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100000023

第23章 制宪不如守法

制宪之先,政府应该要在事实上表示守法的榜样,养成守法的习惯,间接的养成人民信任法律的心理。

立法院的宪法草案委员会上月通过了《缩短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程序》案,其程序如下:

(一)研究时期 四月一日至四月三十日

(二)初稿时期 五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

(三)本会讨论时期 七月一日至七月十五日

(四)公开评论时期 七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

(五)再稿时期 八月十六日至八月三十一日

(六)大会讨论时期 九月一日至九月十五日

这回的宪法草案起草工作需时半年之久,并且公开的征求全国国民的研究与批评,这样的慎重从事,比前年的约法起草与通过时的潦草,自然大不相同了。然而我们观察全国舆论,总不免感觉得全国人对于这回的制宪事业还是很冷淡的,很不注意的。这是为了什么缘故呢?

现在宪法草案的“原则”十二项已陆续通过发表了。起草的程序已到了“初稿”的时期了。然而我们观察全国的舆论对于这件事还是很冷淡的,还是很不关心的。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们猜想,全国对于这回制宪工作的冷淡,其原因有偶然的,也有根本的。偶然的原因是在这国难严重的时期,大家的注意都在中日的问题,所以制宪事业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反成了一种不紧急的点缀了。

除了偶然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原因:这就是人民对于宪法的效能的根本怀疑。我们读了报上用五号或六号小字登载的宪法草案委员会的新闻,或读了他们征求意见的广告,总不免微微苦笑,自己问道“有了新宪法,能执行吗?这还不是和民国元年临时约法以来的许多种宪法同样的添一大堆废纸吗?现今不是已有了一部‘训政时期约法’吗?有了和没有,有什么不同呢?那一部八十九条的约法,究竟行了几条没有呢?”

这种对于宪法的根本不信任,是今日大家不注意这回的制宪事业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根本不信任,完全是政府自身造成的。我们试分析人民为什么这样不信任国家的根本法,可以得着几种有益的教训:

第一,官吏军人党部自身不愿守法,所以使人民不信任法律。

凡官吏军人党部感觉于他们不方便的法律,他们都不愿遵守。例如训政约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中央应以法律限制各种有弊害之课税,然而在中央权力直辖省分的鸦片特税,如皖北的烟亩捐,如江苏的鸦片公卖,中央可曾有制裁的决心吗?又如训政约法的原草案第四十二条本规定“人民除依戒严法所规定外,不受军法审判”,这条文本来很妥善;但后来改成了“人民除现役军人外,非依法律,不受军事审判”(约法第九条),这一改把“除戒严法所规定外”改成了“非依法律”,就把种种绝不应该存在的单行法(如《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等)都保留下来了!军人官吏党部觉得这种单行法于他们最方便,所以他们不惜牺牲根本法来保留那些于他们有利的单行法。又如约法草案第二十九条本规定:“凡逮捕拘留人民之命令,除现行犯外,限于法院”;但后来的约法删去了此条,也只为党部官吏军人都感觉这种规定于他们的权威大有妨碍。又如约法第八条明明规定“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者,其执行逮捕或拘禁之机关至迟于二十四小时内移送审判机关审问(草案原作‘提交法院审问’!)”。约法颁布至今,恰恰满两年了,试问这一条约法有一次实行过吗?——官吏军人党部自己不愿守法,故不但不许那些于他们不便的条文列入国家的根本法,并且肆无忌惮的违背根本法内已有明文的规定!这样有法等于无法,何怪人民不信任宪法呢?

第二,政府立法之先就没有打算实行,所以立了许多纸上具文,使人民失去对法律的信仰。训政约法中的“国民生计”“国民教育”两章,就是最好的例子。如第五十条“已达学龄之儿童,应一律受义务教育”;第五十一条“未受义务教育之人民,应一律受成年补习教育”。此种条文,岂不好看好听?然而政府立法时何尝打算实行呢?立法至今又何尝准备实行呢?法律的灵魂在于执行;故商鞅变法之先有移木之令,使人民相信他的法令是要执行的。凡多立不行的法律,必使人民轻视法律本身的效能。约法八十九条之中,不准备实行的空文居其半数,何怪人民对国家根本法没有信任心呢?

第三,宪法中列举的条文总是空泛的原则,若没有附加的详细施行手续,就都成了无效力的具文,这也是中国的根本法不能得人民信仰的一个根本理由。试举约法六十二条的课税限制为例:空泛的说“妨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课税应由中央裁制,有何用处?要使这一条生效力,必须有明白禁止鸦片烟的亩捐,吸捐,营业捐等等的详细手续法。此外如同一条所载的“复税”“妨害中央收入来源”等项,也都必须有详细执行制裁的手续。宋子文财长近年在中央直辖各省推行卷烟等税,其所以有实效者,全靠中央一面能担保各省的收入,一面又严格的担保商家如有被地方政府复征之税概由中央偿还。若无此种详细执行的手续,虽有宪法的条文也决不会得人民的信任。课税如此,其他如教育,如人民权利,都是如此。宪法上尽管规定“中央及地方应宽筹教育上必需之经费,其依法独立之经费并予以保障”,但政府若无教育经费的具体办法,若无切实保障种种教育基金的具体手续,那么,本来独立的教育经费,如清华大学基金,如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尚且可以随时受侵害,何况那本来不固定的国家与地方教育经费呢?又如约法第八条规定的“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者,……本人或他人并得请求于二十四小时内提审”。此种“提审”手续,至今没有规定颁布,不但人民不知道如何运用,法院也从来不曾办过,谁也不知道此种“提审状”是什么样子。此时即使有人依据约法向法院请求提审,法院就根本没有“提审令”一类的东西!此种无施行手续的空泛条文,是无法执行的。

有法而无法执行,又何怪人民对法律不生信任心呢?

以上所说,都要指出人民何以对国家根本法绝不生信仰。此种状态若无法改进,虽有最完美的宪法条文,终不过与“天坛宪法”、“训政约法”等同其命运!

所以我们希望政府明白这种很明显的事实。此时未尝不可制宪,但制宪之先,政府应该要在事实上表示守法的榜样,养成守法的习惯,间接的养成人民信任法律的心理。这才是宪政的预备。宪政的预备不在雇人起草,不在征求讨论,而在实行法律。与其请吴经熊先生们另起新花样的宪法草案,不如请他们先研究研究现在已有的各种法律,看看有多少种法令是应该立刻废止的(如《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等);看看有哪些法律是从来没有执行的;看看有多少种法律是必须编制施行细则方才可以施行的;看看有什么法子可以教官吏军人党部多懂一点法律,多守一点法律。

总而言之,制宪不如守法。守法是制宪事业的真正准备工作。

同类推荐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在理性与价值之间:走向人类文明的“合题”

    在理性与价值之间:走向人类文明的“合题”

    庆宗博士的学术著作《在理性与价值之间:走向人类文明的“合题”》是对人类最深刻的生存矛盾及其当代境况的一种研究。这部著作作为其博士论文,曾在其答辩过程中受到同行专家的很高赞誉和充分肯定,被评选为中央党校优秀博士论文,并入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 胡适论人生:立场

    胡适论人生:立场

    收录胡适先生平生多种著述,以片断体、语录体的形式全新编排,内容详尽充实,涉及文化、治学、时政、人生、文学等方方面面,胡适的重要著作、优秀著作均收录其中。本书尽量保持原作风貌,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风采。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热门推荐
  • 人物志

    人物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种精神

    一种精神

    本书收录“一种精神”、“兴隆之本”、“从吴起开始”、“山林的界碑”、“大地震:卧龙人和熊猫”等报告文学。
  • 宇宙与你

    宇宙与你

    一直追星的何念怎么也没想过自己会和自己一直喜欢的人有交集,大概是她运气太好了?“许熠川,你确定要和我在一起?”何念的声音几乎颤抖,她明白如果答案是确定她会面临什么,可是她不想要否定的答案,“许熠川,我喜欢你了十年,许熠川,别骗我。”她抓着他的衣领,许熠川俯下身贴在她的耳边,用几乎微不可闻的声音轻轻说:“何念,许熠川是你的。”是你的,除了你,没有其他人了。
  •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

    人生中有很多艰难困苦,这往往是人生很大的障碍,很多人为此在等待老天开眼,希望能得到他人的援助,可是,更多人在这种等待中垂垂老矣,一事无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付出,他的人生才会有什么样的收获。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尊卑,乃至事业的成败,往往源于他自身努力的程度。成功靠自己,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相信自己: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告诉你,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凡事靠自己,那么你就会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 Christ in Flanders

    Christ in Fland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拾祭

    拾祭

    他说:等我回来,咱们就结婚。可是,等到他回来,却递给她一张请柬。“对不起,希望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她离开后,隐姓埋名,再出现,她是他的顶头上司。同样一张请柬,姓名却不是当年的那两个人
  • 留守:守望的天空

    留守:守望的天空

    本书作者深各地乡村,全面采访众多的留守儿童及“留守群体”(如留守妇幼、老幼),采访当地政府、学校为留守儿童所做的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见证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活的不屈探索,新一代少年儿童所展示的顽强生命活力,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全方位展现别样风采的“小鬼当家”。
  • 未来医疗系统

    未来医疗系统

    刚毕业的全科医生金辰,一不小心得到未来医疗系统的加持,内外妇儿,无论是常见病、多发病还是疑难杂症,只要是病都能看上一看。
  • 南朝大争霸3:萧齐沉浮

    南朝大争霸3:萧齐沉浮

    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短暂,但对后来的隋唐大一统产生了极为正能量的影响,了解这段历史,是时代及读者的需要。本系列图书以轻松诙谐的笔调纵深讲述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异彩纷呈的历史,对南北朝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铁马金戈的战争场景、波谲云诡的宫廷阴谋、离散破碎的皇权亲情、无边泛滥的情色欲望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描述与评论,帝国争霸兴衰史在轻松幽默的叙述中娓娓道来本书为该系列的第三册,讲述了南朝政权——萧齐,从繁盛到走向衰亡的过程。
  •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就以这些国医推崇和总结的养生方法为线索,告诉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符合我们生命规律的生活习惯,从而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生命过程。追本溯源,破解国医养生的万古流芳之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在漫长的实践中,国医辈出,他们皆以仁者、仁心、仁术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