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2700000004

第4章 素书解译(2)

注曰:“盛衰有道,成败有数:治乱有势,去就有理。”

王氏曰:“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国昌盛,尽心而行;君若无道,不听良言,其国衰败,可以退隐闲居。若贪爱名禄,不知进退,必遭祸于身也。能审理、乱之势,行藏必以其道,若达去、就之理,进退必有其时。参详国家盛衰模样,君若圣明,肯听良言,虽无贤辅,其国可治;君不圣明,不纳良言,俦远贤能,其国难理。见可治,则就其国,竭立而行;若难理,则退其位,隐身闲居。有见识贤人,要省理、乱道理、去、就动静。”

【解译】那些社会上的贤人君子,他们之所以人生辉煌,就在于能够洞察事物兴盛、衰败的规律,能够把握成功、失败的定数,详查世事安定、纷乱的玄机,知道自己何时该仕、何时该隐的道理。

俗语说:“世事难料”,但许多事在成功或者失败以后再回头看,都是那样的简单,“马后炮”里也有真理。这其中,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黄石公用“明”、“通”、“审”、“达”四个字来强调这种判断力。

凡事盛与衰都有内在的原因,这就是“盛衰之道、成败之数”,聪明的人就是要明白其中的道理,顺势而为,定能成就事业。当时张瑞敏接手那个小工厂时,他知道工厂为什么破烂的原因,不是因为产品没有市场,而是缺乏科学的管理。于是张瑞敏从管理入手,很快这个小厂就有了起色,并最后发展成为家电行业的巨无霸。知道问题所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永远是成功的秘诀。

同样,一流的眼光,决定一流的事业。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要投身一个有前途的事业当中。古代有一人到处学本领,立志当屠龙之士。可是天下本无龙,怎么能够成就他的事业呢?但一流的事业是否适合你,也是一个问题,这就需要审时度势,一旦发现环境并不适合你发展,那就要“达乎去就之理”。

因此,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所谓的成功人士就是顺应了这种规律,而不是他创造了某种规律。成功人士就像是登山者,事物的规律就像是上山的台阶。摸准了台阶,事半功倍;找不着台阶,只能从悬崖处攀登,结果事倍功半,或者一无所成。

有了台阶并不是万事大吉,你还要将自己的因素考虑进去,量力而行,量“度”而行。什么是“度”呢?就是恰到好处!本来你想烧水泡茶,结果烧过了劲,水早就变成了水蒸气,茶自然是喝不上了。登山者应该明白,哪里该逆势而上,哪里该顺势而下,哪里该回心转意……这就是“明”、“通”、“审”、“达”的妙用。

【原典】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注曰:“道犹舟也,时犹水也;有舟楫之利而无江河以行之,亦莫见其利涉也。”

王氏曰:“君不圣明,不能进谏、直言,其国衰败。事不能行其政,隐身闲居,躲避衰乱之亡;抱养道德,以待兴盛之时。”

【解译】有志向但没有机会的人该怎么办呢?潜居抱道,以等待时机。“潜居”并不是无所事事的混日子,而是要加紧自我修养,使自己具备达天道、有德行、明仁爱、守正义、通礼仪这些品德,然后才能见机而作,成就一番事业。

世人都被成功后的荣光刺花了眼,而看不到成功之前的寂寞与无奈。大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经过长久不鸣的寂寞。成功者都熟悉寂寞,都珍惜寂寞,并在寂寞中执著地追求成功。耐得住寂寞,承载过无奈的人,才有可能收获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潜居抱道”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原典】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注曰:“养之有素,及时而动;机不容发,岂容拟议者哉?”

王氏曰:“君臣相遇,各有其时。若遇其时,言听事从;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时,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圣德之君,言听事从,身居相位,名香万古,此乃时至而成功。事理安危,明之得失;临时而动,遇机会而行。辅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国事,当以恤军、爱民;其功足高,同于前代贤臣。不遇明君,隐迹埋名,守分闲居;若是强行谏诤,必伤其身。”

【解译】有充分心灵准备的人,一旦风云际会,就能够乘势而上,开创一番大事业,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大愿。假如准备了一生而没有机会该怎么办呢?那也不吃亏呀,你只是没有成就事业而已,但你依然可以做一个道德高尚、受社会尊敬的人。

纵观历史上的成功人物就会发现,成功永远没有偶然,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漫长的准备,主要是心灵的修炼。机会永远不找无准备之人。诸葛亮隐居隆中时,虽身在山野,却心系着天下,天下大事,早已了然于胸,这才有了“隆中对”。如果他只是尽心山水,玩花伺草,肯定没有后来的烽火三国。

有了准备并不能保证你一定成功,诸葛亮如果不是赶上当时的社会时局,他也就是“没身而已”。可见机遇、局势对于有志者的重要性。孟子曾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虽然有智慧,不如赶上一个好时机。虽然有一把子力气、有种田的锄头,那也不如等待风调雨顺的年景。

所以智者从不与天争,亦不与势抗,而是顺势而行。韩非子告诫人们说:“势者,胜众之资也。” 审势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否则即使像尧舜这种圣人,如果不审势而行,则功不立,名不遂。唐魏徵遇到了唐太宗,才能得个“诤臣”之号,如果遇到商纣王,或许也会像比干一样被挖心掏肺。【原典】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注曰:“道高则名垂于后而重矣。”

王氏曰:“识时务、晓进退,远保全身,好名传于后世。”

【解译】只要道德高尚,无论穷与通,都会千古流芳,彪柄史册。

什么是成功?自古以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现代人将名利双收,万人瞩目,看作是成功的标志,未免将成功理解的过分狭隘。因为在传统的儒家看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种成功。修得一颗平常心,遇事宠辱不惊,对个人来说就是一种成功;有一个和谐的家庭,上孝父母,下友子女,对家庭而言就是成功;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对社区而言也是成功……没必要每个人都去追求大富大贵、轰轰烈烈。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道德,对他人有慈悲恻隐之心,同样可以在单位、家庭、社区获得别人的尊敬。

正道章

注曰:“道不可以非正。”

王氏曰:“不偏其中,谓之正;人行之履,谓之道。此章之内,显明英俊、豪杰,明事顺理,各尽其道,所行忠、孝、义的道理。”

【解译】说到人生韬略,许多人偏好“奇谋”,总想出奇制胜,最终难免落个蝇营狗苟;孰不知世间最简单的道理,才是正道天理,道、德、仁、义、礼五者,就是做人、处世的正道,守正方能出奇。“正道章”,想告诉人们的就是“守正”的道理。

【原典】德足以怀远。

注曰:“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

王氏曰:“善政安民,四海无事;以德治国,远近咸服。圣德明君,贤能良相,修德行政,礼贤爱士,屈己于人,好名散于四方,豪杰若闻如此贤义,自然归集。此是德行齐足,威声伏远道理。”

【解译】许多人不知道何为禅?其实禅的道理很简单:禅并不是你要什么有什么,禅是你想什么有什么!怎么理解呢?空谷回音,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关键看你想说什么。你所得到的,就是你曾经给予世界的。

道德即为禅,就是你想应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它就如同一种善力,而世界反作用回来的也一定是善力。孔子弟子最多时,竟然有三千之众,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孔子本身是有德之人,大家不远千里而来,看重的正是这一点。

春秋五霸中的楚庄王,有一次大宴群臣,要大家不分君臣,尽兴饮酒作乐。正当大家玩得高兴时,一阵风吹来,灯火熄灭,全场一片漆黑。这时,有人乘机调戏楚庄王的爱姬,爱姬十分机智,扯下了这个人的冠缨,并告诉楚庄王:“请大王把灯火点燃,只要看清谁的冠缨断了,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群臣乱成一片,以为定会有人丧命。可是,楚庄王却宣布:“请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否则,谁就要受罚。”

当灯火再燃起来的时候,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那个调戏爱姬的人自然无法查出。大家都舒了一口气,又高兴地娱乐起来。

两年以后,晋军进攻楚。这时,一名将军勇往直前,杀敌无数,立了大功。楚庄王召见他,赞扬他说:“这场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这个将领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臣,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原典】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注曰:“有行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矣。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人若志诚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必忠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有得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心。一异者,言天下之道一而已矣,不使人分门别户。赏不先于身,利不厚于己;喜乐共用,患难相恤。如汉先主结义于桃园,立功名于三国;唐太宗集义于太原,成事于隋末,此是义足以得众道理。”

【解译】诚实守信就可以使不同意见的人归于统一,判断、处理事情合乎道理就足以获得众人的支持和拥护。

关于诚信的意义,我们已经讨论了几千年;至于诚信缺失的危害,我们也检讨了几千年。从这几千年的反复中,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第一,诚信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对于一个人的成败荣辱,至关重要;第二,时至今日,诚信依然是社会上的某种稀缺资源。

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几千年在讨论同一个问题说明了什么?其实大家在潜意识里,都有追求诚信的愿望,“诚信”是人们的一个共同梦想。正因为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坚守诚信,行止有义,一定能激荡起人们心中的涟漪,这也叫“守正出奇”。

【原典】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注曰:“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王氏曰:“古之成败,无才智,不能通晓今时得失;不聪明,难以分辨是非。才智齐足,必能通晓时务;聪明广览,可以详辨兴衰。若能参审古今成败之事,便有鉴其得失。

天运日月,照耀于昼夜之中,无所不明;人聪耳目,听鉴于声色之势,无所不辨。居人之上,如镜高悬,一般人之善恶,自然照见。在上之人,善能分辨善恶,别辨贤愚;在下之人,自然不敢为非。

能行此五件,便是聪明俊毅之人。

德行存之于心,仁义行之于外。但凡动静其间,若有威仪,是形端表正之礼。人若见之,动静安详,行止威仪,自然心生恭敬之礼,上下不敢怠慢。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可以鉴察自己之善恶,智可以详决他人之嫌疑。聪明之人,事奉君王,必要省晓嫌疑道理。若是嫌疑时分却近前,行必惹祸患怪怨,其间管领勾当,身必不安。若识嫌疑,便识进退,自然身无祸也。”

【解译】只有智慧才能从以往的经历中总结出经验,指导今后的生活;只有明达才能洞见未来,而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就是人中之“俊”。

孔子曾言:“四十而不惑”,对于孔子这种大智的人,也许可以做得到,对活在当下的人而言,这只能是一个理想。如今的四十岁正是“大惑”之期,心中有惑,眼中无奈,焦急地注视着岁月的流逝。

人之所以有“困惑”,就在于选择太多、诱惑太多。由于信息太通畅,现代人都生活在“机会泡沫”之中,许多人最后都淹死在泡沫里。为什么呢?因为定力不够,在泡沫中首先失去了自我,不断地选择,不断地犹豫,最后淹死在泡沫中。人们不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路再多,你能走的只有一条,没有一个人可以同时在两条路上行走。那么再多的路,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呢?选择一条路,只要专注地走下去,条条都是金光大道。

选择道路、破解困惑、助人决断需要的是智慧;处事得当、随机应变、知人善用则需要聪明。

智慧不是生活中的知识、技巧、经验的综合,智慧纯粹是一种心灵的状态,它是心灵快乐、幸福,宁静的一种状态。我们这样给智慧定义:智慧是使自己获得内心平静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内心能真正做到无我、无为,智慧就自然产生,心静则智慧生。而一个内心浮躁的人,是不会有智慧的。

那些成功的人,无论周围世事如何纷乱,他们永远在内心给自己留下一块静土,这里是智慧发芽、成长的田园。

【原典】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

王氏曰:“诚信,君子之本;守己,养德之源。若有关系机密重事,用人其间,选拣身能志诚,语能忠信,共与会约;至于患难之时,必不悔约、失信。

掌法从其公正,不偏于事;主财守其廉洁,不私于利。肯立纪纲,遵行法度,财物不贫爱。惜行止,有志气,必知羞耻;此等之人,掌管钱粮,岂有虚废?

若能行此四件,便是英豪贤人。”

同类推荐
  • 闽商

    闽商

    本书是“张胜友影像作品系列”之一,所选文章,均聚焦中国沿海开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展示一批典型企业和开发区的发展轨迹,凸显中国经济发展脉络,再现三十年来改革开放辉煌成果。
  • 悦读三星堆

    悦读三星堆

    本书是一本有关三星堆遗址发现和发掘历史的通俗读物。本书从三星堆遗迹的方方面面深度挖掘古代巴蜀文化,以趣味性的解说文字搭配详实的照片来解说三星堆遗址发现经历以及三星堆遗址带来的种种未解之谜。首批均是大遗址公园,像圆明园、周口店、良渚、殷墟、秦始皇陵,哪一个不是赫赫有名。考古遗址公园是国际上通用并日趋成熟的考古遗址保护和利用模式,三星堆获此殊荣,将使遗址成为令人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古老的马牧河潺潺流过,12平方公里的遗址宁静神秘,祭祀坑、城墙等将重现原貌,在这个带有科普性质的遗址公园里,古蜀先民的生活场景将再现在公众面前。
  • 一日看尽长安花

    一日看尽长安花

    本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程郁缀教授历时六年之久,在李佩先生主持的“中关村专家讲坛”系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讲稿。程教授学识渊博,诗文满腹,从先秦到明清,将漫漫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文学故事娓娓道来,名章佳句信手拈来,有诗词引述,有评点讲解;有历史缅怀,有当下感慨;对比中有感悟,诙谐中含寄托,给听众与读者以一种艺术与精神的美好享受。本书雅俗共赏,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籍。
  •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醒狮:跨越时代的卢沟桥

    书写卢沟桥建成后八百多年间,作为一种象征被铭记的人、事、物,她的艺术价值、文化底蕴、抗战风云及其历史象征意义,她与北京、中国的精神纽带,与“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新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部重新发现卢沟桥之美、北京城市脊梁之厚重的历史地理之书,也是一部张扬卢沟桥精神,发出中华民族“醒狮”宣言的时代风貌之书。
  •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书立足于新的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 对孝的产生和嬗变、家庭伦理、国家政治伦理等进行系统介绍和深入剖析。
热门推荐
  • 万道神武

    万道神武

    大道三千,修炼不易,条条大道,博大精深,精其一即可飞升成神,修炼大成者,覆灭星辰易如反掌。玄天武府的外门弟子叶鸿天,从小经脉堵塞不易修行,却在偶然中得到无名传承,得其修炼体系,悟万法,修三千大道,从此同阶无敌,越阶杀敌如草芥,踏上追求武道极致之路。
  • 盗天下之王爷来亲亲

    盗天下之王爷来亲亲

    来自于21世纪的神偷柳听雪,在第一次见到铁血王爷楚凌九时,声称要毁了他的清白,结果偷了他的初吻就落荒而逃,殊不知,她顺带还偷走了他的心。偷盗界的泰山北斗是她,医学院的天才少女也是她,一朝穿越沦为人人喊打的相府嫡三小姐还是她。世人皆说她是柔弱可欺的残花败柳。冷王楚凌九却认为:她是最腹黑的小坏蛋。若问,柳听雪这辈子最后悔的是什么:当然是偷了楚凌九的初吻,从此赔上了自己的一生……
  • 神秘BOSS放肆爱

    神秘BOSS放肆爱

    贺真真不过就是献个身,结果还献错人了。在万人唾弃的时候,陆家五爷却站出来处处维护着她。后来才知道,他就是那晚她扑错的人。想跑却来不及了。“陆先生,那晚是一个误会,就当没发生好吗?”“真真,你的清白可以不重要,我的清白可是很重要的。”
  • 重生后我成了锦鲤女王

    重生后我成了锦鲤女王

    夏满月重生后,发现自己多了一个叫“锦鲤运”的金手指。随便救个人,竟然是隐世的“国医圣手”。随便买张彩票,竟然中了“头等奖”。随便试个镜,竟然摘了“影后桂冠”。随便参加个考试,竟然得了“全校第一名”。祁星沉重生后,决定把“夏满月”宠上天。宠到除了他以外,再也没有男人敢娶她。
  • 严禁在此穿越

    严禁在此穿越

    警告:严禁到此穿越,违者必受重罚!1、所有外来穿越者,自看到本警告之日起,需立刻离开本位面返回各自世界,违者将受到包括但不限于神形俱灭的处罚!2、所有本位面穿越者,自看到本警告之日起需立刻联系作者,作者将通知张伟前往你处,收缴一切非法穿越所得,违者将受到包括但不限于神形俱灭的处罚!3、所有还未穿越但有可能穿越的本位面居民,请为了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务必自觉抵制穿越!4、抵制穿越,人人有责!
  • 藏在心底深处的爱

    藏在心底深处的爱

    爱了其实很简单,但拥有这份爱的过程却不是简单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妙医圣手

    妙医圣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医学生林阳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从此,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这,就是林阳的大道!(欢迎各位书友加群,五志的小黑屋:168330720)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我家总裁狠特别

    我家总裁狠特别

    “知道杀人犯法吗?”“所以我只切了他的鸟!”男友背叛,她提刀上门虐渣,大人物却追上门。“你是谁?”“宠你的人!”传说那神秘楼爷本是温润睿智,五千年一遇盛世美男。却在一夕之间化身暴君,作风狠厉,行为凶残。将那无恶不作女混混,宠成嚣张跋扈女霸王!“楼爷,渣女陷害我!”“坑挖好,埋了。”“楼爷,渣男又缠我!”“刀备好,砍了。”“楼爷,我好像喜欢上你了……”“衣已脱,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