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3200000008

第8章 附录(1)

泰戈尔小传

泰戈尔生平

1861年5月7日,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且文化氛围浓厚的贵族之家。他的家庭属于印度姓氏中地位很高的婆罗门种姓,祖父是当地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在当时积极参加孟加拉启蒙运动,支持社会改革,父亲是一名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极富民族主义倾向。泰戈尔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14个哥哥姐姐也都在以后的岁月里成为知名的学者和艺术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薰陶下,泰戈尔从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在文学创作上非凡的天赋,他8岁开始写诗,12岁就能创作剧本,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4岁时,泰戈尔发表了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从15~17岁,他又先后发表了长诗《野花》和叙事诗《诗人的故事》。

泰戈尔曾先后就读于东方学院、师范学院和孟加拉学院,但他生性自由,很厌恶单调刻板的学校生活,因此在学校里总是显得很孤立,也和学校的环境格格不入,他很想走出自己的出生地,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这个愿望在泰戈尔17岁的时候实现了,1878年,他遵从亲人的意愿赴英国留学,在英国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法律,后因为兴趣不浓又转入伦敦大学专修英国文学。那段时期,泰戈尔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经典作品,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和提高了写作上的技巧,也对西方列强在印度实行的殖民主义有了更加深刻和客观的认识。1880年,泰戈尔回到印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考察印度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开始了他的社会活动生涯。1884年,他受父兄的委托,到家族祖居之地去管理田产,在那里更加广泛地接触到印度的贫苦大众,也激发了更加踊跃的创作激情。由1884年起,他开始在印度宗教改革团体——梵社中担任职务,奔走于印度各地,呼吁废除种姓分离、教派对立和烦琐的祭祀仪式,批判中世纪遗留的封建习俗,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开设新式学校传播科学知识并和寡妇殉夫、童婚、多妻等歧视妇女现象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这期间,他还撰写了许多抨击西方国家殖民统治的政论文章。1901年,泰戈尔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了一所从事儿童教育实验的学校,开始自己教育理念的实践。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学校一度成为印度各适龄入学儿童心中的“圣地”,其后在1912年更是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

1905年,英帝国主义殖民者妄图分割印度东西孟加拉邦以镇压日益高涨的印度民族运动,这一阴谋遭到了孟加拉邦人民的反对,冲突很快蔓延成为波及整个印度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投身运动,写出了大量爱国诗篇。不久后,他与运动的其他领袖产生了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发展工业、捐资办学,消灭贫困愚昧等。1907年,泰戈尔回到圣地尼克坦,隐居乡野,埋头创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享誉世界文坛,印度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女皇册封他为爵士。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泰戈尔先后十余次远涉重洋,访问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表反战演说,传播和平友谊,与当地人民进行友好的文化交流。1919年,印度阿姆利则惨案震惊世界,英国军队开枪打死打伤1000多个印度平民,泰戈尔获知消息后愤怒不已,随即发表声明,放弃英国授予自己的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24年,泰戈尔应邀访问中国,回国后撰写了许多文章,表达了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1939年,德、意、日***三国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泰戈尔不顾自己78岁高龄,拍案而起,和许多国际名人组建反战团体,反对***的侵略,他甚至亲自撰文斥责德国***魁首希特勒的不义行径,向全世界大声疾呼:“在我离去之前,我向每一个家庭呼吁——准备战斗吧,反抗那披着人皮的野兽。”

1941年,泰戈尔在故乡加尔各答静静逝去,享年81岁。他是印度近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位大师,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杰出的诗人,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他是卓越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先后发表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他是天才的绘画家和作曲家,共有1500余幅绘画作品和2000余首歌曲流传于世;同时他还是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对文学、史学、哲学、艺术、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都进行了刻苦的探索和研究。他的作品更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激昂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同时又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边缘集)《生辰集);小说著作有短篇小说《还债》《弃绝》《素芭》《人是活着,还是死了?》《摩诃摩耶》《太阳与乌云》;长篇小说《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剧作有《顽固堡垒》《摩克多塔拉》《人红夹竹桃》及散文《死亡的贸易》、《中国的谈话》《俄罗斯书简》等。

泰戈尔不仅在文学创作上造诣精深,在绘画和音乐上也成绩斐然。他一生共创作了2000余首激动人心、优美动听的歌曲。他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创作的许多首爱国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义统治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其中,《人民的意志》一歌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他70岁高龄才开始学习作画,去世前共留下1500幅作品,曾在世界各国各大知名城市展出。

泰戈尔的一生都在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的年代中度过。领土的沦丧、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虽然出身于富贵家庭,但他爱憎分明,创作思想明确,始终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和最广大的人民站在一起。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创作出那么多叩击人心的作品,得到印度甚至全世界人民的尊崇,被誉为“诗圣”“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灵魂”。

泰戈尔与中国

泰戈尔是近代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原因恐怕在于他作品里折射的精神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有很大的相似性。1913年10月,在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际,我国著名学者钱智修就在《东方杂志》发表了介绍泰戈尔的生平和思想的文章,这应该是中国读者第一次认识泰戈尔。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了他译自泰戈尔《吉檀迦利》诗集中的4首诗歌,取名为《赞歌》,这是泰戈尔的作品首次被引进中国。随后,泰戈尔作品中那种“信爱、童心、母爱”的思想和博大仁慈的胸怀以及独具魅力的人格一下就征服了当时同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海中浮沉的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及广大读者的心。到了1920年,泰戈尔的其他作品经由各种渠道流传入中国,给渴望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并为之进行着奋斗的广大中国人民带来了“指路明灯”和“精神食粮”。

泰戈尔本人一向对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抱有极大的好感,他终其一生都在强调印中两国人民团结友好合作的必要性并为之努力。早在1881年,他就在《死亡的贸易》一文中严厉谴责了英国向中国倾销鸦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1916年,泰戈尔在访问日本时,公开发表谈话,抨击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受到了中国各界的隆重欢迎。据史料记载,他在徐志摩家乡参观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他的著作更是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近代作家里受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郭沫若和冰心。郭沫若开创了中国新诗的先河,可称得上“中国新诗第一人”,但他在叙述自己的文学生涯时,曾谦恭地说自己的诗作“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近代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中的翘楚,在回忆自己的创作历程中时,曾感慨地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而其后,郭沫若和冰心又以自己的文学造诣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年轻作家和学者,但究其根底,泰戈尔可算是“功不可没”。

1924年初,当时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向泰戈尔发出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邀请信:“先生来华,如得亲自相迎,当引为大幸……专此泰邀,希即能前来广州为幸。”此后不久,梁启超、蔡元培以北京讲学社的名义再次向泰戈尔发出了邀请。当时的泰戈尔已是身患疾病,年逾花甲的老人,但怀着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他毅然踏上了这趟遥远的旅程。

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经过长途跋涉,乘火车抵达北京前门车站。梁启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辜鸿铭等中国知识界的名流前往车站迎接。当泰戈尔走下火车时,情不自禁地对迎接他的人说:“朋友们,我不知道什么缘故,到中国便像回到故乡一样,我始终感觉,印度是中国极其亲近的亲属,中国和印度是极老而又极亲爱的兄弟。”其后,从4月23日至5月30日,泰戈尔开始了他长达一个月的北京之旅,他在法源寺赏过丁香花;他游览了故宫,会见了末代皇帝溥仪;他在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高等学府发表了《中国与世界文明》《文明与进步》《真理》等多篇演说……5月8日,适逢泰戈尔63岁寿辰,北京文化界人士赶排了他的话剧名作《齐德拉》,在东单协和礼堂里演出,以此为他祝寿。当天,演出由胡适主持,梁启超代表京城各界人士致辞。祝寿会的压轴戏,就是大家一起观看用英语演出的话剧《齐德拉》。林徽因饰主角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林长民饰春神伐森塔,梁思成担任舞台布景设计。礼堂里欢声笑语,盛况空前。面对此情此景,泰戈尔感动不已,他兴奋地对陪他坐在一起的梅兰芳说:“在中国能看到自己写的戏,我太高兴了。可是,我更希望能观赏到您演出的戏。”

梅兰芳当即答应邀请泰戈尔观看自己刚排的新戏——《洛神》。5月19日,在刚刚落成开幕的珠市口开明戏院,梅兰芳专门演出了新排的神话京剧《洛神》招待泰戈尔。泰戈尔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特别穿上了他创办的印度国际大学的红色大礼服。在演出终场后,泰戈尔用孟加拉文写了一首小诗题在纨扇上送给梅兰芳,那首诗这样写到:“亲爱的,你用我不懂的语言的面纱,遮盖着你的容颜;正像那遥望如同一脉缥缈的云霞,被水雾笼罩着的峰峦。”

5月30日,泰戈尔和中国各界代表一一惜别,临行他发表谈话,高瞻远瞩地说:“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相信,当你们国家站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

泰戈尔的中国之行,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泰戈尔获奖小记

1913年10月,瑞典文学院经过严谨和苛刻的评选,宣布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将颁给一名东方人,获奖作品是其在1910年出版的抒情诗集《吉檀迦利》。这位作家也因此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的名字叫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一致认为,《吉檀迦利》以优美动人的抒情格调,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感情,反映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热望。

同类推荐
  • 民事诉讼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

    本书分为二十七章,内容包括: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诉讼证明、法院调解等。
  •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养老护理沟通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我的教育故事(小学卷)

    我的教育故事(小学卷)

    本书选取了:欣赏学生需有双慧眼、用爱心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心灵之锁、从“一盘散沙”到“聚沙成塔”和一堂别开生面的“习作课”等短篇文集。
  • 中外神童故事

    中外神童故事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以苏维埃革命为背景的史诗性长篇小说,作者把自己作为主人公的原型,但并不是自传。本书描写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普通工人的儿子,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严峻生活,把对旧生活自发的反抗改变为自觉的阶级意志。保尔的成长不是“性格的自我发展”,而是如同作者在回忆自己一生时所说:“钢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另外,保尔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也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表现了小说人物的特殊素质。
热门推荐
  • 我不是佞臣啊

    我不是佞臣啊

    读者群:701475864,新书《我在三国搞点事》已发,恳请小伙伴们移步支持。何瑾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费尽心思将大明搞得国富民强,四海升平,怎么就成了佞臣?难道是因为搞事情的过程中,做生意挣了不少钱?亦或者是个人魅力太大,跟皇帝的关系很铁?不就是边改革,边享受了下生活嘛……那些个家伙们,一定是嫉妒,红果果的嫉妒,才会诽谤我的!
  • 赶鸭子上架做女主

    赶鸭子上架做女主

    低欲望小女子,不热衷于买车买房、不喜好奢侈消费。可偏偏有朝一日外挂找上门,天大的馅儿饼当头砸下。珍宝、空间、神秘传承,一夜变幻,秒变大美女,是福or是祸?天啊噜,她只是个小人物,不求荣华、不慕富贵,只想喝喝茶、种种花,过自己平安喜乐的小日子?忙遮掩,取秘方,办美容公司,却招来豺狼???What?低调不是软弱,且看小女子如何携夫婿、护家人,打造属于自己的悠闲生活。
  • 从瘟疫开始的创世神

    从瘟疫开始的创世神

    第一个世界,化身瘟疫,毁灭人类。第二个世界,化身丧尸,毁灭人类。第三个世界,化身异形,毁灭人类。...夜墨:“...辣鸡创世神,跟人类什么仇什么怨,每次都不让我当人不说,还每次都要毁灭人类!”旁白:“只有知道如何毁灭人类,才能知道如何拯救人类,前进吧,少年,为了人类,为了新世界!”
  • 沈太太婚后请自立

    沈太太婚后请自立

    重逢时唐樱拽着他的领结,看着眼前的女人,沈安年眼神狠戾声音沉而稳,“跟我结婚。”婚后沈安年掐着她的腰逼问她,“唐樱你爱谁?”唐樱眼角挂泪回应他,“你啊,由始至终都是你啊。”沈安年冷嗤分不出她口中话的真假,却沉沦在她的话里无法自拔,看向她时猩红的眸光盛满怨恨,然而恨着恨着就变成了无限宠溺。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所幸,绕了一圈又回原点。
  • 人人皆知不为人知

    人人皆知不为人知

    你有没有一个反反复复的梦?十七岁的谭与南每天都做梦,每一天的梦都不一样。但是十七岁以后的她有一个梦,总在反复。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谭与南有,她全力的爱过一个人,但最后也只能用“爱过”这个词来形容他。那些青春里遗失的,你找回了吗?
  • 清渡雍也

    清渡雍也

    活的肆意潇洒的宋姝被急着夺舍的修士乔伊一连累致死,阴差阳错之下取代了修士在清朝秀女胡亦安身上重生,随后被康熙指给四贝勒胤禛。彼时柔弱无力委身为妾,怎愿被冷心冷肺的男人逗猫遛狗似的宠爱?心有不甘,立下宏愿:定要占了你的心,伤了你的心,再要了你心。立场不同注定争锋,情关难渡,两心沉沦!
  • 从小到大的偏爱

    从小到大的偏爱

    你喜欢的是他这个人,还是喜欢他像极了那个人的相似处。
  •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社会就是一张大的谈判桌,在这张桌子上,你要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你想取得怎样的成果,全在于你对人性的认识,对心理的把握。本书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告诉你,如何在这个社会获得成功,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谈判高手,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 我当修士那几年

    我当修士那几年

    小道云澈,年芳二八,使得一把青松剑,起驾便是波纹云,看尽繁华修仙景,原来却是云梦侠。特来征婚!!!!!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