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600000021

第21章 长寿之道(2)

我生来就是一个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人。我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人,完全是环境逼迫出来的。我向无大志。小学毕业后,我连报考赫赫有名的济南省立第一中学的勇气都没有,只报了一个“破正谊”。那种“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言壮语,我认为,只有英雄才能有,与我是不沾边的。

在寿命上,我也是如此。我的第一本账是最多能活到50岁,因为我的父母都只活到四十几岁,我绝不会超过父母的。然而,不知道怎么一来,五十之年在我身边倏尔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也根本没有想到过。接着是中国老百姓最忌讳的两个年龄:73岁,孔子之寿;84岁,孟子之寿。

这两个年龄也像白驹过隙一般在我身旁飞过,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我也根本没有想到过,到了现在,我就要庆祝米寿了。

早在50年代,我才40多岁,不知为什么忽发奇想,想到自己是否能活到21世纪。我生于1911年,必须能活到89岁才能见到21世纪,而89这个数字对于我这个素无大志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我阅读中外学术史和文学史,有一个别人未必有的习惯,就是注意传主的生年卒月,我吃惊地发现,古今中外的大学者和大文学家活到90岁的简直如凤毛麟角。

中国宋代的陆游活到85岁,可能就是中国诗人之冠了。胆怯如我者,遥望21世纪,遥望89这个数字,有如遥望海上三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可望而不可即了。

陈岱孙先生长我11岁,是世纪的同龄人。当年在清华时,我是外语系的学生,他是经济系主任兼法学院院长,我们可以说是有师生关系。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俩同在全国政协,而且同在社会科学组,我们可以说又成了朋友,成了忘年交。陈先生待人和蔼,处世谨慎,从不说过分过激的话;但是,对我说话,却是相当随便的。他90岁的那一年,我还不到80岁。有一天,他对我说:“我并没有感到自己老了。”我当时颇有点吃惊:

难道90岁还不能算是老吗?可是,人生真如电光石火,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曾几何时,我自己也快到90岁了。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了;不可信的事情成为可信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奈之何哉!

1999年7月19日

谈老年(二)

即使自己没有老的感觉,但是老毕竟是一个事实。于是我也就常常考虑老的问题,注意古今中外诗人、学者涉及老的篇章。在这方面,篇章异常多,内容异常复杂。约略言之,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最普遍最常见的是叹老嗟贫。这种态度充斥于文人的文章中和老百姓的俗话中。老与贫皆非人之所愿,然而谁也回天无力,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叹而且嗟,聊以抒发郁闷而已,其次是故作豪言壮语,表面强硬,内实虚弱。最有名的最为人所称誉的是曹操的名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初看起来气粗如牛;仔细品味,实极空洞。这有点像在深夜里一个人独行深山野林中故意高声唱歌那样,流露出来的正是内心的胆怯。

对老年这种现象进行平心静气的肌擘理分的文章,在中国好像并不多。

最近偶尔翻看杂书,读到了两本书,其中有两篇关于老年的文章,合乎我提到的这个标准,不妨介绍一下。

先介绍古罗马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的《论老年》。他是有名的政治家、演说家和散文家。《论老年》是他的《三论》之一。西塞罗先介绍了一位活到107岁的老人的话“我并没有觉得老年有什么不好”。这就为本文定了调子。接着他说:

老年之所以被认为不幸福有四个理由:第一是,它使我们不能从事积极的工作;第二是,它使身体衰弱;第三是,它几乎剥夺了我们所有感官上的快乐;第四是,它的下一步就是死。

他接着分析了这些说法有无道理。他逐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得出了有积极意义的答复。我在这里只想对第四项做一点补充。老年的下一步就是死,这毫无问题。然而中国俗话说:“黄泉路上无老少。”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死的,也可以说,任何人的下一步都是死。

最后,西塞罗讲到他自己老年的情况。他编纂《史源》第七卷,搜集资料,撰写论文。他接着说:

此外,我还在努力学习希腊文;并且,为了不让自己的记忆力衰退,我仿效毕达哥拉斯派学者的方法,每天晚上把我一天所说的话、所听到或所做的事情再复述一遍……我很少感到自己丧失体力……我做这些事情靠的是脑力,而不是体力。即使我身体很弱,不能做这些事情,我也能坐在沙发上享受想象之乐……因为一个总是在这些学习和工作中讨生活的人,是不会察觉自己老之将至的。

这些话说得多么具体而真实呀。我自己的做法同西塞罗差不多。我总不让自己的脑筋闲着,我总在思考着什么,上至宇宙,下至苍蝇,我无所不想。思考锻炼看似是精神的,其实也是物质的。我之所以不感到老之已至,与此有紧密关联。

1999年7月20日

谈老年(三)

我现在介绍一下法国散文大家蒙田关于老年的看法,蒙田大名鼎鼎,昭如日月。但是,我对他的散文随笔却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的随笔极多,他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愿停就停,愿起就起,颇符合中国一些评论家的意见。我则认为,文章必须惨淡经营,这样松松散散,是没有艺术性的表现。尽管蒙田的思想十分深刻,入木三分,但这是哲学家的事。文学家可以有这种本领,但文学家最关键的本领是艺术性。

在《蒙田随笔》中有一篇论西塞罗的文章,意思好像是只说他爱好虚荣,对他的文章则只字未提。《蒙田随笔》三卷集最后一篇随笔是《论年龄》,其中涉及老年。在这篇随笔中,同其他随笔一样,文笔转弯抹角,并不豁亮,有古典,也有“今典”,颇难搞清他的思路。蒙田先讲,人类受大自然的摆布,常遭不测,不容易活到预期的寿命。他说:“老死是罕见的、特殊的、非一般的。”这话不易理解。下面他又说道,人的活力20岁时已经充分显露出来。他还说,人的全部丰功伟业,不管何种何类,不管古今,都是30岁以前而非以后创立的。这意见,我认为也值得商榷。

最后,蒙田谈到老年,“有时是身躯首先衰老;有时也会是心灵。”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蒙田就介绍到这里。

我在上面说到,古今中外谈老年的诗文极多极多,不可能,也不必一一介绍。在这里,我想,有的读者可能要问:“你虽然不感老之已至,但是你对老年的态度怎样呢?”

这问题问得好,是地方,也是时候,我不妨回答一下。我是曾经死过一次的人。读者诸君,千万不要害怕,我不是死鬼显灵,而是活生生的人。

所谓“死过一次”,只要读过我的《牛棚杂忆》就能明白,不必再细说。总之,从1967年12月以后,我多活一天,就等于多赚了一天,算到现在,我已经多活了,也就是多赚了三十多年了,已经超过了我满意的程度。死亡什么时候来临,对我来说都是无所谓的,我随时准备着开路,而且无悔无恨。

我并不像一些魏晋名士那样,表面上放浪形骸,不怕死亡,其实他们的狂诞正是怕死的表现。如果真正认为死亡是微不足道的事,何必费那么大劲装疯卖傻呢?

根据我上面说的那个理由,我自己的确认为死亡是微不足道、极其自然的事。连地球,甚至宇宙有朝一日也会灭亡。戋戋者人类何足挂齿!我是陶渊明的信徒,是听其自然的,“应尽便须尽,何必独多虑!”但是,我还想说明,活下去,我是高兴的。不过,有一个条件,我并不是为活着而活着。

我常说,吃饭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我对老年的态度约略如此,我并不希望每个人都跟我抱同样的态度。

1999年7月21日

老年十忌

我已经在本栏写过谈老年的文章,意犹未尽,再写“十忌”。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老年禁忌不一定有十个。我因受传统的“十全大补”、“某某十景”

之类的“十”字迷的影响,姑先定为十个。将来或多或少,现在还说不准。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

一忌:说话太多

说话,除了哑巴以外,是每人每天必有的行动。有的人喜欢说话,有的人不喜欢,这决定于一个人的秉性,不能强求一律。我在这里讲忌说话太多,并没有“祸从口出”或“金人三缄其口”的含义。说话惹祸,不在话多话少,有时候,一句话就能惹大祸。口舌惹祸,也不限于老年人,中年和青年都可能由此致祸。

我先举几个例子。

某大学有一位老教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虽年逾耄耋,而思维敏锐,说话极有条理。不足之处是:一旦开口,就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又如开了闸,再也关不住,水不断涌出。在那个大学里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学校召开的会上,某老一开口发言,有的人就退席回家吃饭,饭后再回到会场,某老谈兴正浓。据说有一次博士生答辩会,规定开会时间为两个半小时,某老参加,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这个会会是什么结果,答辩委员会的主席会有什么想法和措施,他会怎样抓耳挠腮,坐立不安,概可想见了。

另一个例子是一位着名的敦煌画家。他年轻的时候,头脑清楚,并不喜欢说话;一进入老境,脾气大变,也许还有点老年痴呆症的原因,说话既多又不清楚。有一年,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新建的大礼堂中召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年会,开幕式必须请此老讲话。我们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预先请他夫人准备了一个发言稿,简捷而扼要,塞入他的外衣口袋里,再三叮嘱他,念完就退席。然而,他一登上主席台就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摆开架子,开口讲话,听口气是想从开天辟地讲起,如果讲到那一天的会议,中间至少有3000年的距离,主席有点沉不住气了。我们连忙采取紧急措施,把他夫人请上台,从他口袋里掏出发言稿,让他照念,然后下台如仪,会议才得以顺利进行。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来,我不再举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这个小毛病,有的人就没有。我说它是“小毛病”,其实并不小。试问,我上面举出的开会的例子,难道那还不会制造极为尴尬的局面吗?当然,话又说了回来,爱说长话的人并不限于老年,中青年都有,不过以老年为多而已。因此,我编了四句话,奉献给老人:年老之人,血气已衰;煞车失灵,戒之在说。

二忌:倚老卖老

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中国政治生活还比较(我只说是“比较”)正常的时候,周恩来招待外宾后,有时候会把参加招待的中国同志在外宾走后留下来,谈一谈招待中有什么问题或纰漏,有点总结经验的意味。这时候刚才外宾在时严肃的场面一变而为轻松活泼,大家都争着发言,谈笑风生,有时候一直谈到深夜。

有一次,总理发言时使用了中国常见的“倚老卖老”这个词儿。翻译一时有点迟疑,不知道怎样恰如其分地译成英文。总理注意到了,于是在客人走后就留下中国同志,议论如何翻译好这个词儿。大家七嘴八舌,最终也没能得出满意的结论。我现在查了两部《汉英词典》,都把这个词儿译为:Totake advantage of one’s seniority or old age.意思是利用自己的年老,得到某一些好处,比如脱落形迹之类。我认为基本能令人满意的;但是“达到脱落形迹的目的”,似乎还太狭隘了一点,应该是“达到对自己有利的目的”。

人世间确实不乏“倚老卖老”的人,学者队伍中更为常见。眼前请大家自己去找。我讲点过去的事情,故事就出在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吴敬梓是刻画人物的天才,着墨不多,而能活灵活现。第十八回,他写了两个时文家。胡三公子请客:

四位走进书房,见上面席间先坐着两个人,方巾白须,大模大样,见四位进来,慢慢立起身。严贡生认得,便上前道:“卫先生、随先生都在这里,我们公揖。”当下作过了揖,请诸位坐。那卫先生、随先生也不谦让,仍旧上席坐了。

倚老卖老,架子可谓十足。然而本领却并不怎么样,他们的诗,“且夫”、“尝谓”都写在内,其余也就是文章批语上采下来的几个字眼。一直到今天,倚老卖老,摆老架子的人大都如此。

平心而论,人老了,不能说是什么好事,老态龙钟,惹人厌恶;但也不能说是什么坏事。人一老,经验丰富,识多见广。他们的经验,有时会对个人甚至对国家是有些用处的。但是,这种用处是必须经过事实证明的,自己一厢情愿地认为有用处,是不会取信于人的。另外,根据我个人的体验与观察,一个人,老年人当然也包括在里面,最不喜欢别人瞧不起他。一感觉到自己受了怠慢,心里便不是滋味,甚至怒从心头起,拂袖而去。有时闹得双方都不愉快,甚至结下怨仇。这是完全要不得的。一个人受不受人尊敬,完全取决于你有没有值得别人尊敬的地方。在这里,摆架子,倚老卖老,都是枉然的。

三忌:思想僵化

人一老,在生理上必然会老化;在心理上或思想上,就会僵化。此事理之所必然,不足为怪。要举典型,有鲁迅的九斤老太在。

同类推荐
  •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爸妈不是我的佣人

    《儿童文学成长励志书系:爸妈不是我的佣人》编者通过仔细甄别、全盘分析,由儿童生活的细节入手,根据儿童的年龄以及性格特点,全方位进行有理有据有节的考量,并有针对性地从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生长传记以及充满智慧的寓言中提取对儿童有指导意义的故事,能够帮助儿童认清个人的不足,主动地由内而外地进行自我完善。
  • 气场的神奇力量

    气场的神奇力量

    改变全球千万人的气场魔力,全世界高端人士的成功密钥。比尔·盖茨、奥巴马、巴菲特等奉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法则。气场的神奇奥秘是什么?如何修习气场以积聚能量?为什么大人物有无比强大的气场?为什么有的人一出场就与众不同?为什么有的人光华四射,有的人却平淡无奇?华彩四溢的背后有怎样的气场修炼故事?如何从小人物一跃成为备受追捧的大红人?有气场,就有吸引力、影响力、震撼力!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成就人生!
  • 每天一堂感恩课

    每天一堂感恩课

    感恩之心的形成是心灵修炼的结果。心理学认为:心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常怀感恩之心,我们的人生将更加美好。一天一个感恩故事、一天一段感恩阐述。从一月到十二月,让读者在这一年的感恩之旅中完成心灵的蜕变。
  • 心静的力量

    心静的力量

    《心静的力量》是成功学鼻祖拿破仑·希尔博士在84岁高龄写下的收官之作。这是他拜访筹备了70余年,拜访了500多位美国成功人士,总结而来的智慧经验,也是他引导全球数亿读者改变命运获得成功的指南。每个人最初的改变都是由内心开始,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如此。我们说无论做什么,都要先让心静下来。因为静心,是养成好习惯的开始,静心是变专注的前提条件,静心是反省自己的顿悟,静心是改变自己的萌芽,静心也必然是成功缘起。
  • 不伸手不计较不抱怨

    不伸手不计较不抱怨

    第一部分功劳不伸手、第一章把荣耀的桂冠让给别人——功劳不伸手、责任抢着担,功劳大家分、罗马不是一个人建成的,功劳是大家的、为了前程,功劳面前上司优先、别企图霸占同事的劳动成果、才高不必自傲,慢点儿邀功请赏、替下属戴上“功劳的勋章”、在取得功劳之前,要先学会付出、舍弃多余的一切,反而更快乐。
热门推荐
  • 处囊诀

    处囊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村庄园主

    山村庄园主

    (新书《强化医生》已发布)当肚子里有了一颗珠子是什么感觉?刘富贵觉得自己好像是在怀孕,可惜却生不出哪吒。幸运之门已开启,收获不止小确幸。因为,咱是玩水的祖宗。萌宠共野趣一色,种植与养殖双飞。闲了,招猫逗狗品美食。小小山村庄园主,山村生活乐逍遥。
  • 邪罂归来

    邪罂归来

    前世,她被人挫骨扬灰;此生,她被司命坑爹“回魂”。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一心想杀的仇人,最后却成了苦等她多年的痴情男子?司命你写的什么狗血剧情啊?她只想安安稳稳地当个鬼,一不小心又逆了这天……
  • 美妻爱上瘾

    美妻爱上瘾

    轩辕浩炎--帝国大陆最神秘的人物,拥有三国血统他不是军人,一个命令可以摧毁数万生灵他不是商人,一张支票可以随意买个城市他不是政客,,一纸签名可以更改……传说,他有着一张妖冶魅惑的脸庞,超强的男性荷尔蒙看一眼便会怀上身孕,任何的报纸杂志周刊未曾刊登过一张他的照片!传说,他性格多变,时而乖戾,时而高傲,时而优雅,时而邪恶,时而狠辣,时而嗜血,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变态!传说,他是上帝所造的完美者,前一秒可以令你快乐,下一秒可以突然间扭断你的脖子,而死的前一刻还挂着享受的笑容!*****关于轩辕浩炎的传说太多太多,此处不一一列举*****慕容尔萱--帝国大陆数亿少女中的普通一员她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亡,父亲娶了后妈还带着个拖油瓶姐姐,从此她成为了灰姑娘她成年时姐姐有了婚约,帝国大陆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未婚夫是传说中的那个男人她毕业时姐姐突然失踪,未婚夫为了报复沦为笑柄,她成了姐姐的替代品她坚强,爹地的偏爱,后妈的白眼,姐姐的欺负,每一次跌倒后她都笑着面对她善良,见到路边的乞丐都会掏出自己全部的钱,而不会去计较他们或真或假她乐观,身心之上无论遭遇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始终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关于慕容尔萱被虐的太多太多,如果不喜请勿进*****此文虐身+虐心+虐情+虐恋,为腐女们准备的饕餮盛宴,将虐进行到底,没有最虐只有更虐!
  • 民俗实用对联(下)

    民俗实用对联(下)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对联则是最具实用性的对联。本书从工商百业中选取名联,又选取一些妙联趣事以飨读者。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喵仙万万岁

    喵仙万万岁

    穿越成一只黑猫,却没有继承任何强大血脉,不过...云雨楼,众烟花女子:“哎哟~姐妹们,你们看我发现了什么?”“资质+2”..“资质+1”..“资质+3”...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小小一猫妖,资质可逆天斩天地一剑,屠欺天邪魔自低微之地崛起,成就万界第一妖仙!
  • 霸天雷神

    霸天雷神

    大神萧潜再创玄幻巨著!平凡少年在全家险遭屠戮之际,意外觉醒雷印!掌控无尽天雷,斩爆天地苍穹!
  • 入纵

    入纵

    在山林中定居,在荒野中安心。段祈择和李诠清相遇,相知,相守,相离,相爱。她们之间隔着的,只是一道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