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1700000004

第4章 鼙鼓声里的《涉江词》(1)

第一节 流离转涉的生活纪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开始,北平旋即沦陷。四个月后山西太原失守。自东北三省、内蒙古,至此全部陷入敌手。接着,苦战上海的八百壮士的事迹传颂全国,11月12日,上海,这国际知名的大都市,也升起了太阳旗。再过一个月,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他们并抡起了屠杀老弱妇孺三十万人命的屠刀。这些原来是中国文化、经济、政治中心的地区,都沦陷了。侥幸存活者,“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敌后展开了山地游击战。这就是归入抗日统一战线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代表中国文化的着名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南开、中央大学……也都西迁逃亡。

这对于文化、学术界人士来说,也是一条长征之路。主要是沿长江,经武汉,上四川,如郭沫若等。有的经武汉、河南上延安,如何其芳、冼星海;有的经安徽、湖南,走向昆明,如钱锺书在《围城》中所描写的那样。祖棻、千帆当时毕业不久,还要寻找工作谋生,其困难可以想见。

人生的际遇不可捉摸。

沈祖棻没有向新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前行,前此她也曾在《南京朝报》做过《妇女与家庭》周刊的编辑,做过王平陵主编的《文艺月刊》的助理编辑。但那里没有她追求的文学,她又不屑于奔走于达官与贵妇人之门采访,其结果只有悄然去职。

祖棻在中央大学毕业后,又就读于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除前述黄季刚、吴瞿安、胡小石等先生来执教外,又增加了胡翔冬[14]、商承祚[15]、刘国钧[16]、刘继宣[17]等名家大师,还有肖印唐[18]、章荑荪[19]、高文[20]、游寿[21]等学友。她在这里认识了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湖南宁乡人程千帆,他们一同徜徉在辉煌的古典文学殿堂之中,祖棻更醉心于古典诗歌的精巧绝伦的艺术了。

她的纯真的性格,接触了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后,增加了愤懑与沉思,除上一章所述的故事新编创作外,在文学形式的选择上,她选取了难度最大、格律最严的诗歌形式——词,来表述那内涵深邃的诸种无可奈何之境与万不得已之情了。

四百首《涉江词》就是见证。

祖棻在爱情上是受过打击的。她曾真诚地爱过一位“革命青年”。

在他身陷囹圄的时候,她准备为他作出牺牲。但这时却发现他已有发妻。她强忍着蒙受欺骗的痛苦,一面仍然照料他的狱中生活,一面设法通知他的妻子赶来,然后正言与他诀别。这个青年后来以背叛信仰为条件爬出了牢房,投靠反动派,得以被保送去意大利深造。他还劝说祖棻与他同走外国,被祖棻断然拒绝了。“关上你剥蚀的记忆的锦匣,我也将那金钥匙投入海底。”这能帮我们解读她的新诗《春夜小唱》。祖棻当时并未接触马克思主义,但人格的尊严让她认为背叛自己的信仰是可耻的。

在艰难折磨中,她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一页。

1937年9月,日寇轰炸南京,里巷皆空。她和程千帆同往安徽屯溪避难,就在那里结婚。“出当代大师之门,为世间才子之妇”(四川大学教授曾缄语),一时传为佳话。

屯溪属皖南休宁县。三国时孙权曾屯兵于此,因以得名。在三十年代,它是安徽茶叶的集散场,着名的皖漆、徽墨、宣纸,也在这里集散,素有“小上海”之称。南京告急,这里更成了军事重镇。在这里生活也是大不易的。祖棻幸得肖印唐介绍在迁往屯溪的安徽中学[22]教书。豪爽的肖印唐还将自己的住房让给了新婚夫妇。祖棻在一首《菩萨蛮》里写道:长安一夜西风近,玳梁双燕栖难稳。愁忆旧帘钩,夕阳何处楼?

溪山清可语,且作从容住。珍重故人心,门前江水深。

不到一月,就是“新婚别”。日寇逼近,祖棻与安徽中学的学生一同逃难。从此这乱离播迁的生活,使她更与南渡逃亡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认同。《涉江词》在鼙鼓声中揭开扉页,它的甲、乙、丙三稿历历记录了流离之苦、重逢之喜、重庆避难、雅安养疴、乐山山居、成都执教……的全部历程。

下面的两首《临江仙》,是记录船泊孤灯水驿的安庆码头,经灯火高城的武汉,到了萧瑟凄凉的长沙。

经乱关河生死别,悲笳吹断离情。朱楼从此隔重城。衫痕新旧泪,柳色短长亭。

明日征程君莫问,丁宁双燕无凭。飘零水驿一星灯。江空菰叶怨,舷外雨冥冥。

一棹兼葭初舣处,依旧灯火高城。水风吹袂酒初醒。镜中残黛绿,梦外故山青。

月堕汉皋留不得,更愁明日阴晴。涉江兰芷亦飘零。凄凉湘瑟怨,掩泪独来听。

在长沙,夫妇才得相遇,幸而有老同学、诗人孙望[23]招待住在家中。千帆在益阳龙州师范谋得一席教职,双双到益阳桃花江上安住了一个月。祖棻家境素丰,逃难时,她父亲去上海取回价值不赀的金珠首饰,托某乡亲照管,请转交给祖棻。此时却两手空空。后来才知道这些金珠首饰全部被那位乡亲吞没。

又一首《临江仙》描写了当时困境。

望断小屏山上路,重逢依旧飘飘。相看秉烛夜迢迢。覆巢空有燕,换酒更无貂。

风雨吟魂摇落处,挑灯起读离骚。桃花春水住江皋。旧愁流不尽,门外去来潮。

千帆因逃亡辛苦,患了神经衰弱症,只得又回长沙休养。但生活无着,不得已再到汉口,在西康建设厅汉口办事处做临时工作。两人又告分离。千帆在汉口作诗寄祖棻说:

爆梦灯花乱别情,湘篁汉佩起心兵。千金一字无今古,忆汝行看白发生。

饥走名城托下僚,浮刀谁谓不崇朝。从来多病还相守,却守心魂逐暮潮。

(《鄂渚行役寄子苾长沙二首》)

再一次聚首是到了重庆,然而这未见得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祖棻在贸易局的临时工作丢了,千帆也因生计所迫,必须远去四川西边以外的康定。这时,千帆的父亲程穆庵带着继室夫人也到了重庆。一家在战乱中团圆,应该说是喜事。可是,这些不愿做亡国奴的诗人们却生活无着。千帆去康定后,祖棻也到巴县界石场的蒙藏学校[24]去教书。这是新婚后战乱中的又一次离别。

这学校附设于中央政治学校,对教职员政治干扰很多,祖棻在此,深感压抑。加之战事不利,国难忧心,武汉、广州相继沦陷,祖棻深叹“汉皋遗玉佩,南海失明珠”。汪精卫叛变投敌,祖棻又赋“衔石精禽空有恨,惊波还满江湖”。江山如此残破,“寸水千岺,尽是伤心地”。她病体难支,处境已入凄凉。她将心力悉付诗词,在日机狂轰滥炸的时候,甚至不惜人亡词留。真如杜甫的“至亲惟有诗,抱心死有归”一样。她在致老师汪寄庵、汪辟疆的书信中,有过这样的话:受业向爱文学,甚于生命。曩在界石避警,每挟词稿与俱。一日,偶自问,设人与词稿分在二地,而二处必有一处遭劫,则宁愿人亡乎?词亡乎?初犹不能决,继则毅然愿人亡而词留也。此意难与俗人言,而吾师当能知之……家园残破,人民流离,生命草芥,原不足道,惟平生几人师友,数卷书帙,一束词稿,不能忘情耳。所遗恨者,一则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则从寄庵师学词未成,如此而已。

1939年的重庆,除了秋冬大雾弥漫,春夏两季,日日有敌机轰炸,一夕数惊。到处是火海废墟。防空洞坍塌堵塞的事故,使数以万计的人丧生。现在的人,怕只有从电视中看到的战乱中的巴格达来想象当时的情况。这年秋天,千帆来重庆接祖棻西去,虽是重逢,可是“沽酒更无钗可拔,论文犹有烛能烧。与君同度乍寒宵。”那里她的翁姑已先在边远的雅安定居,她便随千帆同行,《浣溪沙》十首之一说:一别巴山棹更西,漫凭江水问归期。渐行渐远向天涯。

词赋招魂风雨夜,关山扶病乱离时。入秋心事绝凄其。

好容易到了雅安,到农历除夕,这世俗欢庆的日子,又怎么样?看《独影摇红·雅州除夕》:

换尽年光,烛花依旧红如此。故家箫鼓掩胡尘,中夜悲笳起。拨冷炉灰未睡,忍重提、昆池旧事。明朝还怕,剩水残山,春归无地。

彩燕飘零,玉钗蓬鬓愁难理。当筵莫劝酒杯深,点点神州泪。空忆江南守岁,照梅枝、灯痕似水。星沉斗转,北望京华,危阑频倚。

这就是流亡边陲的诗人对故国都城的悼念。

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作家,可凭他的美学天赋把内心的痛苦转变为可愉悦的形式;但作为一个人,苦痛却总是深藏在他心中。祖棻的病越来越重,她怀疑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眷恋生命,更其珍惜爱情,珍惜友情。她回忆往日校园中的欢乐。同学们爱她的江郎彩笔,妙语生花,又爱她风神秀美,眉样第一。当时她曾赋诗笑答:“谁怜泠落江郎笔,不赋文章祗画眉。”如今呢?“清欢忍忆当年”,她写了《金缕曲》寄给在重庆的同学好友肖印唐。这位豪爽慷慨的男子汉,“得词泣诵再三,并传观师友,以博同声一哭”。在给汪寄庵、汪辟疆两位老师的信中,她发出了像是诀别的哀音:与千帆结褵三载,未尝以患难贫贱为意。舍内亦颇拥资财,过于十万。受业未尝取一丝一粟,而千帆亦力拒通用。

平居每以道德相勖勉,学问相切磋,夜分人静,灯下把卷,一文之会心,一字之推敲,其乐固有甚于画眉者。……故我二人者,夫妇而兼良友,非仅儿女之私情。此方湖师所以许为不慕虚荣,寄庵师所以称为婚姻之正,如一旦睽离,情何以堪?

这个世界,剩下的只有知音相守,然而,连这也无法保证。

两位老师与弟子的情谊极其深长,当时汪辟疆先生自己,家乡沦陷,藏书、手稿遭受重大损失。他在复信中说:……仆莅渝三载,忧患侵夺,赣宁旧业,早陷虎狼,坟籍全失,林闾荡然,每诵那孟贞“烧罢林闾残趾在,战余茅屋几家归”之句,真有瞻望乡关,何心天地之感矣。

上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能为今人所理解么?家国之难,对他们不只是身体的历尽磨难,家园的惨遭破坏,还有他们看得比生命财产更重要的藏书、手稿,全部消失了。他们的超越常人的智慧和特别深邃的敏感,也就更锋利地刺伤心魂。这也许会留下震撼人心的诗作。这是幸事?还是不幸?

辟疆先生又痛惜祖棻的才华,珍爱她与千帆的结合,所以在复信中谆谆告诫,希望她开朗自拔,甚至要她不要让词赋创作销蚀了心魂,而过于沉溺于忧伤。

窃念南雍旧侣,清才丽藻,无过吾弟,又以盛年,得偕佳偶,兰苕翡翠,相得益彰,复何所憾?……弟小令追古作者,而幽忱沉痛之语,使人读之,回肠荡气,家国之痛,身世之感,亦不宜过于奔迸,仆意固非如前人诗谶之谓,实以文词过于悲伤,发之至诚,有伤心气,习之既久,则觉天地间皆呈一悲惨之境,力不能自破,而身亦甘之矣。

然而,祖棻又哪里能逃离“枉抛心力作词人”的命运呢!“诗谶”!就是预言!

第二节 苦涩的田园与“入世”的游仙

文鸾翔吴头,紫凤舞楚尾。翩翩结同心,飞上青衣水。是吗?这样优美潇洒的鸾凤,终于飞遍了吴头楚尾,在青衣江同栖?生活有了转机?漂流飞离的状况有了改变?

其实是原任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一年余国文讲师的千帆,1941年8月由刘永济[25]先生介绍到武汉大学[26]中文系任讲师。千帆初到乐山,祖棻还在雅安。3月发现腹中生瘤,到成都住院治疗。开刀未愈,医院半夜失火。那时千帆回成都住在附近旅馆中,闻讯忙跑到火场,四处寻找祖棻,到天亮方才找着,相对痛哭。医院烧了,祖棻只得寄住在唐圭璋[27]先生家,日去临时治疗处就诊。千帆要赶回学校上课,成都日日遭空袭轰炸,寄寓的人家要迁往乡下,这时真是艰难呵!她的衣物尽毁,赖老同学尉素秋[28]、徐天白[29]赠以寒衣,以后再入医院,幸得医生吴孝感原是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慕她的文名,对她悉心护理,以后诗人吴白匋[30]、高文等也常相看视,诗词唱和,她得以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终于痊愈,才与千帆同回乐山。先住长江边的徐家。那时,如遇连宵猛雨,青衣江水暴涨,水中离堆淹没;朝阳日出,离堆复现,有如“螺鬟出云窟”(千帆诗中语)。千帆还写过“生涯如此意有余,中隐何似专城居,有妇况复能读书,锄经日日同锄蔬”。

千帆到武汉大学工作后,才迁居在一座小小山丘的顶上,在嘉乐门外,名学地头,与刘弘度(永济)先生结邻。他俩住在山顶,刘先生住在山腰,相距不过一百公尺,有一条石级相通。山路蜿蜒,竹林翁郁,每天晨光熹微,竹露滴在石级上,淙淙作响,而弘度先生的读书声则从雾气露声中断续飘来。这声音像警钟一样激发着少年夫妻的好学之心,使他们一点不敢懈怠。祖棻想起黄庭坚评陈师道的话,说他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有开有塞,至于九川涤原,四海会同者也”。这句话真可移来评价弘度先生的治学方法。他们俩敬仰弘度先生,先生也特别器重他们。

近邻还有朱光潜[31]和陈西滢[32]、凌叔华[33]夫妇。这真是一个文化光环!古今诗人常常在这种情况下营造梦想的栖身之所,以解脱人世的困扰,陶潜、杜甫因此留下不朽的名篇,祖棻的词正同此道:

家住雪山西,转向斜桥过浅溪。山下风棚茅屋外,参差,一带牵牛短竹篱。

重叠树成围,石径回环翠湿衣。更逐闲云峰顶去,休迷,吠犬当门不掩扉。

(《南乡子》)

豆荚瓜藤处处栽,柴门还在最高崖。一雨经宵庭草长,上闲阶。

山色故教云作态,好风常与月相偕。小犬隔林遥吠影,有人来。

(《摊破浣溪沙》)

同类推荐
  •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锦瑟哀弦:李商隐传

    本书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叙述李商隐的一生,着重写其面对社会压抑和种种困厄所作的抗争,特别是他追求精神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终以杰出成就登上唐诗艺术**的生命历程,也描写了他爱情、家庭和性格的多面。全书富于哲理和诗情画意。——文史专家陶文鹏浓淡相宜的笔墨,勾画出一个真实的李商隐。不讨巧、不曲笔,用平实的描述,托举着传记文学以为标识的真实性,显见了作者在运化资料、筹划结构、通融文字等方面的功力。纪实体的方正严谨,并未局限写作的视野。探究传主如何将文学,特别是诗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超越和提升了生命的价值;再探究传主何以将汉字之美发挥到难以企及的**。
  • 金丝小巷忘年交

    金丝小巷忘年交

    范玮丽作为杨宪益最后三年生活的亲历者,记录下了与杨宪益在金丝小巷的相处经历,金丝小巷忘年交主要介绍了杨宪益的生活情况及杨宪益对往事的回忆,用细节展现杨宪益的真实性格与为人品格,并融入了范玮丽与杨宪益作为忘年交的深厚情谊。
  • 回忆茅以升

    回忆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著名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早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归国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曾任唐山交通大学教授、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等职。同时在1933到1949年间,主持了钱塘江大桥的筹备、兴建、炸毁、修复等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本书是纪念茅以升的文集,文章内容均为当事人与亲人的回忆。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这,也就是我想写他的原因...
热门推荐
  • 可口小白鲨

    可口小白鲨

    英俊的王子,暗恋不可言;现实中,威武的“小白鲨”黑了男神,时隔多年,见面继续黑。童话中,人鱼为了王子甘愿失去美妙声音;现实中,“小白鲨”为黑导师作死地上调音调。童话中,王子爱上别人,人鱼心痛难以;现实中,男神守护付出,“小白鲨”不解风情。童话中,没有男配这一设定;现实中,男配各种抢戏、卖萌,还企图吞掉“小白鲨”。童话中,故事以悲凉结局,人鱼化成泡沫守护王子;现实中,“小白鲨”虐男神千百遍,男神却依然当她是初恋……童话毕竟是童话,再悲凉也是完美;现实果真是现实,女主再圆满都想抽她俩巴掌!
  • 晚好,靳哥!

    晚好,靳哥!

    不满家里人安排叛逆的小女人,独自打包行李飞往他乡,凭着自己差的掉渣的医术“走南闯北”,却成功钓到一个冰冷男人的心。当两人的心不自觉的靠近时,才发觉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邪修在都市

    最强邪修在都市

    【火爆爽文】三年前,楚枫受尽凌辱,被仇杀灭门。消失三年,楚枫身负通天彻地之能归来。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万道轮回,唯我独尊!
  • 足坛鬼脚

    足坛鬼脚

    有记者问徐琦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足球生涯,徐琦的回答只有七个字:“牛逼过,也傻逼过。”群号:130382821,欢迎交流
  • 箸行传

    箸行传

    箸是古称,今天的筷子。筷子传承了数前面,你又是否真正懂得筷子的礼仪。传统筷子就只能是个夹菜吃饭的用具吗?不。没事还能按按摩,刮刮痧,有事就能当武器。借由这部传记的主角丘十三,带你领略五千年前的世界。寻找箸的正确用法。你,能学会吗?
  • 梨城叛徒

    梨城叛徒

    《梨城叛徒》是作者对“我”二叔李牧叛变的历史之谜及揭示复杂的人性,揭开梨城那段黑暗岁月的真实情况,向我们传递出对“叛徒”这个词的复杂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洞悉。尽管《梨城叛徒》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解读与人性的叙写,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主题却极为鲜明。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华工纪念碑揭幕式上致辞:“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与自由。请允许我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性原则的胜利,做出贡献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者的题记则是——文献档案确凿记载:近一个世纪前,15万中国人曾经浴血欧洲西线,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重大的缺失,这支由泱泱大国派出的羸弱之师,有多少人成了异国冤魂?近一个世纪过去,历史尘埃不应湮没中华先辈的屈辱、痛苦、血腥的搏杀与悲愤的呼号。
  • 超级科技提取器

    超级科技提取器

    ??我叫方昊,我被老鼠霍霍了,幸运的是,我获得了一台科技提取器。蚂蚁的外骨骼装甲我要了。蝾螈的断体重生这个必须有。蜂后扇动着翅膀,指挥着工蜂们对敌人展开了无尽的追击?很好,信息素指挥系统稳了。水熊虫能在太空中漫步,享受太阳风暴的吹拂?这个我……等等!你说什么?绿毛龟是神龟,能延寿千年!呃……那个啥,我头顶不会也带色儿吧?…………欢迎入群聊骚:688242721
  • 重生回到香港1980

    重生回到香港1980

    2013年,叶云姣在去香港的途中发生车祸,虽然狗血但是就是这样她重生到1980年的香港,带着对这个城市复杂的感情,叶云姣将遇见什么事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