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500000006

第6章 农具漫谈(6)

过了雨水节气,正是打草鞋的季节,有兴趣的话,不妨打一双草鞋,在出外旅游时穿一穿,也过一把草鞋瘾。

鸡公车

上世纪初五十年代,我在粮库收公粮。每到交公粮的季节,通往集镇粮库的石板道上,就会拥来上百辆“吱吱呀呀”的独轮鸡公车,车头上插面“多卖爱国粮,支援工业化”的小旗子。车辆从街头排到街尾,将三里长街塞得满满的。

因为年复一年的独轮车碾压,故乡村集镇的石板路中间,都压有一道深深的凹槽。遇到上坡,推车人就会双手紧握磨得锃亮的桑木车把,肩上搭着麻绳车带,下肩沉腰,身子前倾,两只胯骨大幅度地扭动着,将身子弯成一张弓,嘴里“嗬嗬嗬嗬”地使着劲,将重载的鸡公车推上坡来。

当然了,这种鸡公车也可以两个人操作,一个在车后面使劲推,一个在前面套绳拉车,拉车人反手攥着绳子,身子前倾,配合推车人一步一步朝前挪动,就像纤夫拉纤一样。

可别小瞧了这种简单的运输工具,在拖拉机没有出现前,它可是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

鸡公车,木头制成,两个扶手、一个轮子,前端像一个昂起的“鸡头”,车身约四五尺长,独轮,轮子上部装有凸形护轮木条、铁板,用于坐人或载物,车不动时它像一只独立的公鸡,一动起来,它能载动几百斤乃至上千斤的东西。

独轮的鸡公车,它既能行走在康庄大道上,也能行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独木小桥和乡间的小小田埂上。

淮海战役结束时,陈毅同志曾说过:这场战争,是靠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

我们就是靠老百姓的鸡公车,推出了一个“人民共和国”。

有一首顺口溜说:“鸡公车,真正好,不吃油料不吃草,战争年代去支前,建设时期运粮草,农忙季节运庄稼,农闲赶集看热闹。”

有资料说:这种木制的鸡公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在西南作战时发明的“木流牛马”。

有位老农说起驾驶鸡公车的经验:“推车并不难,只要用点心,一要眼睛灵,二要手撑平,三要脚撑开,四要腰打伸,上坡要弓腰,下坡往后绷,背带要绷紧,平路要稳行,转弯悠着点,过桥须当神。”这可称得上是经验之谈。

如今,乡村都通上了公路,用上了机动车,鸡公车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农民运动会和乡村旅游,鸡公车仍然是一个旅游项目和运动项目。

据说独轮的鸡公车集“惊、险、奇、巧、美”于一体。它可以锻炼人的平衡技巧和神经的反应能力,使肩、背、腿、脚、腕都能得到锻炼,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技巧性。

而在农家乐里,开着宝马、皇冠的城里人,非常乐意花钱坐一回由农民推的鸡公车,来领略一下木流牛马的感觉。

牛车篷

吱吱嘎嘎的“牛车”,已几十年不见。这是一种用牛力提水的工具,现今只偶然在山水画中才能见到。

儿时暑假,赤日炎炎,牛车篷就成了纳凉好去处。这里,草木葱茏,一面紧挨大河,一面连着稻田,八面透凉,一处绝妙的清凉世界。在这里读书、休息,什么烦恼、忧愁都会被满眼的绿色洗涤得干干净净。

六根或是八根石柱子,撑着一个八面来风的圆溜溜的草篷,草盖得很实,倒戳进去,一层层很整齐。现在公园里人工搭建的草亭,大概就是对牛车篷的复制。中间竖一根木头轴心,轴心连着车盘,盘有四五张圆桌大。盘的边沿,凿着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木齿轮。老水牛拉着轴心转,轴心连着车盘跑,车盘的齿轮又牵动了水车的槽板,沿着槽管一直伸向河中央。就这样一圈圈、一轮轮、一板板地,把大河里的水提上岸,哗哗地流进稻田,浇灌和滋润着碧绿的禾苗。

这样的提水工具不像里下河一带的风车,车轮随风转,好像并不费多大的功夫,得力于老天爷的恩赐;也不像山里人翻水抗旱那样艰辛,“踏破脚心,磨断轴心”,它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有板有眼,一环连着一环。

牛车篷里最辛苦的要数蒙着眼的老水牛了。肩上套着架,永远围着轴心一圈又一圈地画圆。但比较起推磨和耕地来,可能要轻松得多,它不必躬着身子在泥水里使劲拉犁,也不需喘着粗气在又热又闷的磨坊里拉磨,更不要受响鞭的惊吓。它听着吱吱嘎嘎车轮的慢唱和哗哗的流水声,消受着一阵阵徐来的清风,迈着稳健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走着,偶而还能听到悦耳的蝉鸣和牧童的对歌。

牧童的牛车号子,哼起来非常地动听,悠扬、清亮,拖声委婉,一个“啊”字有时拖两三分钟,且变化多端,像云雀放歌,一会儿贴着水面,一会儿又高入云中。

牛车号子的内容大多以欢快、流畅的情歌为主,有时也唱悲歌、苦歌,如孟姜女过关、秦香莲告状等,唱来如泣如诉,催人泪下。走村串户的算命瞎子,赶码头跑场子的江湖艺人,有时路过也到牛车篷来歇凉。这时,在稻田中耘耥除草的农民便会围拢来,献上一碗大麦、竹叶茶,请艺人说故事。记忆中许多狐仙鬼怪、才子佳人的故事,最早都是从牛车篷听来的。

牛车篷是水乡孩子们的“游乐场”。车水的槽板常将大河里的罗汉、川条鱼带上来,在水渠里嬉游,孩子们脱下汗背心,权当渔网,在出水口“张漏斗”,有时收获颇丰,就用来“煨野锅”改善一下生活。玩累了,疯够了,就坐在牛车盘上说故事,说不出来的罚割一篮青草喂牛。

牛车篷也是农村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每到入夜,牛车篷就成了恋人们说悄悄话的地方,那满天的繁星,那一闪一闪的流萤,更增添了几多“牛郎会织女”的神秘感……

如今农村的灌溉早已被机灌、电灌所取代,牛车篷也早进了农耕博物馆。但田园牧歌的画面却还在吱吱嘎嘎地转动在逐渐老旧的记忆里。

秧马与秧船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灿烂辉煌,在研制传统生产工具方面,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一些农耕博物馆里,还能见到旱地犁、耙、耱、碌碡、耧车、辘轳、水车等传统农具。我曾在江都某批发市场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邂逅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传统农具,其中秧马、秧船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秧马,又叫秧凳,是水稻田插秧时用的“坐骑”。秧马大约出现于北宋中期,最初是由家用四足凳演化而来,基本结构是在四足凳下加一块稍大的两端翘起的滑板。因为有四条腿,使用的姿势好似在骑马,在秧田中使用,所以人们形象地称为“秧马”。秧马的使用方法:操作者坐在秧马上,身体略前倾,两脚在泥中稍微用力一蹬,秧马就可前后滑行。

据史料记载,苏轼于元丰年间谪居黄州,在武昌的畦田里“见农夫皆骑秧马”,这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仔细观察发现,秧马“以榆枣为腹”(易滑行),“以揪梧为背”(体轻),首尾翘起,中间凹进,形似小船,农民骑在秧马上拔秧,“雀跃于泥中”,“日行千畦”。拔秧时轻快自如,没有猫腰弓背的劳苦。秧马的另一作用是“系束其首以缚秧”,就是把束草放在前头用来捆扎秧苗,极为便利。苏轼对秧马大加赞赏,每到一地即宣传推广。苏轼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南下途经庐陵(今江西泰和),遇见《禾谱》撰者曾安止。苏轼遂作《秧马歌》相赠,该诗对秧马的形制及作用作了详细描述。后人将《秧马歌》刻成石碑(现藏于泰和县博物馆),使其流传久远。至今,秧马在南方农村仍在使用。使用过秧马的农妇记忆犹深:“坐在上面插秧,腰板不痛屁股痛!”

秧船其实不是船,只是两条长一米五、宽六七十公分,弯弯地像月牙,固定在一起的船形秧苗运载工具。在江南一带农村,秧船是插秧必不可少的农具。盛夏,秧苗从秧母田里拔出,秧船浮在水田能装载三四百斤秧苗,两条秧船绑在一起,既稳当又灵巧,农妇只要用手在船梆上使劲一推,秧船便在水面上轻盈地荡开了。

南宋诗人、词人陆游曾在《初夏》诗中提到过秧船:“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店沽浮蜡酒,步檥载秧船。”这首诗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秧船早在宋代就成为农家传统的生产工具。

粪桶与料勺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大粪,是农民种瓜、种菜、种粮的当家肥料。

“夏秋之月,可以粪畴”、“深耕细锄,厚加粪壤,以助地力”,古时,农人积粪肥、垭田,在《国策》、《论语》、《论衡》上都有记载。

农民浇粪,离不开粪桶、粪勺。

早在二十多年前,城市环卫工人拉粪时也离不开粪桶。

文革前,北京市掬粪工人时传祥,一辈子背了三十多年粪桶。

时传祥当全国人大代表时,有一张和国家主席***合影的照片,刘主席说:“你当背粪工人,是为人民服务,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为人民服务。”

时传祥说:“可有人说我们脏,不让我们看电影。”

周总理说:“你们用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你们是北京市最干净的人。”

二十多年前,评比卫生城市,检查团下去验收时,竟然不准郊区农民挑粪下菜田浇粪。

当时,我写了篇“不准浇粪”的杂文,发表在《雨花》上,我说乾隆下江南时,尽管排场搞得很大,但农民田照耕,牛照放,粪照浇,从来也没下过不准农民浇粪的圣旨。如今怪了,一方面批评农民种的瓜菜不甜,一方面又不准农民浇粪,没有大粪臭,哪来的瓜菜甜啊!

前些时,看到一篇文章写挑着粪桶写作的当代作家韩少功,说他在乡下农民家体验生活,和农民一起挑粪种菜。

作家挑粪桶,如今算是奇闻了,但从古至今,苏东坡、施耐庵、郑板桥、曹雪芹、赵树理、柳青、贾平凹、汪曾祺、高晓声谁没有下过乡?谁没有挑过粪桶?

就是现在的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也浇过粪,也种过地,也挑过粪桶,她在文章中写道:“人粪可是农民家的宝贝啊,人们都称之为大粪,是很大、很金贵的啊!”

农民挑粪桶,下菜田浇粪,是很有讲究的,在拿起料勺时,先要轻轻地“嘘、嘘、嘘”三下,那意思是说:我要浇粪了,孤魂野鬼,过往神灵,请你们避让一下,不要熏着你们。这是一种民俗,按照老人的说法,田有田神,谷有谷神,还有些没有户主的游魂野鬼,浇粪前要提前给他们打一声招呼。

如今,城市乡村都用上了化学肥料,也看不到粪缸、粪桶、粪勺了,但不浇粪长出来的米、面、瓜、菜,那滋味、那口感也大大不如从前了。

如今有些农民“被上楼”,住进了社区的居民点,居民点里只准种草,不准种菜。但有些老人硬是偷偷摸摸半夜三更从楼上下来,撬开化粪池,用粪桶偷粪,在家前屋后,铲净草坪,浇粪种菜。为此有些农户还受到了处罚,说他们“不卫生”,但农民笑着回答:“你们回去磕个头,问问你们的祖宗吧,谁说浇粪就不卫生了?!”

同类推荐
  • 行走的野草

    行走的野草

    这是一本抒写岁月烟火、人间情感的灵魂之书。诗人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用高超的诗艺,多维度的真实,记录了灵魂飞舞状态下的镜像。诗人的情感是裸状的,透着原始状态的本真;刻画的意象是陌生的,带着强烈的原创力。全书氤氲着天道与人道的云翳,闪耀着人性的温暖和关怀。
  •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诗歌全编: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集》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诗集,从18世纪末以来,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引起了人们巨大的兴趣和种种争论。按照广泛流行的解释,这些十四行诗从第1首到第126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美貌的贵族男青年的;从第127首到第152首,是写给或讲到一位黑肤女郎的;最后两首及中间个别几首,与故事无关。这部诗集乍一看来,会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莎士比亚翻来覆去地重复着相同的主题——时间、友谊或爱情、艺术(诗)。但是,仔细吟味后,你就会发觉,它们绝不是千篇一律的东西。
  • 午后三点

    午后三点

    那头由黑炭铸成的硕壮巨牛,牛头向东,盘尾向西,凝卧蛰伏,藏形 匿影,一副敛财聚福之相。前来卧牛安宅的阴阳先生安托儿一再告诫道: “这是卧财牛,宜静不宜喧,宜藏不宜露,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方保富 贵仁人。”
  • 去吧,摩西(福克纳文集)

    去吧,摩西(福克纳文集)

    《去吧,摩西》是福克纳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南方庄园主麦卡斯林与女奴生有一女,后又与这个女儿生下一子泰瑞乐,泰瑞乐后来娶了另一位庄园主布钱普的女奴谭尼,其子嗣都以布钱普为姓氏。麦卡斯林的外孙女则嫁给了爱德蒙家兹。全书写的就是这三个姓氏的子孙间的复杂关系,最浓墨重彩的人物是麦卡斯林的孙艾萨克,他在黑人猎手的带邻下自小参加猎熊活动,长大后看透了白人与黑奴间的畸形关系,自愿放弃家产,到镇上做木工为生。全书由两个中篇及五个短篇组成,各部分既相对独立又共同融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日落情缘(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万能僵尸在都市

    万能僵尸在都市

    凌晨子,意外的成为了僵尸,本应死亡的他却从秦朝一直活到现在,亲人朋友的离去让他的心已经麻木,他不敢再去交朋友,只有自己躲在角落里哭泣。有谁能在一次唤醒他沉睡的心呢?
  • 萌宝计划:拐个总裁送妈咪

    萌宝计划:拐个总裁送妈咪

    惨遭暗算,她与神秘男子一夜春宵,最后被迫出国。四年后,她携萌宝归来,却在回国当天误上头条,惹上不该惹的男人!这男人不仅是她的顶头上司还是她儿子亲爹?霍晴宝表示不带这么乱认亲戚的!“乱认亲戚?”湛台明扔出一份亲子鉴定,寒眸直勾勾的看着她:“99%...你还想说什么?”“不说!”霍晴宝扛起儿子就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吾乃黑无常

    吾乃黑无常

    开天传说之一,因无常而入,故又名:《开天传说之无常入》。阿康因为见习黑白无常勾错魂,导致进入地府,这阴差阳错的结果,导致阿康步入修仙,又因种种怪事儿,选择留在地府修行。
  •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总有一天我会遇见你(会撒娇的女人最好命系列)

    单身女孩在背叛、劈腿横行的年代,你该如何寻找真爱?孤单,是你自找的;美好姻缘,也是你自找的。单身再快乐,永远无法取代相爱的幸福……你可以不要男人,自信地走完人生;你可以不要家累,享受时尚和品味;你可以不受拘束,高喊自由万岁。然而,你永远无法用单身的快乐,来取代两人相爱时的幸福和甜美。你不是注定孤独,只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每个女人都有终结孤单的权利,却不见得都懂得如何拥抱幸福。看清爱情的现实面,别跟幸福呕气,做一个快乐的好命女。
  • 半生浮爱

    半生浮爱

    代夏被最信任的人害死,重生在好友的体内。原本已经打算平静地过完这一辈子,没想当年害死她的人亦与她一起重生。并且占据了她原来的身体。仇敌加情敌,看代夏如何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步步为营!
  • 道德经全解

    道德经全解

    两千多年前,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以下克上,烽火连天,战乱频仍。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老子见社会道德衰败,失望至极,便乘青牛西出函谷关,隐居而不知所终。在出关之时,他应关令尹喜之求,留下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
  • 重返英纳瑞

    重返英纳瑞

    重生回20多年前,还意外得到了一个游戏百科全书系统,叶楚楚重新踏入了《英纳瑞》游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