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7800000003

第3章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师生恋

第1节 一生坎坷终身潦倒

讲词,第一个,我觉得还是应该谈温庭筠。不光是因为他是晚唐致力于填词的第一人,是“促使文人词走向成熟的词坛巨擎”(见《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主编),更因为他是公认的“花间派”鼻祖,词坛“教父”。因为他的词极毕丽,所以在《花间集》中排在第一(宋·黄·《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世人把他和韦庄并称“温韦”。

《花间集》收温庭筠的词最多,达66首。有人说,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可以这么说,从温庭筠开始,这种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小词”才逐渐被人重视起来。随后经过五代李后主等人的影响,到了宋代,达到高峰,成为举世瞩目的“宋词现象”。温庭筠对词,应该有着开拓性的贡献。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的词写得比较晦涩,相当难懂,甚至有人讥讽为“不通”。但如果看明白了,懂得他的意思,就会发现,温庭筠写得太好了。好在哪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上面这首《菩萨蛮》。

你看他写的这个美丽的女子,“小山”是什么呢?是房屋后面那座不高的山吗?结合上下文来看,不是,温庭筠写的不是具体的、大自然意义上的“小山”。按照叶嘉莹先生的说法,“小山”的意思不是山眉,不是山枕(瓷枕),也不是头发的插梳,而是山屏,就是那种折叠的屏风,有点像山的形状。一头像乌云一样的鬓发,要掩盖雪一般洁白的香腮。懒得起床画蛾眉,但是,我还是起来弄了妆,尽管梳洗、打扮得有些迟了。

清朝有个词评家叫陈廷焯,他曾经这样评价这两句词说:飞卿词如“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感,溢于言表(《白雨斋词话》卷一)。叶嘉莹先生这样解释说,她虽然“懒起画蛾眉”,是“梳洗迟”,但毕竟是画了。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不是说没有人欣赏,我就堕落了,我就放弃了我自己,这正是中国传统的那些读书人品格上的操守。

“懒起画蛾眉”,“蛾眉”这个词,也是有寓意的,它较早出现在屈原的《离骚》里,“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意思是说,众多的女人嫉妒我、说我的坏话,就是因为我比她们漂亮。屈原用女人来比喻自己,说朝中官员是在嫉贤妒能,他们陷害我,就是因为我的品德、才干比他们好。

画了蛾眉、弄了妆、梳洗完毕之后,这个闺中美人下一步做什么呢?开始“照花前后镜”,就是往头发上插朵花,然后干什么呢?照镜子,前面照完,后面照。前面的镜子和后面的镜子中的花面“交相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前面镜子中有后面的反射,后面镜子中也有前面的反射。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个“帖”字,通“贴”,意思是贴绣。“罗”,材料的质地。“绣”是罗上的花纹。“襦”(ru),是短袄。“金鹧鸪”,指罗袄上有金线贴绣成的鹧鸪图纹。这个美丽女子在“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之后,还嫌自己不够美,刚刚在罗襦上新贴了绣,绣的是什么花纹呢?是一对一对的金黄色的鹧鸪鸟图案。意思是说,这个美丽女子追求的就是不孤独、成双成对,就像那成双成对的鹧鸪鸟一样。

有个词评家叫张惠言,他对温庭筠的这首词评价很高,说他“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这四句有“《离骚》之意”。王国维反对张惠言的说法,说温庭筠的《菩萨蛮》有什么微言大意?哪有什么比兴?张惠言这是在罗织。还有学者说得更难听,说温庭筠是什么人?他的为人怎么好和屈原比?不能的。温庭筠的操行、人品都不好,温庭筠根本不是一个像屈原那样的人,“以为行行之飞卿,何足以仰企屈子。”(李冰若语)

温庭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他的为人遭到王国维、李冰若等人的批评呢?

关于温庭筠,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旧唐书》、《新唐书》有一点,但不详细。《旧唐书·温庭筠传》中说,温庭筠“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说他懂音乐,熟悉管弦吹奏,专门写一些不正经的、香艳的词,不过是淫词艳曲而已。在为人方面呢,《新唐书·温大雅传·附庭筠传》里说温庭筠这个人“薄于行,无检幅”,也就是说他在生活作风上很不好,不守规矩,为人不够检点,比较轻浮。晚唐以后的一些人在杂记、笔记里有过一些记载,基本上说他是个浪子,多次参加考试,就是不中,一生都没有考取进士。从55岁起,温庭筠便绝了考进士的心思,不再涉足考场。直到晚年才做了几天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在仕途上,温庭筠一生不得意,所以就写词来派遣和寄托。

《唐宋诗词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主编)对温庭筠的介绍大致如下:温庭筠(约812—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排行十六。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种种记载表明,温庭筠这个人名气大,才华横溢,《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八叉手而八韵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手叉八次,这么短的功夫——比抽根烟的时间短多了,一首八韵诗就大功告成了。历史上有个曹植,能七步成诗,无非是夸他文思敏捷,但真正论敏捷,“八叉手而八韵成”的温庭筠,恐怕再没有第二人了。所以,有人就送他一个外号叫“温八韵”(又称温八叉)。

温庭筠的诗写得也不错,与李商隐齐名。温诗的特点是“清婉精丽”,他在《商山早行》诗中有这么一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成为不朽的名句,流传至今。相传,宋代大儒欧阳修很赞赏这一联,钦佩不已,欧阳修曾自作“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写出来之后,他才知道,这意境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温诗的原意。

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祖师爷,但名声不好,经常出入歌楼妓馆、纵情声色,他还特别傲,处处以才子自居,这一点有点像宋代的柳永。温庭筠行为不检点,又经常写文章讽刺权贵,所以官员们很少有人喜欢他,他屡受排挤。

他的一生到处漂泊。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里客居江淮,后定居于鄠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自称为杜陵游客。他不受羁束,纵酒放浪,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才子传》云“竟流落而死”,最终郁闷而死,晚景十分凄凉。

第2节 过尽千帆皆不是

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是一首女人盼望丈夫(也可能是情人)的词。你看她,早晨起来,刚刚梳洗、打扮罢,就急着去等待。怎么等呢?她独自倚楼,望着茫茫的长江水。江上百舸争流,她爬上高高的望江楼,怀着喜悦和希望,看着远处一艘艘挂着帆的船开过来,一艘又一艘靠岸,但走近才发现不是。数了一艘又一艘,结果呢?“过尽千帆皆不是”,望尽所有的归船,没有一艘是载他的航船。满怀希望地等待,却总是落空,希望一次次破灭,相思一次次成空,等待总归虚无。落日的斜阳映在汹涌的江面上,江水悠悠地流淌。凝望着他们分别的地方——那开着白花的小洲,辛酸不已,不禁让人柔肠寸断!

“过尽千帆皆不是”,这有点像中国版的“等待戈多”。抛开作者的人品不论,就词论词的话,其意境确确实实有点接近屈子《楚辞》中的一句:“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至少我会产生类似的联想。甚至后来的北宋天才词人柳永还从温庭筠这首词里受到启发,写出这样的名句:“想佳人椅楼长望,几回天际识归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温庭筠给人的感觉就是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他的词能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

温庭筠写相思,写幽怨,其实也写他自己。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就是说,知识分子也像女子一样,命中注定是个依附者,等待那个欣赏自己的人出现,等待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愿意为他那样的人而死。“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意思就是等待皇上或者某个高官的赏识,从而得到治理国家的机会。等啊等啊,有时候,“过尽千帆皆不是”。《水浒传》里阮小二说,“我这一腔热血要卖给一个识货的。”孔子也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孔子也在等待一个“识货”的人,希望被任用。

女人的等待常常成了“等待戈多”,戈多总是要来了,但总是没有来。知识分子等任用也是如此。

知识分子始终有这种等待的愿望,但这种等待常常落空。那又怎么办呢?还有另外一种安慰,那就是:“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意思是说,一朵兰花,一出生就在一个寂寞、幽静的山谷里,很少有人光顾的地方,那么,这朵花还开不开?她会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而不开花、不飘香了呢?不会。她不是开给人看的,开花和飘香对于她来说,是很自然的,是必须的,和有没有知音没有关系。正如陶渊明所说,“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我追求我的理想,过我自己想要的生活,倘若一路上没有任何知音,那又有什么可悲的呢?没有关系的。

温庭筠的这首词《梦江南》,短短几句话,却能给人无穷的遐想。我们说这首词好,那不是随便说的。我们可以拿写相思、写爱情、写等待的词,来对比一下。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是敦煌曲子词。词特别好懂,写的也是热恋中的情人山盟海誓的话。我用今天的话“翻译”一下,大意是:枕前发尽千般愿,说要休掉我、要和我分开,除非是第一,青山腐烂;第二,水面上浮起了秤锤;第三,黄河彻底枯竭;第四,参星和辰星同时在大白天出现;第五,北斗回南面;第六,太阳在半夜三更升起。

这样的词,朗朗上口,热情奔放,作为民歌,那是相当好的了,但是谈不上什么境界,就是大胆示爱,山盟海誓,如此而已,和温庭筠的词比起来,它的境界高下就显而易见了。

第3节 温庭筠和鱼玄机不得不说的故事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温庭筠的词,写得真是太好了,那么虚无缥缈,那么轻快而空灵。你听听“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读起来那么美,那么意犹未尽的感觉。暖香惹梦,惹得人心里痒痒的,有恋爱的感觉。我一遇到心情不好或者工作疲惫,就想读诗词,读一会儿就什么都忘记了,进入到那个低碳的世界里去了。

上面这首词我用今天的话“翻译”一下,大意如下:一个美女,睡在水晶帘里面玲珑的颇黎枕上,在这上面睡觉的女人干嘛呢?相思怀念呢,屋里并不冷,暖暖的,香炉上焚着香,连绣着鸳鸯的锦被都是香的,这样的环境下少不了惹梦。江边那绵长而细软的柳丝,刚刚发新芽,看上去朦朦胧胧,像笼罩在一片烟霭之中。春天来了,大雁开始向北飞了,大雁一字飞过时,天上那一轮残月就要消失了。

藕丝衣服上染上了浅浅的、像秋天一样的颜色,在正月初七那天,我剪的五彩花朵,戴在头上,一定比其他人剪得好看。我的双鬓被一朵鲜红的花朵隔开了,玉钗呢,在头上也好像能随风飘动。

这样美好的词,确实不太好“翻译”,用今天的话讲出来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我们只是感觉,温庭筠写得美,太美了。“温八韵”名不虚传,果然大才。这样的才子竟然屡试不中,可见大凡考试,都免不了埋没天才,今天如此,唐代也不例外。

温庭筠能将汉字驾驭得出神入化,却独不能驾驭自己的命运。他的一生就是穷困潦倒的一生。我有时候想,是不是另类天才在哪个时代都难以被主流社会所接受呢?你看,那个时代李商隐的诗也写得好吧?同样不得志,总是遭人排挤,同样承受落魄之苦。温庭筠和李商隐还是好朋友呢,两个人私交还比较深,人们常常将他们两个叫为“温李”。可是,人家李商隐至少在长相上没那么丑,温庭筠不一样,他太丑了。《旧唐书》里说他貌丑且不修边幅,那个时代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温钟馗”。温庭筠长得太“惊世骇俗”、“随心所欲”了,这似乎昭示了他一生的悲情命运,这种丑相甚至延续到他的孙子。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记载:温庭筠有个孙子,官至常侍,别无他长,就是善于隐僻绘事。后来游至四川,本来想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到州牧门下做个门客,结果当面被拒绝,理由是他长得太像他爷爷温庭筠了,长得太悲情了。

温庭筠长得这么丑,但人却这么风流,而且颇有男人魅力,以至于让鱼玄机这个著名的美女难以忘怀。

温庭筠和鱼玄机的认识应当是机缘巧合。鱼玄机是晚唐著名的才女,女诗人。原名幼薇,字蕙兰。鱼玄机的父亲是个落魄秀才,因病过世后,鱼玄机母女生活无着落,只好帮着一些妓院洗衣谋生。温庭筠长得虽丑,却很风流,是个著名的浪子,喜欢在妓院里混。他就这么认识了鱼玄机。那一年,鱼玄机也不过11岁左右。温庭筠看鱼玄机聪明伶俐,就收她为弟子,教她写诗,也顺便照顾一下她们母女的生活。快60岁的时候,温庭筠得到一个做巡官的机会,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得离开长安,离开鱼玄机,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觉得什么,离开了才觉得缺少什么,心里空落落的。鱼玄机觉得她爱上老师温庭筠了。于是连续修书,表白心迹。温庭筠虽然风流,但师生的界限他还是坚守了。该怎么拒绝鱼玄机呢?他想了好久,决定将少年才子李亿介绍给她做老公。

李亿对她还不错,但是李亿老家的老婆见丈夫带着鱼玄机进门就不客气了,先是打,然后赶出家门。万般无奈,李亿将鱼玄机送进一座道观内,说三年后再来接她。她成了道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叫道号“玄机”的。

“过尽千帆皆不是”,三年的等待,是一场空。她开始改变自己,不再等什么男人。她成了艳丽女道士,什么男人都陪过夜,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宾,把个修行所变成了妓院。后来因为争风吃醋,一时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贴身丫环鞭打致死。这起命案很快被搞到官府,声名狼藉的鱼玄机被判处死刑,斩首。那一年,鱼玄机还是个妙龄少妇,26岁。

温庭筠在千里之外,听说自己的学生落得如此下场,痛心疾首。而他自己呢,日子混得也很狼狈。在襄阳当小小的巡官时,温庭筠与段成式、周繇等一起交游,喝酒,酬唱。后来,离开襄阳,去了江东,又到了淮南。

每到一处,温庭筠都喜欢和歌女厮混、不检行迹。大家都知道他的词写得好,但他自己不珍惜自己的名声,总是讽刺官员,得罪了一些人。有关温庭筠品行不太好的话就这样被传来传去,传到了现在。

也许,正因为温庭筠的生活经历太失意,所以,他在无意中将词中的美女写得总是那么寂寞,得不到人的欣赏。

词人小传

温庭筠(约812—870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排行十六。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

同类推荐
  • 彩虹来了又走了

    彩虹来了又走了

    蔡康永深情推荐,与《目送》一起感动万千读者,荣登《纽约时报》畅销图书榜榜首,《华尔街日报》《出版人周刊》诚挚推荐。一封九十一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件,一场母与子之间的精彩对话,他们坦诚讲述各自生命中的起起伏伏、得失成败,以及关于成长、爱情、婚姻、孤独与勇气等人生话题。书中饱含大量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智慧,而每一句洞若观火的分享都是生命历经大起大落后才有的感悟。九十一年前的今天,我来到了人世。而今天,我已经整整九十一岁了,比那时睿智得多,但内心深处还是十七岁。人生的答案是什么?人生的秘诀是什么?
  •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壹力文库)

    《沈从文的湘西与凤凰》精选了现代文学家沈从文关于湘西和凤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涵盖了他《湘行散记》中的一些精彩篇目,同时也选取了少量他其他时期的散文佳作,以期较全面地呈现沈从文的散文创作成就。
  •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蒋子龙散文集:红豆树下

    这些文章语言清新明丽,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情真意切,实现物我的统一,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展现出深远的思想和意境,使读者领会深邃的道理,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
  • 同时:随笔与演说(2018年版)

    同时:随笔与演说(2018年版)

    《同时》是桑坦格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她的“最后一本书”。书名取自苏珊·桑坦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夹叙夹论的方式详细介绍现代欧洲文学种几部被忽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可以说,她的一生在理论上赞扬的、在实践中都做到了。
  •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以笔为枪:重读抗战诗篇

    70年前,抗战诗人以笔为枪,为祖国而歌。血里生长的抗战诗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历程。那些披着征尘的诗句,其实就是四万万中华同胞“还我山河”的呐喊,沿着诗词中国浩瀚文脉流淌而来的吟唱,都化作了力透纸背的滚烫血液。
热门推荐
  • 西征随笔

    西征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溺爱丑夫之夫人威武

    溺爱丑夫之夫人威武

    据说将军府的少将军年少有为,出战必胜,深得君心,却三十好几了好没有娶到老婆。因为少将军的脸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再加上他魁梧的身材,女子见了皆是惧怕,稍微胆小点的直接晕倒。太后娘娘心急如焚,下旨丞相府必须嫁一女儿过去,嫡庶不论。从不为人知的相府三小姐,惊天出嫁。一时之间,各大赌坊相继摆局,赌的是,这位三小姐会不会在新婚之夜吓死。第二天,三小姐笑意盈盈送夫出门,一脸幸福。世人下巴皆掉,这是什么情况?!从此以后,世人皆知,少将军夫人宠夫上天。谁要是敢说一句少将军的不是,就等着倒霉吧。**她三世为人,终是逃不过那层层阴谋,注定要在这阴谋圈中周旋。上一世的灭门深仇,让她怎么也抛不掉撇不开,要用尽一切力量,将所有的真相都揭露出来。只是眼前的男人,却是她亏欠最深的人。她什么都依他,什么都顺他的意,只希望他平安顺利。只是没想到沉默的羔羊实际上是吃人的大灰狼,吃下去连骨头都不吐!**据说某一日,少将军想让夫人抛弃心中的仇恨,于是……“你什么都依我,说是出嫁从夫。”“恩。”“那什么条件都答应?”“恩。”“那可愿意为我抛弃心里的恨?”“……”夫人僵硬,摇摇头,“除了这个什么都可以依你。”“恩,为夫帮你报仇。你只要乖乖听话就好。”少将军熟练的宽衣解带。“……”第二天,夫人后悔了。腰好痛……谁说出嫁从夫的,老娘不干了!
  • 相爱何须问流年

    相爱何须问流年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我是一名弃婴,2岁时被宋瑾言捡到。18年的相依为命,18年的极致宠爱……一场争吵掀开风波,莫名出现的女朋友,更是让暗藏心底的情愫浮出水面。爱上自己的监护人,我该何去何从?不堪的身世,不同的世界,我又该如何选择……
  • 殿下太妖娆

    殿下太妖娆

    人类少女嫁给血族亲王,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br/>禁忌之恋,即将开启。<br/>所有的男猪脚都帅气无敌,女猪脚都可爱灵动,上演一场炫丽的魔法风波。魔法旋风,劲霸来袭,准备接招吧!<br/>炫美魔法,极品萌兽,可爱变身,一起玩转魔幻世界!&nbsp;<br/>专讲亲王殿下,王子殿下的故事。<br/>本小说《我的血族殿下》繁体已上市。<br/>台湾、澳门、香港的亲们可以去买。<br/>&nbsp;&nbsp;&nbsp;
  • 诸天逍遥

    诸天逍遥

    我本逍遥仙,何故恋凡间?孤独的灵魂在三千世界游荡,只为那最后的超脱,找寻真的逍遥,倚天、天龙、风云、仙剑、蜀山、西游、封神……逍遥诸天任我游
  •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打造你的黄金人脉

    常言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人脉之道,掌握了人脉之道就好比掌握了扭转命运的黄金罗盘。
  • 我在江湖当大侠

    我在江湖当大侠

    沈康莫名的穿越到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江湖武林,这是一个武道至上的神话江湖,可江湖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美好。拥有大侠系统的沈康,只要不断的惩奸除恶当大侠就能得到侠义点,不仅能不断变强还能开各种宝箱。被逼着走上了一条大侠之路,从此跟反派势不两立。为了侠义点,拼了,冲啊!“九阴九阳,暴雨梨花!有系统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原本我梦想是不上班还有钱拿,可现在我要当大侠!”这是一个穿越者在江湖武林立志当大侠的故事!手持三尺青锋除不平,不为扬名天下,只为念头通达!
  • 维迅之战

    维迅之战

    一本古风韵味的小说,请大家笑纳,不喜勿喷谢谢。
  • 见证建筑魅力

    见证建筑魅力

    本书以优美的文字、广博的信息和精美的插图,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精选了一些古今中外非常著名的建筑。
  • 黑塞童话集(黑塞文集)

    黑塞童话集(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本书为国内首部黑塞童话集,收录了黑塞的二十篇童话作品,涵盖其整个创作生涯,也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畅销德国百万销量,纷扰世界中的心灵桃源黑塞的童话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童话作品,却同时深受东西方通话传统的影响。从他十岁时创作的《两兄弟》,到他1933年写就的最后一篇《鸟儿》,它们见证了黑塞试图运用这一体裁记录自己身为一个艺术家的内心世界的尝试。与同时代的很多欧洲作家一样,黑塞密切关注着周遭发生的一切: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质主义的兴起、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的腾飞和衰退……凡此种种,以及他个人所经历的创伤、疑问和梦想,都在艺术童话的世界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