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500000007

第7章 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2)

(三)为群众改善衣着打扮而建的两个化工厂

1.北京有机化工厂

北京有机化工厂(原称维尼纶厂)是由化学工业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以生产合成纤维单体(聚乙烯醇)为主,供北京纺织工业作为生产维尼纶纤维的原料,1963年10月动工,1965年8月投产,为大型一类企业。1965年11月19日,朱德委员长为该厂题词:“加速发展化学纤维工业,赶上并超过国际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有机化工厂第一个从日本引进年产1万吨聚乙烯醇成套装置和技术,利用北京化工二厂的电石发生乙炔,生产聚乙烯醇。

从远处眺望北京有机化工厂,就像数十座大型锅炉的烟筒巍然屹立在北京东南郊的大郊亭;从近处看,又像巍峨壮观的塔林。这些高大的“烟筒”就是从国外引进的聚乙烯醇生产装置。安装这些生产装置时,在没有先进的起吊设备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利用两台转盘桅杆进行吊装,平均两天吊装一台,仅这一项工程就用去了两个多月时间,工程投资8993万元。

北京市有机化工厂年产6.6万吨醋酸乙烯装置北京有机化工厂为了发展有机化工原料的生产,扩大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途,还先后建成了聚乙烯醇水溶树脂、聚醋酸乙烯乳液、酒精氧化制醋酸、多品种聚乙烯醇、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乳液)5套生产装置。从1969年10月开始,经过1年零7个月的攻关会战,对引进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只用原建厂投资的7.7%,实现了产量翻番,同时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先进行聚乙烯醇非纤维用途的开发研究。1970年还自行设计安装了年产1000吨的水溶树脂釜式生产装置,1975年又建成年产600吨聚醋酸乙烯乳液装置,1976年建成年产200吨的醋酸乙烯-乙烯共聚装置,企业由建厂时的单一品种生产发展为多品种生产,由醋酸乙烯、聚乙烯醇衍生的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建筑、涂料等行业。

1981年,为发展电影、电视、国防军工用的聚乙烯醇新产品而建设的项目,关键设备皮带醇解机是从国外引进的。1992年开工、1995年竣工的醋酸乙烯扩建改造工程,部分关键设备和技术从国外引进。1998年6月进行的醋酸乙烯工程扩建,引进了国外高性能催化剂并增建部分设备,使醋酸乙烯年生产能力增加2万吨。1995年,进行醋酸生产装置改造时,引进了澳大利亚ICI公司乙烯氧化法工艺路线二手设备,总投资5442万元。

北京在第三次发展乙烯工程时,还在北京有机化工厂建设了国内第一套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EVA)生产装置,于1995年3月投产。EVA树脂装置是北京乙烯工程4套主要装置之一,总投资7.4792亿元,全套装置的工艺过程采用集散系统自动控制,可满足14种不同牌号EVA树脂的生产工艺要求,年生产能力4万吨。

2.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开始起变化,纺织部决定在北京市建设一座以生产群众日常生活用品为主的综合化工厂。1956年3月,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开始筹建,选址朝阳区英家坟,由纺织工业部投资。作为全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实验基地,其生产装置是由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提供的一套实验性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聚乙内酰胺(棉纶)380吨,1959年12月建成投产,是我国第一座合成纤维厂(后改称华英纶化纤有限责任公司)。

从1965年开始,该厂又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老设备,经过改造后投入使用。其中给2016帘子线纺丝机增加了两个纺丝位,使帘子线生产能力由25吨提高到100吨;改造了短纤维的工艺流程,使其年生产能力由330吨提高到1200吨;扩建了复丝纺丝系统,使其年产量由25吨提高到100吨;对RSI单丝机聚合管进行改装,使其年生产复丝能力达到80吨;对复丝系统采用VC406纺丝机,年生产能力达到了400吨;还扩建了帘子布生产系统,使其扩大到生产渔网丝、帆布丝及多种帘子布等范围,年生产能力达到450吨;还对短纤维系统进行改造,每年可生产工业用丝800吨。从1986年起,该厂又先后引进了年产能力310吨的细综丝生产装置,年生产能力1000万平方米的无纺布生产装置,年产1500吨的高速纺丝生产技术与设备,以及6套棉纶民用丝生产装置,总投资1.2843亿元。1984年,该厂又对短纤维系统进行改造,每年可生产工业用丝800吨。

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从1962年起就自建了多套生产装置,不仅提高了原有的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增加了短纤维、综丝、聚氯乙烯短纤维等产品的生产。在技术引进方面有细综丝生产装置、无纺布生产装置、高速纺织生产技术和棉纶民用丝生产装置。多年来,该厂不断进行扩大再生产及技术改造工作,使合成纤维长丝纺丝年生产能力达到万吨以上。其中高速纺丝为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综丝为国家名牌产品,是国内生产规模最大、规格最全的生产厂家。

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除对原有生产装置进行6次改造外,还建造了5套新的生产装置,在1975年纤维总产量达到2703吨,为1965年年产量的2.3倍。并在化工六厂开辟了涤纶纤维生产基地,进行试验性生产。

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主要产品有:锦纶综丝、锦纶浸胶帘子布(丝)、锦纶高速纺丝、无纺布。其中纤维年生产能力为9520吨,帘子布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1959年,北京合成纤维实验厂引进国外一套实验性装置,以聚乙锦纶为原料,经聚合、抽丝,生产长丝、帘子线、短纤维3种产品,统称锦纶,年生产能力380吨。1960年以后这个厂在对引进设备进行更新改造的同时,自行建造了综丝、聚氯乙烯短纤维、帘子线、帘子布浸胶热伸张等生产装置,扩大了生产能力。1986年至1994年,还先后引进国外综丝、长丝、无纺布生产装置,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到1996年,合成纤维实验厂合成纤维产量达到10099吨,1997年为10495吨。受市场影响,1998年产量下降为7710吨,主要产品有锦纶帘子线(布)综丝、长丝、无纺布4种。

(四)以生产军工产品为主的北京化工四厂

北京化工四厂原为1956年公私合营后成立的西四化工厂,1960年改建为地方国营企业,是生产军用再生药板的主要厂家。

北京化工四厂于1964年由市区迁入房山区,主要产品有空气再生药板、金属钠等无机原料。1965年投资1058万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1万箱空气再生药板生产装置及相应的公用工程。1974年第一次扩建后,药板年生产能力达到3.5万箱。后来,相继实施了四个项目:1984年建成了年产4000吨的聚丙烯装置;1987年从国外引进了年产1000吨聚丙烯粒料生产线和年产45万平方米的聚氯乙烯发泡壁纸生产线;1989年建成了年产200万箱化妆品车间。以上4个项目共投资883万元。

1995年建设了年产7万吨的丁辛醇装置。丁辛醇装置是北京乙烯工程的主装置之一,造气部分采用引进的德士古公司的技术,制氢部分采用引进的林德公司变压吸附技术,羟基合成部分采用引进的三菱化成公司工艺,全套装置具有能耗低、操作稳定等优点,并配套建设2200hW热电站一座,工期两年,总投资14.7233亿元。

该厂还与香港宝信国际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北京华颖化工有限公司,建设了年产增塑剂3万吨的增塑剂生产装置,以本厂自产辛醇为原料生产邻苯甲酸二辛酯(DOP),总投资6090万元。到1997年,这个厂的固定资产总值达14亿元,是化工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

(五)为美化市民生活而建的北京染料厂和北京红狮涂料公司

1.北京染料厂

原称北京市兴华染料厂,是由多家作坊组合而成,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地方国营企业。1964年搬迁到东郊垡头,利用1958年5月动工建设的北京化肥厂的基础设施,改建为北京染料厂。1970年至1973年,北京染料厂实现产品结构的重大调整,4类十几个品种的低档染料下放,利用原有的厂房、设备,生产12种高档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1970年投产的还原靛蓝为国内第一家生产的产品。1972年,染料产量达到1615吨,为1965年的2.3倍。

2.北京红狮涂料公司

是由原北京油漆厂(其前身为工程公司油漆厂,后改称阿克苏诺贝尔-红狮涂料有限公司)、北京油漆二厂、北京制漆厂联合组建的经济联合体。1953年9月至1954年4月在丰台区宋家庄建设新厂,建筑面积2376平方米,增建一批主要生产设备,油漆年生产能力达1400吨。从1962年至1980年进行新型涂料开发,先后建成年产600吨的醇酸磁漆生产装置、160吨硝化棉和年产700吨喷漆稀料生产装置,年产500吨的醇酸树脂生产装置、环氧树脂、特种甘油生产装置和年产2500吨的丙烯酸树脂生产装置等。从1981年至1990年,北京红狮涂料公司还先后从国外引进5套生产装置,包括年产4500吨的醇酸树脂全套生产装置、年产1500吨的乳胶漆生产装置、年产2000吨阴极电泳漆和年产300吨塑料油墨生产装置及年产1000吨粉末涂料生产装置,投资达3556万元。这个公司还于1993年建成年产2000吨的高档汽车漆生产装置。

(六)为配合“三电”工业发展而建的北京化工厂

为配合“三电”(电子、电影、电视)工业的发展,北京市于1950年建成了北京化工厂。北京化工厂的前身是高崇熙(1901-1952年,中国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于1950年创建的北京新华化学试剂所,1952年、1953年先后与上海一心化学厂、北京中华企业公司等合并为北京化学试剂研究所(地址在北京西郊)。1956年又相继并入39个中小型化工厂,成为北京化学试剂厂,1958年迁至北京东郊化工路,改名为北京化工厂,为大型一类企业(后来,北京化工厂和位于通县的北京化学试剂二厂和北京化学试剂厂合并组成北京化学试剂总厂)。以生产化学试剂和其他精细化工产品为主。

1971年,北京化工厂研制硅烷、砷烷、硼烷、磷烷成功,产品供应国内120多个电子工业用户。同年,参加全国油溶性成色剂的开发攻关,利用本厂技术优势,最终确定了成色的结构和工艺路线,1975年正式投产。北京化工厂主要生产增塑剂、感光材料和信息材料,在1985年首次引进年产50万张的PS版生产装置并建成投产。1988年10月,从日本引进生产技术与关键设备,建成年产90吨的彩色荧光粉生产装置。

北京化工厂是中国最大的化学试剂厂之一,生产化学试剂及其他一些精细化工产品。主要有无机试剂、有机试剂、生化试剂和临床化学试剂、环境科学用试剂、光学和电子工业用试剂、军用和民用发光材料、电影和照相用感光材料、印刷用化学品、胶粘剂以及塑料助剂等。建厂以来累计生产近4000个品种。北京化工厂还是中国化学试剂科技情报中心和质量监测中心,并受国家标准局的委托,负责组织制定化学试剂的国家标准。1995年9月,在建设彩粉二期工程时,除新建的蓝、绿粉的烧成炉是从日本引进外,其余设备均为国内制造。

(七)以生产酒精、薄膜类产品为主的北京助剂二厂

北京助剂二厂曾称北京石油化工厂,位于永定门外宋家庄,是1958年在公私合营炼油厂基础上改建的。

该厂从1965年至1986年建设的主要装置和产品,有年产150吨酒精-乙烯法低压聚乙烯生产装置。1972年自建的重油裂解装置投产后,以石油裂解气代替酒精为原料生产低压聚乙烯,年生产能力750吨,比1965年提高4倍。为开展产品深加工,1982年又引进了年产1500吨薄膜机1台,并且形成年产500吨钙塑生产车间。1984年到1986年,先后引进了薄膜机5台、吹塑机4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绑材机1台、柱塞机3台。该厂还对生产原料进行改进,1972年以重油裂解气代替酒精发生乙烯,年生产能力提高到750吨;1977年再次改造,以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燕山石化公司前身)的乙烯为原料,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吨。1981年对生产装置进行第三次改造,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1992年11月,作为北京乙烯工程(非燕化乙烯工程)的配套项目之一,建设了年产1万吨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装置,为保护首都环境,该项目选在远离城区的朝阳区豆各庄北京化工八厂进行建设,投资1.0194亿元。北京助剂二厂是国内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唯一厂家,拥有近20年的生产经验,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检验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1994年建立的新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吨,分子量为1百万至6百万,产品畅销国内外。20世纪90年代,北京助剂二厂与利税大户北京化工二厂合并。

同类推荐
  • 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

    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

    《佛冈试验: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虽然冠以“佛冈试验”的名字,但在“三农”领域,实际上是视通古今中外,深具发散性、对比性、深刻性。书中对佛冈以及他地新农村建设经验的提炼准确到位,不虚、不空、不牵强;对佛冈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剖析,不躲、不藏、不回避,既能高屋建瓴,又能脚踏实地。佛冈试验区在规划先行中实现政府有效引导、在产业发展中坚持以农为主、在土地流转中保护农民财产权利、在基层治理中强调自治重心下移、在生态建设中凸显互动共治、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多方合力,书中都有涉及并且深入浅出地剖析,并对政企农联手、产业发展、土地流转、自治重心下移等新农村建设中的疑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米塞斯评传

    米塞斯评传

    米塞斯评传关于米塞斯的传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米塞斯自己撰写的早年回忆录;另一种是他人写的米塞斯传记,其中包括其夫人在其去世后写的回忆录和许古斯曼的详实巨作,当然也包括本书。本书全面而简明地介绍了米塞斯的一生,主要包括其经济学思想和其影响。柯兹纳作为米塞斯的学生和一名极富影响力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他追溯了米塞斯一生的关键时刻和重要事件,解释了其对经济理论的核心贡献,并评价了米塞斯对20世纪经济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影响。篇幅虽小,但要言不烦,这只有深刻把握米塞斯和奥地利学派思想的大家才能做到。
  • 欧债危机启示录

    欧债危机启示录

    近年来,欧债危机经历了爆发、蔓延、愈演愈烈、逐渐平复的过程,但衰退的阴影依然存在,对欧债危机的解读也众说纷纭。本书作者认为,欧债危机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它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战略因素的影响,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博弈。或许从欧洲历史和国际金融大局的视角出发,更能解释清楚货币问题的政治逻辑。
  •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一书记录了后苏联时代新富阶层的崛起。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一直到普京上台初期,几个甚为瞩目的寡头带领俄罗斯进行了未曾有过的险峻试验。从权力推手别列佐夫斯基、媒体大王古辛斯基、石油大亨霍多尔科夫斯基、银行巨头斯莫伦斯基、青年改革家丘拜斯到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这些寡头化身新秩序的建筑家和鼓吹者,反过来操纵旧制度,推动了财富与权力的联姻。在寡头资本主义走向盛极之时,他们基本上控制了国家的油气、电力、冶金和金融业,并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媒体,操纵着舆论。
热门推荐
  • 让我在繁华尽头爱你

    让我在繁华尽头爱你

    一个不安分的女人,任性又疲惫地活着,离了婚,没了工作,情人也移情别恋,就在人生谷底的时刻,突然又查出患了癌症!然而就在这种绝境下,她竟然狂热地追求起自己的主治医生!看似违背世俗道德的行为,背后又闪耀着怎样的人性光辉呢?她的命运会是如何呢?她能否在生命尽头得到她想要的爱情呢?《让我在繁华尽头爱你》,笔触灵动细腻,故事激情澎湃,感悟深刻到位,让人们在生与死,灵与肉的纠缠之中,深深地思考,存在,与爱。
  • 艾泽拉斯的冒牌恶魔领主

    艾泽拉斯的冒牌恶魔领主

    一个AFK的魔兽世界大腿玩家被可爱女术士召唤到艾泽拉斯的冒险故事。
  • 重生西游之白骨天尊

    重生西游之白骨天尊

    战歌本是西牛贺州白虎岭的一只白骨精,她潜心修行却不料卷入了南北联盟的争斗之中,她意识到埋头苦修并不能得到什么,于是便跟随路过的孙悟空前去拜师学艺,岂料自己竟时时刻刻面临着被踢出门派的风险,同时还要时时刻刻提防身边的人,战歌面无表情道:“我自我心问成败,奈何尔等太过妄自菲薄!”她到底能不能留在门派?她的妖怪生涯该何去何从?当她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时,她到底该怎么做?她最信任的人一次又一次伤害她,她会心灰意冷吗?直到多年以后她回到羽化洞,她都始终无法相信,自己这一生为何经历那么多的磨难。
  • 宸天剑帝

    宸天剑帝

    这本书以《最强神话皇帝》的剧情为参考,综合了很多小说的剧情,但整体的还是自己写下来的。看吧,不喜勿喷。
  • 成为篮球明星

    成为篮球明星

    成为职业球员是什么样的,成为角色球员是怎么样的,成为明星球员是怎样的,成为联盟顶级球员是怎样的,一步一步来。
  • 天底之上神将

    天底之上神将

    自从陨星降世,迷雾森林变成了一片魔物的区域,先知曾说过魔物的力量会迟早归来,多亏有两条神水的保护,使得我们这片地域不受到魔物的入侵,神明的信仰一定会再次赐予我们”士者“更加强大的力量。我说:“水波一处激流起,碧波缠色散涟漪。涟漪几折迂回往,层面相叠浮飘荡。”冰晶之士说:“飘荡四方铺浸没,水光映闪动折射。折射百态竟堕落,鱼群涌溢踏翻飞。”
  • 异古景国之三世离殇

    异古景国之三世离殇

    穿越?不是吧,这也太狗血了吧?靠,为什么我经常被绑架?难道我就这么‘欠绑’吗?没想到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孙玉竟然那么“抢手”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不注意又被绑走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穿越而来的孙玉和这些秘密又有什么联系?
  • 我掌控了世界

    我掌控了世界

    灵气大爆炸的时代,一切都天翻地覆王休穿越三年,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带妹苟活。直到有一天,一觉醒来,周围的一切终于变了……三年蛰伏,一朝蜕变。王休不屈的喊道:“我命由天不由我,但这个世界,由我掌控!”这是个小人物,不屈不挠,努力掌控世界的故事。
  • 好风正当时

    好风正当时

    她是一位乡村女教师,也是一位隐身的土豪。她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守护好她爱的那些人,一个是让帅得不要不要的他成为她孩子的爹。她高、她瘦、她不漂亮、不会做饭……被老妈骂了二十多年有些小小自卑的她担心他看不上她怎么办?好在咱有钱,就用钱砸晕他~谁知他竟然……而且他竟然……原本应该过上幸福生活的两个人毫无准备地被打入地狱,成为世界上最悲惨的人~难道真的“此题无解”吗?老天爷呀,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 江山归谋

    江山归谋

    惠慈太后狗血的被自己的儿子捅死了,更狗血的是她变成了她的侄女儿。当她与她的孩子们狭路相逢之际,太后娘娘……算了,顺便争个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