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8600000012

第12章

晚霞满天的时候,李堂和吴荣烈乘了轿子来到县衙。黄梅一见李堂酒气熏天地走上堂来便气得大骂:“李堂,你这混账东西,办差的时候你敢吃酒?!”

李堂磕头道:“大老爷,实在是吴员外逼得紧,推也推不得。不过我把人给您顺顺利利带来了,这趟差事总算没有办砸。”

“人带来了?老爷我问你,你的人都带回来了吗?走的时候五个人,怎么回来成两个人了?还有李奉伟去了哪里?”

李堂被问得一愣,但酒劲未去,兀自挺着脖子强辩道:“我在里边,他们在外边,消息不通,我怎么知道?”

黄梅见李堂满口醉话,问不出什么来,对两边人道:“先泼他三盆冷水醒醒酒,再带上来问话。”又吩咐徐三等人道,“都给我找去,找不到李奉伟他们,叫你们也吃板子。”

黄梅又叫卫洪上来问话。卫洪战战兢兢走上堂来,哭丧着脸道:“大老爷,小的没喝多少,清醒得很。本是要早早带吴员外来交差的,只是吴员外派人兀自拦着挡着不让出去,才耽搁了这么长时辰。我们是吴员外派轿送回来的,轿帘不知怎的都缝得严严实实,小的一路昏天黑地地就回来了。李把总怎样,徐俊等人去了哪里,小的也搞不清楚。”

“滚吧。”黄梅挥挥手。这时,李堂浑身湿淋淋的,打着寒战被带上来,嘴里连连说道:“小的有罪,求大老爷开恩。”

黄梅看看他,因喝酒两只眼睛血红,却闪着惊恐害怕的光,说话还有些含混,心道再问也是白问,扔下签道:“醉酒耽误公事,拖下去打二十板子,也给我滚!”(清代笞刑,二十板其实为五板)

李堂得了赦令,急忙起身,刚要下去,想起什么来着又回身跪下道:“大人,小的想起点事来。”

“讲!”

“那吴家庄大白天家家关门闭户,像出了什么事。小的看那吴家门前人马脚蹄之印甚乱,院内炊烟不断,迟迟不息,像是藏有许多人。我们两人一去,便被引到前跨院偏房,且处处有人看着。这些个事都不太对劲。”

黄梅问道:“还有吗?”

李堂道:“小的所见所闻就这些了。”

黄梅道:“念你还算有心,先记下板子,下去好好看住吴荣烈,再砸了差事,把你下到大狱里去。”

黄梅此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八年前,他初来平阳县时早听说这个吴荣烈是个厉害的主,但他憋足了劲要和他过几招时,吴荣烈却首先服软。不仅反过来到县衙拜他,而且黄梅鼓动与吴荣烈原有官司的人去攀咬他,他也偿了那些人银子并当众赔了礼。后来,黄梅要加赋也加了,要补税也补了。当时并没有觉得这人怎样怎样厉害,只叹传闻过甚也就没把吴荣烈放在心上。

如今,吴荣烈在平阳县蛰伏了八年,终于要撕下他那张假面具彻底和自己摊牌了。就如同一个武功高手,当对方处于优势时,用的多为闪躲腾挪,让黄梅抓不住出拳下手的机会,但一旦占了优势,这个人一出手就攻势凌厉,又狠又辣,处处抢在自己的前面,步步都占着先机。

李奉伟去而不返,无端失踪,他总觉得这件事与吴荣烈脱不了干系。而一旦李奉伟等二十多人真的失踪找不到了,这件说大就大说小就小的事,也许会给他引来滔天的大祸。

一向自负的黄梅感觉有些心慌,他点手让一个书办拿过茶来,轻轻呷了一口。他想起下午他与石板师爷的对话……

在书房之中,石板师爷问道:“大人,您认为吴荣烈是个什么样的人?您能看出他下一步棋要怎么走吗?”

黄梅胸有成竹:“吴荣烈是聪明,但过于性急了。以静制动必有胜,占尽天时方有为。如果他等福崧来了浙江再弄这么一下子,恐怕他不仅不会有搜捕之祸,可能还会扳动我这个县太爷的位置呢。”

石板师爷摇摇头:“大人,您看错了。吴荣烈不早不晚,闹衙的时机正是时候。若等您将亏空补得差不多了,他再闹就难成事了。不就是加赋吗?不就是额外征税吗?举目中国,尤其是江南之地,这种事太平常了。查到了也不过是严加申斥,最多也就是罚半年俸。福崧虽然在甘肃弄得挺凶,但那是在查要案查大案。王亶望欺君父、贪国库、收巨赂、贿高官,皇上连连下折子催办,督责甚急,这样大的事他必定要严查,也不敢不严查。再加上阿桂、李侍尧牵头坐镇,甘肃之案当然是要往大里做的。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对对,听先生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福崧他在浙江是独木难支,没了阿桂等人撑腰,再加上浙江亏空形势复杂,他不会有大作为。更绝不会在息谷高低、升尾银子多少这些个小事上操心的。”

“大人所言极是。此次福崧奉旨来浙江查亏空,这趟差事才是正事。只要您补上亏空,您就是为福崧长了面子,您就不是出头鸟,就不是他想要办的人。福崧和您无冤无仇,可能在这些小事上和您来来回回地过不去吗?吴荣烈大闹县衙,专挑福崧还没来的时候,是想借着福崧的威风让您不得不有后顾之忧,不敢把他怎么样;二是他搞这么一下子,就是不让您补上亏空。可惜呀,当时我不在。您不该立那个字据,那张字据等于您是在加赋补亏,而您既然立了此据,若再加赋,这些乡民就能拿着这张告示告到省里去。听说吴荣烈省里有人,恐怕早谋好了就等着这张告示要治您呢。”

黄梅想到这里,犹豫着该不该将吴荣烈带上堂来审一下。其余闹衙的几个领头的乡绅都过了堂,黄梅和同知孟成星粗粗审了便关到了狱中。但对待这个吴荣烈又该是个什么态度呢?是打是拉,他一时拿不定主意。黄梅先叫左右退下,又派人去将石板师爷唤到书房里商量,接着唤过徐三道:“你带上几个精干捕役,要最好家住在吴家庄附近的,换上便装去吴荣烈那里打听情况,轮流监视,有什么举动,立刻派人快马报来。”安排完毕,便出了大堂向二堂走去。

天已经黑了,虽在江南,二月的夜风仍带着些清冷。黄梅走在路上感觉有些凉,正要让随从给自己拿件衣服,却见本县的县丞孟卫礼从衙后转过来。黄梅匆匆走过去,不等孟卫礼行完礼便急急问道:“孟同知现在何处?安顿得如何?可曾要问吴荣烈的案子?”孟卫礼嘻嘻笑道:“按大人的吩咐,一大早就去了瑶华馆。邵三妹真有手段,将孟大人侍弄得十分得意……这会儿酒吃多了,正在西花厅正房睡着呢。临了,孟大人跟我说,这个吴荣烈来了关起来就成,待后个儿一块儿审。”

“好好。”黄梅满意地说,“没别的事了,你先去休息。明天督着他们把人犯按名单拘齐。”他打发了孟卫礼,抬步来到二堂书房,坐在太师椅上等石板师爷。听外边起了风,树木发出哗哗的声音,如涛声般起伏,渐渐又有了淅淅沥沥的雨声,轻风夹着一阵阵的潮气从窗外袭来。黄梅觉得胸中郁闷得很,从怀中取出那嘉乐梅花斑紫玉鼻烟壶,倒出一些嫩黄色的鼻烟,往鼻上抹了抹,闭着眼打了两个喷嚏,这才感觉有些舒畅。再睁开眼,见帘子一动,一个丫头走进来,行个万福道:“老爷,老夫人请您到后院一齐用饭。饭菜早都备好了,老夫人让一直等到您退了堂,才叫我们过来请您。”

黄梅听是母亲传话,坐直身子道:“先让老夫人用吧,我这里还有公事,一会儿单独用。对了,前些天冯知县送过来的虎尾,不是让今儿个做了黑椒炝虎尾吗?再配上鸭血汤给老夫人。看汤温了再上,此汤油水大,不冒气儿,看不出冷热来,别烫着了她。”

丫头答应一声出去了。旁边侍候的差人给黄梅续上茶。黄梅道:“你去催催,怎么石先生还没到?”

话音刚落,听窗外有人道:“黄大人莫催,我实在是行动不便,来得慢了些。”接着便听到急促的拐杖触地的笃笃声。

黄梅急忙起身出去,见一个书童打着油纸伞,护着石太生走过来。黄梅拉住石太生的手让进来道:“石先生,果然让你言中了,这吴荣烈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我本想带他来要颇费些周折,可他竟是乖乖地来了。不过,无端不见了李奉伟等二十多个官差。还听李堂说,吴家庄白日无人,家家闭门不出,吴荣烈的院中藏有许多人……”

“这些我都听说了,刚才我一直在耳房里听堂。因见孟左堂回来了,便去他那里打听了一下温州同知的事,来得有些晚了。我听说吴荣烈还在堂下押着?”

“对。”

“这不妥。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个戴罪之人,在堂下待着,咱们怎么去见?难道真是请他来的不成?不管是打是拉,给好脸还是给孬脸,先下到监里看着为好。还有那李奉伟的事,这事儿先不能声张。死不见尸,活不见人,怎么回事都不知道。若上面问下来,就算不论罪,也要担个昏聩失察的责任。”

黄梅对身边一个小个子长随道:“王福,你去告诉李堂,把吴荣烈带下狱去。但要好生侍候着,挑好一些的牢房看着,别让外人和吴荣烈联系。”

王福答应一声去了。黄梅问道:“石先生,你说下一步怎么走?福崧还没到,我怎么感觉处处是荆棘,步步有绊索?真是举步维艰呀。”

石板师爷,本是浙西一个落魄的秀才,原是一个中户人家的独子,自小就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又因十三岁县试上得了第一名案首,越发变得自负。虽是如此,但学习却是极用功的,可惜天不酬勤,命无登科。三次乡试,本是得会元的文章,却被考官弃如敝屣。偏他心性极高,自小父母给他定了亲,但二十四五了仍不愿完婚,非要中了举人才娶。女方一开始还催着办事,后来看此人有些呆气,也没个做生理的前途,渐渐不愿意,便退了亲。偏是这家的小姐看上了石太生,竟同石太生私奔了。石太生携着拐来的夫人去苏州乡试,被早等在这里的娘家人逮个正着,把两人都打个半死,然后带了小姐回去。石太生在床上养了一个多月伤,伤好了却突发奇想,去县里告状要妻。县里的官员都认为这人是看多了风花雪月小说发了痴,当成笑话听,哪里用心去管。石太生县里告不应,就去府里,府里不管,又去省城,省城判了几回,也没分出个是与非来。石太生一怒之下,去京里告状。到了大理寺,看了他的状子,都说他是个疯子,连门都不让进。最后,石太生花光了盘缠,一路卖字乞讨回到家乡。回了浙西,已经四年过去了,离他拐妻的日子也有五年了。家乡已变得物是人非,当初海誓山盟的娇妻早已嫁作他人妇,且生了个大胖小子,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哪里还记得他。他母亲已经过世,父亲没有再娶却过继了个侄儿当家。石太生尚未进家认父,就被当家的堂弟赶了出来。石太生猛然大彻大悟,出家当了和尚,却受不得庙里的清苦与管束,一年后又还俗,在江南之地漂泊流浪,以代人打官司写诉状谋生。后来流落到杭州与黄梅偶遇,黄梅见其谈吐不凡,事事剖析入理,便留作幕宾。真是世事难料,原本做的花团锦簇一般的文章,人人读了都赞羡不已,却是文章憎命;原本是不谙世事的老生子,一肚子书生气,二十年闯荡之后,却是胸藏玄机。自从跟了黄梅,黄梅大多事都要找石太生商量,而石太生每出一计,大多必有奇功。黄梅越发倚重石太生,而石太生为报黄梅知遇之恩,也是极尽摇尾乞怜之事,出尽伤天害理之谋,因此在平阳县得个外号石板师爷,是又冷又硬,没有人性的意思。

石板听黄梅叹气,安慰道:“大人,虽然开局不利,但形势并未明朗。何必做此丧气之态?我去探探虚实,回来再与大人商量。”

同类推荐
  • 未被捅伤的声音

    未被捅伤的声音

    陈小印背着书包走出校门口,一眼就看见了他爹。聚集在校门口的家长很多,但他总能一眼就看见他爹,陈大印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而且脸皮最黑,黑得像他脚上脏兮兮皱巴巴的皮鞋。小印,陈大印叫了一声,同时举起手朝儿子摇了摇。他的叫声和动作完全是多余的。陈小印默默地走到他跟前,把自己的小手交到他粗糙的大手里,说,大印,我们走吧。陈小印习惯这么叫,他说,大印,我们走吧。陈大印领着儿子穿过人群,沿着杨桥路的人行道往东走。他的租屋在东边,而他的工作单位在北边样说别人可能会误会,还以为他真的在什么单位上班,就跟儿子同学的父母亲一样。
  • 贤雅阁玉器行

    贤雅阁玉器行

    太阳西斜的时候,贤雅阁玉器行的老板杜征路便吩咐自己唯一的爱子杜宇飞好生照看店面,自己则面带喜色地走了出来,他今天是有一位重要客人需要会面,尽管经过燠热洗礼的北京城,现如今的生意刚刚有所抬头,但他相信对于零散的小宗生意,杜宇飞完全可以支应下来,他也乐得给杜宇飞一定的锤炼机会。贤雅阁玉器行的店面坐落于潘家园古玩市场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门脸虽不大,但是从里往外却透出一股古朴、厚重的气息,仿佛是一个人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天生丽质,自然而没有一丝雕琢之风,尤其是“贤雅阁”三个鎏金大字,那正宗的馆阁体是出自前清的一位进士亲笔手书。
  • 宿命(吸血鬼日志系列#11)

    宿命(吸血鬼日志系列#11)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十个连长一个班

    十个连长一个班

    长征时期,红军总部为保存干部,将九个无兵可带的红军连长,和一个刚刚俘虏、愿意留下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川军连长,编成一个全部由连长组成的“特别班”,又“特别”配了一个女指导员,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每次都执行“特别任务”,于是其中的“特别故事”就层出不穷了。
  • 奇幻故事机:年度佳作精选

    奇幻故事机:年度佳作精选

    本书选编在国内各类媒体上发表的优秀奇幻小说十余篇;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回顾。收录作品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对当年有影响力的长篇小说采用节选或存目的形式收录。每篇作品附作者创作感言、主编点评。
热门推荐
  •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毗卢遮那五字真言修习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安乐集

    安乐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王国维提出境界说,认为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词的境界是如此,文学境界甚至人生追求成功的境界也是如此。古往今来,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各种各样。学贯中西的王国维提出从“境界、真情、词句”角度评判文章好坏——以境界取胜的文章千古流传,以真情动人的文章经久不衰,以词句取胜的文章也深受欢迎。
  •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彭家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反奉战争起后,S市华界的居民,大半因着前次战争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象,对于自己的生命,以及细微的家具,都感觉绝大的危险,稍拥资产的都纷纷向租界移去;因此,城北仁义弄第二十号的房子也在这时空了,只有住在灶披间的两个寒酸学生没搬走。
  • 寄许炼师

    寄许炼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少重生重回世界之巅

    易少重生重回世界之巅

    本书是女主重生疯狂虐渣,啪啪打脸爽文,1v1,男主女主都很强,全文无虐,更新可能会慢一些,在这里先说抱歉了。因为第一次写书,肯定不够好,大家也多给点意见吧,谢谢。
  • 三生烟雨行

    三生烟雨行

    第一世一段不为人知的暗恋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孩一段悔之晚矣的爱情……第二世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一场勾心斗角的阴谋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第三世一段天差地别的爱恋一场由上而下的设计一场盛世无双的婚礼……时光以深情感染了岁月,岁月以温柔回赠了时光“那时年少初见,可会想到如今携手白头?”“想过!”“经历了这时间的蹉跎,恍然间才想到,如果当初我们都理智点,是不是会少走许多弯路?”“你想得太多,这世间哪有这么多如果,假如……”“哦!好吧!我知道了!”“嗯!乖!”……
  • 综穿之炮灰黑化日常

    综穿之炮灰黑化日常

    这是一个个穿越与反穿越,炮灰黑化逆袭的故事!被夺舍的顾淼(连载中)林家幺女穿成男主他妈女主她姑带着古宅在六零第二婚我的工农兵大学知青的女儿农家老太……PS:年代文!!!
  • 食足良缘

    食足良缘

    公司小粉领许宁酒后魂穿,一觉醒来,成了某朝尚书家的小姐潘书玉,父母被贬至岭南,小姐么,只得流落乡间。无所谓,潘书玉不是林黛玉,前世是天下第一吃货,如今种田挖山下河,能吃的自然要想法弄来吃,不能吃的,也要创造条件变现换吃。除了自己吃,造福一方也很有必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那就开个饭馆如何?精明俏丽老板娘,帅哥美男竞争相,拿号排队,遵守次序。咦,这个脸熟,难道是他?天生吃货,还挺会做。学贯东西,食遍大地来者先烤,再上蜂蜜,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待到焦熟,椒盐伺候,趁热上桌,刀削成串。小姐且慢,此物能言。什么?!你是我相公?哦,No!!
  • 我真的不想错过你

    我真的不想错过你

    明明一个专业的同学,于小小大三了才认识张俊,可能是命运开的玩笑,可能是追星挡掉了桃花。时间,距离好像都不支持她勇敢。可后来的她啊,还是把暗恋说出了口,因为她真的不想错过。那年,张俊告诉她“我们不能因为外表就在一起。”告白失败。后来舍友告诉她,张俊和她们班的女生在一起了。于是,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小小就拼命地忍住想念,直到毕业,只见过张俊三次。很多年后的冬天,张俊带于小小回到母校,她曾经告白的那棵树底下“小小,这么多年,我只喜欢过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