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800000011

第11章 岁月有痕(2)

早在南京大学期间,郭影秋在个人致力于明清史研究的同时,还专门组织了一批明清史专家,成立《晚明史籍丛书》编委会,编辑整理晚明史籍。到人民大学工作后,考虑到学校在清史研究方面有较雄厚的实力,加之中央领导人的重视,郭影秋屡屡建议编纂清史。岁月有痕,郭影秋一直推动和组织清史研究,为清史编纂创造条件,终于,设立清史研究所的事有了进展。

1965年,在书房中

1965年秋,铁狮子胡同1号大院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人民大学副校长孙泱叩响了戴逸家的门。孙泱使劲握着戴逸的双手,郑重地宣布: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专门讨论编纂清史事宜,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委员会由郭影秋领导,委员有关山复、尹达、刘大年、郑天挺、佟冬、戴逸等七人。一锤定音,郭影秋积极贯彻中央这一决定,迅即与人民大学党委研究部署,着手筹建清史研究所,并考虑让戴逸主持领导清史研究所的筹备及研究工作。决定一出,郭影秋便派孙泱亲自登门正式通知戴逸,并授意戴逸草拟研究所的规划,担任所长,所址就定在沙井胡同。亲耳听到孙泱副校长传达的中宣部的决定及郭副校长的意见,戴逸激动不已。想及几年前与吴晗的那次谈话,还有与郭影秋的单独会面,及至成为清史编纂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奉命筹组清史研究所,仿佛是命运女神的安排,一步步接近梦想的目标。

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吴晗首当其冲,不时遭到言论的指责。作为当年受周总理嘱托筹划清史编纂的吴晗,当然不能再参加清史工作了,七委员内自然没有吴晗的名字,因为当时学术界的形势已经剑拔弩张。果然没多久,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一场文化大灾难降临中国大地,无数人受到牵连和冲击。

当时,中宣部组织了龚育之、邢贲思、林甘泉和戴逸四人成立写作组,撰写了《〈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的文章,并在《人民日报》发表,笔名“方求”。在方求的文章中,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采用了一年多前星宇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论“清官”》的观点,指出该文“不指名地对吴晗同志在‘清官’问题上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了认真的批评。文章对‘清官’问题作了很好的分析。这里参照和采用了其中的一些论点”。

说起《论“清官”》一文,是由戴逸执笔、集体写作的,1964年刊发于《人民日报》,笔名“星宇”。也正是由于这篇文章,戴逸被抽调来四人写作组。此文观点明朗,思路清晰,运用马列主义解释历史上的清官和清官现象。文章对清官的定义作了剖析,清官是地主阶级中维护法定权利的代表,但在某种程度上反对豪强权贵追求法外权利,进行无限制地剥削;而从某种角度来说,清官又是同情劳苦大众,减轻普天下百姓的苦难,缓和了阶级矛盾,但其本质上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方求关于清官问题的论述,采用了星宇的观点,却意想不到地得罪了姚文元等人。他们在方求文章发表不久,就在上海的报纸上着力地指名批判起星宇的文章来了。1967年4月,上海写作组以“康立”为笔名撰文点名批判星宇,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一时间国内报刊广泛转载。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批判清官的文章铺天盖地,气势汹汹。这些文章的观点认为清官更坏、更反动,因为贪官进行残酷剥削,能引发广大人民的反抗;而清官同情人民,对大众反而有欺骗性、蒙蔽性。说实话这种牵强的逻辑难以令人信服,却以洪水猛兽之势形成冲击波。以致后来方求的文章被“四人帮”认为是陆定一、周扬为了抢夺“文化大革命”的旗帜而撰写的,是对吴晗的“假批判、真包庇”。同时,他们还给星宇的《论“清官”》扣上一顶帽子,说它是调和主义、折衷主义的大毒草。

因为《海瑞罢官》,吴晗遭受史无前例的诬蔑和折磨,被扣上一个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从精神到肉体惨遭摧残,随后被捕入狱,最终被迫害而夺去了生命。北京市历史学会以及中宣部主持下成立的清史编纂委员会,全都成了“黑帮”组织的“黑会”。灾难同样降临到戴逸的头上。由于《论“清官”》一文,且与吴晗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戴逸首当其冲地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批判。戴逸被打成了“黑帮”分子,天天写检查,交待思想,集体批斗。由于跟吴晗洗不脱的关系,戴逸自然被迫一遍遍地交待“事实”。交待到后来,又被迫交待自己的历史问题。解放前在北大时,戴逸曾被捕三个多小时,后被胡适保释,这三个多小时让他说不清道不明,解放后入党时审查很久,直到1954年经由地下党作证才成为预备党员。这个已经不成问题的问题,这时也被拿出来当成罪证,让戴逸老实交待“被捕三个多小时”和胡适因何保释他的事实。

此时,“文化大革命”的烈火迅猛地蔓延开去,从北京到各地,一时间,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搜查、大批斗。白天,很多“黑帮”分子被按倒在地,任由一批又一批红卫兵围斗,耳光、拳头像冰雹似的袭来,口号喊得震耳欲聋,一天下来真是被折磨得不成人样了。戴逸因写《论“清官”》一文受周扬赞赏,而被戴上“清官”帽子游街示众。晚上,又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回到住所,等候第二天的批斗,在无休止的批斗中受尽摧残和凌辱。

所幸的是,在受到强烈的批判后,学校对戴逸还是较为理解,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这使得他免遭了一些皮肉之苦。在无数个夜晚,当戴逸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走到大院门口,猛然跟两只石狮子照面,来自历史的寒光令他不寒而栗。扪心自问,从当年的北大来到解放区,在华北大学的学习与实践让他投入党的怀抱,进城后至今,在人民大学历史教学的岗位上,有了很大的锻炼与进步。戴逸当时不太明白,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却要受到如此批判。难道造化弄人,在历史的隙缝间给自己开了个玩笑?清史研究所的筹组工作才刚起步,却又遭受扼杀,实在令人痛心不已。戴逸双手抚摸着冰凉的石狮子,不时拍打着、追问着,以整理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大院里静悄悄的,挨家挨户窗帘低垂,门窗紧闭。进得家门,妻儿都迎了上来,一天中令人慰藉的时光来临。及至后来监督劳动,甚至关进牛棚,周遭是熟悉或不熟悉的“黑帮”分子,黑压压的一片,戴逸心中已有一盏明灯。“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历史必将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温暖来自理性和良知,照亮前方的道路。

3. 干校生活

“文化大革命”初期,人民大学遭到极大的冲击。曾任朱德总司令秘书的孙泱副校长,被诬指为特务。紧接着,郭影秋副校长也被凭空捏造的所谓“二月兵变”诬陷,幸得中央老一辈领导出面澄清。400多名一向积极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校教授、干部们,都被一个个地揪出来,一夜间被打成“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在私立的所谓公堂里遭受惨无人道的迫害。在“四人帮”的挑动下,群众队伍遭到分裂,两派对立并武斗。人民大学被“四人帮”挑动起来,造反派们上演一出出打、砸、抢的闹剧。不仅校园遭受重大破坏,大批干部、教师也被施以酷刑,甚至被迫害致死。

面对谙熟于胸的史册,重重困惑裹挟着人心。胸口的明灯来自亲人,也来自相知相识的师长。在牛棚里,戴逸又遇到了老上级胡华。自20世纪50年代初胡华遭到党内批判后,他领导下的革命史组的青年学术群体不得不解体。此后,戴逸调到中国历史教研室,跟胡华接触少了,但有机会还会聊天、谈心。那时,胡华仍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关心党史的研究工作,好多次跟戴逸谈到要为牺牲了的烈士写传记的想法。将英烈们的事迹传之久远,这是推动党史研究的一大举措,这或许可以说是胡华后来主编《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缘起吧。60年代,胡华又一次在劫难逃,在思想学术界被点名猛烈批判。“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胡华又被打成“黑帮”。这场失去理性的疯狂运动,使很多人蒙受灾难。

工宣队开进人民大学校园后,黑线人物大都集中在狭小的屋子里,每天像犯人一样劳动、写检讨、听训话、背语录,跟外界完全隔离开,没有丝毫自由可言。原本相熟相知的同仁,表面上也只能当作不认识,偶尔交换一下眼神,不敢公开交流。但彼此之间都心知肚明,一有机会也会压低嗓门,说几句贴心话,足以安慰人心。多年后想及,戴逸深深地被当年的牢狱之情所感动,自己已被批斗得体无完肤,但仍不忘用仅存的一点微热去温暖他人被冻得快要透凉的心,真所谓“涸辙之鲋,相濡以沫”。面对历史的风浪,谙熟“水性”的革命者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眼前的混乱局面定然会过去,鼓励难友们勇敢地坚持下去。

胡华就是这样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干部,他的双眼总是那么地坚定,透着温暖和关怀,令难友们感到暖流一阵阵地流过心头。经历过多年的被批判,胡华并没有消极,反而坚定不移自己的信念。面对黑白颠倒的现实,胡华一有机会就要抒发一下内心的感受。当时,全国上下都在批判***,工宣队和红卫兵布置了任务进行学习,并要大家写学习心得。大家敢怒不敢言。有次劳动时,见旁边没有人,胡华低声跟戴逸交换了意见,并说了八个字:“造谣诬蔑,一派胡言。”胡华爱憎分明的个性丝毫未改,他甚至敢于和工宣队、红卫兵据理力争。每天的体力劳动风雨无阻,有的老同志年龄大、身体弱,明显吃不消这样的体力活儿。大家都很深感同情,可也无可奈何,只有暗中帮忙。胡华毫无畏惧之色,找到工宣队,要求减免有位老干部的活儿,在他的再三说服下,最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学校早已停课,教职员工何去何从,大家心里都没底。根据“五七”指示的要求,大学除了学文化,还要学农、学工、学军等,知识分子下到基层是最好的办法了,同时各大机关也要下基层。1969年,北京的各大机关、高等院校等积极响应号召,统一行动,铺开到全国各地落实“五七干校”的基地。如中央各部有去黑龙江的,有去宁夏的,有去河南的,三所著名高校如北大、清华、人民大学都去了江西。人民大学的“五七干校”设在江西余江县的刘家站。

同类推荐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李鸿章传

    李鸿章传

    从“翰林书生”到“东方俾斯麦”的成功之谜!晚清军政大权独揽的“铁血宰相”内心鲜为人知的起伏心路!“大汉奸”“卖国贼”的帽子下一个“晚清第一大重臣”的起伏人生!
  • 赴汤蹈火威武不屈的颜真卿

    赴汤蹈火威武不屈的颜真卿

    本书介绍了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颜真卿的生平,内容包括:家族的熏陶、进士出身、初鸣宪台、调任武部、出守平原、首举义旗、以复兴为己任等。
  •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

    本书介绍了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洪秀全的生平,内容包括:农家子弟、放弃科举考试、创建拜上帝会、向传统势力挑战、走上革命道路等。
  •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2018年世界影坛口碑之作《至暗时刻》历史传记原著,奥斯卡最佳影片《波西米亚狂想曲》金牌编剧安东尼·麦卡滕唯一出版成书的作品。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热门推荐
  • 龙少萌妻是大佬

    龙少萌妻是大佬

    他是龙少,她是大佬。他是恶魔,女人靠征服他来征服世界。她是萌妻,男人靠征服她来征服世界。当萌妻重生。龙总裁的节操碎了一地,醋倒了一缸,宠全了一生。
  • 全息网游之我的一个盗贼朋友

    全息网游之我的一个盗贼朋友

    职业转职的机会本来是凤毛麟角的存在,当这个天大的馅饼掉到舒黎头上的时候她是惊讶的,不过当转职过后成了人人喊打的盗贼,舒黎就从惊讶变成了惊吓。“我明明也想当个大侠造福四方的好吧?”这是舒黎的真实想法,可现实却是很残酷,被无尽的追杀、群殴、爆锤。你妹的我一定是拿错剧本了!可平凡的生活中,那突遇的英国美少女转学生,坐在围墙之上白衣胜雪救了她一命的少侠,无论哪一个都让舒黎原本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偏移,而这其中的故事,一层一层的隐情,或悲或喜,都在让舒黎一点一点的改变着......
  • 你的努力一定要配得上你的梦想

    你的努力一定要配得上你的梦想

    人人都有梦想,但是真正实现了梦想的只是极少数人,本书通过极具影响力的案例及犀利的评述揭示了其中的原因,并指出了该如何去做才能实现梦想。书中不但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普通人的成功故事,更写出了很多名人的案例。
  • 泪黄昏

    泪黄昏

    一花一木等岁寒,一生二世待黄昏。一沙三海盼西顾,涂抹乾坤尽红尘。
  • Fairy Tales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让王爷提前造反了

    我让王爷提前造反了

    顾悠然要强了一辈子,到最后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亲自送渣夫荡女浸猪笼之后,顾悠然大意之下被害而死。带着空间异能重生,种茶炒茶制茶,挣钱逆袭虐渣渣,拐个美男生几个胖娃娃。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准备活一个不一样人生。可是前面那个拦路的落魄王爷是怎么回事?某王爷:我落魄?以天下为聘,你可敢嫁?顾悠然:哼!你聘一个试试,就知道我敢不敢嫁了~
  • 武进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武进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武进地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平原,临长江,濒太湖,衔滆湖,成襟江带湖之势,宛如镶嵌在长江、太湖之间的一块碧玉,自古便有“中吴要辅”之称。本书以历史事实为据,生动讲述了武进千年发展中的建置沿革、重大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真实记录了武进在历史长河中历经的坎坷与荣耀。同时,通过对自然环境、地方风俗、历史古迹和现代风貌等方面的全面介绍,充分展现了武进人民对历史的传承、对文明的尊崇和对文化的创新。
  • 第九号便利店

    第九号便利店

    走进第九号便利店,吴名就再也不是吴名。魑魅魍魉抵不过人心险恶。地狱空荡荡,恶鬼在人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盛世觅芳华

    重生盛世觅芳华

    前世,她被昏君满门抄斩,一朝重生穿越回前朝,刚一睁眼,却发现这一世更加悲惨,居然是被人毒死的!还有那个风流倜傥的新科状元,能不能别一直逼婚了?若不是她意志坚定,差点就从了他了。反而是那据说是吃包子被噎死的大傻子琅琊王,看着倒是挺顺眼的……本来以为自己手握史书能够闪亮登场,可是怎么全都满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