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3800000004

第4章 孙中山西学的知识构成(3)

故居藏书中,还有一部分是专论中国某一方面或某一地区的西文著作。专论中国农村的,有A.H.Smith《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 : A Study in Sociology,纽约、芝加哥、多伦多,1899);E.C.King《四千年来的农民:中国、朝鲜和日本》(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 or Permanent Agriculture in China,Korea and Japan,Madison,1911)。专论中国信仰与宗教的,有R.J.Edkins《中国的佛教》(Chinese Buddhism,伦敦,1893); M.Reynaud《中国的彼岸世界》(Another China,伦敦,1897);H.A.Giles《古代中国的宗教》(Religions of Ancient China,伦敦,1905)。专论中国边远地区的,有W.J.Gill两卷本《金沙江》(Burmah,伦敦,1880);E.H.Parker《上溯扬子江》(Up the Yang Tse,香港,1898); S.A.Horsie《在西部中国的三年(川黔滇游记)》(Three Years in Western China,伦敦,1897); M.S.Wellby《穿越未为人知的西藏》(Through Unknown Tibet,伦敦,1898); S.A.Hosie《满洲:它的人口、资源和近代历史》(Manchuria,Its People,Resources and Recent History,伦敦,1901);F.H.Nichols《穿越神秘的陕西》(Through Hidden Shan xi,伦敦,1902)。专论台湾的,有G L.Mackay《来自遥远的台湾》(From Far Formosa,伦敦,1896); J.W.Davidson《台湾岛今昔》(The Island of Formosa,Past and Present,纽约,1903)等。

收集、购置和阅读西方人士所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与现状的著作,清楚表明孙中山渴望从不同视野、不同角度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解决中国问题,既需要认清世界潮流,又需要认清中国国情,而认清中国国情实非易事。中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彼此差异甚大,凭藉感性直观,极易以偏概全,一叶障目;凭藉官方文书和其他方面资料,则太多文过饰非的虚妄之词。西方人士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历史与现状的著作,自有其片面性,甚至会有不少偏见,但是,如与中国自己的文献相结合相补充,必定有助于对中国国情获得较为真切的认识。这就是孙中山虽非历史学家,却一直那样认真广泛地了解中外历史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孙中山对现代性自觉认同的西学准备

对于具有普世意义的现代文明和现代性的自觉认同与热忱追寻,是上海孙中山故居现存藏书所显示的孙中山革命思想又一特色。

所谓现代文明,所谓现代性,有着数以百计的不同定义、不同诠释。为绝大多数诠释者所公认的现代文明、现代性的主要指标,包括疆域固定和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世界性联系的实现,公众主体性的确定和世俗公众社会形成,社会流动速度加快和幅度扩展,公众通过选举制度和代议制度不断扩大政治参与,理性批判精神高扬,科学与技术作用日益突出,由自由、平等、博爱、进步、民主、法治、公平、效率构成的新的价值体系逐渐成为主导性价值。对现代文明和现代性的自觉认同与热忱追寻,就是对这些主要指标的自觉认同和热忱追寻。

当中国人开始全方位直面现代文明、现代性时,现代文明、现代性自身已面临严峻挑战和深刻危机。

这是因为现代文明、现代性从西欧发端时,一开始就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结合在一起。地理大发现、殖民掠夺与殖民统治、资本原始积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英国工业革命,是西方现代文明、现代性形成的一座座里程碑。资本主义深刻的内在矛盾,使现代文明、现代性在西方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又导致西方社会陷入普遍的异化:民族国家的建立走向了殖民扩张,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世界化相伴的是社会两极化,社会出现尖锐阶级对立,世俗公众社会和代议制政治制度成为对于公众新的奴役,理性常常陷入非理性。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否定于是不可遏止地走向高涨。以斯宾格勒、叔本华、尼采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资本主义制度和现代文明、现代性未加区分,在抨击西方资本主义的同时,对现代文明、现代性也进行了解构,以致走向否定现代文明、现代性。与此同时,在欧美产生了社会主义运动,他们批判资本主义,而肯定现代文明、现代性,主张现代文明、现代性通过社会主义而重建。

针对欧美社会矛盾的现实和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思潮,20世纪初的中国,在现代文明、现代性应否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目标问题上,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趋向:一是震慄于西方资本主义深刻社会矛盾和剧烈的社会冲突,而倾向于否定现代文明、现代性;二是认定资本主义道路无可避免,中国应准备付出必要代价,依循西方所走过的道路走向现代文明、现代性;三是接受欧美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认定中国可以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既走向现代文明、现代性,而又避免资本主义道路的弊端。当时,可以说,“翼教丛编”这一派代表了第一种趋向,康有为、梁启超代表了第二种趋向,孙中山和同盟会核心成员代表了第三种趋向。

在同盟会核心成员中,孙中山对现代文明、现代性普世主义核心内容信仰与追求最为坚定,主张中国应当探择社会主义方式走向现代文明,培育中国自身的现代性最为明确、最为热切。在西方国家各社会主义派别那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通常被视作现代文明、现代性成长的两个不同历史阶段,而在孙中山这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已成为东方国家区别与西方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现代性的另一条道路。

1905年5月,孙中山赴布鲁塞尔社会党国际执行局会见该局主席王德威尔德和书记胡斯曼,要求第二国际接纳中国革命党为其成员时,就将这一立场表达得非常清楚:

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他们要在将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他们吸收我们文明的精华,而决不成为它的糟粕的牺牲品。换句话说,由于它们中世纪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资本家剥削的痛苦。(《中国的社会主义》,布鲁塞尔法文版《人民报》1905年5月20日报道,见《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2期。)

这也就是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所倡导的“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9页。)

孙中山信仰之所以如此坚定,主张之所以如此明确,根植于他对西方各国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运动极为认真的系统研究。他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一再指出,社会主义已变为“一种很繁博的科学”,“这里头千条万绪,成为一种科学,不是十分研究不得清楚”。(同上书,第326-327页。)孙中山故居现存藏书生动地表明,孙中山这一时期确实已将社会主义作为一门科学,并对之进行了十分认真的研究。

孙中山说过:社会主义“其中流派很多,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贫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7页。)。在故居现存藏书中,综合讨论各派社会主义的1911年以前出版的著作就有近10种,如C.H.Vail《科学社会主义原理》(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芝加哥,1899);J.B.Peixotto《法国革命与现代法国社会主义》(The French Revolution and Modern French Socialism,纽约,1901); M.Hirsch《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Democracy Versus Socialism,伦敦,1901); W H.Mallock《对社会主义批判的检验》(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ism,伦敦,1908); J.T.Stoddard《新社会主义》(The New Socialism : An Impartial Inquiry,伦敦,1909); R.W.Kauffman《什么是社会主义》(What is Socialism,纽约,1910)等。通过这些著作,对于欧美各国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不同的主张,自然能够获得较为准确而不是泛泛的了解。

孙中山非常关注现代文明、现代性经由资本主义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他指出,“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尽享,贫民反食恶果,总有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同上书,第326、 327-328页。)故居藏书中有相当一批著作专门讨论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问题,如T.G.Spyers《劳工问题》(The Labour Question:An Epitome of the Evidence and the Report of the Royal Commission on Labour,伦敦,1894);B.Kidd《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纽约,1895); C.B.Spahr《美国财富分配现状》(An Essay on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W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纽约,1896);H.George《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伦敦,1898);G.Tarde《社会规律》(Social Laws,纽约,1899);Le Bon《大众》(The Crowd :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伦敦,1900); G.F.Lydston《社会的弊端》(The Diseases of Society,伦敦,1904); J.R.Day《对繁荣的入侵》(The Raid on Prosperity,纽约,1908); L.Austin《美国无产者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American Proletarian,芝加哥,1910)等。故居藏书中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芝加哥1904、1911年两个版本,显示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矛盾的揭露和批判在孙中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孙中山摈弃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正是基于对欧美各国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亨利·乔治是孙中山非常器重的一位美国社会主义思想家。亨利·乔治认为,财富分配不公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而土地投机买卖和垄断更是造成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解决办法就是土地公有,将全部地租作为赋税收归国家所有,废除其他所有捐税。他的主张因此被称作土地国有和单一税制,19世纪80年代以后在英国等社会主义运动中曾风靡一时。孙中山对亨利·乔治的学说有浓厚兴趣,在加拿大温哥华地区还专门去考察过实施这一主张的情形。在故居藏书中,除去上述《社会问题》一书外,还有亨利·乔治的《保护贸易或自由贸易》(Protection or Free Trade,伦敦,1890)、《政治经济学》(The Science of Political Economy,伦敦,1898)。亨利·乔治出版于1882年的《进步与贫困》一书,孙中山曾多次提起,并给予很高评价,但在故居中未曾发现,孙中山理应收藏过这部著作。这一事实,也证明了故居中现存藏书并不完全,孙中山阅读范围也并不限于自己的藏书。

同类推荐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犹太人智慧全书

    犹太人智慧全书

    本书对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财箴》和《诺未门》中浩若烟海的智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将其分为三个类别:经商智慧、处世智慧和教育智慧,全面揭示了犹太人的思维方式、致富策略、处世哲学以及教育方法。让读者在读智慧的同时增长智慧。《犹太人智慧全书》是一本经历了数百年社会发展的举世经典,一本塑造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巨著,西方每一个政治家、企业家、教育家、成功人士推荐的传世典籍,读后,您也可以成为一名睿智而智慧的人,无论是在商海中还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胜在孙子 赢在老子

    孙子的《孙子兵法》讲究克敌制胜,比较强势,教导世人在各种境遇中,以主动出击的方式把握主动权;而老子的《道德经》则与之相反,讲究“以柔克刚、以曲求全”,引导世人以“守弱”的方式来达到“强大”。本书汲取《孙子兵法》与《道德经》的精华,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攻能胜,守能赢”,“能攻能守,能进能退”。本书包含着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其中既有老子“修身立世”的道家绝学,也有孙子“百战百胜”的兵家制胜法宝。 本书的案例由古至今,从中到外,内容形式多姿多彩、耐人品读,或者为你指点迷津,或者为你锦上添花。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热门推荐
  • The Great Disarmament 百万大裁军

    The Great Disarmament 百万大裁军

    《百万大裁军》讲述了一个关于裁军的故事。1985年5月23日至6月6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召开的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裁减军队员额100万,军队进行精简整编和体制改革。
  • 湖底女人

    湖底女人

    香水商金斯利一向招蜂引蝶的漂亮太太走了,她捎来一封要求离婚的电报,马洛受命追查。在香水商位于小鹿湖边的渡假小屋,马罗却意外发现:小屋跛脚管理员的金发老婆,竟然深埋在湖中……
  • 三千梦繁华

    三千梦繁华

    她是仙界第一尊女,他是神界未来天帝。相遇于凡间,她化身云游四海的道长,他隐去身份当了国师。他为她违背天命,却在饮下九川水后将她忘了干净。再见时,已为陌路。她在他大婚之日饮下九川水,从此天高水远,再不提及。他却撕碎了喜服,疯了似的找她……
  • 整个世界都给你

    整个世界都给你

    18线小艺人重生80年,还成了又矮又丑又蠢的小村姑?!李胧月偏不接受现实,她偏要变成白!富!美!别人吃糠咽菜,她要吃香喝辣。极品亲戚上门找茬,她笑脸相迎让人害怕。臭流氓想占她便宜,没等她动,霍沉挡在她面前,黑脸拎住对方衣袖,咬着牙根冷道:“你动她试试?”PS:听说,看过本书的人,都很美!
  • 一直陪在你身边

    一直陪在你身边

    爱情,如杯中酒浓烈,又如杯中茶甘甜,苦涩,又如天气,冷暖自知。在青春时光里,总会碰到那么一个人,无论是风雨过后,还是彩虹出现,总是会站在原地等着你,有的时候,或许只要你回头,就能看见他。——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爱情,守候的故事。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召唤王妃之王妃大大您别跑了

    召唤王妃之王妃大大您别跑了

    “不好了!王爷!王妃把小世子打了!“哦,王妃心善,必定打不坏人,去,把那小世子打费了”“………是”“不好了!王爷!王妃把八皇子衣服扒了,让八皇子当街游行!”“哦,王妃心慈,去,把八皇子衣服扒了,掉城墙上。”“………是。”“不好了!王爷!王妃把世子气的吐血了!”“哦,王妃手软,去,把世子打费,去陪小世子去”“…………是”“不好了!王妃………”“够了,我不是说了吗?王妃怎么对别人,你就加倍对付就好了!”“不……不是……王爷,王妃离家出走……”身边的人一溜烟儿就不见了“该死的!这小没良心的,我对她不好吗!还敢给我翘家了!”
  •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出逃99次:邪王的吃货狂妃

    想要穷睡到太阳红,想要富早起去织布。裴妙妙一朝穿越成了卤肉店的富二代,本以为能冠名堂皇的享尽天下各种肉的美味。哪知她居然有个未婚夫,还是个高大上的王爷。为了自由,为了吃肉,开始了漫长的逃婚生涯。直到第九十八次被逮住,她不耻下问。“为什么你每次都能抓到我?”某男笑如春风,气定神闲。“你包袱里的肉香味一条街都能闻到。”素手一拍额头,她恍然大惊。“真是成也肉也,败也肉也。”
  • 若她不帅便没人爱

    若她不帅便没人爱

    她不是最悲伤的故事,但是她从来不幸福。朋友是人一生不可缺少的一位,但是司徒羽从来不知道有朋友是怎样的感受?因为她没有可以真心相待的朋友,或许是有,只是自己将他推得太远。ps:男主在后期才会出现,甜甜无虐哟~
  • 快穿双系,主神晋升之路

    快穿双系,主神晋升之路

    【无男主】【悄若不是女主】悄若死了!吃辣条被呛身亡。她无意间绑定了一个主神系统。可是晋升主神太难了……不允许动情+双攻略她也很无奈啊!本以为能够打败那人,可是,后面的事实告诉她——攻略男神?算了,还是吃吧!晋升主神?算了,还是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