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4900000004

第4章 先行者并不孤独(3)

这无疑是一件繁重的学术工程,不仅需要非凡的才、学、识,而且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巨大的工作热情。钟叔河今年已届六十,又患有出血性脑梗塞病,由于他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有崇高责任感,他仍然置这一切于度外,完全投身于卷帙浩繁的历史资料中(春节过后直到元宵节,他竟没有走出家门一步,整天都在书房伏案工作)。他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却不惜花费三千元人民币购买了一套(六十大本)的《清实录》作为参考。我在他书房中,看到他所珍藏的四壁图书,尤其是全部由他本人亲手整理的数百部近代人物资料和几抽屉的卡片,不禁感慨系之,由衷赞叹:真乃书生本色也!此时,我联想起龚自珍两句诗:“虽然大器晚年成,卓荦全凭弱冠争。”这就是我心目中的钟叔河先生。

(一九九二年三月三十一日香港《大公报》)

“书要到读者中去”

蔡栋

跟叔河先生打交道不算多。老先生闭门著书足不出户固然好找,可老先生时间分分秒秒都宝贵,我辈俗人,又岂敢无事随便去闯他的“三宝殿”?鲁迅先生早就告诫过: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叔河先生在出版界能够出名,能获第三届韬奋出版奖,能列入《世界名人录》《国际成就名人录》,我想这首先在于他主编了《走向世界丛书》。当然,他还编了《凤凰丛书》,还有曾国藩的书,周作人的书,这些在当时都是名副其实的冷门。他独具只眼,不怕误解,不怕承担风险,把这些书坚持编了下来。为了未来而回首过去,用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整理旧文化,结果化腐朽为神奇,将传统文化的积淀解析成对现代化进程有参考和反思价值的资料。叔河先生的成功,钱钟书在一封信中对他的评价最为精当,钱称钟:“卓识明见而博采穷搜之学力又足以相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出版家,二者确乎缺一不可。说到钱钟书的信(包括黄裳等学者的信),叔河先生有不少,这些短简,文约意丰,若能在副刊发表,肯定会大受读者青睐。作为一个“老编”,我是“觊觎”已久。可叔河先生一直不愿发表,正如他素不愿踵名人之门抬自己身价一样,亦不愿借名人书信增自己影响,这未免又有点使我“耿耿于怀”。

曾见过叔河先生的手稿,通篇字迹工整,连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打得极为规范,在编书问题上,他容不得半点马虎,常叹做一个好校对也不易。

编书,在某些人眼里,仿佛就是把现成的文章凑拢在一起,这未免太皮相。究其实,个中是大有高下精粗之别的。有的看似寻常,实际上亦耗心血。就拿周作人一九一一年写的《望越篇》来说吧,这篇文章国内好几本刊物都登过。按理说收进文集只需从刊物上复印下来就行了。可排印一般难免有错,存疑处又不好妄改。叔河先生到处托人,费了很大的力,终于在绍兴找到《望越篇》的原稿,这才心里踏实。区区一篇文章,就费了这么多周折。书成之日,读者恣情捧读,有多少人又知道文章后面编者所花的心血?在岳麓书社任总编时,叔河先生提出要竭诚让读者“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这个宗旨,我想他是一直在身体力行的。

“书要到读者中去。”作为一位编书人,叔河先生特别看重读者的反馈。他的书可谓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从胡乔木、李一氓、钱钟书、黄裳等老一辈学者到普通干部、工人等,他都不乏知音。福建的一位小学教师,几乎每年都要将自己老母亲亲手制作的茶叶分寄一些给他,并无他求,就是喜欢钟叔河编的书而已;这一次到北京领奖,军事医药科学院一位研究员又特意来找他,硬要将自己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时所得的一支高级金笔送给他,老先生亦无所求,常邮购钟叔河编写的书,读来读去,对人也读出了感情;加拿大八十二岁的鲍耀明老先生,则主动向他提供了周作人五六十年代寄往海外从未发表过的三百多封书信……这些反馈,既是对他所出书的一种肯定,也体现着读者对他的厚爱与信赖。

从某种意义上说,叔河先生是一位“唯美主义者”,对一切美的东西,他都那么钟情。尤其是读到好文章,他总是不忘向人作推介。他熟读过不少古文,曾向我提到南北朝时一位将领母亲的信,说写得感人极了,奇怪的是,不知为什么古代散文集等均未收入;又谈到一位青年作者黄爱东西写看恐怖电影的文章,他以极为叹服的口吻说:“这样的文章我绝对写不出。”还说《参考消息》上也常有好散文。我发现,他看文章很细,记忆力又好,常能随口背出文章中的警句。又说想编一本书,专收科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等的好文章,大有天下好文章尽入我彀中才后快之感,可又叹眼下分身不出。

叔河先生常说自己“没多少学问,无非是现买现卖而已”。获韬奋出版奖后,他仍是这么说。若论学历,他确乎“没有辉煌的学历”,在校仅读了四年半书(小学一年,初中一年半,高中两年),可自学却一直在坚持,即使是十年内乱中关进监狱,他也在通读二十四史。自云“现买现卖”,其实是“厚积薄发”。所以他一九七九年进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即被评为编审,在人才济济的出版界,他的学问已是公认的。

耳闻目睹社会上拜金主义的种种表现,叔河先生颇为感叹地好几次提到“敬业”二字,“还是要讲敬业,要敬重自己的业”。他好几次辞掉其他出版社的高薪聘请,照旧埋头编自己的书,照旧与每一个错字过不去。“酒店关门我就走”,对去留乃至生死这一类不容人小觑的问题,钟叔河喜欢引用丘吉尔这一句话作答。可对这样一位富有历史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出版家,哪家“店”又忍向他“关门”呢。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日《湖南日报》)

书呆子一路

张中行

钟叔河先生住湖之南,我住河之北,相距弱水三千,只今年夏他北来,住东华门外翠明庄十许日,我们在我的城内住处景山之左见一面,招待他一顿晚饭。他著作等身,如果连编印的也算在内,就要“超”身,可是我手头只有两种,其一是周作人、丰子恺《儿童杂事诗图笺释》,是掏自己腰包买的,其二是《书前书后》,是他北来过访时当面送的。见一面,相聚不过三四个钟头,即使是长舌妇,又能谈多少?总之是很想多了解而了解并不多。可是我仍然想写他,是因为,即使只根据皮毛,也觉得很多方面,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及;或者退到家门之内,专打自己的小算盘,与我臭味相投。所以,也曾沉吟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写。

他的行业是全套书呆子一路,由读书、写作直到编辑、出版。读书和写作,闭门家中坐的事,不可见,也就难说。说容易见的编辑和出版。总的说是成就非常大。分项说呢?想偷懒,抄黄裳先生的:

叔河先生数十年来一直从事编辑工作,从他经手编定的书和写下的序跋中,很可以看出一种特色。这里面有反映近代中国人西方观的《走向世界丛书》,有重印久已绝版的文史丛著的《凤凰丛书》,而数量最大、用力最多的则是重刊周作人的遗著,除了散文集的单行本外,还辑有《知堂书话》等六七种。(《书前书后》序)

这段话着重说“编”。但是透过“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其他情况。以《走向世界丛书》为例,他在《走向世界以后·小引》里说:

我喜读近代人物的外国游记,陆续搜集了两百多种。一九七九年到“湖南人民出版社”后,开始从中选编《走向世界丛书》,已经印行三十六种。(《书前书后》第一五三页)

单是这方面的书就搜集两百多种,其访书之勤和读书之多就可想而知。这还是其小焉者。更值得重视的是有忧国济世之心。这心来于见识和情热。见识是看到我们头脑的落后一面,主张多吸收些西方的。张文襄公也主张吸收西方的,但那是“西学为用”的“用”,火车头、迫击炮之类,至于头脑,就还要“中学为体”。张文襄公远矣,就是“五四”,吆喝一阵德先生、赛先生之后,又大几十年过去,我们不是依然听到万岁声震耳,许多人迷《卜筮正宗》(包括其老祖宗八卦和《易经》)和《奇门遁甲》之类吗?所以确是应该开开眼界,看看人家怎样管理众人之事,怎样根据引力定律算计哈雷彗星轨道。尽弃其所学而学,不易,所以,仍是书呆子的一贯想法,要由灌输新知识下手,钟叔河先生的奔走呼号,编印《走向世界丛书》,就是为这个。奔走呼号,是情热;想当是与“反”字有关吧,被投入牢狱,定期十年,天地易色之后,计已住九年,放出,仍是奔走呼号,是更大的情热。我就不成,外看浮世之态,内省自己之心,只求能够独善其身,不敢妄想兼善天下。这有所得,是借祖传法宝明哲保身之力,躲开牢狱;也有所失,是至多只能写一点点自怡悦的,而不能写以及刊印有关经国之大业的。这样,与他相比,我就不能不感到惭愧了。

说到相比,钟叔河先生的不可及之处还有很多,都与博大而深入有关。想只说我印象最深的两种,重刊周作人遗著和书籍的编印装帧。先说前一种。周作人是我的老师,我在家人也守妄语之戒,对于他的学识文章,我很钦佩,因而认为,他的著作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读,吟味其内容,学习其表达。可是他的为人有问题,是抗战时期,他不只留在沦陷区的北京,而且出了山。学识文章和为人走了歧路,我们要如何对待呢?很难。一笔抹杀?他像是与卖身投靠的诸宵小不尽同,何况还有著作具在。谅解吗?传统和常识都会不允许。我前几年写《负暄琐话》和《负暄续话》,多谈到北大旧人,就碰到这个困难。依照晋惠帝的分类法,对他的看法有私和官(公)两种。所谓私是顾念私情,我取古语“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之义,认为他卖得太贱,或者说,用历史地位换不体面的禄位,不值。撇开私就不得不改为说公道话,于是写《苦雨斋一二》,开门见山就说,他是一反宋朝吕端之为人,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写《再谈苦雨斋》,说他心中具有神鬼二气,不幸一时神鬼交战,鬼竟占了上风。这是说为人。至于说著作,我就认为,不当以人废言。可是不当废的言要有托身之地,即印本,经过几十年(其中还有“文化大革命”)的不能见天日,哪里去找呢?所以限于“希望”,我也主张,应该印,甚至全集,如其老兄的,上市,卖。说限于希望,是因为:一、公然推崇周作人,纵使限于著作,也怕有人在背后指脊梁骨;二、工程浩大,我既无此魄力,又无此精力。是前几年,因为介绍出版译本《一知半解》,我同岳麓书社拉上点关系,他们有时就寄赠一些估计我会有用的新印本。其中有几本是周作人的著作,我见到,曾经一惊,惊的是,竟有人做这种傻事,而且居然得到上方的点头。后来探询,才知道是钟叔河先生主持印的,并且有大计划,是陆续印,直到出齐。这期间,我又见到《知堂书话》《知堂谈吃》一类书问世,也出自他之手,我才知道,在这方面,我只有一点点朦胧的想法,而钟叔河先生真就大干起来。

是九十年代初吧,湖南传来消息,钟叔河先生所在的出版社改选,他的总编辑职位未能保住,改到新闻出版局去任编审。是不是受了周作人的连累?不知道。但推想人亡政息,继续刊印周作人著作的豪举总不能不放弃。不出所料,以后就不再有周作人著作的新印本寄来。水流花谢,日子一长,我也就把这件事情放在脑后了。直到见到钟叔河先生,才知道情况并不是水流花谢,而是水已汇成巨流,花将开得更大。是晤面的那个夏日的下午,我们谈得很多,专说有关周作人的,他说他正在着手刊印《周作人散文全编》,材料,上方允许,家属条件,出版处所,差不多都已办妥,不久可以陆续发稿,所以他很忙。关于材料,他的搜求的本领真使我五体投地,是许多不经见甚至很少人知道的,他都有,如日记,他已经拿到全部复印件。我问他为什么不印全集,他说这已经很难,是经过多方面努力,用多种办法,才闯过来的,如果称为全集(像是有纪念性质)就更难了。我说这样一来,诗,新的有《过去的生命》,旧的有《知堂杂诗抄》,就不好办了。他说他打算在散文之外,另编一本,新诗横排右行,旧诗直排左行,似两册而合一,并想请我写序文。我说这是师辈的手笔,在书前说三道四,不敢。他没有退让,只好都认定,到时候再说。其实,说私心话,他从事的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大事业,虽然以他的才学和经验,必游刃有余,如果我能够尾随搬一些零砖碎瓦,算作未袖手旁观,总是既应该又求之不得的。

同类推荐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旧事新知风雨声

    旧事新知风雨声

    本书汇集散见于数十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刊载的文人原创作品,包括鲁迅、梁遇春等多位大师和学人,他们共同学习文化的本质,学习哲学的本义,学习研究国故的方法,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研究的含义,了解心理学的真正意义。这是一本围绕文化、哲学、科学、心理学等诸多常识和新知而展开讨论的文集,是大师和学人奉献给我们的新知盛宴。从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他们对于科学对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也看到了他们对于各种知识不止步于权威和众论的可贵思想。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热门推荐
  • 孟婆汤无毒

    孟婆汤无毒

    我与他相知数十年,彼此守望相助,患难与共,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由于两人同心协力,总能抵御过去,可是最后与病魔死神一搏,我们全力以赴,却一败涂地。白先勇【树犹如此】
  • 富妻盈门

    富妻盈门

    士、农、工、商,她爹排第四。 商有千万种,她爹偏是最市侩、最受人诟病的盐商。 公、侯、伯、子、男,他爹排第一。 公有好几品,他爹是世袭罔替的超一品国公。 父为盐商,母出漕帮,姑娘我穷的只剩下钱了。 父为国公,母出翰林,小爷我贵的只剩下名了。 当盐商之女嫁入公侯之家,将是怎样欢脱、狗血的生活呐?! PS:女主非穿越、非重生,亦非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女。 ******** 一句话简介:“被”穿越者的璀璨人生!
  • 地下之一

    地下之一

    我叫许铉,是个孤儿,从小跟我二叔长大,因为我二叔被很多女孩误会过,二叔都是无所谓的样子,他不怕别人误会,只要照顾好我就全是二叔的愿望了。
  • 将门俏屠娘

    将门俏屠娘

    一觉醒来,自己竟莫名其妙地替堂姐成婚了?丈夫不仅是个跛子还破了相?花小白想哭都来不及!本想赚够了钱就和离,岂料跛子不仅对她很好,隐藏身份还是个威武大将军?反转太快,她根本适应不过来啊!谣言四起,花小白忍不住问他:“林楚,外面的人都说你沉迷美色……”“那又如何?”男人反身将她压在身下,邪笑,“小白,我只愿沉迷你的温柔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的孩子全跳舞

    神的孩子全跳舞

    村上春树最新短篇小说集。地震所引起的或之于村上的地震! 爱,只有爱才能使遭受重创的心灵获得再生!本书6篇小说都以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大地震为背景,描述经历巨变的人们对自己以往人生的重新认识。 作品既有空虚、空壳、憎恨、暴力等负面字眼,又有自由、沟通、光明、爱和决心等正面语汇。 而且随着篇名的依序更迭,由负而正呈明显递进趋势,负越来越少,正越来越多。最后终于走出地震的阴影,走出心灵的空洞,完成超越,获得再生。
  • 现代神人

    现代神人

    一次意外使他有了强壮的身体一次事故使他来到异界,在异界经过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成了异界的神,在突破了异界神界的结界来到仙界,用自己在异界获得的不同的仙元力大战群仙,使他在仙界成了无人敢管的逍遥仙,突破禁地获得了混沌神的传承,来到在神界受到众神的排挤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小小的星球守护神,过上了逍遥的生活。
  • 东厂一枝花

    东厂一枝花

    大太监林九川十四岁净身入宫,四年时间从最底层提夜壶的太监一跃成为蟒袍加身、人人都要叫一声林大人的宦官。他心狠手辣,专断国政,排除异己,霍乱朝纲,明明不通文墨,却破例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还自称“九千九百岁”,满朝文武皆恨不能生啖其肉,刀碎其骨,天天在家扎小人盼着他早点死。直到有一天,他们却突然被告知,权倾朝野的林大人,居然是个女人!阅读须知:1.本文架空架空架空2.权谋情节,切勿深究4.1v1,he
  • 快穿之上神她又逆袭了

    快穿之上神她又逆袭了

    瑶央的人生宗旨:逆袭男女主当赢家!可每一个世界,竟总有一个宠她宠到毁天灭地的男主一直跟在她身后! 狐狸瑟瑟发抖地看着一个个男主追着自家主人身后跑,擦了擦脑门冒出的冷汗,忍着颤巍巍的身子气炸怒道: “滚滚滚,找你们的女主去!别骚扰我家主人!” 而它身后的瑶央淡淡地瞥了它一眼,嗤笑了一声:“呵。” (双强1v1,男主同一人。) 【绝宠甜撩、苏爽宠文】
  • 大魏厂公

    大魏厂公

    宫刑之躯,掌天下生死!飞鱼绣春,掀江湖风雨!咱家苏善,乃大魏厂公!书友群:619719309(普通群,欢迎加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