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8000000015

第15章

在民族主义成为一种信仰之初,英国人看着地图,发现自己的岛屿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地区,进而便演化出了住得越北就越有德的迷人理论。我小时候被灌输的历史知识通常在一开头就解释说,从自然角度而言,寒冷的气候令人们充满活力,而炎热的气候则使人懒惰,正因如此,我们击败了西班牙舰队。这种关于英国人(事实上英国人是全欧洲最懒惰的)精力充沛的胡言乱语持续了至少一百年。1827年的季度报告中写道:“我们宁可为祖国做苦力,也不要沉迷于橄榄、葡萄和罪恶之中。”“橄榄、葡萄和罪恶”概括了普通英国人对拉丁民族的印象。在嘉来勒、克雷西等人的神话作品中,北方人(起初是条顿人,之后是北欧人)身强体壮,充满活力,长着金色的胡须,品质纯洁,而南方人则狡诈、懦弱、放荡。这个理论从未在逻辑上被推到极致,否则就将意味着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是爱斯基摩人,不过它的确承认生活在我们北方的人比我们更优秀。于是,在过去五十年中,对苏格兰和苏格兰事物的崇拜便深深影响了英国人的生活。但令南北差异呈现出奇特的不平衡状况的却是北方的工业化进程。直到近代,英格兰北方地区还实行落后的封建制度,工业主要集中在伦敦和东南部地区。例如内战[8],简而言之就是金钱对抗封建制的战争,北部和西部为国王而战,南部和东部为议会而战。但随着煤炭工业的逐步北移,渐渐兴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即白手起家的北方商人——狄更斯笔下的朗斯维尔先生和庞德贝先生。北方商人抱着其可恶的“要么成功要么滚蛋”的哲学理念成为十九世纪的主导力量,并至今阴魂不散地统治着我们。这是一类受阿诺德·本涅特启发的人——一类从半个克朗起家、到头来赢得五万英镑的人,他们最可吹嘘之处就是赚了钱之后变得比以前更粗鲁。他们唯一的优点就是会赚钱。我们被教导要推崇这样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尽管心胸狭窄、卑鄙、愚昧、贪婪又粗鲁,却有“胆识”,他“成功”了。换言之,他知道如何赚钱。

这类空话如今已经过时,因为北方商人不再成功。但传统不会被事实所抹杀,北方人有“胆识”的老观念依旧存在。你仍会依稀觉得北方人会“成功”,比方说赚到钱,而南方人会失败。在每个来到伦敦的约克郡人和苏格兰人的脑海深处都有一幅迪克·惠廷顿[9]式的画面,在画中,他自己就是那个从小报童一路成长为市长大人的英雄。而这个,说实话,对他而言根本算不上自大。但人们往往会犯个大错误,以为这种想法会进而促成真正的工人阶级。当我几年前第一次去约克郡时,曾想象着自己会置身一个粗人的世界。我习惯了生活在伦敦的约克郡人那种没完没了的高谈阔论和自以为谈吐风趣(“就像我们在西区说的,‘及时一针抵十针’”)的想法,以为会遇到许多无礼之举。但我压根儿没遇到那种情况,至少在矿工中没遇到。事实上,兰开夏郡和约克郡的矿工们对我既友善又有礼,甚至让我感到难堪。如果说有一类人令我自愧不如,那就是煤炭工人。当然,没有人对我来自另一个地区表现出丝毫鄙夷。鉴于英国的地域偏见一如微缩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一点便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表明地域偏见并非工人阶级的特质。

尽管如此,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确存在差异,人们对英格兰南部的描绘中至少有一点是真实的,即布赖顿住着不少花花公子。由于气候的原因,食利阶层喜欢待在南方。在兰开夏郡的一个产棉镇,你或许待上几个月也听不到一句“有教养的”腔调;反之,在英格兰南部城镇,随便扔一块砖头就能砸中某个主教的侄女。因此,在未受上流社会影响的北方,工人阶级的资产阶级化现象虽有出现,其发展却缓慢得多。例如,所有的北方口音都顽强地存在着,而南方口音则在电影和BBC的冲击下土崩瓦解。因此,你那所谓“有教养的”腔调正表明你是个外来人,而非小绅士。这可是个巨大的优势,它使得与工人阶级的交流变得容易得多。

然而和工人阶级真正打成一片究竟有无可能?关于这个问题,我稍后会讨论,眼下我只想说我认为不可能。但毫无疑问,比之于南方,你在北方更容易与工人阶级以大致平等的身份相处。寄住在矿工家里并被他们接纳为一家人并非难事,而想在南部乡村的农民家中尝试相同的事却几乎不可能。我和不少工人打过交道,因此不会将他们理想化,但我确信,只要你能走进工人家庭就能从中学到很多。最重要的是,通过与那些虽未必比你更优秀但与你截然不同的人们交流,你那中产阶级的观念和偏见将得到检验。

以对待家庭的不同态度为例。工人阶级的家庭纽带同中产阶级家庭一样紧密,但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却远没有那么紧张。男性工人不必背负大磨盘般沉重得要命的家庭声誉。我在早前已经指出,一名中产阶级者会在贫困的重压下彻底崩溃,这主要得归咎于其家庭影响——家庭成员们从早到晚抱怨他没能获得“成功”。工人阶级知道如何合作,而中产阶级对此一无所知,这或许是由于他们对所谓的家庭忠诚有着不同的理解。跻身中产阶级之列的工人们无法组成一个有效的工会,因为在罢工期间,所有中产阶级家庭的妻子们都会怂恿自己的丈夫充当工贼、谋取他人的工作岗位。工人阶级的另一个特质——起初会令人不安——在于他们对任何他们平等相待的人都直言不讳。如果你给某个工人他并不想要的东西,他会直截了当地拒绝你;而中产阶级者则会接受,以免显得冒犯。此外,还有一个差别,即工人阶级对于“教育”的态度。他们的态度如此朴实,与我们的如此迥异!工人们通常对学习抱有某种模糊的敬意,但倘若“教育”涉及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则会立刻洞悉真相并出于某种健康的本能而拒绝。我曾经想象着那些十四岁的孩子们被拖离课堂,送去从事暗无天日的工作,我曾为这一虚幻的景象哀叹。在我看来,“工作”的厄运竟然降临在十四岁的少年头上,那是多么可怕。当然,如今我明白了,在工人阶级家庭中,不朝思暮想着离开学校的孩子千里也难寻一个。他们希望从事真正的工作,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诸如历史、地理之类可笑的垃圾课程上。对于工人阶级而言,在学校待到几近成年的想法既可鄙又懦弱。一个本应每周为家里挣一英镑的十八岁大小伙子居然穿着滑稽的制服去上学,不做功课甚至还要挨打,这是什么观念啊!设想一下十八岁的出身工人家庭的小伙子挨打的场景吧!同龄人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他就已经成长为男子汉了。塞缪尔·巴特勒的小说《众生之路》中的主人公欧内斯特·庞蒂福克斯在浅尝了真正的生活之后回顾自己的公学和大学教育,发现当初接受的教育“羸弱而荒唐”。从工人阶级的角度而言,中产阶级的生活也同样羸弱而荒唐。

在工人阶级家中——我此处指的不是失业者家庭,而是家境相对较好的家庭——你可以感受到在别处难以体验的温暖、正直、充满人性的氛围。我认为,假如一名体力劳动者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薪水——这个“假如”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实现——那么他或许会比一名“受了教育”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快乐,他的家庭生活会更自然地进入理智、温馨的轨迹。工人阶级家庭中那种心平气和、其乐融融的景象时常令我为之动容。尤其是冬季的夜晚,喝过茶,火盆里的火苗散发着温暖,金属挡板上火光的倒影摇曳,身着便装的父亲坐在火盆一侧的摇椅里翻看比赛结果,母亲坐在另一侧织补,孩子们捧着一便士的薄荷糖心满意足,狗儿懒洋洋地趴在破布垫上——这是个宜人的去处,它为你提供的不仅是个安身之地,更是一份归属感。

这一幕依旧在大部分英国家庭中反复上演,尽管较之战前有所减少。家庭的幸福主要取决于一个因素——做父亲的是否有工作。不过请注意,我刚刚回忆起的那幅画面,一个工人家庭吃过了腌鱼、喝完浓茶,围坐在炭火边,这一幕只属于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在过去或将来都不可能出现。跳过两百年进入未来乌托邦社会,你所见到的景象将会截然不同。我脑海中的一切在那个社会里将荡然无存。到那个时候,不再有体力劳动者,所有人都“受过教育”,那个父亲不会再是个长着一双大手的粗人,喜欢穿着便衣悠然坐着说“俺在街上”[10]。壁炉里亦不复有炭火,只有某种无形的加热器。家具用橡胶、玻璃和钢铁制成。倘若仍有晚报之类的东西,那么上面一定不会再刊登赛况,因为在一个消除了贫困的世界里,赌博将变得毫无意义,而赛马也将从地球上销声匿迹。狗会由于卫生因素被限制。此外,只要生育控制者们能想出办法,未来世界亦不会有那么多孩子。不过倘若退回到中世纪,你会同样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世界。没窗户的小茅屋里烧着木头,由于没有烟囱,烟气扑面而来,发霉的面包、粗茶淡饭、虱子、坏血病,年复一年孩子出生又死去,神父拿地狱的故事不停地吓唬你。

有趣的是,不是现代工业的辉煌胜利,不是收音机、放映机、每年出版的五千部小说,也不是阿斯科特赛马场的人群或者伊顿和哈罗公学的比赛,而是对工人阶级的记忆——尤其是在战前我童年时代,英国依旧昌盛之时——才令我意识到,我们这个时代毕竟不算太糟。

注释

[1] 芬斯伯里:伦敦北部的一个地区。

[2] 斗牛场:伯明翰的大市场。

[3] 旧大陆:指欧洲、非洲和亚洲地区,是相对于美洲新大陆的概念。

[4] 大西部铁路:英国的一家铁路公司,其旗下铁路连接了伦敦至英格兰西部、西南部以及威尔士地区。

[5] 奥尔德斯·赫胥黎:1894-1963,英国著名作家,《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的作者。

[6] 阿诺德·本涅特:1867-1931,英国作家。

[7] 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著名诗人,象征派诗歌的先驱。

[8] 内战:此处指的是十七世纪英王查理一世和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英国议会之间的战争。

[9] 迪克·惠廷顿:英国童话故事,主人公迪克·惠廷顿自幼父母双亡,独自一人去伦敦讨生活,因为偶然卖了一只猫而发财,最终当上伦敦市长。

[10] “俺在街上”:原文“Ah wur coomin’opp street”为摹仿未受过教育者的浓重口音,或为“I was coming up street”。

同类推荐
  • 呐喊·彷徨

    呐喊·彷徨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并回忆道:“有一回,我竞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穿越法兰西

    穿越法兰西

    飞机从北京起飞时,晚点了半个余小时,是日黄沙漫天,有些窒息之状。十个多小时后到了巴黎,天色颇好,东两方的气温相近,而天气如此有别。同行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及上海博物馆汪庆正副馆长都是多次来法的,一路并未显得如何兴奋,惟我与春雨兄兴致很浓。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下飞机,到处是中国人,好像是在中国的南方某个小城,黄皮肤的人已在世界许多角落生根了。不过进入市区时,方觉出是真正的欧洲风情,印象比机场好多了。巴黎的这个机场很旧,不及东京、北京及新加坡那么气派。法国搞现代建筑,似逊于赶时髦的东方人,但到了巴黎市内,才知道法国人不屑于摩天大楼的原因。
  • 远去的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远去的人(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陪父亲度过的日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回忆。作品为纪实文学,记录父亲老年痴呆症之后的两年时光。从一个老人最初的失忆,一日日走向完全失智;从一个健全的老人,直至成为一个不认识任何亲人,不记得任何往事的“痴呆者”,讲述了老龄化社会中的生存与生活的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一代人的命运与价值观走向。
  • 陪孩子品诗

    陪孩子品诗

    俞陛云幼承家学,在文学上有很高的建树,尤其精于诗词。为给家中孩童讲授诗词,俞陛云从五千年瀚若星河的诗词名篇中精选部分篇目,细细品讲诗词的韵律、句眼、意境之美。引领孩子在阅读、背诵诗词之余,品味诗词中优美协调的韵律,淡雅流丽的语言,清隽高洁的品格,至纯至真、如梦如幻的意境。
  • 陈沂评说

    陈沂评说

    本书从小说、散文、诗歌、影评、文艺思想、政治思想、政坛伟人交往、文艺大师交往等方面对陈沂进行了研究。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非正常明星

    非正常明星

    一个脑子抽筋的富二代,为了成为大明星,在娱乐圈横冲直撞的故事……“哎哟,腿有点软,结衣老婆你快来扶我一下!”裙号:796473164
  • 异域之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异域之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记录名家游览各国、感受风土人情的书籍。里面既有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悟,也有坚贞的文化守望。
  •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江湖断案:女心理师

    一个没有浪漫细胞的女人被月老通知要去把她的命定爱人带回来,否则将孤苦终老。可那死男人长啥样?不知道。什么个性?不知道。做什么的?不知道。不找行不行?当然不行。认为凡事皆有逻辑的苏小培这回是踢到铁板了——这是一个现代女心理学专家到古代和一位萌壮士谈谈恋爱破破案的故事。
  • 神探弗洛伊德

    神探弗洛伊德

    安井诺,标准的时尚帅哥。抱着犬儒主义的心态却带着弗洛伊德的严谨,是个在“快乐弗洛伊德”疗养院里观察入微又诊断准确的精神科实习医生。当他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私人侦探文瞳幻和心理医师柯零染之后,却经历了一系列莫名其妙又起伏跌宕的与疯子有关的离奇案件。于是,最像疯子的精神分析天才、最帅气最拽的心理分析专家和最不靠谱的私人侦探之间上演了一个比汉尼拔还变态,比开膛手还残忍,比禁闭岛还反转的悬疑剧情。恐怖的幻觉,疯狂地妄想,还有诡异的壁画、迷离的音乐和古怪的传说。
  • 恋爱计划书

    恋爱计划书

    女主和男主因为意外有了一夜*,然后女主带球跑路,后来生了一个天才宝宝。在几年后的某一天跟男主再次相遇,然后在天才宝宝的助攻下,两人相爱了。然而,实事上,女主会吃**药,带球跑,不存在的。
  • 火影大筒木永生传

    火影大筒木永生传

    【从明天开始,每日晚十点三千字!】感谢投票地读者,真心谢谢。大筒木一族的叛徒,降临火影。女主最多两人注定。视角转换很多。但是主角一定是最狠最强的哪一位。默默潜伏,追求完美。也许写的不如意,漏洞百出,希望大家多多给予推选票支持,继续加油,加油!
  • 靖康缃素杂记

    靖康缃素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让死者闭眼

    让死者闭眼

    一桩桩耸人听闻的离奇血案,一具具冰冷沉默的尸体,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罪恶与秘密?一个冷静睿智的女法医,一位经验丰富的刑侦队长,面对一纸法医鉴定,一件件一层层剖开尸体背后的血腥、暴力与恐怖,一切看似毫无蛛丝马迹,却又在离奇中注定了对凶手的诅咒。冰冷的尸体,血腥的现场,扭曲的罪恶,他们抽丝剥茧,追根溯源,案件真相逐渐显露,却浑然不知即将面临的是更大的迷局……
  • 苍穹之上

    苍穹之上

    苍穹之下的千年苦修,只为有朝一日立身于苍穹之上!位于洪武天朝和妖族七杀部咽喉要地的天断峡谷中,忽有天降神异之物,裹挟着一众修兵,滚入了浩荡的历史洪流当中……宋征只是其中不那么起眼的一员。他读过圣贤书,但也是一名戴罪狼兵。可以彬彬有礼,也可以暴起杀人。在生死考验之间,边军小修兵一步步从深渊下走上来。忽然有一天,他感觉到可以自己掌控命运了,才明白,这只是问鼎苍穹之上的基本资格罢了。(读者群号:680255020欢迎大家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