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400000006

第6章 云岩人看知青(5)

北京知青来了

兰云发

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是一个火红而又苦涩的时代,中国人民勒紧腰带、饿着肚子,高唱革命歌曲、日夜奋战在各条战线。只有一个信念:紧密团结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周围,多、快、好、省的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满怀一夜奔到共产主义的豪情壮志。

1969年初(阳历),我也就四五岁,北京知青来到了我们村。也许我也拥挤在欢迎的队伍中,但对于一个年幼无知的娃娃,当时的热闹场面没有留下清晰的记忆。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长的不断提及,使我对于北京知青不但一点不陌生,而且愈发感到亲切,即便过去了几十年,对他们的印象仍然挥之不去。杜昕、林夕、李淑勤、李向罡、赵晓静、李子猷的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并且激励着我成长。

没文化如何发展记得在村子中央社发家新挖的窑洞里,土还没咋出完,全体村民围坐在没有席子、凳子,更没有沙发之类的土炕、石头上,跟着北京知青扫盲识字,学唱革命歌曲。油灯下、小黑板,一字一画、一板一眼,教的仔细,听的认真。嘹亮的革命歌曲划破了山村夜晚的寂静。我们这些小孩也常常有一句没一句地跟着念叨,有时也夹在中间捣乱、添乱。

大人们整天忙于“抓革命促生产”,孩子们有的跟着放羊,很不安全。于是,知青们提出并帮助村子里办起了幼儿园,说不定它就是当时中国农村的作者系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南窑村人,高级农艺师,现供职于延安市果业管理局。当年,北京知青的劳动、生活以及思想品格给刚刚记事的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他的人生成长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朴素的语言,再现了一位孩童心目中的北京知青们。

第一个幼儿园!不到上学年龄的孩子由一名知青管理,教他们识字。就这样,我们早早地学会了标准的普通话。由于我们受到得天独厚的“早期教育”,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就能给高年级甚至高中的学生当普通话“老师”,普通话也让我享用一生,对于后来的公务交流和其他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走到全国各地都几乎没有语言障碍。

知识青年的到来,扫盲活动的开展,影响着我的父母,也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父亲对我们姊妹几个从小就要求非常严格:“你看人家北京知青,能说会写,啥事都能干好,你们几个可要好好学,千万不能给我丢脸。”

我母亲今年73岁了,凑合能识几个字的她提起那段生活,也常有些悔意。特别是进城十多年来,她对不识字的认识在不断加深。

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我的儿子开始上学,老人家嫌我们对儿女要求太严,加上心疼孙子,时常会抱怨:“能念下念,念不下算了,何必让娃整天为写作业哭个没完。”到了2004年以后母亲跟我进城,她经常和几个老婆子一起去延安城里逛商店,不识字的她更茫然了,甚至怕出门、怕上街。后来每次见到我妹妹、弟弟的孩子都会不停地说:“那时北京知青教识字我因为孩子小、家务多没好好学,现在哪里都去不了,啥都看不懂,简直成了一个废人”,“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千万不敢跟我一样,不然将来到社会上吃不开”。

革命戎装令人羡慕

小时候,军绿装、军绿帽、军绿包、毛主席像章那是大家的最爱。看到绿军装别提多羡慕了,“不爱红装爱武装”嘛。我们胸前戴的毛主席像章、手里拿的毛主席语录多半是北京知青给的。

生产队里高音喇叭中“最高指示”和“革命歌曲”响彻山野和村庄;公社里经常召开各种动员大会或批判会,村民们通过有线广播收听领导讲话、接受各种政治教育;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手里紧握毛主席语录、嘴里高喊将“革命”进行到底……

我的父亲曾经当过民兵连长,背着一支冲锋枪。我们常常因为偷摸、偷看枪支而遭到训斥。个个民兵的门后或隐蔽的地方也都挂着枪,也常听说我的那些嫂嫂、姐姐们为靶场吃了“烧饼”(就是打靶零环)而哭泣不止。火爆而好胜的父亲每次回家都会念叨:哪个知青认真、靶打得好;谁的全部脱靶了,吃了烧饼等等。

民兵训练也紧紧扣着我们幼小的心,我们会用大人们捡回来的子弹壳做成手枪,装入鞭炮里倒出来的火药,学着他们的样子“游戏”。我父亲还给我做过木质步枪、手枪,后来自己还做过纸蛋枪、炮壳枪,大概有七八支吧。

出门上学总会带一两把在书包里,一有空就会投入“战斗”。

记得常有拉练部队在云岩驻扎,学校会组织全校师生在马路上不断地挥舞毛主席语录、高喊革命口号,列队欢迎解放军。晚上还常常结伴去军营(有些露营在农民家)看解放军烧火做饭等,似乎还蹭过人家的大米锅巴。有一次为了迎接解放军而回家取毛主席语录,还有几百米就看见解放军的队伍来了,那种着急是无法形容的,以至于来不及脱鞋就从河里跑了过去。那时我才朦胧地知道,什么叫做“军民鱼水情”。

抓生产过上“好日子”

北京知青来了,给农村带来了好运,生产大队、小队里都建起了砖瓦厂,还有那每年几十亩的西瓜、小瓜。以农为主,多种经营,既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增加了队里的收入。那时,我们村的一个工到达了一块多钱,一般的只有两三毛钱,甚至更少,这让那些干了一年还收不抵债的村子好生羡慕。

在我们村,如果全家人都务农,其收入比“一头沉”(指夫妻两人,一个在农村务农,另一个在外面挣工资)家庭还多,有些干部的工资还不够拿回家给生产队还债。在南窑村,从小到大受冻挨饿的日子我们几乎从没有过;女孩出嫁人不愿出村、男的有点智障也不愁娶不到媳妇。我们家的亲戚经常怕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而半夜三更、翻山越岭几十里来我家“借粮”。

砖瓦厂也成了孩子们戏耍的好地方。看大人烧砖捏瓦,在空闲的砖窑里捉迷藏,把过路马车师傅给的蛮茎(就是红心的大头萝卜)放在砖窑顶上的热土里烧着吃。大人有时会捏些四不像的马、狗、猫之类的放在砖窑里蹭烧,“蓝色的精灵们”成了我们爱不释手的玩具,家里炕头上随处可见。

公社的收购站每年到年底会从各村收购不能服役的老骡子老马,以及猪牛羊鸡等送往延安,其中会留一部分在当地宰杀后凭票购买。往延安送猪羊等工作交由南窑村承担,村里男劳力少,北京女知青不怕苦、累,充当绝对主力,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们也就有机会期盼、享受到家长从延安带回来的饼干和面包,有时还会吃到石榴啥的,感觉好幸福。孩子们经常会围着看人家屠宰,争着抢着把那些猪尿泡(膀胱)让大人吹的像足球一样大,用绳子在棍上绑几个玩耍,干了的猪尿泡常被摔得砰砰响。我们的童年真是玩具多多、快乐多多。

每年秋冬农闲季节,知青们都会和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设施,把许多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川地,塬地变成了高产田。大队、小队的水浇地菜园子成了又一个亮点。几十年之后,当年改造的农田依然平整,而水利设施由于后来疏于管理,已大不如从前。

农村文明前进一大步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经济和医疗条件特别差,农民有病都硬扛着。肠胃受凉感冒肚子疼基本靠喝热盐水,感冒疼痛基本靠喝生姜、红枣水,掰钵钵(拔火罐)算是很先进的治疗手段了。有的实在没条件就靠蒙着被子发汗,我曾见过为了发汗抓一把生小米强行咽下让发汗的。所以好多病都耽误了。

北京知青破天荒地办起了医疗室,并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主动上门给村里人免费治疗,小病得到及时治疗,大病、急诊也能及时送到县医院,小孩的生育成活率也大有提高。我们村里有了自己的医疗站。

北京知青的到来也给我们村带来了好多新气象,村容村貌整洁了,妇女开始讲究了,家里收拾得干净了。村里经济得到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思想也在悄然变化,这些都有北京知青的功劳和汗水。

年轻人更活跃了,邻里的关系更紧密了,学习识字的积极性也在不断高涨。那时人们对北京的仰慕和向往是由衷的,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别说大人,就连我们这些娃娃也会时不时地“亢奋”。

插队数载情谊一生

过了几年,知青开始被招工、上大学、返回北京,可他们对于云岩、南窑,甚至陕北的感情却始终没有淡化。他们“想家了”就会想起陕北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

记得有一年放羊的父亲挖了许多山丹丹花的根茎放在我家的炕上,准备寄往北京,满足知青们的一点“心愿”。第二天早上家里恰好来了一个乞丐,看到后硬说是大蒜要吃,一家人费了好大的劲也不能说服他,只好让他尝一口了事。

知青们陆续走了,村里人很伤感,有些人做事也少了主意和帮衬。在后来的许多年中大家有事都会写信请教。更让村里人欣喜的是,40多年后,北京知青说起云岩、南窑依然是“我们村”、“我们村里的事”、“我们村里的人”,让人咋能不激动。

云岩、南窑是北京知青的第二故乡,北京知青是我们村里人的良师益友,我们永远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同类推荐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 怀乡散文:水流林静是故乡

    怀乡散文:水流林静是故乡

    这是一本关于故乡、关于生命、关于亲情的漫长回忆的书。作者以其温和的,如诗如画的笔触,描绘了澧水下游一个名为南江的小乡村和生活在这小乡村里的最普通的一家人。
  •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是自《草叶集》全集中精选出最精华的篇目,记录了美国“自由诗之父”惠特曼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整个时代和国家的面貌。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语言,《草叶集》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它摒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开创了新的诗风,大力讴歌了自然的壮美,洋溢着时代激情,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神秘主义风格,是十九世纪美国的一部史诗。亨利·米勒、艾伦·金斯堡等后世艺术大师曾深受这部诗集的影响,电影《死亡诗社》也曾向其致敬。
  • 传统文化青春行:我对经典有话说

    传统文化青春行:我对经典有话说

    本书由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相关文章组成,文章以“我读”的形式,对《弟子规》《菜根谭》《了凡四训》《群书治要》等中华传统古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作者将自己的解读与现代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圣人哲言中的智慧,来启迪现代读者的工作、生活。书中引用了许多与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故事与说理结合,纵横古今,增强了图书的可读性,也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吸收。
  •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大家小书:舒芜说诗

    本书选取了舒芜先生论述唐宋诗的经典文章20多篇,内容涉及行旅诗人孟浩然、王维散论、李白诗中的白日光辉、高适与岑参、猛禽鸷鸟──杜诗中常见形象、论韩愈诗、细读元稹《行宫》、读郑嵎《津阳门诗》、谈《唐诗三百首》、帝里皇都和山川郊野、由动物装饰到植物装饰、隔篱娇语、名句的后来居上、扁舟·轮舶·宇宙飞船、李清照的“扮演”、何用嫁英雄、花下一低头、彻底悲观的《人间词》等。
热门推荐
  • 豪门侍女之痴少有毒

    豪门侍女之痴少有毒

    J市鼎鼎大名的唐氏集团,旗下公司遍布全国,唐氏集团未来的接班人,聪慧过人,十岁就被誉为商界天才,然而十几年过去了,这未来的接班人却迟迟未出现,以至于多年后的人们都忘记了这件事。沐风本应是一个站在顶端的男人,却顶着痴傻的名义生活了十几年,属于他的东西必须亲生夺回。简依依重度宅腐患者,懒癌晚期,饶是有一腔热血却只是奉献给了床,放着每天在家打游戏睡觉的日子不过,偏偏跑去伺候人,被某人各种使唤,要是知道因为当初多看了某人一眼,恨不得把眼珠子挖出来。简依依仰头绝望的看着眼前这个威武高大,帅的刺眼的人,心里默念:谁说他是傻子的,特么出来,看我不打死他,要不是看你有几分颜值,鬼才愿意受这份委屈。小日常简依依一脸惊恐:“这.....我....我不是故意的”吓得声音都在颤抖。沐风看似很难办的说:“这可是前朝的,目前的市价可是五十万,哎,就这么碎了,也不知道这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值多少钱呢,真是可惜了啊。”简依依心碎了一地,这么屁大个杯子,咋就那么值钱,值钱的东西老师没有教过,要收好吗?“那要不是你突然靠过来,它也不会碎。”沐风一脸坏笑的说:“是不是你碰掉的?”简依依无奈的点头,沐风笑意更甚:“那不得了。”沐风悠闲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指着茶几上的果盘笑着说:“我要吃这个。”蹲坐在一旁的简依依冷冷的说:“你想吃就拿啊,反正是你自己家,不用跟我打报告。”沐风邪魅一笑“我要你喂我吃。”简依依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他的侧脸嘲笑着说:“少爷,难道你没有手吗?这是什么?”戳了戳他的手背。沐风一脸心疼的说:“哎呀,一想到我最喜爱的杯子被有些人给摔碎了,我这个心啊,整个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哎。”这话一出,简依依气不打一处来,却又不敢发作,乖乖的拿起桌上上苹果递到他嘴边,却见他笑着说:“我要吃葡萄,记得剥皮哟~~~。”我去你大爷,我特么吃个香蕉都懒得剥皮的人....心里虽然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嘛。
  • 盗墓(卫斯理珍藏版)

    盗墓(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三个神秘来客突然出现,让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发慌了,更掀起一场盗墓风波。两卷莫名其妙的录音带,引发连串死亡事件,令情势愈见复杂神秘。为了情义,为了好奇,卫斯理毅然插手调查,这个决定把他推进不能自拔的谜局……地球人,在观念上,至今为止,还不够资格作为宇宙里的生物──连作为地球生物资格都不够,为了国与国的界限,这个主义和那个主义的不同,打得难分难解,这样的低级生物,有什么资格把自己提高到宇宙的层次。一贯地鄙视地球人,是!——倪匡(卫斯理)
  • 佛说咒目经

    佛说咒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攻略:邪魅男神,要抱抱

    快穿攻略:邪魅男神,要抱抱

    数百年前一场大战,他为救她魂飞魄散。自此,她踏上寻爱之旅。只是…#身着白衬衫的温润学长朝她伸手:“晚晚,过来”;一袭红衣的邪魅皇兄拥她入怀:“晚晚,抱抱”;一身黑衣的病娇弟弟将她逼近墙角:“姐姐,别走”……#最后的最后,慕晩歌怒吼:“帝九辞,老娘不伺候了!”
  • 跨界道长

    跨界道长

    上本书因不可抗力因素太监了十三在此跪拜各位读者老爷请求原谅,幼苗新书《自九叔世界不朽》以轻装上路,还请诸位老爷多多关照,十三在此跪谢各位。诸位老爷可以小看一下开头,觉得不爽或者想K我的可以在新书里(????)=?盘我。
  • 网游之三国如画

    网游之三国如画

    因为意外而死亡的王墨,在游戏中活了过来,人死不能复生,但当王墨想要体验一下醉卧沙场,美人为膝的生活时,他发现这个游戏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 恶灵专售

    恶灵专售

    平庸且怂的大学生李华,在腹黑萝莉的胁迫下,无奈地和一种叫恶灵的东西产生了联系;然后,又无奈地受到一只恶灵的影响,重生到了斗气与魔法的世界;咱不会魔法,也不会斗气,但是咱还有恶魔的力量。(剧情包含推理与变身与召唤,但目前啥也没有。作业,课程,考试围绕着我,我也很无奈。客官可否支持一哈?)
  • 青羽之破

    青羽之破

    逃亡到青羽村三年后,方青羽突然得知自己权倾朝野的大奸臣亲爹被皇帝处死了?? 怎么办?她连自己亲娘是谁还没来得及问呢? 招个魂问问看吧。 谁知这一招却招出了一连串的事件!! 这其实是一个倒霉孩子在乱世中不停克夫的故事。女主无重生无穿越,但是有亲爹给的各种buff 新建了一个读者交流的地方,欢迎加入 828781116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

    《生如夏花:泰戈尔诗选》收录了泰戈尔最具代表性的《飞鸟集》和《新月集》,并精选《故事诗集》《游思集》《吉檀迦利》《园丁集》《采果集》等作品的精华内容。这些诗歌语言清丽,意味隽永,将抒情和哲思完美结合,给人以无尽美感和启迪。在编辑过程中,我们选配了与诗意相契合的精美图片,所配的图片能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译文清新隽永、韵味悠长,完美展现出原作的精神与气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