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0300000007

第7章 保持平常心,诸事顺心(2)

龙潭:“那你现在是什么?”

比丘尼:“我是女众,难道禅师看不出来?”

龙潭:“你是女众,谁看得出你是女众?”

比丘尼于言下有省。

顺自然法则则生,逆自然法则则灭

佛陀格言

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是遵循自然规则的,顺则生逆则亡。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哭泣不止地来到佛陀面前,伤心欲绝,于是佛陀便问:“年轻人,什么事令你哭得如此伤心?”

年轻人:“我最爱的母亲昨天去世了!”

佛陀说:“那能怎么办呢?如果她已经去世了,哭也不能使她起死回生啊。”

年轻人:“是的,这我明白,哭并不能使我母亲再活过来,但我请求您能为我死去的母亲做一些法事。”

佛陀说:“哦?我能为你死去的母亲做什么呢?”

年轻人:“请您想想办法吧!您这么有能力,一定办得到的!您看,那些资历尚浅的巫师、术士都会为死者举行某些仪式,只要在人间举行某些仪式,通往天堂之门就会打开,死者便可以进入,得到入境许可证。佛陀啊!您这么厉害,如果您为我死去的母亲作法,她不仅可以拿到入境许可证,甚至可以永久居留呢!拜托您帮帮忙吧!”

这个可怜的年轻人悲痛至深,听不进任何合理的话,佛陀决定用其他方法让他明白。所以佛陀就说:“那好吧!你去市场买两只陶罐来。”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答应替他母亲举行仪式了。他很快跑到市场买了两只陶罐回来。

佛陀说:“很好,把一只陶罐装满奶油。”年轻人照做了。“另一只陶罐装满小石头。”他也照做了。“现在把陶罐口都封住。”他封好了。“现在把它们丢到池塘里去。”年轻人也照做了,两只陶罐都沉到水底了。佛陀又说:“现在去拿根大木棒来,敲破这两只陶罐。”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正为他的母亲举行非常庄严的仪式。

依照古老的印度习俗,人死后他的儿子就把尸体带到火葬场,放在柴堆上点火燃烧。当尸体烧到一半时,儿子要拿一根大木棒敲破死者的头颅。根据古老的信仰,只要在人间敲开死者的头颅,通往天堂之门也就打开了。所以年轻人心想:“昨天母亲已被烧成灰了,现在佛陀在用敲破泥陶罐作为象征吧。”他很满意这种仪式。

于是年轻人就听从了佛陀的指示,拿木棒敲破了两只陶罐。其中一只陶罐的奶油立刻浮了上来,漂浮在水面上;另一只陶罐的小石头散了出来,沉在了水底。然后佛陀说:“好了,年轻人,我所能做的就是这些了!现在你把那些巫师、术士通通请来唱颂祈祷:“哦!石头浮上来,浮上来。哦!奶油,沉下去,沉下去!让我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喔!您在开玩笑吧,这怎么可能呢?石头比水重,只会沉到水底,不会浮上来,这是自然的法则;而奶油比水轻,只会浮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这也是自然法则呀。”

佛陀说:“年轻人,你对自然法则了解不少,但你尚未体验这个自然法则——如果你母亲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像石头一样重,那她必定会往下沉堕入恶道,谁能让她上升呢?如果她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像奶油一样轻,她一定会上升进入善道,谁又能拉她下去呢?”

年轻人立刻有所顿悟,也不再执著于过往的悲痛之中了。

哲理与智慧

我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凡事不可强求,更不能扭曲事物的本质。如果执意要改变自然规律的话,必然会遭遇挫折和失败。沉重的石头不会浮出水面,轻飘的奶油也不会沉入水底。一切顺自然法则则生,逆自然法则则灭。顺自然法则做人做事,才是智者之举。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活出自我

佛陀格言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别人的活法是别人的,我们没必要羡慕,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在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农夫。

和尚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看起来非常充实,令他相当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看见和尚每天都是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令他非常向往。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真想到对岸去!换个新生活!”

有一天,他们碰巧见面了,两人商谈一番,并达成换身份的协议,农夫变成和尚,而和尚则变成农夫。

当农夫来到和尚的生活环境后,这才发现,和尚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那种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恼,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虽然悠闲,却让他觉得无所适从。

于是,成为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在彼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

至于做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痛苦比农夫还要多,面对俗世的烦忧、辛劳与困惑,他非常怀念当和尚的日子。

因而他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彼岸传来的诵经声。

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哲理与智慧

别人永远是别人,你永远是你。不要习惯于羡慕别人,要学会羡慕自己。其实,只有懂得羡慕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人。与其羡慕和嫉妒别人,不如活出真正的自己来。

佛林百科

八风

八风谓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佛家倡导的是说应修养到遇到八风中任何一风时,情绪都不为所动,称之为八风不动。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没有必要和别人比较

佛陀格言

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

有一个学僧道岫,一心向佛,但他苦心修行了十多年,始终悟不出什么禅理来。眼看着师弟们一个个悟道出师了,而自己却没有多大的进步,仍是大俗人一个,他不由得心急如焚。

道岫心想,自己既懂得幽默,头脑又不灵活,所以入不了门。他不想再这样苦苦修炼下去,认为不会有什么结果,还是做个苦行僧算了。

于是,道岫打点好行装,决定出去云游。临走前,他来到法堂,向广圄禅师辞行。

道岫跪在广圄禅师的面前,说道:“师父,学僧辜负您的教导,自从皈依在您座下,习禅已有十年之久,但却始终悟不出一点东西来。我想,我实在不是一块学禅得料,因此,想到四处云游,特来向您老人家辞行。”

广圄禅师非常惊讶,问道:“为什么没有觉悟就要走呢?难道在这里觉悟不出来,到别处就可以觉悟了吗?”

道岫诚恳地禀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将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都花在参禅悟道上了,这么用功还是不能开悟,我想我和禅可能是无缘吧。看着师弟们一个个都出师了,我心里难受得慌。师父,还是让我去做个苦行僧吧,这样,我心里就会好受一点。”

广圃禅师说道:“别人有别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禅道,这本来是互不相干的两回事,为什么非要混为一谈呢?”

道岫非常沮丧,辩解道:“师父,您不知道,我跟师弟们一比,就好像小麻雀见到了大鹏鸟,心里惭愧极了。”

广圊禅师又问道:“那么你说说看,大鹏鸟怎样的大?小麻雀又怎样的小?”

道岫答道:“大鹏鸟轻轻一层翅,就能飞越几百里,而我却无论怎样努力,也只能飞出几丈而已。”

广圃禅师听了他的话,意味深长地说:“大鹏鸟一展翅就能飞出几百里,它能不能飞越生死界限呢?”

道岫禅僧默然不语,收起自己的行李,再也不提云游的事了。

哲理与智慧

有的人喜欢和别人比较,越比越没信心,越比心里越不平衡,其实,这是很不明智的行为。老是和别人比较,就会陷入羡慕或嫉妒中,这会迷失了自己。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己,都有自己的优点,没必要和别人比较,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别人的事是别人的事,不要用来抱怨自己的处境

佛陀格言

为什么要抱怨呢?因为不能保持平常心。

悦净大师在庙里经营了一个葡萄园。葡萄熟了,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出去找人帮忙。

一大早,悦净大师找来一个小伙子,并与之议定一天10块钱。然后就让小伙子干活去了。

过了两个时辰,悦净大师又雇了个中年男人,并对他说:“你也到我的葡萄园里去吧!一天我给你10块钱。”中年男人就去了。

接近晌午的时候,悦净大师又雇来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中年妇女。

下午,悦净大师又出去,看见一个老头闲着无事,就问老头:“老人家,你愿意去我的葡萄园帮忙摘葡萄吗?我可以付给你10元的报酬。”

老头说:“没有人雇我,我正闲得无聊呢!”

于是,老头也到悦净大师的葡萄园去帮忙了。

到了晚上,悦净大师对弟子说:“你叫所有的雇工来,分给他们工钱,由最后的开始,直到最先的。”

老头首先领了10块钱。

最先被雇的小伙子心想:“老头下午才来就挣10块钱,我起码能挣40块。”可是,轮到他的时候,悦净大师只给了他10块钱。

小伙子立即抱怨地说:“最后雇的老头,不过工作了一个时辰,而我干了整整一天,你给我们一样的工钱,这公平吗?”

悦净大师说:“施主!我并没有亏负你,事先我不是和你说好了一天10块钱吗?难道你不许我按自己的意愿分配自己的财物吗?拿你的走吧!我愿意付给他和你一样的工钱。”

哲理与智慧

许多的时候,我们感到不满足和失落,仅仅是因为觉得别人比我们幸运。如果我们安心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和别人比较,在生活中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别人的事情只是别人的事情,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禅机妙语

僧人问禅师:“我刚入丛林,请指教。”

禅师说:“吃饭了么?”

僧人说:“吃了。”

禅师说:“洗碗去。”

僧人突然醒悟。

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别人的眼睛里

佛陀格言

别人的嘴长在别人的脸上,别人的眼睛也长在别人的脸上,随他们说去,随他们看去,没必要在乎。

一个妇人是私生子,别人都对她指指点点,为此她整日烦恼不已。无论她走到哪里,这种烦恼都如影随形,不断地折磨着她。

有一天,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想投水自尽,一死了之。可是,妇人刚刚跳入河中,就被人救了起来。当听完妇人的不幸遭遇时,那个救她的人劝她投入佛门,寻求解脱。

于是,这位妇人拜访一位禅师,对其叙述自己的不幸。禅师在听完妇人的叙述之后,只是让她静默打坐,别无所示。

妇人打坐了三天,非但烦恼不除,羞辱之心反倒更加强烈了。妇人气愤不过,跑到禅师面前,想将他臭骂一顿。

“你是想骂我,是吗?只要你再稍坐一刻,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了。”禅师的未卜先知,让她既吃惊又心生敬意,于是,她依照禅师的教示,继续打坐。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禅师轻声问道:“在你尚未成为一个私生子之前,你是谁?”

妇人脑子里的某根弦仿佛突然被拨动了一下,她窘得双手捂着脸,随后更是号啕大哭起来:“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我啊!”

哲理与智慧

无论身处何处,我们都要记住:我就是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绝不雷同的我。因此,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守住自我、守住本性,就能够活得精彩活得自在。因为,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

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佛陀格言

只要是善事,只管去做就是,无须在意别人的看法。

很久以前,有一个月船和尚,他的道行颇高,尤其擅长绘画,但他并不常常为别人作画。他为别人作画时都得有个条件,那就是必须先付报酬,否则决不动笔,而且他要的报酬非常高,因此得了个“小气画家”的恶名。

一天,有一个艺妓找到月船和尚,想让他为自己画一幅画。

月船和尚平静地问道:“那要看你能付多少报酬。”

这位女子熟知月船的脾气,就回答说:“你要多少我就付多少,但我要你当面作画才行。”月船和尚并未推辞,答应了这个艺妓的要求。

第二天,月船和尚被请到了艺妓的住处,那时她正为他的顾主举行一次宴会。

艺妓跟月船和尚说:“我现在正宴请宾客,你就在大厅里画吧。”

于是,月船和尚就开始作画了。他笔法娴熟,画风老道,几笔便完成了一幅画,然后向艺妓索要了当时最高的酬劳。

同类推荐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崇尚自然无为的天道、秉承顺其自然的天人关系、追求返璞归真的精神气质、修炼隐逸之士的人文关怀,这是千百年来道家思想不变的文化基因,也是今人为人、处事的行动策略。本书从深邃的道家文化中摘取精髓,从集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道家文化中找到生存的智慧,从深刻而浅显的道家文化中找到快乐的源泉,从而明晰人生的航向、把握生存的本质,并为心灵提供滋养。
  •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第十二卷是对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分国别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分设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历史考古研究、哲学宗教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社会学研究、国际问题研究七个系列,选收范围包括专著、研究报告集、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工具书等。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Aaron Trow

    Aaron Tr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平生,只牵一次手

    平生,只牵一次手

    平淡的、不平淡的故事每天都在默默发生着,主角有你,有我。相亲相爱的人呐,请珍惜每一天的美好,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宁静的生活哪天会被打破。或许,只是从一个谎言开始……
  • 朝夕归

    朝夕归

    浮生若梦,时光不覆,世人总难逃情字,于牵扯出多少痴男怨女。一生太短,只愿遇一良人,在晨曦离去,随日暮归来。
  • 诞神时代

    诞神时代

    万年前的一次仙界和魔界大战,仙界之尊重创伤亡,转世到一个没有修仙文明的位面,前世的本命仙器器灵找到了他,从新踏足修仙,为了复活在仙魔大战中陨落的仙人,来到了天玄大陆,展开了属于自己的修仙之路作者群:813693699
  •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隋唐五代史(下册)

    隋唐五代史(下册)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两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下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书从多角度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风貌。
  • 傲世天下,守护大人请下嫁

    傲世天下,守护大人请下嫁

    一场白雪,一剪红梅,一席宫宴,一朝倾灭。她生为前朝公主,淡漠卓绝,心载天下苍生;他身为一国守护,温文尔雅,护佑一方生灵。墨梅送香,他与她相识雪野荒庙,她长剑执手护他安好;铁马金戈,他与她决裂桐山脚下,她尖峰犀利直刺入胸。权势之争,宫廷之变,夙愿纠葛,家族存亡。既然执手生死,又怎忍相逢陌路?两朝的悲痛,两代的恩怨,无数英魂尽归尘土,凝寒染血方归鞘,剑气涤荡四海平。而我,只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