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600000019

第19章 我写我(6)

第二件事情是,论文完成以后,口试接着通过,学位拿到了手。论文需要从头到尾认真核对,不但要核对从卡片上抄入论文的篇、章、字、句,而且要核对所有引用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要知道,在三年以内,我从大学图书馆,甚至从柏林的普鲁士图书馆,借过大量的书籍和报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就感到十分烦腻。现在再在短期内,把这么多的书籍重新借上一遍,心里要多腻味就多腻味。然而老师的教导不能不遵行,只有硬着头皮,耐住性子,一本一本地借,一本一本地查,把论文中引用的大量出处重新核对一遍,不让它发生任何一点错误。

后来我发现,德国学者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在读校样的时候,都是用这种办法来一一仔细核对。一个研究室里的人,往往都参加看校样的工作。每人一份校样,也可以协议分工。他们是以集体的力量,来保证不出错误。这个法子看起来极笨,然而除此以外,还能有“聪明的”办法吗?德国书中的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竟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我想改几句中国古书上的话:

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

反观我们中国的学术界,情况则颇有不同。在这里有几种情况。中国学者博闻强记,世所艳称。背诵的本领更令人吃惊。过去有人能背诵四书五经,据说还能倒背。写文章时,用不着去查书,顺手写出,即成文章。但是记忆力会时不时出点问题的。中国近代一些大学者的著作,若加以细致核对,也往往有引书出错的情况。这是出上乘的错。等而下之,作者往往图省事,抄别人的文章时,也不去核对,于是写出的文章经不起核对。这是责任心不强,学术良心不够的表现。还有更坏的就是胡抄一气。只要书籍文章能够印出,哪管它什么读者!名利到手,一切不顾。我国的书评工作又远远跟不上。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往往“为贤者讳”,怕得罪人,一声不吭。在我们当前的学术界,这种情况能说是稀少吗?我希望我们的学术界能痛改这种极端恶劣的作风。

我上了9年大学,在德国学习时,我自己认为收获最大的就是以上两点。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卑之无甚高论。我不去争辩。我现在年届耄耋,如果年轻的学人不弃老朽,问我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讲,我就讲这两点。

1991年5月5月写于北京大学

我害怕“天才”

人类的智商是不平衡的,这种认识已经属于常识的范畴,无人会否认的。不但人类如此,连动物也不例外。我在乡下观察过猪,我原以为这蠢然一物,智商都一样,无所谓高低的。然而事实上猪们的智商颇有悬殊。我喜欢养猫,经我多年的观察,猫们的智商也不平衡,而且连脾气都不一样,颇使我感到新奇。

猪们和猫们有没有天才,我说不出。专就人类而论,什么叫做“天才”

呢?我曾在一本书里或一篇文章里读到过一个故事。某某数学家,在玄秘深奥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的大海里游泳,如鱼得水,圆融无碍。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他能看到;别人解答不了的方程式之类的东西,他能解答。于是众人称之为“天才”。但是,一遇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的智商还比不了一个小学生。比如猪肉三角三分一斤,五斤猪肉共值多少钱呢?他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天才”即偏才。

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常常有几“绝”的说法。最多的是“三绝”,指的是诗、书、画三绝。所谓“绝”,就是超越常人,用一个现成的词儿,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人在几绝中只有一项或者两项是真正的“绝”,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几绝都是为了凑数凑上去的。因此,所谓“三绝”或几绝的“天才”,其实也是偏才。

可惜古今中外参透这一点的人极少极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

这样的人老中青都有。他们仿佛是从菩提树下金刚台上走下来的如来佛,开口便昭告天下:“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种人最多是在某一方面稍有成就,便自命不凡起来,看不起所有的人,一副“天才气”,催人欲呕。这种人在任何团体中都不能团结同仁,有的竟成为害群之马。从前在某个大学中有一位年轻的历史教授,自命“天才”,瞧不起别人,说这个人是“狗蛋”,那个人是“狗蛋”。结果是投桃报李,群众联合起来,把“狗蛋”的尊号恭呈给这个人,他自己成了“狗蛋”。

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上并不少见,他们成为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

蒙田在一篇名叫《论自命不凡》的随笔中写道:

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我决不反对一个人对自己本能的爱。应该把这种爱引向正确的方向。

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则会损己而不利人。

我害怕的就是这样的“天才”。

1999年7月25日

衣着的款式

在衣着方面,我是着名的顽固保守派。我有几套——套数不详——深蓝色卡其布的中山装。虽然衣龄长短不一,但是最年轻的也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虽然同为深蓝,但其间毕竟还有细微差别。可是年深日久,又经过多次洗濯,其差别越来越难辨析。我顺手抓来,穿在身上,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是张冠李戴,我则老眼昏花,不辨雌雄,怡然自得。

对此我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吃饭是为了自己,而穿衣则是为了别人。

道理自明,不用辩证。哪有一个人穿着华丽,珠光宝气,天天坐在菱花镜前,顾影自怜?如果真正有的话,他或她距入疯人院的日期也不会远了。

谈到衣着的款式,我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经验。五十多年前,回国初到上海,买了一件风雨衣,至今虽然袖子已经磨破,我仍然照穿不误。不意内行人忽然对我说:这正是当今最流行的款式!乍听之下,大吃一惊。继而思之,极有道理。要举例子,就在手边。若干年前曾一度流行穿喇叭裤,一夜之间,仿佛有神力催动,满街盈巷,人山人海中无不喇叭矣。然而“蟪蛄不知春秋”,又在一夜之间,又仿佛有神风劲吹,喇叭一下子都销声匿迹了。

我现在敢于预言:有朝一日,说不定在哪一天,喇叭又会君临大地。

我觉得,人类很注意衣着款式,这无关天下安危,可以不必去管。但是,人类在这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却低得令我吃惊。什么皮尔·卡丹,什么这国巧匠,什么那国大师,挖空心思,花样翻新,翻来翻去,差别甚微。又来了我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等着瞧吧。到了三十年,肯定翻了回来。如果真有一个造物的智者,他会从宇宙黑洞里什么地方,笑看我们这个小球上的自以为极其聪明的芸芸众生,就像我们看猴山的群猴。

这种极低的智慧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同样一件衣服,从小商店里买,比从燕莎、蓝岛等商城里买,价钱会相差10倍20倍,然而非工薪阶层的大款们却一定会弃小就大。衣服上又很难大书燕莎、蓝岛等字样,这会有碍美观。前几年有人戴舶来品的眼镜,会把原来的商标保留在镜片上,宁愿目光被挡,也在所不惜。这同某一些农民身着西装,打好领带,到田中去干活,同样让人感到不那么舒服。我真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把燕莎、蓝岛一类的字眼蕴藏在衣服的某一部分内,隐而不发,彰而不露。我一定能取得专利,成为大师。可惜我是志大才疏。像我这样的人,只配穿蓝卡其布的中山装。

同类推荐
  •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

    《情商高,就是说话让人舒服》为什么同样的产品,同事提成百万,你却总是卖不出去?——搞不定客户为什么同事聚餐时唯独不叫你?——职场遭排挤为什么你斥责下属时,对方总是选择离职?——带不好团队为什么你的约会邀请女神不接受?——撩妹失败为什么你一开口朋友就“开躲”,不愿意跟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多?——出口就伤人……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懂得好好说话!要怎么说话呢?说到底就是,照顾别人的感受,不让人难堪。
  •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李嘉诚做大的12字箴言

    本书运用12个字——韧、勤、诚、稳、势、远、借、变、合、义,从四个大方面探索出李嘉诚做大做强的秘诀:首先是因为他具有一番雄心壮志,不甘屈于人下;其次,是因为他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创业;第三,是因为他能够抓住机会,敢于冒天下先的风险,抓住机遇,顺势发展;第四,是因为他在遭遇挫折时不气馁,表现出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顽强的精神。这些都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内在品质。
  •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知道更要做到的100个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曾为成功而努力过,后来却因一次次的失败而不再坚持;但是有一部分人坚持下来了,并最终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后者能够到达成功的巅峰,而前者却不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呢?这并不是因为前者缺乏知识、能力和机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坚持的道理,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做;或许只是因为他们明知道机会的重要,却不知道该怎样去创造;或许只是他们明知道自己有很大的潜能,却不知道该怎样去挖掘……而这些都是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简单哲理被忽视所致。
  • 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大全集(超值金版)

    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大全集(超值金版)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控制怒气,不再抱怨,停止折腾,认真、快乐地生活,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就能达到理想的处世境界。本书立足于不生气、不抱怨、不折腾三个主题,用故事和哲理告诉读者:生气伤人伤己,抱怨天怒人厌,折腾耗时耗力。掌握了这“三不”处世智慧,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很精彩!
  • 老板忠告员工

    老板忠告员工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资深记者惠德曼·丹尼斯用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先后采访了一百个知名企业的老板和总裁,征求他们对员工或部属的看法、期望和要求,并请他们以老板的身份以及对企业、对员工前途高度负责的心态,给员工提出善意的忠告、真挚的嘱托和殷切的寄语,当然还有一些话头话尾的警示,一些明里暗里的戒则,一些深中肯綮的劝勉。这些话差不多是每一个老板对员工一直想吐露的心声,其中有些内容是老板们讳莫如深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之虐渣攻略

    快穿之虐渣攻略

    【甜宠,1V1,固定男主】穿越大千世界,虐渣渣,神清气爽学技能,轻松愉快收神兽即可萌萌哒,又可酷酷哒,更可么么哒我们的口号是:让所有的宿主满意量身打造,总一款适合你
  • 快穿谁都别想让我死

    快穿谁都别想让我死

    新书《快穿之造梦师》求支持。作者君:聚焦社会热点,定位脑洞私货。欢迎大家来到《快穿谁都别想让我死》节目组。苏瑾歌:大家好,我是女主。我小部分时间在惹恼作者君的危险边缘来回试探,大部分时间美颜盛世霸气侧漏,我的梦想是成为大女主,想让我受气绝不可能,如果把这个要求加一个期限,我觉得的是时间的尽头。男主:大家好我是男主,由于作者君升仙,觉得男欢女爱逐渐索然无味的问题,我前半段时间在,后半段时间可能不常出来。有什么问题骂我,别骂女主和作者君,男人还是要有点担当的谢谢。作者君:我是导演,故事主要讲的是女主拯救不同时空的自己使其免于二十四岁死亡的悲惨命运。没啥,就是喜欢瞎那啥想。有事请骂男主谢谢
  • 雨打芭蕉不似泪

    雨打芭蕉不似泪

    引典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没有高学历,普通单纯女工,命途多舛经历过蹂躏,不幸,生存危机......骨子里却有破石补天的勇气,在颠簸的人生旅途中把控方向寻找到那束光......(本故事纯属虚构)
  • 时光且把南风暖

    时光且把南风暖

    青春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都是热烈,羞涩,像阳光一般灿烂,但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的勇气和热情去表达。顾暖钦就是那样用自己默默的勇气去追逐那个眉目间似有冰雪的男孩。也许青春的遗憾只是短暂的悲伤。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去成功。“苏润清,你知道我在大学时暗恋你四年吗?”顾暖钦勇敢说出这句话。“我知道。”“你知道?你怎么知道的。”“从一开始就知道,只是想看看,这个小姑娘,到底有多喜欢我。目光真挚幽深,却只倒映一人。
  • 太上青龙

    太上青龙

    灵气复苏,地球突变,怪兽破土而出,亚特兰蒂斯回归,人类从顶级食物链上跌落,这一刻,沉睡在地底与深海的远古巨兽,苏醒了,大乱到来之际,生命在此刻走向进化之路。
  • 界域游灵

    界域游灵

    我们所知的世界,不过是众多界域交汇形成的表面空间,就像一本书,“封面”上的我们,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整个世界,但其实只是冰山一角,“书”中的每一页,都存在着一方世界。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无数的界域,而其中的生灵,大多数都对美丽的“封面”觊觎已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怪谈

    诸天怪谈

    僵尸与双生女鬼的共舞……不死尸人与鬼新娘的村庄……一段不知尽头的旅途,充满魑魅魍魉的道路。
  • 国民校草小爷挺傲娇

    国民校草小爷挺傲娇

    秦鸢,是一个你永远也不知道她到底还会什么的少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撩得了妹子,电的了汉子,身手赛过刺客杀手,颜值高到人神共愤。不过……“我有对象了”“哦?鸢神,是女朋友?”“不,是老公”某男勾勾嘴角,步步逼近“老婆大人威武,今晚送你个礼物”“当然……好…了……”秦鸢频频后退,救命啊!(1v1,双洁,男主霍臻,女主秦鸢背景敲强大,真的不……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