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700000006

第6章 杭州艺专(2)

潘天寿是浙江宁海人,自幼因家境贫寒而耕种牧樵,无所不为,却天资聪颖且勤勉好学,七岁入私塾,学文习字之余,每日临摹画作和字帖,十几岁自学金石篆刻和画史画论,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得以亲聆李叔同大师的教诲;未及而立就著有《中国绘画史》。潘天寿在艺术上不存门户之见,广收博采,取精用弘,追求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当时已经八十高龄、享有画坛声誉的吴昌硕大师,非常器重这个崭露头角的青年,曾以“天惊地怪见落笔,巷语街谈总入诗”的篆书对联相赠,并写有《读潘阿寿山水幛子》的长诗,赞誉勉励。

与林风眠融合中西的观点不同,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应该拉开距离”,改革中国画要立足于民族传统的基础,发扬东方本位艺术。他赞同苦瓜和尚所言“故君子唯借古开今也”,认为“新必须由陈中推动而出”。

杭州艺专创办之初,潘天寿即被高薪礼聘该校的国画主任教授,可见林风眠胸襟坦荡,慧眼识英雄;也说明潘天寿确实是一位旷世奇才般的艺术人才。

朱德群入校时,潘天寿已经年近不惑,虽自称“懒道人”、“懒头陀”,却非常勤恳。受潘天寿丰厚的学养和特有的文人画家气质吸引,朱德群一度想追随他专攻中国画。“我原本希望能够念国画系,但是当初杭州艺专没有国画系,只有绘画系,每个星期只有几堂国画课,一开始很不习惯,觉得油画没有水彩和国画来得自由,后来慢慢能够掌握油画特性之后,发现油画的可能性更大,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更宽广,渐渐地国画就画得少了。”

受西方文艺思想影响,艺专的学生大多热衷学油画,并且崇尚现代派,对国画课缺乏应有的重视。深得林风眠和吴大羽赏识的赵无极,就曾有趁潘天寿在黑板上写字而越窗逃课之举,后来又因不肯认真对待国画考试而险些被开除。

国画课显得很不景气,原本安排的课时就少,肯认真学的人又不多。尽管潘先生对这样的现状深以为憾,授课并未有所懈怠。他不让学生临摹他的画,而是临摹石涛、八大山人、黄鹤山樵等,学生读他再版的《中国绘画史》,知道他的绘画,承南宋马远、夏圭的峻拔,明代戴进的豪放,沈周的练达、石涛的苍浑;他对近代画家,唯取吴昌硕。他常用的闲章“强其骨”,表达他追求画得骨气和骨力。不论书画,也不论构图,皆显示其雄伟势壮,亦有古希腊的美学韵味。朱德群称自己抽象绘画中得雄强阳刚,应该追溯到潘天寿先生这个源头。潘天寿的书法好用偏锋,自成一格,字好而别致。常听他讲:写字也要“怒浪抉石,渴骥奔泉”。文人字画纤巧秀媚,潘天寿反其道而行,追求力量。这是他们一代人,在中国被列强欺凌的时代,所产生的救亡情结在艺术中的反映。

当时虽然学生学国画的热情不高,但是普遍推崇潘天寿先生高洁脱俗的品性。一旦学生间发生纷争或惹出了事端,训导处的调停难以奏效,只要请出潘天寿先生来,只要几句话即可令事态得到平息。朱德群回忆起这位国画奇才,始终没有忘记当年潘天寿先生的教导,“须有高尚之品德,宏远之抱负,超越之见识,渊博之学问,广阔深入之生活,然后能有所成就”。

在学习氛围如此浓烈的杭州艺专,有意思的是朱德群为了专心绘画,自动戒掉了打篮球。多年同学都不知道他还是篮球高手。一天,刘宝森同学正和几个同学打篮球,远远发现从一旁经过的朱德群,连忙唤住他一起来玩。面对老同学的热情相邀,朱德群不好回绝,只好违心加入。虽然他进场时间并不长,高超的球技却令体育老师印象深刻。事后,体育老师竭力邀请他参加校队打球。没想到朱德群每次都借故逃掉了训练。就是杭州艺专与兄弟学校进行的篮球比赛,他都不曾在球场出现。原来朱德群发现每次打完球,再拿起画笔来,他的手都会颤抖,这非常影响绘画效果。既然已经放弃体育,专心学习绘画,朱德群就要求自己把画画放在第一位,于是他下狠心彻底放弃自己酷爱的篮球运动。

这与他在巴黎绘画时期,喜欢上下棋一样。一旦他发现这个爱好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绘画,就毅然戒掉。后来他就将棋盘高高锁起,不再触碰。

为了实现自己认定的目标,必须在其他方面肯于和勇于放弃,朱德群深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道理。

2.一辈子最好的同学

朱德群(左)和吴冠中在上海大剧院合影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曾回忆自己走上艺术之路:“如果当年未曾认识朱德群,便没有画家吴冠中。我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或平庸的工程师。30年代时,浙江全省高中学生要集中军训三个月,混合编队,浙江大学高工的我和杭州艺专的朱德群编在同一个班级,朝暮相处,成为好朋友。他带我参观了杭州艺专,我迷了,醉了,疯了,不顾一切转入杭州艺专从低班学起。德群比我早学一年,成了我的小先生。从此,我们结下了终生友谊。别离、阻隔,人生里程多坎坷,‘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而艺术的情谊是圣火,风吹不灭。距离的风及岁月的风,风愈烈,火逾炽。从严格的素描训练到具象的油画学习,从崇拜西方现代艺术到钻研传统精华,从描写物象到表现感受,我们一直是同路人,是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等启蒙老师指引的那条路上的同路人。今日人渐老,鬓已苍,一见如故,人如画,画如人。”

朱德群印证道:“军训时,各学校是混编的。我个子最高,排在第一个。冠中个子最小,排在最后。我出列报告后,教官让我站到排尾,这就和不相识的冠中站在了一起,有了相识和说话的机会。人真是有缘分的,我们一谈就很投缘。尤其是一起到小酒店去喝几两花雕老酒,更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所以我对他进行‘策反’,让他转道杭州艺专来。他果真来了。从此我们在课外就在一起,跑到西湖边写生,星期天就去远一点的灵隐寺、天竺等,真可谓形影不离。”

吴冠中是江苏宜兴人,可是脾气很倔,像北方汉子的性格。天资聪颖,对什么都有自己的独到看法。朱德群说他自己的性格不仅绝强而且年少气盛。按理,一个槽上栓了两条叫驴,可他们相交了六十多年,至今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

其中奥秘,就是他们在绘画上的知己情谊。两人相互能欣赏,能提出真切的意见,恰恰在艺术追求上的真实执着,是他们友谊最坚实的基石。一个人的艺术追求是内化在作品里的,要能被准确看出来不容易。给朱德群写的画评文章何止成百上千,每个评论家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在朱德群眼里,唯有吴冠中看得最准,这就是他们在审美追求上的默契。

他们在艺术追求上的相濡以沫,最是令人羡慕。朱德群回忆道:“我和冠中都对绘画有疯狂的热情,相互感染,就能持之以恒,不受外界的诱惑。他那绘画的热情,就更感染我的绘画,久而久之,我们那时候成了真正的画痴。”

“我很喜欢中国画,但是我对中国画的临摹教学,不面对自然,很有看法。如果专攻水墨画,我认为不会有多大地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是老师的翻版。可是,吴冠中独独钟情国画。抗战时,在流亡中,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到四川青木关就有了国画系,冠中选择了国画。我将自己全部国画画册和画论都送给了他。他在国画系学了一年后,觉得有问题,认同了我的看法,就从国画系转出来了。我们将全部国画画册和相关书籍都卖了,拿卖了的钱到青木关口一家饭馆大吃了一顿。后来我们都能对中西画的所长所短有中肯的看法,与我们在思想方法论上的互补有很大的关系。”

吴冠中也回忆道:“上海爆发八一三抗战,教育部决定迁校,不少同学都回家了。我也打算回老家宜兴。在人生大转折关头,是德群劝我跟学校走。他说,学了两年了,丢了太可惜,不管怎么说,跟着学校走,总可以多学一点,学一点是一点。”倘若没有朱德群的这个质朴的思想对吴冠中的影响,吴冠中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构图吧。

1937年,国难当头,教育部通知杭州艺专向后方迁校。当时政府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做了在二次大战所有交战国中绝无仅有的两项决策。第一项是将所有大学向后方搬迁,为了国家储备人才,大学生不仅不当兵,而且一律有“战时津贴”,即由政府包下大学生全部学习和生活费用。第二项是将故宫博物院的重要文物装箱,转运万里,送往后方珍藏,不能再像八国联军入侵时那样让敌人将国宝掠夺走。如果没有迁校的决策,就不会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如果没有将故宫国宝转移,不知道有多少财富被日本人践踏。

10月,杭州艺专师生开始迁往钱塘江对岸的诸暨,但是没多久,教育部命令西迁到江西的龙虎山。女同学和教学器材被卡车送走,男生走路,七八个人一组。朱德群和吴冠中一组。饿了,他们就向路边的百姓买饭吃。这些百姓也很穷,终年吃的就是辣椒,学生根本进不了口。走到天黑,学生借宿农民家。有一晚,他们住在一个农民家的底层柴房里,用稻草打地铺。半夜睡得正香,突然有人喊下雨,学生都惊醒了,外面并没有雨,有人接了屋子里的漏水,一闻还有臭味。哎呀,是老乡家里的孩子晚上撒尿,漏下的水。

接下来的逃亡日子,越来越艰难。

吴冠中离开杭州不久,不慎将仅有的五十元生活费全部丢了。本来就是囊中羞涩的学生连吃饭都成问题。危难见真情。朱德群二话没说,就担负起两个人的生活费用。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

    名人传记丛书——贞德——为了法兰西,她视死如归:“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民国清流4:大师们的抗战时代

    本书系民国大师们的集体传记系列之四。本书沿袭《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民国清流3:大师们的中兴时代》的风格,承接前三部的历史阶段(1917年至1936年),呈现出1937年至1945年八年抗战时期悲壮而惨烈的文化景观。七七事变之后,国难当头,民国知识分子自觉站在统一战线的大旗下,演绎了一部壮烈激越的抗战史诗。无论是在国统区、解放区,还是在沦陷区,抑或上海的“孤岛”,“民族”“救亡”的主流都激起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抗战时期的文化思想界空前统一。胡适、郁达夫、老舍、沈从文、梁漱溟、茅盾、张恨水、闻一多、郑振铎、马寅初、陈寅恪、吴宓、赵树理、丁玲、萧军等,做着他们认为文人应当做的事情,在抗日救国的路上披肝沥胆,以各自的姿态,演绎着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与担当。作者不囿于故有定论,依据翔实的史料,书写被遮蔽的历史,刻画真实生动而丰富的人物命运,立体式地彰显了民国大师们独特而复杂的文化品格和人格。
  • 狂人末日

    狂人末日

    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在苏军坦克轰隆隆的履带声中走进了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在绝望中扣动了手枪的扳机,那颗子弹就像纳粹分子射出的那些穿过无数无辜犹太人头颅的子弹一样,并没有因为他是元首而改变轨迹抑或降低威力,在枪口冒出淡淡青烟的同时,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战争狂人也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 管德传

    管德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管德传》记述了管德的成长经历和为航空事业做出的贡献,可以使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管德、学习管德。
热门推荐
  • 异界:天生御兽师

    异界:天生御兽师

    一个是灵魂在异世多次轮回的,一个是在修真界多次重生的,来到命运的起点,开始了一场命中注定的同行之旅。没什么恢宏的伟大理想只是单纯的救人和自救。目的地,墨王府。拥有墨王府线索之处:六道学院为了找到传说中的墨王府,不得不去考另外一个传说六道学院,谁让墨王府外界无人知,而六道学院众所周知呢。
  • 重生之漫漫婚路

    重生之漫漫婚路

    一场手术,她重生成了另外一个人。一次意外,她得知那个生生世世她最恨的人,居然是最爱她的人。前世今生,苏小月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以仇人的身份去追求另外一个仇人。她和他,是仇人?是爱人?还是亲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降临黑暗前的绯色光芒

    降临黑暗前的绯色光芒

    (短篇小说)晚霞是落日最后的光芒,随之而来便是黑暗的开始。也许黑暗是漫长的,但有了晚霞,黑暗后的黎明能够走得更远。十三世纪,教皇压制下的神圣罗马帝国,是一片分裂的景象。冷酷无情的骑士拉尔夫,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等到了为神圣拼死效力那一天,但就在离开公国之前,他却遇到了……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叔本华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作者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的人生哲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解脱痛苦。作为叔本华的第1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完美展示,也是他对人类的看法的完整记录。
  • 离婚无效,总裁大人不允许

    离婚无效,总裁大人不允许

    她是他的初恋,年少夺了她的初吻,努力上位当她的男人,而不是哥哥。他们相爱在最美时光,相恨也在最美的青春里。一朝变天,枯荣有数,人生无常。她回国复仇血恨,他陪她一同坠入地狱深渊。她要连他一起毁掉,却发现早已情根深种。
  • 朝地狱走两步

    朝地狱走两步

    寻找心中的世外桃源,寻找那个真正的齐天大圣。
  • 本宫在上

    本宫在上

    一朝不幸穿越架空王朝,庄璎只有几个要求:第一,有热闹事与民同欢好不?第二,改改那些辣眼睛的朝服好不?第三,封建迷信要不得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全本)

    只因多看了你一眼(全本)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流光飞舞】编辑旗下出品兰苗苗:她失婚失爱失去一切,生命是否还有反转的机会?年轻痞气的职场学弟,阴魂不散的懦弱前夫,沉稳内敛的公司高层,无怨无悔的痴情警官,谁与谁才能生死与共?谁才是谁的一生至爱?谁会甘心为她毁容失性命?一朵花几枝叶,只有那一人才是深藏她内心深处的根!婚姻不是坟墓。如是坟墓那倒好了,便可长久相守。最怕的是相互支撑的另一人,突然撤手,只留另一个人掉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小米新浪微博地址:http://m.pgsk.com/u/2530577364书友群:228733383敲门砖:书中任意人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