勾起:“你喜欢的,当然可以。” 第二天,洛千然扶着腰:“夜墨羽,我可以你大爷!”
  • 深情不及玖伴

    深情不及玖伴

    秦玖玖一直以为,他已经非常讨厌她,可谁知,她离开了他却紧追不放……“突然想环游世界了!”一天,某人突然兴致勃勃。秦玖玖眼睛发亮,立马跳起来:“我现在就去收拾行李……”然而,手却被拉住了。秦玖玖一愣,怒了:“怎么,你逗我玩儿呢?”男人帅气的绕着秦玖玖周身走了一圈,噙笑道:“游完了,感觉还不赖。”秦玖玖:“……”他自己也从未想到过,从秦玖玖出现在他生命中起,就成了他的全世界。(宠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那年盛夏是心动

    那年盛夏是心动

    蓦然回首,再忆往昔,是初遇?是心动……一次你以为的初遇:悬崖上的遇见,注定了再见。“你只会是我的。”“没那么简单。”再遇,是一个绝对的乌龙。也使她遇见了两只小包子,时池:“wow^棺材脸和小白花怎么能造出这么可爱的小包子啊!”知道真相后:“麻麻麻麻,我要看奥特曼打小怪兽!”“麻麻不要!香芋要看美少女战士!”时池哭笑不得,他再一次说:“你只能是我的。有什么难的?”时池痴痴地看着那张脸,身边围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孩子。是啊,有什么难的?我们就注定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