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3100000021

第21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娱蚣;还有斑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中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娱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娱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批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恢,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麝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昧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日“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提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袖”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巨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月十八日

选自1926年10月10日《莽原》第19期

[精品赏析]

鲁迅先生的散文大都沉郁、洗练、凝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是一个例外,它更多地呈现出清新、素朴的风格。这种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是素材的清新、质朴。这篇散文既不是缅怀烈士、记述斗争的,也不是写景抒情、寄托理想的。它的素材极其普通只是择取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几个场面;夏天百草园里的种种景致;长妈妈关于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的乐趣;书塾里的拘束与反叛……。无非是些琐细平凡的往事,清新而质朴。它们所用以表现的,是生命的光焰,是大自然的美丽,是书塾制的迂腐,而非人生的荣耀。

其次是语言的清新素朴。鲁迅先生的散文里,写景大多洗练、凝重、意味深长,如《秋夜》“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样的。这篇散文却不同。它写夏天的百草园,“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到云霄里去了。”写冬天雪地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通篇是白描的手法,通篇都是清新、自然的语言,毫无阻滞之感和人为的痕迹。

最后是结构的自然质朴。这篇散文是以彼时的往事的自然涌动为经,以此时的间或感触为纬结构成篇的。文章如一条徐徐滚动的小溪,依记忆的山谷委婉向前,时而回忆百草园的无限乐趣,时而重温美女蛇的故事,时而微讽“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常有,然而都不是美女蛇”,时而嘲笑书塾里的呆板与枯燥。恰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这样的结构使人们看到的是往事的自然流动,以及作家对这种流动的即发感触,读来浑然天成,绝少人工的痕迹。以至于它那对自然与生命的礼赞、对旧教育制度的否定的庄严的主题,也浑然融化在这自然,真切的往事追忆里了,毫无游离与生硬之感。

同类推荐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我不卑微:美少女蝴蝶狗的故事

    我不卑微:美少女蝴蝶狗的故事

    本书为日记体式的散文随笔集,主要讲述了作者一家收留了一条外形似蝴蝶犬的流浪狗。在养狗的七年时间里,狗给作者家人来带了欢乐,让家人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让儿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从狗狗身上领悟了更多人生哲理,发现了狗狗是个伟大的母亲,并敬佩于大自然赋予它们的顽强的生存之道。
  •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平屋杂文:夏丏尊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诗学第三辑

    诗学第三辑

    20世纪80年代,"归来"或"朦胧"又一次开启了中国新诗繁芜而动人的局面。但短暂的二十多年之后,激情澎湃的诗歌之音似乎早已游离人们的耳畔;那些关...
热门推荐
  • 械异世界流浪记

    械异世界流浪记

    陆平本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失恋后的一场醉酒让他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异能和机械的争斗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作为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受着无形的命运推动,他能否挣脱枷锁?
  • 女驸马:无情公子

    女驸马:无情公子

    她本来是想穿越大唐的可是没想到机械男却把她带到了大明?!在这里她不仅做起了山寨女霸王而且还抢劫过长平公主未来的驸马爷的银两。可是长平公主竟然看上了她身边的机械男仆?为了救雅哲没办法她只得听从了周世显的安排进京考状元,哪知女扮男装的她竟被崇祯的宠妃陈圆圆赐为长平的驸马?天哪,她心仪的人可是袁崇焕的儿子袁若飞呀,在这里她该如何面对李自成的起义袁崇焕的逼迫大明的毁灭?      
  • 侠岚之清涟

    侠岚之清涟

    *注意避雷*主角是寡王。本文主辗迟x辰月,山鬼谣x云丹,弋痕夕x浮丘,游不动x碧婷据古篆记载——有这样一群人,传说,他们隐居于山林之间。传说…算了,我懒得抄了。总之,就是一个现代人因为一本书穿越回了侠岚的世界,成为了弋痕夕山鬼谣师弟的故事。“什么技能都封印不能用,你让我拿头打?可闭嘴吧你!”“我告诉你你敢打我试试,你信不信我身边藏着百八十个太极侠岚?”“我和你,其实从来都是同一个人。”“他心里,其实一直都牵挂着你。”“零的生命,真的很漫长啊。”_已完结
  • The Mighty Odds (The Odds Series #1)
  • 围炉

    围炉

    事后我才意识到,方卫与宁海滨结仇,应该是在那一年春天。那一年的春天,我们面临高中毕业。我们是恢复高中教育的第二届,学制还是两年。两年的时间很快,而且虽然恢复了高中教育却还没有教学大纲,因此这两年里基本学不到什么知识。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读这样的高中也并不是为了求学。当时初中毕业面临两条出路,或者学校分配工作,或者去农村插队。但也有的人按当时的政策既不应该去插队,又不符合分配工作的条件,于是就有了第三条路,也就是读高中。因此,读这样的高中说好听一些是去农村插队之前的缓冲,倘若换个说法,也就是“缓期两年执行”。
  • 烟尘

    烟尘

    印象中,那年冬天的雪特别大,而且一场接一场。那个下午也是,从中午开始,就一直不停地在下。往来县乡间的班车,都停开了。路上看不到什么行人。到处都是雪。我在车站的值班室里,帮爸爸值班。已经好几天,整个车站一点事情也没有。爸爸到乡里找人喝酒打牌去了,就让我帮着他留守在值班室,怕县里临时会有什么电话来。小车站是两间不大的房子,孤零零地立在15号国道的边上。大雪漫天。我感觉无聊得很,明年我就得参加高考了,课本一点也看不进去。大黄(我们家的一条狗)一直在我的腿边转来转去的。我随手掰一块馒头,扔在它的鼻子底下。
  • 逃离心理学

    逃离心理学

    《逃离心理学》由三个短篇理惊悚小说组成,主人公都是玛丽,一个心理咨询师和作家。她试图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但她的遭遇和朋友似乎串通好了一样,不停把她拉回心理学。故事一:一个黑人男子声称自己能听见上帝的声音,而且上帝也是个黑人。他或许并不疯狂,但玛丽确定他在掩藏些什么。故事二:一名警察如慈父般的搭档因公殉职后难以摆脱罪恶感,玛丽受到“忽悠”给他做心理咨询,但在她从这个案件中抽身出来之前,她已经完全陷了进去。故事三:玛丽的病人拒绝吃药是个十足的疯子,而玛丽和他发生争执后离奇失踪,被找到后,警方发现她已是一场恐怖罪行的受害者。究竟发生了什么?
  • 我为唐帝

    我为唐帝

    一个手持双博士文凭世界杀手之王附身在唐朝悲情皇帝唐僖宗身上,他凭借着自己一身现代的超前知识技能,硬要改天换地。权有了,钱有了,美人有了,江山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史记精编

    史记精编

    《史记》告诉我们,中国是具有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她不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丽,历久弥新。《史记》翔实、严谨而生动地记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记述了我们祖先在创造文明过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读《史记》,会使我们对中国已往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和伟大的祖先,怀有一种深深的温情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