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800000019

第19章 旷世巨著(4)

2004年的首要任务是立项,立项工作是根据2004年中央三号文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推行科研工程项目制,以项目制为纽带,以项目主持人为龙头的科研体制。立项的主要任务就是选择项目的主持人,组织写作梯队,明确写作任务。编纂委员会把第一阶段制订的框架分解成为200多个项目,通过招标、委托的方式,对项目主持人的学术水平、工作态度、对课题论证等进行评审。《清史》是个大项目,下面设有二级项目、三级项目、四级项目。要把92卷的主体工程分成具体的项目,非常复杂,要综合考虑各卷的实际情况。年初以来,戴逸和编纂委员们一直忙碌着。

2004年5月,在清史编纂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上春节刚过,“《典志》组第一批委托项目立项会议”就召开了。戴逸考虑得非常周全,在会上他着重强调立项之后工作步骤的安排,提请大家宁可前紧后松,不能耽误一卷,否则影响整个工程。同时要求出成果,除了写好每卷35万字,还要提交附件,即工作大纲、工作计划、资料长编及考异等。紧接着,其他组也陆续、分批立项。

千头万绪中,戴逸时刻关注着清代历史的点滴信息,即便在休闲的间隙,也敏锐过人。比如,百年中国、留美幼童、中国近代铁路,是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播放的几部关于清代的精湛历史短片,还有《清宫秘档》这部珍贵资料片,都给戴逸留下了深刻印象。戴逸及时告知《图录》组,要求把这些资料完整地收集起来,并调查各省市是否也有类似的重要资料影像。联想到晚清以后,来中国游历的外国人用照相机拍了很多老照片,戴逸提醒大家一定要设法寻找此类西文图书,可以找编译组协助工作。戴逸的一番苦心令大家进一步开阔眼界和思路,使得《图录》组的立项工作受益匪浅,力争建立一个容量达10万张左右的图片资料库,从中精选出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反映清代历史的图片上万张,边收集、边编写,争取花4年时间完成。收图入史是新修《清史》的一大创新,其作用在于以图明史、以图补史、以图证史,即以图录反映人文历史,用图录补充文字历史,用图录形象地表现历史。而以往的“二十四史”没有一部是含有图录的。当然,能够收入其中的应该是具有历史价值、有代表性,并且是纪实性的舆图、图画、照片、文物遗址图像,能够反映清代的历史生活、社会风俗,从而强化新编《清史》的形象性与真实感。

《清史》除了三千万字的主体工程,还有规模浩大的基础工程,主要分三类:一类是国内的档案整理,一类是国内的文献整理,一类是国外档案文献整理。戴逸非常重视档案文献的整理出版,这可是整个清史工程的半壁江山啊!对此,戴逸考虑得很远很周全,好比要打造一艘航空母舰,除了庞大的航母,还需要配备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等等,以期形成一个战斗群,这样才能铸成规模性的文化工程。这样做,是为了修好《清史》,能够拥有坚实的资料依据;也是放宽眼界,抢救保护珍贵的档案文献,实在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

编纂《清史》需要利用档案、结合档案来进行修史,这是清史研究的基础,可以提高《清史》的质量,而纂修《清史》又可以带动文献档案的整理,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文献档案组的调研工作也在按计划展开,为清代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做准备。清史资料浩瀚如海,50年来整理了一大部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整理。许多档案在时间的流逝之中被损害,有的已经揭不开页面了,急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抢救,光搜集资料就已是一项大工程了,因此亟须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同时,国外的档案文献对编纂工作甚为重要。早在2003年7月的编译工作座谈会上,戴逸就诚邀研究世界史的专家,专门作了《清史研究要有世界眼光》的讲话。

2005年6月,戴逸向外国学者颁发证书(左一马大正,左二朱诚如,左五成崇德)2004年10月,更是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学者进行研讨会,戴逸作了《开展清史研究加强国际合作》的讲话,表达了研究清史要有世界眼光,要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观察中国的历史进程,以此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合作和帮助。抓好档案文献的多方搜集整理,利用投标的形式申报整理项目,按评选结果进行整理出版,正是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贡献。

在戴逸的带领推进下,经过一年多时间,至2005年6月已开了8次立项评审会议,确定立项191项,绝大多数项目已动工,最早的一批项目中已经提交了不少成果,各组准备进行检查、评估。这样,第三阶段即项目阶段性成果的评估工作开始了。戴逸坚持质量重于泰山,质量就是生命。评估就是要保证质量、提高质量,以使《清史》达成精品,是很重要的环节,也是长期的工作重点。戴逸与几位副主任、项目中心和秘书组的一些同志,对评估的办法连着讨论了好几个月,方案出了一个又一个,总算定下了评估暂行办法。评估的原则是观点正确,内容全面,材料确凿,史事正确,文笔流畅,并按审读、评议、修改及验收四个环节进行工作。因为《清史》撰写过程是边写稿、边评估、边修改,所以编纂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要了解各项目的进展程度,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在各项目之间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在编纂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上,戴逸对评估工作作了重要讲话,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指导。当然在实际操作中,

2005年6月,在清史通纪工作研讨会会上讲话内容的交叉问题始料未及,各卷之间、前后之间的矛盾、重复及遗漏现象很多,这也是由《清史》的结构本身带来的,因此协调工作非常艰巨。正逢酷暑,经济类的14个“志”需要在成都开协调会。戴逸很想亲临会场,但家人、同事不让他去,毕竟年事已高,几年前出差途中又受过重伤,再说天气也实在太热了。面对大规模的集体工作,总指挥员戴逸时刻关注各组会议的情况,进行统筹协调。

时针指向2007年,10年编纂时间已经过去了4年。在几年内阶段性的各组开会中,发现存在有不少项目进度未完成现象,比例达50%以上。为此,81岁的戴逸心里感到很是沉重,食不甘味、寝难安枕。春节前夕,专门召开了解决项目超期问题的重要会议,研究解决办法,缓和并扭转严重的下滑的形势。戴逸分析说,除了研究进行中发现许多新问题,以及主持人生病或去世,项目管理不善和主持人投入不够应引起重视。他语重心长地提出几点想法,如逐个排查全部项目,逐个分析、解决;加强二级项目组联系人的责任;启动经济机制;增加力量,等等。戴逸的忧患意识得到大家的重视,会后各组着手进行调整。

领衔旷世巨著后,戴逸深感编纂工程最大的挑战和困难仍是质量和进度。这个系统工程由300个项目组成,其中主体工程有160多项,非主体工程有130多个,正传中要写传记的就有3000多人物。项目制的采用,使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国各地1500名专家,把学术优势纳入到清史工程上来。在不断送上来的稿件中,质量尚好的占60%,但仍需要加工修改,另有40%的稿件需要重写或修改。

戴逸的时间被会议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指挥若定,精神抖擞,满头的白发,缜密的思绪,和蔼的笑容,那股干劲连年轻人也叹服。多年来,戴逸心中一直绘着一幅绚烂图画,它不仅凝聚着心中理想,更倾注着国家与民族的自豪感。为此,戴逸经常念想到干将、莫邪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干将、莫邪夫妇为铸两口利剑,采五山之铁、六合之金,当日月同照大地,开炉冶炼却金铁不熔,于是双双舍身跳入冶炉以助火力,感天动地,终铸成传世宝剑。热爱清史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呕心沥血,在所不惜,所面对的,是自己的魂魄所寄,是自己的情感所系。

虽然焚身炼剑只是神话故事,但其中所传递的敬业精神,却令人动容无比。戴逸甘愿以这种精神投入未竟之清史研究大业,带领全体埋头工作,希望能够在2012年拿出一部像样的送审稿。

时间的车轮向前行,在紧张的初稿审改阶段中,文献整理业已出版了8亿字的丰硕成果。2800万字的《李鸿章全集》、800册影印《清代诗文集汇编》,清朝全国的职官名录和上万科举人物的资料,清代粮价表,清代高官、商人、学者的文集日记,各种稿本抄本、谱牒、人物志、家族著述、乡镇旧志、商团档案……暗绿色封面的清史《文献丛刊》,在资料室高高的书架上,一本本整齐地排列着,向世人呈现它古老又崭新的面貌。2010年,在《清代诗文集汇编》出版座谈会上它们凝聚着清史专家们无尽的心血,不仅为学者梳理往事、解析历史真相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还抢救、保护、开发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增添了丰富的清代典籍。在已立项的65项文献整理项目中,目前已完成近半数。如遇规模较大、标点耗时,而工程又急需的文献,便采取影印出版的方式;更多的文献则是通过版本选择、校勘、标点、注释、补遗等,进行全面归整。这些成果不仅通过现代排印和影印技术出版,同时进入数字化库,做到真正的代代相传。

在清人文集中,除了《李鸿章全集》,还先后出版了陈宝箴、汪中、黄遵宪、翁同龢、张之洞等名人的文集或全集,袁世凯、祁隽藻、章炳麟、张謇等人的文集也在紧张地整理之中。还有清人日记也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清史丛刊》中的《恽毓鼎澄斋日记》,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等。而清史文献整理的最大项目《清代诗文集汇编》的启动,更是史无前例,《清代诗文集汇编》已全部影印出版,共800册收录包括皇帝在内的清代3400多人的诗文集4000余种,总计4亿字。《清代诗文集汇编》所收书目,都是在清代政治、经济、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很大影响或极具史料文献价值的个人诗文,囊括诗词文赋、传记碑铭、书启奏议和题跋赠序等各种体裁,非常之全面;所收书籍绝大多数是首次公开出版,有些抄本、稿本经过抢救才得以面世,弥足珍贵。

清史工程非常浩大,10年的编纂时间实在太短了。修改、打磨,再修改、再打磨,最终出版92卷本的《清史》巨著精品,是清史学家戴逸的心愿,也是每一位清史工作者的心愿。

同类推荐
  •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博古通今者大有人在;精多国语言、学贯中西者不乏其人;专于治学又擅创作者,也不只一人……但钱锺书是独特的,他从儿时起便“锺”情于书;沦陷孤岛的战乱岁月,他将平日里积攒的种种不屑不满化为“忧世伤生”的诗话集《谈艺录》与长篇小说《围城》;历经十年浩劫、走过一个花甲后,他那些“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的批注,对世相种种的感悟,渐渐汇成历史、现实、人生的大江大海,积淀为浩瀚深沉的扛鼎之作《管锥编》。最终汇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
  • 何澄(上)

    何澄(上)

    《何澄(上)》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 。《何澄(上)》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 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孙传芳(北洋风云人物)

    孙传芳(北洋风云人物)

    孙传芳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幼年寄人篱下,历尽世间艰苦;中年投军,鼎盛时威震东南;晚年看破红尘,一心向佛。他,聪颖过人,文韬武略;他,好战成性,视战争为消遣。孙传芳的一生,正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公主,我来保护你!

    公主,我来保护你!

    别人穿越成公主,她倒好,直接穿越成女王!别人坐享美男,她要拯救国家!好在,还有一个,不,是n个男人,说:我来保护你!……所以,你们要不要商量一下,哪个把我娶回家呢?
  •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美图

    美图

    谬误,罪孽,吝啬,愚昧,占据人的精神,折磨人的肉体。就好像乞丐喂养着他们的虱子,我们喂养着我们可爱的痛悔。波德莱尔·《恶之花》序清明,对于中国人来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悲戚的味道,因为这是一个悼亡的日子。但对于唐城市的知名画家陶一然来说,却是一种双重的悲戚,因为这个日子是他父亲的忌日。所以清明这一天,对于他来说便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他显然是接受了古代这个节日的重要特征,那就是在这一天不动烟火,一律冷食。
  • 神女嫡妃:邪皇天天宠

    神女嫡妃:邪皇天天宠

    婉凝为了能在这杀人不眨眼的乱世中活下去,刚穿越来,就选择了和眼前这位病娇太子合作,成为他的太子妃。两人携手智斗奸臣,铲除奸妃,还南梁朝一片太平。可惜,他之前对她有多宠,之后就有多狠心。一次次的欺骗与利用,只不过为了逼问她黑域的下落。多年后,当她终于成为黑域的主人,面对他的前来寻找,也只是凉凉一笑。“上官楚,我现在是黑域的主人,整个江湖尽在我手中,你那什么破太子妃的位置,我才不稀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述而批评丛书:感受即命名

    述而批评丛书:感受即命名

    在一个世界里感受,在另一个世界里命名。”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潮。上海极具潜力的文学批评家,书写批评新浪潮。上海青年评论家的一次集体亮相。广涉中外文坛艺坛,谈书论画。聚焦近年作家作品;收录个性化表达的书评;尽显作者杰出的视觉教养。《感受即命名》这部评论集广涉中外文坛艺坛,谈书论画。“如是观”聚焦近年作家作品;“横截面”收录个性化表达的书评;“真画者”则尽显作者杰出的视觉教养。
  • 君临归思

    君临归思

    亦神亦魔,太子之身。黑衣以杀伐,冷酷,尊贵的身影平天下各其战乱,执剑诛邪,只为一太平。白衣以随性,尊贵,无情的姿态看大陆万般变化,执棋控命,只为一心人。紫影掠过,墨发飘逸,目若寒泉,紫衣着身,银剑相随,羽卫相护,九殿守护。紫衣现,执银剑,是谁乱了情,丢了心,又是谁,怎敢让他换紫衣,一袭红衣加身,手沾不知何人血,落下无声泪……
  • 网游之浪剑天涯

    网游之浪剑天涯

    一个亚索玩家,意外沉睡半个世纪,苏醒后腰缠万贯,却亲友尽散,还被告知寿命只剩三年。看骚年江流,如何度过自己的放浪余生。这是一个道士与精灵相爱,神龙与天使撕逼,各大门派决战光明教廷的世界。或许半个世纪前,这听着很荒谬,但现在,一切都如我所说,如梦似幻又确实存在。有没有神兽神器?当然有,主角就有一把神器,会放音乐,能放各种各样bgm的神器。
  • 先婚后爱的我们

    先婚后爱的我们

    一个黄金剩斗士,遇上一个不婚男。爱情来得好,不如来得巧......
  • 神道仙尊

    神道仙尊

    一曲高歌,一杯浊酒,掌中三尺剑,策马啸东风,这世间存侠气。朝吐紫霞,暮纳阳晖,心中演法术,元神显神通,这红尘有神仙。刘越以一缕魂魄,迷迷茫茫踉跄来到这世界,幸有天大造化跟随,立符昭、聚香火、掌神位、争夺天下,从此踏上神仙道。
  • 我有一座修仙岛

    我有一座修仙岛

    这里有一座修仙岛,岛上长着五棵柳树,故名五柳岛。这里有鱼虾成群,凶兽雄踞海域。这里有一座桃园,这一天来了一位仙桃男爵,开始在这里种草。这是一个修仙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