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9500000004

第4章 世纪之争(3)

吴冠中作品的收藏市场背后在国内也有支庞大队伍,在大藏家印尼郭之后还有大连郭。原来这位大连郭在1994年策划并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一部反映老一代艺术家生活的艺术片,其中就包括吴冠中,在结识吴冠中并对其艺术创作有深入的了解之后,他成为吴冠中忠实的收藏者。这位大连郭后来负责大连万达集团旗下的玥宝斋,开始对吴冠中作品的大量收藏,以吴冠中的水墨画收藏为主,保守估计也有80多件,成为国内收藏吴冠中作品最多的一人。在吴冠中的活动中,大家也越来越熟悉负责推广和画集出版的百雅轩,其负责人李大钧与人合资的卷石轩美术馆也成了吴冠中作品的主要收藏机构。因此,如此庞大的收藏机构,也被市场人士称为“吴冠中集团”。

吴冠中曾打过一个比喻:“我先经历过开放,让我出国留学,后来却一直处于封闭的状况中,好像洋酒在瓶里藏了几十年,现在再打开,流出来的自是佳酿。”

3、捐赠打假还毁自己作品

市场出现再火热的拍卖价格,吴冠中却仍然不改其艺术追求。吴冠中的朋友都知道他保留着定期焚画的习惯。艺术是艺术家的宗教,进入晚年的吴冠中几乎是一边作画,一边把他不满意的旧作毁掉。即使他的画作在市场上寸纸寸金,但他毁掉自己那些作品时毫不吝啬。

上世纪50年代,吴冠中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他翻看手头原作,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1991年,他把自己在二十多年里不满意的作品集中起来,一次烧毁二百多张作品。他自己毁不过来,便叫上儿媳和小孙孙一起帮忙,太多的纸就抱下楼去烧掉,惹得邻居围观,连连叹息。他仍然说不能舍不得。

吴冠中作品在市场上不断创造天价神话,自然以吴冠中之名的假画也频频出现了。有意思的是,吴冠中还和自己的假画打上了官司。

1993年10月27日,上海朵云轩与香港永成拍卖公司联合主办中国近代字画及古画拍卖会,吴冠中在拍卖目录中发现,竟然有两幅以他的名字署名的作品,分别是《乡土风情》和《毛泽东肖像——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吴冠中从来没有画过这样的作品,分明是冒名伪作。他当即通过文化部艺术市场管理局正式通知上海朵云轩,要求他们撤下两幅伪作。但对方并没有撤下,结果“炮打司令部”以528000港币最后成交,主办方宣称此画是他们此次拍卖取得的最高价。这不是一般的赝品,严重歪曲了吴冠中的人格。吴冠中提起上诉。

1994年4月18日,上海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此次开庭辩论的焦点是画的真伪。《毛泽东肖像》中画的是毛泽东右手持笔的半身像,背景上写着“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毛泽东”。左下角落款:“吴冠中画于工艺美院一九六:年”。

“这是一幅完完全全抄袭王为政先生原作的劣作。”吴冠中说。

1967年8月5日,《人民日报》头版套红发表《炮打司令部》后,当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王为政便以此为题材创作了这幅毛主席像,为创作这幅画,他还从毛泽东发表的许多书法手稿中,集合拼凑出了画中的字样。

伪画抄袭了王为政的作品,并加上了“吴冠中画于工艺美院一九六:年”。被告方说,“六:”就代表“六六”,就是1966年,而王为政的1967年画作,是抄袭的这幅吴冠中1966年的作品。

“在1966年,谁敢以1967年发表的重大政治题材作画,而且公然署名?当时批判个人主义,谁作画也不署名,王为政也只盖了个‘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印章。我这个(当时)被剥夺创作权的反动学术权威,更是吃了豹子胆,也不可能书写自己的姓名。”吴冠中对此假画更是忿忿不平。

这场假画官司,第一次开庭没有判决结果。

吴冠中假画案立刻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优秀画家几乎都碰到过作品被假冒的问题,如果吴冠中一案输了或者虽然赢了但赔偿金很小,那么中国美术市场将面临一场假冒横行、艺术家权益遭到无情侵害的局面。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故宫博物院、中央美院、北京画院和中央工艺美院的画家、美术史家、书画鉴定专家数十人举行座谈会,从各方面认定这是一幅地地道道的伪作,绝对不可能出自吴冠中这样的大家之手。人们呼吁国家权威部门用实际行动主持公道,惩治假冒伪劣的制造者和贩卖者。

此时,法律专家认为此案主要是侵犯著作权。于是,吴冠中又重新聘请了律师,另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向上海中级法院起诉。想想,吴冠中可以毁掉自己不满意的作品,却无法把这幅欺世盗名的伪作扯碎。他是如何的激动、愤怒和苦恼,他不得不走上法庭,并非要给被告一份难堪,而是为了他为之奋斗大半生的艺术的纯洁。

没想到在这时候某报发了一条消息,称吴冠中“令人费解”地撤诉,并反问道:“《炮打司令部》一画,假兮真兮?”一时间,众猜纷纭。有人说这是吴冠中儿子画的,有人说他的老婆想私了……最后经法院认定,这条消息属舆论误导。

在当年的全国政协会上,不断有领导和政协委员向吴冠中询问假画官司。吴冠中说:“例如有人领个孩子来说是我的儿子,我说不是我儿子。他一口咬定这就是我儿子。难道是不是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吗?”说到这里,大家都笑了。“可是他又说,这是你的私生子。我只好说,请拿了证据来。”听到这里,大家眼睛里都流露出愤慨。吴冠中说:“画家中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过去画的画,现在不承认了,但也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是不是他画的。那么,朵云轩和永成的证据是什么呢?”

此案是我国第一件画家为维护其著作权而状告拍卖行的案件,其社会意义大大超过了案子本身,引来海内外人士普遍关注。但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案子,为何弄得一波三折、旷日持久?这也是当时市场环境,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主流,要健全法制,规范行为,文明经商;而有人却乘社会规范没形成,法律尚有空子可钻先来个浑水摸鱼。

在法庭上,吴冠中一下子拿出15个证据,说明这不是他的作品。吴冠中的律师向法院提供了中国公安部的鉴定书,证明伪作上的落款署名不是吴冠中亲笔所写。对方也出示了他们的专家鉴定书,证明此画是吴冠中所作。吴冠中的律师请出了为对方做鉴定的几位专家,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全是上海朵云轩的职工,答辩中他们对吴冠中的绘画风格、做法,以及一般鉴定常识一窍不通,这个“专家组”完全是为了开庭而受命组合的。

1995年9月,法院判决吴冠中胜诉,整个案子耗时近三年。

吴冠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这个官司,我至少损失了一半的创作时间。对于我这样的年逾古稀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宝贵、更重要的了。但这官司是值得打的。”公道自在人心。为此,吴冠中写下了几句感慨之语:“黑重重,重重黑,真理有路明,三年回眸笑人间。”也是因为这场官司,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而且,一定会走下去。

但是假画官司的胜诉并没有让冒名吴冠中的假画减少。2005年12月初,苏敏罗以253万元拍得吴冠中作品《池塘》。半年后,苏敏罗想通过私下交易将画出手,才发觉自己已然成为“假画受害者”。最终,吴冠中先生看到了原画并写下鉴定:“这画非我所作,系伪作。”7月初,苏敏罗向法院以合同纠纷提起诉讼,将《池塘》送拍人和某拍卖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吴冠中作品被假冒往往都有一个十分完整的故事。例如,他某年某月到我们这里来写生,为了答谢盛情款待,送了一张画。当时的同行者还有某某人,可谓天衣无缝。可是作伪者不知道吴冠中的为人原则,由于吴冠中不画应酬画,画得不好不愿送人,画得好又舍不得送人,所以送人的作品数量非常少,每张送人的画,他都记得十分清楚,绝对不会出现送人而不记得的事情。当然也有伤他感情的事情,送人的画被人偷走卖掉,某美术家协会对吴冠中说他们想藏一幅他的画,于是吴冠中送了一张,时过不久就被他们以经费不足为借口卖到海外。

吴冠中画作市场行情不断飙升,但是他个人却没把自己的作品留给自己的孩子。早在2004年,他就对他的朋友说:“我没有遗产,我的绘画艺术是属于人民的、民族的、国家的、人类的、世界的,不是自己的遗产。我的作品不可能留给我的孩子,只有房子才是孩子们继承的财产。”

2008年2月,吴冠中将113幅市值3亿元的作品捐献给新加坡美术馆,包括63幅水墨画、48幅油画、两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年份从1957年到21世纪初,全面表现了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以及各个时期的风格。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表示,这应该是新加坡的公共博物馆收到的价值最高的一份捐赠,也是吴冠中个人数量最大的艺术捐赠。对于吴冠中的这次捐赠,各方争议不断,甚至有人质疑他不爱国。

吴冠中说:“我的作品属于世界人民,不管哪个国家,他们诚心诚意要并能展示出来,都可以给……艺术家有国界,艺术没有国界。”

吴冠中并不仅仅对新加坡美术馆捐赠,吴冠中的捐赠行为也是年代久远。我们可以看一下他的部分捐赠作品年代表。

捐献作品

2010年6月25日,交代大儿子将晚年的五幅水墨作品,包括《休闲》、《幻影》、《梦醒》和《巢》,另一幅为2001年创作的《朱颜未改》,捐送香港艺术馆。当晚,吴冠中安静地走了。

2009年,向香港艺术馆捐赠33幅画作,估值1.5亿元;向上海美术馆捐赠21幅作品;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以21世纪以来的新创作为主的作品36幅,其中有夫人肖像和精神之父鲁迅画作,涵盖从1954年到2008年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结晶。中国美术馆按规定,对向国家捐赠作品的艺术家做适当奖励。吴冠中谢绝国家奖励,无偿奉献。2008年4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6件作品,吴冠中说这次捐赠是他历次捐赠中最重要的一次,捐出的数量最多,也是最精华部分。

2008年9月2日,向新加坡美术馆捐赠了113件作品,包括63幅水墨画,48幅油画,两幅书法。作品的创作年份从1957年直至21世纪初,全面表现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以及各个时期的风格。按照当时国际拍卖行对吴冠中作品的拍卖价推算,这批画作的市值高达3亿元;同年,将水墨代表作《长江万里图》在香港拍卖所得的1275万港元全部捐给清华大学,设立了“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励基金”。

2006年8月17日,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自己的三幅重要作品,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水墨作品《江村》、《石榴》。市场价格的保守估价超过1亿元人民币。

2005年9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件。

2002年3月,向香港艺术馆捐赠10件。

1999年11月,向中国美术馆捐赠10件。

1997年7月,向台湾高雄市山美术馆赠《黄土高原》。

1992年11月,捐出水墨画《峨嵋劲松》1件。

1992年5月,向大英博物馆捐赠(件数不详)。

1991年8月,中国南方数省遭受洪捞灾害,捐出多次在国内外展出的精品水墨画《老墙》1件,将义卖所得50万港币全部捐赠灾区人民。

从这些捐赠能够看出吴冠中的深谋远虑,他在晚年一直在安排这些作品的归宿,这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些捐赠作为与他的财富观紧密相连,他说到做到,他的人生境界高远,他们的孩子也理解父亲的一生追求。一般人是难以和他相比的。这些捐赠作品,这是多少亿元的财富划给了国家和社会。这反映了吴冠中作为老一代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把自己的代表作品以最稳妥的方式展示给世人,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这也反映出吴冠中先生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和对作品归宿的缜密思量。

同类推荐
  •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

    《图说世界名人:司马迁(中国文史大家)》介绍了,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梦里不知身是客:李煜词传

    从南唐后主到违命侯,再到一代词宗,生命赋予了李煜独特的轨迹,他的词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早期的李煜,雕栏玉砌,锦衣玉食,所以“寻春须事先春早”,有及时行乐的情怀;“踏马蹄清夜月”,有大周后缱绻相随;“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有小周后画堂幽会;有美人“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香艳风情,又有“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奢华享受。他用华美温婉的文字,咏出一首宫廷欢乐颂,诉说着未经事的贵族青年那些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细腻心思。
  •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

    "这本书介绍了杨宪益传奇的一生,杨宪益是一位德披天下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还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的品质于一身。他娶英国妻子戴乃迭,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佳话,本书还将杨宪益和戴乃迭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展现了杨宪益性格中的热情、勇敢与真挚。他德披天下,集传统与自由知识分子品质于一身。他译遍中国,一生作品之丰,无人能望其项背。他娶英国妻,成就一段异国婚姻佳话。在那样颠沛流离的生活里他是怎样用那一支笔译出一篇篇精彩的作品?翻译大师的五味人生和经典译著的诞生过程。《五味人生: 杨宪益传》会告诉你答案。"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热门推荐
  • 天地灵斗之叶灵传奇

    天地灵斗之叶灵传奇

    谁说穿越的一定是主角,谁说开局龙傲天的一定是主角,谁说身世悲惨的一定是主角,谁说长得帅的一定是主角我就是那个穿越的龙傲天,身世惨的一比的大帅比,坑爹的我的儿子才是主角......我曾愚蠢的以为自己能够拯救世界,到头来只教会了儿子如何做人,而现在我的儿子正磨刀霍霍向爹娘......
  • 美人如翡:墨少,请节制

    美人如翡:墨少,请节制

    身为血煞佣兵团老大的唐冰卿意外死亡,同时校园里一个毫不起眼的少女被换了灵魂。是的,这个外来灵魂就是那个翻手即是天下的唐冰卿,唐冰卿的意外互换,原主的死亡到底是意外还是他人? 随着不断的侦查和探索,她才发现,这件事并不是那么简单,原来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 宠妃有泪

    宠妃有泪

    他不是皇帝时,他曾经信誓旦旦地对丑陋的容颜说:“我接受你光怪陆离的灵魂,美中不足的容颜,接受你的愿得一心人,就是不接受你喜欢我却远离我的烂借口。如果,你有所不安是因为你自己的容貌,我可以和你保证,我林子轩这辈子,只对你一人好,誓不负卿。”他初登皇位时,他对她说:”给我时间,有合适的人选时,我会为你,放弃天下。到时,真正许你一心人!“当她为她入宫后,他亲自逼她打掉了腹中骨肉,而她,一饮而尽。愿得一心人的她,在穿越古代的世界里,一朝成为帝王宠妃,又如何面对这错综复杂的心愿呢?他们的情感纠葛,要何去何从?
  • 一不小心三十岁·女人版

    一不小心三十岁·女人版

    30岁,对一个人来说,是生命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对于女人来说。30岁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结束的是少女时代那些蓬勃的稚气与梦想,开始的是成熟女人那些清楚的理想和追求。30岁的女人,经历岁月的洗礼,抛却了小女孩的矫纵任性。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妖娆。
  • 下手轻一点:傲娇少主的诱惑

    下手轻一点:傲娇少主的诱惑

    (美人如花系列之空谷幽兰—莫言空谷有佳人)青楼包间内,她跌进一个温热的怀抱,撞进一双漆黑灼热的眸,旖旎气氛萦绕满室,怔愣间已被人占了便宜,她狠狠抹嘴,长剑出鞘,“敢占我便宜,本座剥了你的皮!”大婚之日,她素手一挥,一纸休书扔至他的面上后决然离去,他气怒看着她挺直的背脊,冷笑:“想逃离我?这辈子你都妄想!”一张面具掩去她倾城的容颜,一个青涩纯澈的温润男子,一场金风玉露的相逢;一本神秘的秘笈引人趋之若鹜,一系列奇门秘药层出不穷,一桩昔年往事自岁月深处的迷烟中渐渐揭开面纱。当面具底下的绝美容颜显露在人前时,江湖上又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佛说法王经

    佛说法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荔枝

    荔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使命的召唤

    使命的召唤

    一个从黑暗的地域中走来的邪恶灵魂——他,拥有黑暗与邪恶的过去,双手沾满了血腥与杀戮;他的存在,似乎只为证明一件事——屠杀!他没有理想,毫无抱负,只是为了屠杀而存在,似乎是接受了死亡的召唤!但当他遇到了她……为了正义、为了正在遭受压迫的人们——他终于站了出来,自由与荣耀在引领着他,走向明日的辉煌!这是一场一个人的战争,在这个纷乱繁杂的世界中,人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着这一切。(本故事纯属虚构。)
  • “水仙号”的黑水手(译文经典)

    “水仙号”的黑水手(译文经典)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康拉德著名的“海洋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黑人新水手惠特一上船就病倒在床,对整个航行没有出过一点力,却处处表现出“暴躁和怯懦”。最后,惠特死在船上。海员们为他举行了水葬,惠特的尸体刚一掉在海里,海面上就刮起了一阵怪风,此后一切正常,“水仙号”抵达英国,海员们登陆后四散而去。惠特这个独特的形象激起过评论家们的巨大兴趣,评论《水仙号》成了解释惠特的意义,结果有多少康拉德评论家就有多少惠特。而其实,惠特不过是陆上千千万万具体社会现象投向大海的阴影的焦点。康拉德把人类的普遍痛苦“物化”成了惠特,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