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200000002

第2章 江南水乡的孩童岁月

1.湖光水色照映下的金泽古镇

许崇德1929年1月15日出生在一个名叫金泽的小镇上。金泽位于苏浙交界,南距浙江嘉善的西塘镇只有7华里。金泽原属江苏省青浦县管辖,1958年,青浦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成为上海直辖市的组成部分。后来实行县改区,现在是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

尽管如此,行政管辖体制的改变并没有影响金泽的自然面貌。它依然是湖光水色照映下的古镇。金泽镇内有始建于宋代的宝刹颐浩寺,还有那不同年代建造的形形色色的石桥,错落有致地分散交跨在多条河流之上。镇的周围环绕着众多的湖泊河渠。区域内著名的淀山湖,湖边建有大观园。那仿古的怡红院、潇湘馆重现红楼旧梦,是上海郊外的旅游胜地。金泽西临广阔浩瀚的分湖。这个分湖就是江南名士柳亚子先生于1949年呈毛泽东诗中所说“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的那个分湖。此湖距金泽镇中心不足20华里。总之,金泽是风光绚丽、钟灵毓秀、养育人才的好地方。

2.清寒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

许崇德幼时,家境清寒。父亲许志和曾经在当时的京汉铁路局做过低级职员。许崇德出生6个月后,父亲就病死了。许崇德的母亲黄佩忍生长在吴江县黎里镇的一个书香门第,爹爹和大哥(许崇德的外祖父与大舅父)都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她大哥还是柳亚子的朋友。黄佩忍受家庭影响,从小酷爱读书,成天关起门来与书为伴。黄佩忍嫁到金泽后,时运不济,几乎没有过欢乐的日子。许志和去世,留下寡妻养育襁褓中的许崇德,还有一个比许崇德大7岁的姐姐许崇道。孤儿寡母,一家三口,租住在下塘街陈修己家的三间平房里。为了支撑家庭开支,黄佩忍每天晚上辛勤地在油灯下做手工活,接受包工头发下的床单、台布等胚料,为资本家的出口产品挑花刺绣,按图加工,以此换取微薄的工资。白天,黄佩忍在镇里办了个女子私塾。当时,在镇里虽然已经有了被称作“洋学堂”的县立金泽小学,但许多家庭还比较守旧。他们对洋学堂男女混杂的现象不太放心,一般愿意把女孩子送到女子私塾里来读书明理,因此黄佩忍办学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支持和同情。而收取的少量学费对办学者维持生活来说,亦不无小补。遗憾的是这些事距今已八十多年,具体细节已难追忆。幸好故乡的媒体《青浦报》于2008年11月18日第4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师恩难忘”的短文,足以参考。该文的作者朱上林同志记录了他曾在女子私塾上过学的老妈妈的口述,称:黄佩忍恩师“人正直,学问好,最最了不起。……先生把个个女孩都当作自己的亲生,读书写字,教得十分认真严格。先生反对体罚学生,最大的处罚是留吃饭。黄先生与被罚学生一起,边吃边讲道理,学生在关爱和羞惭中很快认识和纠正了自己的不足。黄先生提倡妇女的自由解放,提倡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她是一个大爱无垠的良师。”这篇短文简要朴实,却验证了很有意义的历史遗事。

许崇德幼小时睿智的开发,得益于母亲黄佩忍的潜移默化。她经常背着儿子在房间里踱步,边走边朗诵挂在墙上的条幅:“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由于王勃名句所描绘的同金泽周边的风光有些类似,所以容易刻印进许崇德幼小的心扉,编织成梦幻般的憧憬。黄佩忍通常吟唱的另一首诗便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反复地咏唱这首童谣式的古诗,作为启蒙教育,培养了许崇德人性之爱和懂得感恩的意识。许崇德长大后在生活中遇到那种见利忘义、不知感恩的社会现象时,往往会表露出强烈的鄙视和厌恶之情,后来在1982年宪法草拟过程中,他积极支持将“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写入宪法第49条,这些都同他在小时候受到的家庭熏陶不无关系。

许崇德小时候的兴趣以及他温和的性格的养成,也是同姐姐许崇道对弟弟的抚爱分不开的。许崇道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先是在县城念初级中学,后在上海市幼稚师范学习。她每逢放假回家小住,姐弟俩就如影随形,亲密得分离不开。姐姐特别喜爱文学,在上海读书期间结识了多位左翼作家联盟的成员,无形中接受了他们的进步思想。她自己也偶尔在某些进步刊物上发表一些带有左倾色彩的作品。

每当许崇道休假回家,她爱好文艺之癖就快速地传染给了弟弟。许崇道随身带回家一大摞翻译过来的俄罗斯小说,她整日便躺在夹道的藤椅里津津有味地阅读,一有空闲时就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弟弟听,使许崇德十分入神。姐姐还教弟弟唱歌,当时,许崇德从姐姐那里学会了唱《大路歌》、《毕业歌》、《热血》、《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等。这些歌曲在偏僻的乡镇是不大有人会唱的,他字正音圆的童声受到了老师和邻里们的赞赏。

稍后,许崇道还教弟弟拉二胡、吹口琴。当然技艺不高,只是玩玩而已。但许崇德却十分投入,非常刻苦地练习。十多年后,许崇德拉得一手好二胡。他在大学期间,曾参与国乐团在上海广播电台演出国乐合奏的节目。同时,他还擅长弹奏吉他。1950年8月,许崇德在描述自己暑期生活的一首词中,有“风吹千页乱,指拨六弦和”之句,刻画出他凭窗弹琴的形象。在那琴弦上跳跃出来的音符里,许崇德看到了姐姐的容貌:“啊,姐姐,我是多么想念你呀!”

回忆上个世纪30年代,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潘汉年组织了上海的知识青年分批进入革命根据地。其中就有姐姐许崇道。1938年春,许崇道抵达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培训一段时间后,便南下到新四军五师工作,任制图室指导员兼抗大第十分校教员。期间,她嫁给了一位名叫缪的战友。缪原籍贵州毕节,1927年参加革命,是贵州省中共组织的三个创始人之一。1942年,许崇道夫妇随部队转战在湖北孝感。许崇道在与日本侵略军的一次鏖战中不幸壮烈牺牲。生前许崇道曾产下一个婴儿,兵荒马乱之中寄养在一户农民家里。及至亲娘死去,部队大转移,婴儿生死便再也无从知晓。可怜忠魂一缕,到何处能寻觅她遗留的骨肉?

40年后,弟弟许崇德追思亡灵,曾给虚拟中的昔日的婴儿写了一首题为“示外甥”的律诗:“生于战乱未相逢,消息杳沉四十冬。欲剖舅心明母志,强思姊貌拟甥容。风侵旧袖啼痕淡,雨袭孤坟草色浓。幸若尔身能在世,耕勤勿忘觅遗踪。”此诗表达了许崇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亲情。

许崇道生前著述的作品不少。但年深月久,大都散佚。1991年,许崇德辗转托人,好不容易在上海图书馆的特藏部找到了许崇道1937年发表在《女子月刊》上的三篇遗作。其中一篇是新诗,共50行(登载在第五卷第三期);另两篇是短篇小说(分别登载在第五卷第五期和第六期)。许崇德把它们汇集拢来,加上其他的一些文学资料编辑成册,取名《涓水苔痕》。在扉页上清楚地写上“此书献给亲爱的姊姊崇道女士”。

《涓水苔痕》一书的编者署名“钟岱”(崇德的谐音),由查良镛(金庸)先生题写书名和作序,并由香港明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对许崇德来说,这是半个世纪之后奉献给姐姐许崇道的一瓣心香。而对金庸的侠义相助,许崇德非常感激。

当初,许崇道辞母别弟,奔赴延安,母亲的内心十分复杂。她一方面觉得依绕膝下多年的爱女从此离别,远走高飞,感情上实在难分难舍。但另一方面,她又是深明大义的女人,认为国难当头,让自己女儿投身抗日,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母亲黄佩忍虽然性格坚强,行事理智,但是每到半夜,许崇德经常发现母亲在被窝里哭泣。这种境况亦使许崇德悲怆不已。由于关山阻隔,统治区域不同,邮路不通,彼此长期处于隔绝的状态,因此愈加令人相思和不安。等到1949年全国解放,黄佩忍通过中央组织部,才知悉了上述的关于女儿的情况。人民政府颁发给了她烈属证明书。她始终在复杂的心态中度过余生,于1972年手持着烈属证与世长辞。

从前许崇德曾经生长其中的一个清寒但具有文化气息的家庭的变迁,现在已成为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了。

同类推荐
  • 陈经纶传

    陈经纶传

    2011年秋,陈经纶先生把《陈经纶传》书稿送我,嘱多提意见。同年冬,嘱我为此《传》写“序”,说:“你是最了解我的人。”改革开放,陈经纶先生回乡,我与他在捐资建校办学中,结了缘,30年共事合作,不离不弃,天天通电话,可谓是“零距离”接触,我确实对他较为了解。不才的我,为《陈经纶传》作序,深感荣幸!
  •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他的作品

    老舍和胡金铨都是老北京人,都爱好书画曲艺、民俗文化。作为同乡,胡金铨喜欢读老舍的小说,创作电影时也曾受其影响。1973年到1975年,胡金铨在《明报月刊》上发表了研究老舍的系列文章,而后集结成书,即为《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书是胡金铨对老舍生平、作品和文艺活动的梳理,从老舍的出生起笔,详述其求学、写作、异国辗转、回国教书及至抗战时主持“文协”的经历。胡金铨认为老舍具有北京小市民的特点——“安于现状,不做过激的事情”,他称之为“北京(骨泉)人”。这种个性影响了老舍的为人处世,也在其笔下人物的身上得到展现。书中所引资料包括老舍的自述、友人的回忆和其他发表于世界各地报刊上的文章等等,由胡金铨走访英美大学图书馆调查整理而成。擅拍武侠电影的胡金铨,银幕内外都处于行走的旅途中,老舍在其笔下也有了漂泊者的形象。以故乡北京为连接点,“走”成为这两位大师人生轨迹的关键词,其间的艺术影响和气韵传承可以借本书一窥。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长如江河、浩如烟海,历史人物更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如一代枭雄曹操;神算子诸葛亮;精忠报国的岳飞……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本书《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位历史名人》点击历史人物100位,助你收获超凡智慧。
  • 勤俭廉洁的毛泽东家风

    勤俭廉洁的毛泽东家风

    孙宝义、刘春增、邹桂兰编著的《勤俭廉洁的毛泽东家风》以毛泽东同志为中心,以家风为线索。将毛泽东和家人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清晰家风的来龙去脉,又更深层次地把握毛泽东和每一个家人、亲人的关系。读毛泽东的家风,看毛泽东的家人、家世、家事,品毛泽东的亲情、爱情、友情、乡情。一部毛泽东的家风可谓是一部革命家为人处世的教诲录,也是一部政治家勤俭廉洁的活纪录。
  • 告白芭蕾:米斯蒂·科普兰传

    告白芭蕾:米斯蒂·科普兰传

    本书是是美国著名非裔芭蕾舞蹈家米斯蒂·科普兰的自传。在书中,她仔细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基本被白人所占据的芭蕾舞圈内取得惊人的成就,以及自己对于生命与芭蕾的感悟。新线影业已经获得了这部自传的电影版权。
热门推荐
  • 妖孽校草误惹女王

    妖孽校草误惹女王

    “亲也亲过了,抱也抱过了,手也牵了,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该确立一下了。”叶雾手抬着她的下巴,勾着笑,妖惑的瞳眸诱惑着她。可这表面软弱的绵羊,偏偏就不认:“怎么样,我就不答应,你能把我怎么样!”叶雾死缠烂打各种计划,可没想到还是败在了这只假绵羊手上。“感情?我需要吗?我和你之间那点事也算?”高傲的抬起下巴,眯眼看着他,冷漠地开口。叶雾暗道:老婆大人我错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回族文化新论

    回族文化新论

    本书较为深入地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回族概况、回族哲学思想、回族伦理道德、回族文化教育、回族经济发展、回族宗教信仰等。
  • 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内心的冲突

    和《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相比,《我们内心的冲突》不仅仅从理论层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在早期著作中,它的哲学高度也鲜有人能比。本书重点对人内心的主要冲突以及它们的呈现形式进行了探讨,对不同矛盾间的态度和偏向进行了总结归纳,指明了受到这些冲突影响的人是如何走向失败,并陷入困境中无法自拔的,提出了这些冲突要如何解决的方法和畅想。
  • 全球精灵现世

    全球精灵现世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全职法师版精灵世界?)这是真实的世界,这里的人类身体脆弱,精灵并不像动漫之中那样友善。人类在这个世界占据着有限的土地、海洋和天空,整个世界还是被数量众多的野生小精灵占据着。王林灵魂穿越平行的精灵世界,收精灵、游世界、战联盟、驱逐黑暗、站上世界巅峰!总有一天,精灵会与人类和平共处,我们想去哪就去哪……
  • 生活欺骗了谁

    生活欺骗了谁

    苏陌以为只有自己在辛苦的工作,才换取了现在幸福美满的生活。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发现生活欺骗了他,他不是那个付出最多的人。他的身后好多人都在默默的支持着他,爱着他。只是他发现的比较晚了。
  • 九翅春秋

    九翅春秋

    九翅一醉,是真回到了春秋,还是梦回春秋?九翅困扰了三年,是钟鑫,还是郑突,或者郑忽,会给她一个答案?(本故事纯属虚构,所有见解知识不可效仿。)
  • 海贼之副船长红心

    海贼之副船长红心

    (新书《逃出世界》发布,还请各位多多关照哦~)林夕:“……如果你邀请我上船,请记得有漂白我这一项重大使命。如果你没有办法做到的话,我可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事情哦。”路飞:“诶?难道你不是我请来的逗比吗?”这是一个死亡游戏最终获胜者凑巧来到海贼王世界,却被路飞漂白过度成逗比的悲惨故事。娜美怒吼:“一个不着调的船长就够了!就连副船长的脑袋也门夹了吗!喂,说你呢,别冲着海报傻笑了!给我把鼻血收回去啊!”顺便一说,这是一个将高冷(万能配)特拉法尔加罗收入囊中,并培养一只逗比罗的浪(xiang)漫(cun)爱情故事。P.S.故事会出现很多咱大中华的传统设定,请大家期待哦~-书友群【红心:720642085】欢迎各位看官加入哦
  • 九天剑神

    九天剑神

    高考在即,薛凌却遇到魂妖袭击,颠覆了认知和思想。寒窗苦读,高考功成,本以为能温馨美满,却出现意外,从此踏入了另一个世界。也是自此开始,薛凌用经历与鲜血,闯荡九天,逆世而修。等级划分:奠基、蕴莲、凝神、通灵、龙门、证道、万象、问鼎…ps:已有百万完本作品《醉掌玄图》,亲们放心收藏本书…
  • 时光深处爱上你

    时光深处爱上你

    免费校园甜文《听说学神恋爱了》,超级甜超级甜的文文哦!!!重活一世,唐渺渺势必要让那些曾经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渣父,就是用来虐的。白莲花妹妹,就是用来打的。老公,就是用来坑……帝都太子爷冷眼一瞪,唐渺渺立刻怂了“嘿嘿,老公是用来…用来爱的。”小剧场:“老大,小嫂子成为系花了。”某男人满意一笑“嗯,不愧是我的小丫头。”“老大,全系的男生都喜欢小嫂子。”脸一黑。“什么?敢喜欢老子的人?去,给我准备好东西。”“老大,是要轰了他们嘛?”“给我准备花和戒指,我去求婚。”兄弟们“老大太丢人了,都几年了,还没拿下小嫂子。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