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3200000003

第3章 导论

综观学术思想的发展可以发现,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谱系,任何知识谱系又有自己的“问题意识”。通过对深层次问题意识的把握、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清理,可以把一个学科的知识谱系贯通起来,从而为知识的系统积累及其创新提供一个基本的平台。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各理论学科逐渐建构起自己的知识谱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目前迫切需要对我们自己的问题意识与知识谱系进行自我反思。当前马克思主义知识谱系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把马克思主义进行不合理的学科分割——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三门学科,这一学科分割所引发的问题随着学科发展与学术分工的细化而日益加剧,以致今日各学科之间已呈“老死不相往来”之势。这个问题已被学界意识到,也有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呼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然而知易行难,虽然呼声很高,却鲜见具体行动。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突破的路径。

实际上,理论创新需要找准深层的问题意识进行集中突破方可见效。综观马克思主义150多年的历史进程与理论发展的深层逻辑,我们发现,市民社会问题正是那个突破点,因为它是隐藏在历史事件与理论布展背后的那个“看不见的手”,从马克思到第二国际、再到列宁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的“被现代化”(“被现代化”指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因为这种社会转型并不是内生性的,而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引发的,用现在网络流行语言的说法,是“被……”,因此这里用“被现代化”来指认这一进程。)进程,概莫能外。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历史转型时期,市民社会自90年代以来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共识性话题,绝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社会变迁在思想文化层面上的一个重要反映则是学界基本理论问题的更迭。在80年代的文化热中,最有影响的大多是理论抽象层次最高的哲学观念,比如对于人道主义和主体性哲学、异化问题的讨论,对中西文明的本性、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弗洛伊德的性欲论、尼采超人哲学等热潮。到了90年代,随着研究的深入,思想的探索与交锋更重视较现实的、具体的问题,甚至是制度层面的、可操作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研究状况,套用一句话说就是,从个体性偏向社会性,从“内圣”转移到“外王”(徐友渔的观点)。在20世纪90年代的热点问题中,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市场经济的理论问题,以及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问题。公共领域的研究,吸引了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各个学科的学者,并且经历十多年仍然方兴未艾,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问题,这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层面上的反映。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核心问题是“思想问题”的话——与这种“思想问题”的核心地位相称的是,在那个时期哲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核心问题则是“制度问题”,与这种“制度问题”的核心地位相称的是,经济学由于与体制改革紧密勾连而成为“显学”,因此有人以“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来形容这一社会思潮的转折(党国英:《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书屋》2001年12期。)。与这种社会变迁和基本理论问题域转换相一致的是,在具有极强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也必须凸现这样一种问题意识:从抽象的哲学形上思辨层面转换到具体的社会理论研究,其中尤以当代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变迁(传统的说法则为“生产关系”的变革)为关键。而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正是以现代社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结构为目标指向,它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从更大的历史时段来看,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社会转型具有重要的关系,正是这种重要性,使得近代思想家纷纷研究市民社会这种现代社会组织形式与制度安排,近代社会科学也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如古典经济学以市民社会(市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现代法哲学则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来讨论“国家科学”,即政治学。从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转型来看,除去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文化(文艺复兴)、宗教信仰(宗教改革)等方面外,如果从社会组织的角度来观察,正是现代市民社会为现代性提供了社会组织形式。然而这种社会组织方式在建构现代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就是人在现代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异化。这正是马克思那个年代的时代课题,如当时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光荣革命”所解决的是市民等级的政治权力问题,工业革命则是解决市民社会的经济问题,德国人则在古典哲学中反思性地讨论市民社会,如康德在《历史理性批判》中、黑格尔则在《法哲学原理》中详细地讨论了市民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以来的社会科学的学科建构也正是在市民社会中形成的,其最为典型的是经济学与社会学,经济学被马克思称为市民社会的科学,而以孔德、斯宾塞所开启的社会学则是直接以其为研究对象。欧洲市民阶级的政治革命解除了人在政治等级制度下的压迫,但却陷入经济力量的奴役之中。因此,马克思作为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必然不满足于资产阶级(市民阶级)革命的政治解放,还要求把人从经济力量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人类解放,因此,对资产阶级现代性社会的组织方式——市民社会进行批判和革命,就成了马克思思想中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正是在对市民社会的批判中提出了资本主义批判这一影响20世纪历史进程的重要社会政治理论。

在对市民社会的解剖与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完成了哲学改造与革命,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青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这使马克思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确立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并把批判眼光从宗教与政治问题转向更为根本的社会问题——市民社会的异化;随着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深入,这一命题转换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构架由此奠定。马克思在市民社会研究中,发现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寻找,由此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发现了市民社会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哲学的关系,提出“旧哲学的基础在于市民社会,新哲学的基础在于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提供了基础。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发现了资本主义崩溃的政治经济学根源,从而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提供了科学根据。由此可见,市民社会是贯穿和融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逻辑中轴:政治经济学是作为市民社会的科学(马克思语)、传统哲学的基础是市民社会(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所说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社会主义则实际上是超越市民社会的新的社会组织方式。

市民社会作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现代性事件的核心问题,所有的现代社会理论叙事必将围绕市民社会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民社会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集中突破的“爆破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在市民社会批判的维度上建构起来的,而第二国际的理论转向与政策取向则是重新回到肯定市民社会的立场上来,即伯恩斯坦所说的社会民主党的目标是要使“工人阶级上升为市民阶级”,列宁主义之所以能在落后国家主张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与正统性,其理论基础就在于从全球化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原来局限于欧洲的市民社会问题,这一转换就提出了帝国主义的问题,从此之后,马克思主义从西方(欧洲)转向了东方,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新的敌人——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所提出的阶级意识、葛兰西提出的文化领导权、阿尔都塞提出的意识形态问题、哈贝马斯所主张的交往理论等都发生在市民社会这个领域之中。

就中国问题而论,五四运动中的民主问题就直指市民社会,在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学界与政界均深感在传统计划经济基础上包办一切的国家过于庞大,社会缺乏活力,不约而同地想到“市民社会”这个点子,政府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市场社会,希望以此来搞活经济;而学界则是把市民社会看成是公民社会,希望以此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仍然很强大、市场则越来越强大,只有市民社会还很小。党的十七大一改过去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这种三维度的提法,提出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说明市民社会这个问题已经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与此同时,也提出了深入研究市民社会理论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最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理论,应当在这个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本书选择市民社会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批判理论的梳理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另一方面则希望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和把握市民社会这一历史与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社会政治理论与历史哲学。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

    《马克思主义箴言:艺术与人生》内容包括艺术与人生;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等。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读

    本书主要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进行导读。书稿首先提纲挈领地描述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背景、书的结构、基本特点与出版情况,然后解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主要思想。书稿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对黑格尔思辨的理性国家观与王权理论的批判,其次是对黑格尔行政权理论的批判,再次是对黑格尔立法权理论的批判。最后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了评述。
  • 标注传习录

    标注传习录

    《传习录》是门人弟子在记录王阳明的教言,以及与弟子、同时代人物问答书简基础上编纂而成的语录书籍。最初是徐爱笔录的上卷,收入语录十四条。三轮执斋一生的事业里,翻刻《传习录》是最伟大的事情。其发端是,在京都给筱山侯讲学时,适逢筱山侯私淑王阳明学说,于是委托执斋校勘《传习录》。执斋于正德元年八月开始着手,标注本文、添加注释,于翌年九月三十日完成校勘。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热门推荐
  • 九宫格少女

    九宫格少女

    顾禾:你看这个九宫格火锅,像不像你昨晚没做完的数独题?龙琪琪:为了成为体育特长生中的智商担当,我拼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从俘虏到战友: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军工作

    敌军工作是包括伪军在内的,也称敌伪军工作 。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中,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伪军,争取伪军反正,削弱和消来敌人的力量,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的战绩也是显著的,积累的经验也是丰富的。本书为集了中撰写争取和教育俘虏,对伪军则略而未写。二是关于朝鲜独立同盟问题。在侵华日军中有一部分是被强征入伍的朝鲜籍士后,他们被八路军、新四军俘虏后觉悟起来,反对日本法西斯军部发动的侵略战争,组建成立了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义勇军,和在华日人反战团体一起,配合八路军、新四军敌工部门,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把生活过成你想象的样子

    想象比真实更有力量!很多人的委屈,只源于失去了想象的勇气。那些看起来很自由的生活,那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情,你只要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难;你只要肯尝试就会发现,其实并没那么遥不可及。一切动人的思念,都会使世界越来越大。所以,任何时候,都别失去了那份去想象的勇气。本书为励志故事集,每段故事,都有难忘甚至凄美,但坚决不萎靡的生活态度。每段故事,在最疲惫的时候,给你收获的勇气。
  • 青诡纪事

    青诡纪事

    本文无男主,无感情戏。女主第一卷微怂,第二卷微花痴,第三卷以后……人生仿佛哈士奇。以下是分卷顺序,如有缺章,估计是屏蔽了。①杀人分尸哪家强?行李箱里看豺狼。②家教辅导我能行,石头也能变成金。③大一军训哭断肠,长安爱吃火腿肠。④千里姻缘一线牵,是好是坏全看缘。⑤我家爱豆最最棒,爱豆找我做对象。⑥幕后boss在这里,随心所欲无逻辑。⑦中元灵感来迟到,无可奈何放到这。⑧升官发财死孩子,鱼跃龙门好父子。⑨整形医院走一波,肥肉统统都甩脱。10人间尤物谁能抗?序号用完数字上。11神龟虽寿有竟时,角色好怕四零四。12本土僵尸长得帅,张嘴呼喊好可爱。13一舞倾人城尤在,犹见当年美人坏。还有很多,简介写累了……
  • 纵横之当世为妃

    纵横之当世为妃

    我是我?我不是我?我是谁?你又是谁?为谁而来?不远千里?满身伤痕。那是不是爱?夹杂着噬心之痛的,终成不了的恨?倾注于生命全部爱的,总敌不过时间无情的侵蚀与命运狠心的捉弄。剧情版:你入鞑靼是为了我?哼,不远处传来了凄冷的笑声。你是为了灭掉瓦拉,而求得短暂的和平,逆转朝庭之事。五年的结发之妻,你可有一次,带我骑马去山上看日出?可你却带了她去了,而今你要娶她为妻,我无话可说。我已家势败落,孤女难存,身份成了埋藏深重的祸患,不如你放了我!周恒从没有想过,有个人会在他的生命里如此重要,此时,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手的,生同寝,死同穴。
  • 学霸种子花

    学霸种子花

    青葱岁月,懵懂的少年,美好的爱情,成长的烦恼,学霸的爱情故事。有经历、有痛苦、有理想、有颓废,有崛起!记忆的长廊里,那个最重要的她/他......
  • 愿我们都不在辜负时光

    愿我们都不在辜负时光

    程韵没想到,自己在HG工作的第三年竟然遇到了“瓶颈”,并且还是一个超级大麻烦,“程韵,过来帮我挡一下酒!”“程韵!过来帮我收拾一下文件!”“程韵!”“干嘛!”程韵生气的大吼一声,“过来和我结一下婚~”某男委委屈屈的道。本以为是个超级难搞的老板大人,谁知却是温暖了她整个高中时代的黄发少年,她还记得高中时期他痞痞的喊:“喂!小云朵,做我女朋友吧!”
  • 搞定冷血未婚夫

    搞定冷血未婚夫

    你终于出现了,在我还没有癫狂的时候。那一年,她与他擦肩而过……那一年,她成为他的未婚妻……那一年,她与他天各一方……那一年,她与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你在,我在,请来我怀里,或者,我住进你的心里……柳絮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么长情的人,除了对安乐……等了七年,再等五年,他的前半段人生,都在等安乐,有人为他值得吗?他不说话……在见到安乐的时候,柳絮觉得值得,什么都值得……
  • 特种1之崛起

    特种1之崛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此书,向我们国家奋斗在一线的战斗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Nicholas Nickleby(II) 尼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Nicholas Nickleby(II) 尼

    Nicholas Nickleby (or 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Nicholas Nickleby) is a novel by Charles Dicken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a serial from 1838 to 1839, it was Dickens's third novel. Left penniless by the death of his improvident father, young Nicholas Nickleby assume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mother and sister and seeks help from his Scrooge-like Uncle Ralph. Instantly disliking Nicholas, Ralph sends him to teach in a school run by the stupidly sadistic Wackford Squeers. Nicholas decides to escape, taking with him the orphan Smike, one of Squeers's most abused young charges, and the two embark on a series of adventurous encounters with an array of humanity's worst and best—greedy fools, corrupt lechers, cheery innocents, and selfless benefactors. 'Nickleby' marks a new development in a further sense as it is the first of Dickens's romances. When it was published the book was an immediate and complete success and established Dickens's lasting repu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