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3400000004

第4章 负笈美国

1 勤奋攻读

1935年,张光斗搭美国轮船格兰脱将军号起航赴美。导师汪胡桢以他早年在美国学习的经验,推荐张光斗就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城分校土木系。后来的事实证明,汪先生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伯克利分校地处旧金山湾畔硅谷地带,是加州大学九所分校中历史最悠久、教育质量最好的一所。它是加州大学系统最杰出的代表,被誉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中“智力开发”的基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委员会向2000名著名学者进行调查,结果伯克利以其“杰出的”和“适宜的”学科建设而跻身美国一流学府之列——这是美国200余年来公立大学向东部常春藤大学发出的首次挑战。这所占地1232英亩、在读学生3.5万人左右的“巨型大学”,曾有22位教授、校友获得过诺贝尔奖。

此次与张光斗同行的有金陵大学两位姓黄的老师,他们也去加州大学,一个学森林专业,另一个学果木专业。三人同行,一路相互照顾,自然欢欣。船到日本,他们乘火车到东京游历了一番。在东京的短暂逗留让张光斗发现日本的城市建设很不错,水土保持工作做得相当到位。

在历时三周的海上航行之后,格兰脱将军号抵达加拿大温哥华城,然后转道西雅图。进入美国境内,他们又游览了华盛顿、旧金山,最后抵达伯克利城。

7月,张光斗正式到加州大学注册,入土木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在这里,张光斗遇到了恩师欧欠佛雷教授,并且选修他的灌溉工程课。欧欠佛雷教授很快发现这名中国学生既有才华又肯努力,为了表示对他的欣赏,欧欠佛雷给了张光斗加州大学奖学金。这是张光斗在获得清华奖学金的基础上,拿到的第二份奖学金。

一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寒假期间,欧欠佛雷教授介绍张光斗到各处参观工程,学习水利。张光斗参观了当时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大坝——波尔多大坝工程,其发电装机容量在水电站中屈指可数。接着又参观了科罗拉多河引水工程,该工程颇具技术含量,对他的启发很大。而后,他又到加州南部的圣华金河谷参观灌溉工程。那里的大坝、渠系、灌区农田、果园,工程配套齐全,管理井井有条,农作物欣欣向荣,人民生活富足。当时,加州政府和垦务局计划把加州北部萨克拉门托河的水引到南部,造福一方百姓。为此,张光斗写了几篇介绍加州水利灌溉工程的文章,投到了汪胡桢主办的《水利学报》上。

在加州大学,张光斗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肆意徜徉在知识的殿堂。他几乎每天都去学校图书馆,广泛涉猎了美、印、埃等国家灌溉工程方面的书籍。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加州大学非常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各种设备和用具应有尽有,连一向不善体育的张光斗也尝试每天都去体育馆,然后舒舒服服冲个澡。

旧金山位于美国西海岸,终年无雪,气候宜人。这里是华人聚居地,华人华侨、留学生相对较多,张光斗初到美国是就由加州大学的校友倪清源接待的。他们这些年轻的留学生也成了中国饭馆的常客,华侨业主总是特别优待他们,他们不但吃得很好,而且每顿饭老板只收二角美金,真是大大的美事。

周末,张光斗和同学李卓敏、狄景明等常去倪清源家小聚。他们几个都是在加州大学留学的华人,李卓敏学的是经济,后来成了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工商管理学家,还创立了香港中文大学,狄景明则是张光斗的室友。倪清源回国后,曾在金陵大学任教。

一群年轻小伙子聚在一起,毫无顾忌地坐下来谈论他们遥远的祖国,非常愉快。当然,最重要的是做一顿丰盛的中国饭菜来一解乡愁。他们分头买菜,倪嫂负责做菜,餐后大家一起洗碗,然后坐下来谈论国事,交流观念,分享快乐,或者讨论将来的工作,等等。虽然有时大家的见解不同,但在爱国情深、建国心切、造福人民上,毫无疑问大家是一致的。有时,李卓敏会驾车陪他们去奥克兰城去看一场电影——那时,伯克利到奥克兰一路上还是荒野,年轻人的心却轻快无比。

周末,总是如此令人期待。

1936年6月,张光斗经过一年的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这时,他非常渴望学习大坝设计,于是请求导师欧欠佛雷介获得硕士学位的张光斗绍他去美国垦务局实习,以便学习更多的技术。作为水利工程界的元老,欧欠佛雷自然不会拒绝得意门生的合理要求。于是,他给时任垦务局总工程师的国际大坝权威萨凡奇先生写了一封介绍信。

萨凡奇萨凡奇(1897—1967),美国大坝工程专家,早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工程系,1903年获博士学位,此后进入美国垦务局工作。他一生负责设计了60余座大坝,其中有当时世界上最高的重力拱坝——胡佛大坝。他以在坝工方面的卓越成就而享有崇高的声望,被誉为“全球工程师”。美国为纪念他和他负责设计的遍布世界各地的著名坝工建筑,曾发行纪念邮票。

不久,张光斗顺利得到了去科罗拉多州丹佛城垦务局实习的机会,还亲自见到了萨凡奇本人。萨凡奇虽是权威人士,但对人友善,他亲自为张光斗制定了三个月的实习计划,让局内各部门的领导指导他。萨凡奇非常喜欢张光斗,甚至还请他到家里做客,虽然两人年龄差距较大,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局里的工程师们也非常友好,经常邀请张光斗做客或者一同游玩。张光斗觉得,美国的普通百姓还是友好的,他们大都素质良好,乐于助人。

在实习期间,每每看到国外优越的技术条件和良好的工程建设,张光斗都会想起依然在战火纷飞中挣扎的祖国——中国何时才能强大,何时也会有这样先进的工程?!每天晚上,他必到的一个地方就是城市图书馆,在那里,他可以饱览垦务局的技术专著——理论加实践使他的学习效果突飞猛进。

2 我不回去不安心!

在垦务局,张光斗结识了一同实习的清华留美学生张昌龄。他比张光斗高一届,二人志趣相投,相处甚好。

一天,张光斗接到清华导师汪胡桢先生的来信,要他代表中国水利学会去马萨诸塞州参加在哈佛大学举办的国际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会成立大会。张光斗接到此信,犹豫不安,因为当时的他对土力学一窍不通。经张昌龄再三劝说,张光斗最终抱着学点东西的目的去参加了会议。

到了哈佛大学,他听取了不少会议报告。虽不能完全听懂,但收获不少。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他发现大名鼎鼎的力学专家威斯脱伽特和土力学权威卡萨格兰地两位教授都在哈佛大学工学院任教,于是萌生了到哈佛大学攻读力学研究生的念头,以便将来从事大坝设计工作。经过清华大学驻美办事处的批准和国内导师的同意,张光斗转学到了哈佛大学。他回到丹佛城垦务局后,萨凡奇先生也很赞同他师从威斯脱伽特教授。

1936年下半年,张光斗正式到哈佛大学工学院学习。这一次,他的恩师是赫赫有名的威斯脱伽特。张光斗选修了导师的弹性理论课和研究论文课。他很喜欢哈佛大学的课程,虽然有时学起来比较吃力,例如学习单行理论课用到的向量数学学起来就比较辛苦,但他从不曾放弃。一段时间后,威斯脱伽特教授对他的勤奋努力和优异的成绩赞赏有加,建议他多做一些研究性工作,还常带他出席一些重要的力学会议。

到了寒假,威斯脱伽特教授要到密歇根安阿伯城密州大学参加力学会议,他让张光斗也去。张光斗乘火车去开会,哪知道搞错了方向,误打误撞进了加拿大的辖区,结果被查票员发现他无签证入境,被送回美国,然后又换乘火车才到达安阿伯城。在密州大学,他巧遇了交大的同班同学张仁滔,他乡遇故知,自然格外高兴。热心的张仁滔硬要介绍夫人的同学钱玫荫给张光斗认识。当然,独居异国他乡的张光斗通过书信往来结识了钱玫荫小姐——日后,这场小插曲还真促成了一段金玉良缘。

1937年6月,张光斗两年的留学期满。为巩固学业,他申请延长半年,得到了批准。导师威斯脱伽特教授殷切希望这个来自中国的优秀学生能留在哈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张光斗却期望能够早日回国,报效桑梓,况且留学期限只剩半年,来不及攻读博士学位。威斯脱伽特教授劝说道,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保证一年后就授予博士学位,同时给他一等奖学金。考虑再三,张光斗同意继续留在美国读博。

于是,张光斗准备参加哈佛大学的博士生入学考试。他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通过法语考试,因为当时哈佛规定考生必须通过一门第二外语。张光斗的法语老师是振动学权威邓哈托,也是考试的主考官。经过两个月的刻苦准备,张光斗居然通过了他最为担心的法语考试——他估摸着,是威斯脱伽特请邓哈托教授照顾了自己。因为考的都是邓哈托课上教过的内容,可见,威斯脱伽特是多么想留住这个优秀的中国学生。

张光斗对这位丹麦籍的老教授也充满了感激。自他来到哈佛工学院后,几乎每个节假日,威斯脱伽特教授都要请张光斗到自己家里做客。有一次,张光斗问起,恩师何以如此款待这位来自遥远中国的留学生?老教授感慨万千地说起自己的经历——他来自丹麦,当初在哥本哈根大学毕业后来美国读研究生。只身一人求学异国,多亏导师指点照顾,才得到硕士、博士学位和留校任教的机会,导师还把自己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而现在,该是他像导师一样来帮助那些外国留学生的时候了。

张光斗被恩师威斯脱伽特先生的这番话感动了,他觉得,在异国他乡居然遇到这样亦师亦友的老教授,真是命运之垂怜,人生之幸事。

1937年6月,张光斗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暑假来临,他希望能再次去垦务局实习锻炼,威斯脱伽特教授很赞成,特意给萨凡奇写信交代此事。

再次来到丹佛,再次见到萨凡奇,张光斗分外高兴。他仍然在去年的岗位上实习,但分配给他的校核设计工作提高了一个档次。

实习期间,张光斗和同在垦务局实习的中国留学生时常相聚,共议国事。

1937年7月,北平卢沟桥发生了“七七事变”,日寇全面发动对华战争。事变之后,国共联合抗日的消息让太平洋东岸的中国留学生欢呼雀跃,热血沸腾。报纸上、电台里有关中国抗战的消息不断刺激着留学生敏感的神经,他们几乎每天聚会,谈论战事,商量大家如何寻找机会报效祖国。虽然他们完全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完成学业,但考虑到目前是战乱时期,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他们即使留在美国,也难以安心向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眼下正是有志青年回国参战、奉献青春的大好时机。那时,清华留美办事处主任孟治劝张光斗暂时不要回国,继续留在美国完成学业,但张光斗却说:“我的国家在抗战,我不回去不安心!”——想到硝烟弥漫、山河破碎的祖国,张光斗恨不得立即飞回去,把自己学会的本领用到拯救民族和国家的大业中去。

张光斗写信给哈佛恩师威斯脱伽特教授,表明放弃学业回国参战的决心。导师显然希望他继续留美学习,因为在他看来目前张光斗能做的抗战工作不多,更何况回国就无法继续学习,但张光斗去意已坚。威斯脱伽特教授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给张光斗,信中说道,他愿意尊重张光斗的爱国之心,理解他回国心切,但哈佛大学工学院的门永远向他敞开,无论什么时候哈佛都欢迎他。收此书信,张光斗感动不已——恩师情比泰山重。

就这样,张光斗中断学业,回国了。

同类推荐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 名师风范:忆黄昆

    名师风范:忆黄昆

    《忆黄昆》生动具体地记录下了黄昆先生的点滴事件,以及作者亲身感受到的黄昆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并且附以大量珍贵的照片。娓娓道来,仿佛黄昆先生的音容笑貌又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从而认识这一段历史,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黄昆院士以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而为世人所知,他对固体物理做出了开拓性的重大贡献,在学术上堪称一代宗师,殊不知,黄昆先生也是一位满怀热情、身体力行、卓有成效的优秀教育家,作为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用他人生中最年富力强的26年(32~58岁)在高等教育战线上为中国培养了一代甚至几代半导体科学技术和研究方面的栋梁之材,使中国的半导体事业能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跟上国际迅猛前进的步伐,站在世界的前列。
  • 与万物对话:霍金传

    与万物对话:霍金传

    这是一本关于霍金的传记,不仅仅写了他的童年和少年以及在大学的日子,还写了他的婚姻生活。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开卷八分钟》自2007年1月1日开播,2014年12月31日停播,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坚持期数最多的读书电视节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一个没有广告、没有赞助商、没有黄金时间的节目。它在商业化、娱乐化的浪潮中清苦地坚守,为大众传媒保留了一丝书卷气。《我读:温一壶月光下酒》即是凤凰书品与博集天卷合作,将节目精华汇编的结果。在这本安静的小书中,梁文道以一个诚实而恳切的引导者的形象出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地将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达给读者。每一本书都经过了他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客观而中肯的评论。
  • 科学技术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科学技术趣味百科(趣味智力测验百科)

    本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标题提问简单明了,正文讲述精炼扼要,一问一答,相得益彰,详略得当,通俗易懂。正文还有趣味小版块,是对主要内容的适当补充、引申、扩展、点评、启发和引导等,用以开拓思维和引导知识,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图腾与禁忌

    图腾与禁忌

    《图腾与禁忌》是除了《梦的解析》以外,弗洛伊德的另一本重要作品,我在第一辑里已经出版过弗洛伊德的另一种图书。这是“最经典英语文库”里的第二本。此外,还要在接下来的辑里,继续出版弗洛伊德的作品。
  • 傲世乾坤

    傲世乾坤

    被逼无路,意外穿越,竟得逆天传承,但路仍需一步一步走。于是一个少年怀揣七灵塔,手持钨铁长刀,历大荒草原,游无垠瀚海,踏虚空,闯幻界;王者归来,刀劈航母,力沉岛国,快意恩仇……
  • 绝世神医混都市

    绝世神医混都市

    医圣会武道,天下任我转!上古医术唯一传人陈飞,遵从师父命令来到花花都市找寻完美未婚妻,一路碾压强敌!当某一天,陈飞站在紫禁之巅,俯瞰尔等众生,幽幽感叹道:“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

    现代阿富汗的历史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荒唐、惊悚和悲伤。两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每隔40年,就会有一个大国强行阻断阿富汗的发展,破坏其取得的进步。待强权退出,阿富汗历史才能重新开始。这是一个被自己的恶魔破坏的国家,这是一个被反复争夺和统治的国家。塔米姆?安萨利通过阿富汗人的视角来解读祖国的历史,他驳斥了“帝国坟场”的论断,讲述了长期以来外部世界从未完全了解的阿富汗内部斗争,剖析了现代入侵者屡战屡败的致命原因。在这里,外国的干涉和入侵不是主旋律,它们只是扰乱了阿富汗的发展,阿富汗人有自己的故事,这是与所有入侵完全不同的:高高在上的私权力、根深蒂固的部落文化、走火入魔的极端思想、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塔米姆?安萨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阿富汗”。本书叙事流畅,为我们了解阿富汗这个长期处于国际话语权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启示性的见解。
  • 提及沐杉

    提及沐杉

    简介:提起沐杉,那是我美好懵懂的青春,你来过,我会永远记得。
  • 莫念我

    莫念我

    这个家庭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儿子——莫逸。从小到大,莫家的人就偏爱莫小念,而常常忽略了莫逸,尽管如此,莫小念却和莫逸有了比亲兄妹之间更深厚的亲情。莫逸有一个长达五年的女朋友祁雪,祁雪因为莫逸不会接手其父亲的公司,觉得没有继续交往的价值并与之分手,而后便和同校一个优秀的男生顾凡交往,给莫逸的借口便是莫逸和莫小念在乱伦,因为这惨无人道的分手借口,莫逸故意和莫小念疏离起来。
  • 盛世宠爱,总裁老公,你好

    盛世宠爱,总裁老公,你好

    苏绮收到短信来酒店接朋友,误闯宋衍庭房间,宋衍庭以为苏绮是被送来的女人,苏绮解释不清把他砸晕了,又故意把宋衍庭拖到浴室放进冰水里。宋衍庭发现那晚砸晕他的女人是苏绮后,处处刁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