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400000060

第60章 胡乔木与文献编纂(1)

一、从编辑《六大以来》等“党书”入门

胡乔木调到毛泽东身边做秘书工作,是从编纂党的文献开始的。可以说,文献编纂是胡乔木入门第一课。

1942年春,他刚到主席那里时,不知道他这个秘书该做些什么事。他看到主席亲自在校对《六大以来》的清样,就主动请示说:“我来干这个事吧。”毛泽东对胡乔木说:“你算找对任务了。”于是,校对后来称做“党书”的《六大以来》文献清样就成为胡乔木到毛泽东身边做的第一件事。

《六大以来》的材料收集工作从1940年下半年就开始了。为的是为原定于1941年上半年召开的党的七大准备材料,以便总结六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七大的材料收集、编印和准备工作最初是由任弼时负责的,原定于1940年的10月底结束。但文献的收集进展并不顺利,到10月份,文件还远没有找全。10月1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由陈云、王明、王稼祥、洛甫、邓发等分头负责收集各方面的文件,限定11月底完成。由于这几位都是政治局委员,工作繁忙,分不出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件事,结果未能完成。于是,中央又决定把收集六大以来的文献的工作交由中央秘书处承担,由毛泽东负责督促与审核。

毛泽东接手后,工作进展很顺利。中央秘书处指定资料科的裴桐专门承担文献的收集工作。他每收集到一份,就由中央秘书处处长王首道负责转交毛泽东审核,毛泽东审核完后,就再交王首道送印刷厂排印。胡乔木当秘书后,裴桐就直接和乔木联系办理。他们当时只知道是为七大准备材料,没有听说要把这些文献汇编成书。

面对皖南事变后复杂的国内形势和尖锐的党内矛盾,毛泽东深感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极端重要性。1941年3月和4月,毛主席为出版旧作《农村调查》一书写了序和跋。重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批评那种“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钦差大臣”满天飞的作风。5月19日,毛泽东又在新落成的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做《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批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要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采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到8、9月间,在为中央准备“九月会议”的过程中,毛泽东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六大以来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对党的领导机关的严重危害,而且,这种危害通过党的领导机关下发的一系列决定、命令、指示等,已经在党内形成了一条比以往历次“左”倾错误路线更加完备的新的“左”倾路线,正是这条错误路线,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而直到1941年,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还有一些人对这条错误路线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根本否认这条错误路线的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成功地召开七大是不可能的。针对这样的状况,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在党的高级干部中开展一个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活动,以提高高级干部的路线觉悟,统一全党的认识。为此,他建议,将正在审核的历史文献汇编成册,供高级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用。这项建议得到了中央的赞同。

中央作出决定后,胡乔木就协助毛泽东将历史文献汇编成册。在毛泽东的指导下,胡乔木先把收集到的文献按照专题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一共分了政治问题、组织问题、军事问题、锄奸问题、职工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宣传教育等8个专题。然后,再将每个专题内的文献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编排好后,便交印刷厂排印。在排印过程中,又陆续找到一些文献,胡乔木协助毛泽东,将这部分文献分别放在相应的分类专题之后,在目录中则以“补遗”或“拾遗”标明。《六大以来》最后出版时,在原有“目录”、“补遗”目录、“拾遗”目录的基础上又编了一个“编年目录”。这样,1941年正式出版的《六大以来》,有几种目录,检索起来很方便。

《六大以来》内容十分丰富,汇集了自1928年6月中共六大到1941年11月间,党的历史文献519篇,共280多万字。汇集本共印了500套,发给中央各部机关、各中央局、军委、军分区等大单位,不对个人发放。1941年12月,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献86篇汇编成《六大以来》的选集本。分发对象不仅有单位,也有个人,但个人只限于党的高级干部。《六大以来》选集本是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的主要材料。对此,胡乔木后来回忆说:“编出《六大以来》使总结历史经验得到一个武器。把党的历史文献编出来,使正确路线同错误路线的对照非常明显。一些犯‘左’倾错误的同志看了心服口服。”

《六大以来》出版后,引起了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党的历史的浓厚兴趣,不少同志就提出来研究党的历史干脆从党的一大开始,要求中央编一本六大以前的党史资料书。所以,毛泽东从1942年初就着手编辑《六大以前》。《六大以前》的资料工作主要是由胡乔木和陶铸负责的。《六大以前》共收文献184篇,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分上下两册。发行的方式与《六大以来》汇集本相同,只发单位,不发个人。由于发行时正值全党处于整风检查的紧张阶段,因此不像《六大以来》那样在党内引起很大的反响。但是,它的编辑出版,为1943年编辑《两条路线》奠定了很好的资料基础。

《六大以前》出版后,毛泽东紧接着就准备在《六大以来》和《六大以前》两本书的基础上,选编一本关于党的路线的学习材料(即《两条路线》)。后因故暂时耽搁了下来,直到1943年的8月,才正式开始。《两条路线》只挑选最能反映党的各个历史时期两条路线斗争的文件、讲话、文章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决定选目难度较大。但因为已有两部“党书”做基础,驾轻就熟,很快就完成了。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和中央总学委的成员,参加了编辑工作。这回他感觉到编辑工作容易多了。

毛泽东自始至终指导这部书的编辑工作。在此书编辑大体就绪时,毛泽东于8月15日交代胡乔木:“加上《调查研究》、《增强党性》两个决定。即可付印。交弼、康、刘、周一阅。”20日,毛主席发现了新材料,即致信乔木:“此件列入党史文件,请送王首道抄过一份付印,原文还我。又一九四二年四三决定宜选入党史文件内。审查干部决定由康生交你。党书请于九月五日前印出,以便交去华北干部带去敌后(由康生分发)”。由于条件所限,未能如毛泽东所愿。《两条路线》直到10月份才装订成册。

《两条路线》也分上下册,所收文件起自1922年党的二大宣言,迄于1943年10月《解放日报》发表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共收录文献131篇。最后印了2000套,分发的范围较广,不仅在延安的高级干部人手一套,而且各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也差不多人手一套。此后,《两条路线》成为党的高级干部学习的主要材料。

关于这几部“党书”的作用,毛泽东在1943年9月7日至10月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批评王明在十年内战时期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和抗战初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时,做过简要的论述。毛泽东说:“现在党内主要的危险是闹独立性,我们要强调党的一元化领导。抗战初期的右倾投降主义,六届六中全会在政治路线上是克服了,但未作结论,组织问题也没有说,目的是希望犯错误的同志慢慢觉悟。到了一九四一年五月,我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毫无影响。六月后编了党书,党书一出许多同志解除武装,才可能召开一九四一年九月会议,大家才承认十年内战后期中央领导的错误是路线错误。”

在毛泽东的带领和直接教诲下,参与编辑和校对《六大以来》《六大以前》和《两条路线》三部“党书”,对于乔木个人的成长,对于他全面系统了解党的历史,分清党内路线斗争中的是非功过,准确把握毛泽东的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为他后来准确把握毛泽东的意图,在纷繁复杂的党的历史中,抓住本质,理清线索,参与起草党的历史决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始至终参与编辑《毛泽东选集》

众所周知,50年代初开始,胡乔木即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他负责《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文字以至标点符号的校订,并且是第四卷的主要编者,这一卷中许多有着重要思想内容的题解和注释都是他写的。“文化大革命”后期,他又参与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毛泽东选集》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他付出的劳动。

《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工作的加快,同斯大林的促进不无关系。在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期间,斯大林对毛泽东着作的重视、关切和期待把本已准备的《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进一步提上了日程。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赢得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自然还要依靠毛泽东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便把编集毛泽东着作,出版《毛泽东选集》,提上了日程。在毛泽东访苏期间,斯大林主动向毛泽东谈起此事。他说他们想得到毛泽东的着作目录,以便翻译成俄文。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世界人们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吸收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回答说,他正在审读自己的着作,因为这些着作是由各地方出版社出版的,有很多错误和歪曲之处。他计划到1950年初审读完毕。毛泽东提出,苏联在编辑经典着作方面是有丰富经验的,能否指派一位颇有造诣的同志到中国来。斯大林当场答应可以派尤金去。斯大林向毛泽东介绍,这个人你们可能不熟悉,他有理论修养。斯大林还很客气地征求毛泽东的意见:“你看合适不合适?”毛泽东爽朗一笑,表示欢迎。

1950年3月4日,毛泽东回到北京。4月间,即向斯大林发去电报,正式邀请尤金来华帮助编辑《毛泽东选集》。5月,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斯大林要把毛泽东的着作译成俄文的提议,一致赞同,都认为这是迫切需要做的事。会议作出决定,立即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不久改称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担任主任。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作为中共中央统一部署的大事,这是第一次。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的秘书,自始至终参加《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还有原来的秘书陈伯达和时任秘书田家英。

胡乔木在1941-1943年间,参加了《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等几部大型文献集的编辑工作,这几部文献集中收入不少毛泽东的文章、讲话和文告,这给《毛泽东选集》的编纂工作提供了便利。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在革命根据地或解放区,还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过各种各样的毛泽东着作集。这些集子是编辑《毛泽东选集》的基础,胡乔木他们尽量广泛搜集。

在《毛泽东选集》编辑工作开始时,胡乔木与陈伯达、田家英有分工。陈伯达主要负责编选文稿。田家英主要负责文章注释,包括外文翻译方面的组织工作。胡乔木则主要着重于文辞修饰,包括语法修辞的规范,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当时还组织了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党校、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一些工作。例如,涉及古代史的注释主要请范文澜撰写。由于请尤金来帮助编辑《毛泽东选集》,尤金不懂中文,就得把文稿翻译成俄文。这项工作由师哲和苏联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费德林一起做。李立三参加了俄文译文的校阅。

1950年7月,尤金奉斯大林之命到北京。这时《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大部分篇目,已经过毛泽东最后审定。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已由师哲和费德林翻译成俄文。

同类推荐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最是人间留不住

    拣定安宁或沉静的一隅,焚上一炉沉香,暗香袅袅里静睇着那炉上斑驳,借此窥得一点长眠在岁月中的过往。在幽香细细中我们还窥得见那些岁月里的女人们。她们鲜活在时光里,庄妍靓致,风雅超群。她们或倚楼独望,或长风吟诗。她们飘扬的衣袂化作了时代的旌旗。她们像岁月里的浮光锦,不沾染一丝世俗污淖,留给我们的都是皓月般完美的倩影。世代的笔墨已经将她们的故事渲染得锦绣如斯,而历史仍旧让我们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现实的粗粝。
  • 拿破仑(上)

    拿破仑(上)

    拿破仑·波拿巴,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战争,成为了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法兰西帝国殖民领主(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自由的真谛:杰斐逊自传

    该书是杰斐逊在77岁高龄时撰写的,主要是供自己和家人参考。从杰斐逊自己的角度叙述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生活的那个史诗般的年代;时间上,从他出生直到1790年3月他担任华盛顿的国务卿为止。该书详细介绍了杰斐逊思想的精髓,《独立宣言》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热门推荐
  •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美杜莎

    美杜莎

    美丽而又神秘的少女乔安娜拥有绝世的美貌。别人都视她为美女蛇,她也始终认为自己凭借美貌可以无事不成。可她倾倒众生,却倾不了她的心上人——司徒城。司徒城说,他爱的是乔安娜最好的朋友舒姝。于是乔安娜仿佛变成了被雅典娜下了诅咒的美杜莎,为了得到司徒城,她开始伤害身边的人,制造误会让两人分开。可是做了坏事的乔安娜却日日夜夜受着煎熬,直到将舒姝带到了司徒城的面前,看到他们热烈的拥抱,乔在墙的另一边,泪流满面。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终获得了雅典娜的赦免。
  • 早上的太阳

    早上的太阳

    一段暗恋的故事一段甜甜的恋爱云迟超级开心她张开翅膀拥抱了唯一的太阳张一辰甚是冷漠的成为了早上的太阳>3<简介无能阿
  • 一望尘途

    一望尘途

    高中生周毅在突遭父死母病的家庭变故后,为了全家的生计,学习成绩一塌糊涂他果断放弃了读书,然后跟随同村的周家庆一起外出打工。周毅的姐姐周芹,从小学习成绩十分优异的她此时正在南方某大学求学,当她回到家看到家里的惨状时,跟周毅不谋而合产生了相似的想法,但即将大学毕业的她并不想放弃文凭,就连休学的想法也被周毅以及伯母否定了。周毅外出打工后,周芹也重新回到了校园。为了弟弟,为了那个残破的家,经过几天的考虑,她决定跟现男友分手,去依附对自己垂涎已久的富二代田仁军,希望通过自己的美丽来换取成功的捷径……进入陌生城市的周毅也在自己和别人的“努力”下,在建筑工地渐渐站稳了脚跟……
  • 晚娇

    晚娇

    苏晩在回家的时候被人坑去参加抽奖活动,其实目的就是让她回到原来世界。穿梭异界的副作用便是忘记以前的事。邻家大哥哥一样的顾文赫;在苏晚面前偶尔露出孩子一面的太叔尘;像骑士一样守护的白宁;还有谎话连篇的司马唯。她喜欢的那个人,是否还能想起?旺旺?苏晚你居然敢把狗与本喵相提并论,不知道两族是世敌么!?这朋友没发做了!
  • 深宫有朵黑莲花

    深宫有朵黑莲花

    作为镇北大将军唯一的女儿,唐宛凝曾是整个西北雍关城最逍遥的仔。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突然有一天,好日子到了头!她被强塞给当朝太子当大老婆,被圈到皇宫里过下半生。她再也不能骑马去塞外戈壁滩看日落。再也不能偷偷溜进兵营和将士们一块儿打马射箭。再也不能女扮男装偷偷跑去花楼看胡姬美女跳舞。想起这些,唐宛凝几乎要哭出声来。某太子冷着脸。“哭什么?有老子陪着你!”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18岁后要历练,你必须懂点说话技巧

    18岁后要历练,你必须懂点说话技巧

    18岁后,没有坚实的人脉,没有过硬的学识,那你的未来、你的成功将无从谈起。而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是否掌握了说话技巧! 《18岁后要历练,你必须懂点说话技巧》向大家介绍一套完整的快速掌握说话技巧的方案,通过学习,你既可以看到卓越口才的实例,又可以掌握卓越口才的精髓,同时你也将学习到锻炼卓越口才的实用方法。
  •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禅集

    道禅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