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500000002

第2章 说服攻心技巧(2)

把好的可能培植在善良的土壤里,把坏的可能断绝于萌芽状态,这就是用高尚动机进行角色形象设计的妙处,也就是所,谓的“标志效果”。

5.是的效应

要想说服人,改变人的态度,首先应讨论什么问题呢?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指出:“与别人交谈,不要先讨论你们所不同意的事;要先强调,而且不停地强调你们所同意的事。因为你们都在为同一结论而努力,所以你们相异之处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你要设法让对方从一开始就说是的、是的,假如可能的话,最好让你的对手没机会说“不”。

当一个人明确地说“不”的时候,他的整个机体——肉体和精神——都处于一种明显的收缩状态。这种状态会使他拒绝任何人的意见。同时当一个人一说出“不”字,往往就不好反悔,自尊心有可能使他顽固地坚持下去。尽管他以后也许会认为这个“不”字是愚蠢的,然而这时他会把这个“不”字看成是至高无上、必须捍卫的东西。相反地,当一个人说“是”的时候,他的机体就处于开放的状态。这种状态使他能够虚心地权衡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没有必要为自己进行任何防卫。一个人说的“是”越多,他被别人的意见所捕获的可能性就越大。

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你在说服对方的时候,就应该尽量不要让对方把“不”说出口,以免他固守错误观点,拼命维护他的尊严,要启发对方说“是”,用“是”的效应来使他接受你的影响。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自我的统一性,也不会在同一个问题上先说“是”,再说“不”。谁愿意给人留下一个出尔反尔的印象呢?

美国一家电器公司的推销员阿里森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到不久前才开发的新客户那里去,这个新客户的总工程师劈头就说:

“阿里森,你还指望我们多买你的发动机吗?”

经了解,原来他们认为刚刚购买的那批发动机发热超过了正常的标准。于是阿里森说道:

“好吧,史宾斯先生,我的意见和你的意见相同,假如发动机热度过高,别说是买,还应该退货。是不是?”

工程师说:“是的。”

阿里森又说道:

“按标准,发动机可以比室内温度高出声波72℃,对不对。”

“对的。”总工程师说,“但你们的产品却比这高出许多,难道不是事实吗?”

阿里森反问道:

“你厂房里的温度是多少?”

总工程师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

“大约75℃。”

阿里森说道:

“厂房里75℃,加上应有的72℃,一共是140℃左右。如果你把手放在140℃的热水里,是否会把手烫伤呢?”

总工程虽然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点头称是。阿里森接着说:

“那么,以后你不要用手摸发动机了,放心,那完全是正常的。”

“你说的一点也不错。”对方承认说。

不难看出,让对方作“是的”反应,不仅消除了原来的不满,而且以后又成功地进行了一笔买卖。

这种“是的”反应,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技术:它首先避开矛盾和分歧,先求同存异,从双方同意的问题入手,使说服的过程一开始就充满愉快的气氛,运用这种方法时,可以指出一些双方都相信的事实,提出一些双方都渴望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然后再说明这些问题。介绍所掌握的有关这些问题的确凿证据,使对方无意识地产生顺从,最终接受你的思想和观点;还可以通过诚挚的赞美去打动对方。话题可以涉及以往双方密切合作的友谊,可以涉及双方过去的共同经历和遭遇,以及双方相同的兴趣和利益。这样在讨论分歧问题时,双方就会感到分歧小,而共同点多。

在说服的过程中,不管双方分歧多大,矛盾有多深,但总有一些共同语言、共同利益、共同愿望等。只要利用这些共同点,创造“是的”局面,心平气和地与被说服的对象商讨,就可以改变他的态度。事实上,不管被说服的对象如何下决心抵制劝说,只要你很“机智”地采用这种“是的”方法,那么,他的决心就会减退,对立情绪就会缓和,他的怀疑就会消除,就可能认为你是公正的和无偏见的,由此变得乐意聆听你的思想和观点。这样,就为你的成功说服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要让对方多说几个“是的”,事先必须多了解一些对方的情况,尤其要多了解一些可以引起“共鸣”的情况。

6.设身处地

有人说,要想让别人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首先必须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就要失败。可是如果你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找到别人的诉求,又怎么可能让对方喜欢呢?

让我们看看卡耐基是怎样做的吧!

卡耐基曾租用某家饭店的大礼堂来讲课。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租金要增加三倍。卡耐基去与经理交涉。他说:

“我接到通知,有点儿震惊,不过这不怪你。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因为你是饭店的经理,你的职责是尽可能使饭店获利。”

紧接着,卡耐基为他算了一笔账:将礼堂用于办舞会、晚会,当然会获大利。但你撵走了我,也等于撵走了成千上万有文化的中层管理人员,而他们光顾贵饭店,是你花五千元也买不到的活广告。那么哪样更有利呢?经理被他说服了。

卡耐基所以成功,在于当他说“如果我是你,我也会那样做”时,他已经完全站到了经理的角度。接着,他站在经理的角度上算了一笔账,抓住了经理的诉求:赢利,使经理心甘情愿地把天平砝码加到卡耐基这边。

有家电视台,每周设置一次关于人生问题讲座的节目,收视率比其他同时段的节目要高出许多。

收视率之所以偏高,当然有许多的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观众们欣赏节目中的巧妙答话。

大多数有疑难问题而上电视请教的观众,在开始时会对解答者所做的各种忠告提出反驳或辩解,并且显得十分不情愿接受对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于不知不觉中就会对解答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颔首称是,看着电视画面,觉得比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还要好。

凡电视台的主持人或问答者,无不是精挑细选才产生出来的,所以光是听听他们的说服方式也收益不少。

对于不易说服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对方认为你与他是站在同一立场的。通常出现在这类探讨有关人生问题的电视节目上的观众,以离婚女子占多数。此时负责解答疑难者常说的一句话是:

“如果我是你,我会原谅他,而且绝不与他分手。”

朋友们千万别认为话中的“如果我是你”只是短短的单纯的一句话而已,殊不知它能发挥的效力是多么不可限量!而这也是由于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最可爱的心理所致。

如果你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无意间使用了一些不太妥当的言词,由于你巧妙地运用这句“如果我是你”,结果就会弥补你言词上的过失。不仅如此,它还能促使对方作自我反省,并终于感觉到惟有你的忠言,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但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谅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瞄准目标,击中“要害”。

7.晕轮效应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某人对你有好感,那他就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和建议;反之,无论你怎么说,他心里想的都是拒绝接受。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晕轮效应,也就是说,人们都有以偏概全的心理倾向。对某人有好感,就会觉得他的举止言行一切都好。即所谓“爱屋及乌”;然而当对某人抱有反感时,就会觉得他处处不顺眼,“疑人偷斧”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了解人们的这种心理,对于攻心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想说服别人,使别人接受我们的意见,首先应该注意礼貌对人,尊重、体谅别人,建立起别人对你的好感。这样,你的事情就好办了。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工程师希望他的房租能减低一些。但他知道房东是个难缠的人,许多人试过都失败了。他想试试,于是主动向房东表示:“一旦合约到期,我就搬出去。”房东去他屋里找他,他热情地在门口欢迎,一开始并不谈房租的事。他说他十分喜欢这间房子,一住在这里我感到十分愉快,并极口称赞房东管理有方,表示很愿意再住几年,只是没办法,因为实在负担不起房租。房东见他如此热情,不知如何是好。房东开始诉说自己的苦衷,抱怨房客一点儿也不通情达理,有的甚至说些侮辱他的话。后又接着说,如果房客都像你这样,我就轻松多了。接着主动提出可以减些租金。工程师一边道谢,一边说出了一个能负担的数字,房东表示同意,离开时还关心地问:“房子有什么需要修理的地方吗?”这位工程师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以礼貌的行为,取得了对方的好感,使房东产生了对他有利的晕轮效应。

8.共同意识

曾有一部科幻小说,讲美苏两强冷战对峙,终于引发战争,正欲动用核武器时,突然传来一则消息,说火星人攻向地球了!此时,美苏立即打消对战的意念,同心协力对付共同的敌人。这篇故事看似单纯,但却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技巧。

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共同”意识,简单地说,如模仿、流行等,看见别人做,自己也想跟着做。

人虽存有“共同”的心理意识,但是当双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这种共同心理就产生不了作用。如前所述,美苏两国若无共同的敌人出现,则他们的共同心理就很难表现出来。

同样的道理也可应用于商场上:有两家厂商,为了生意上的竞争搞得很不愉快,如果突然听到消费者对他们提出了相同的指责,这两家厂商就会立即停止他们之间的竞争,而共谋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事之间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假如同事与他人极不合作,始终对人有反感,如果你希望他帮忙,不妨对他说:

“如果此事我们无法办成,就要被降调到别处。”

听你一说,他心里必想:这件事还是需要我们共同来解决。

这就抓住了对方“共同”心理的弱点。

共同意识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自古以来出现过不少有名的演说家在演说时与听众打成一片的现象,譬如当他举起拳头时,成千上万的听众也同样热情地举起拳头附和着。

为什么他们在演说中会与听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呢?其秘诀便在于他们所使用的言词和所持的态度。因为他们在演说中口口声声地说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大众,从而使听众产生共同意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在演说中更是频频使用“我们”、“我们大家”等字眼,以表示这些都与你我众人息息相关。所以,只需简单的几句话,即可笼络大众的心,使众人能产生“命运一致”的感觉。

现代的政治家也同样会使用类似的发言形式,如:

“我们要趁早开放牛肉的进口,使大家能吃到廉价的牛肉,所以我们必须行使我们共同的权利,以达成此一目的。”

听者感觉到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问题,并非某一个人的事情。然而实际上那些人虽然使用了“我们”字眼,但也许他们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也说不定,可是至少在群众的感觉中认为这是与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事物。

由于每个人的内心都存有或多或少潜在的“自我意识”,所以都不愿意受到他人的指使。如果他认为你是在说服他,他的自我意识会变得更加强烈,而不易与你的看法一致;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在他看来,那也只是在为你自己的个人利益进行的一场表演而已。这样一来,就别想让他听取你的高见了。

如果此时你能使用“我们”这一字眼,会立即使人认为你我就是一体,是利害与共的。于是原本坚强的防御体系终会倒下,而在不知不觉中信服你的说法。

尤其是在男女的交往中,更须注意不说我和你,而必须使用我们两人,让对方更能产生你我是一体的共同意识。

美国前参议院议员洛兹,在欧战结束不久,被邀往波士顿去辩论国际联盟的问题。洛兹感觉到大部分的听众都对他的意见表示反对,但他又一定要设法说服他的听众。那应该怎么办呢?由正面进攻的方法向听众采取攻势吗?绝不能这样。他是一个懂得人们心理的人,要是用这种正面进攻的方法,只会引起众人更大的反感。于是,洛兹想出巧妙的手段。他注意缩小他和听众间不同意见的范围,同时聪明地提出他们之间共同的意识。即把双方不同的意见,不着痕迹地归纳在很小的枝节上面,反而说明他们的观点原是一样的。

他是这样说的:各位先生、女士,我的同胞们,哈佛大学劳威尔校长给予我这样的一个好机会,使我可以在大家面前说几句话,真是觉得荣幸得很。我和劳威尔校长原是多年的老友,而且都是共和党的信徒。他是我们享有最高荣誉的大学负责人,也是美国最重要和最有权威的人,同时又是一位优秀的学者,研究政治和史学的专家。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在方法上也许有不同的地方,但关于世界的安全和美国的幸福,我们的目的还是一致的。如果你们允许的话,我愿站在本人的立场,简单地述说一下。

以前,我曾经用英语说过好多次了。可惜有些人对我有些误解,许多高尚的人士,因为没有彻底了解我的旨意,以致发生了误会,以为我是反对任何国际联盟组织的。实际上,恰恰相反,我渴望世界上一切自由的国家都能联合起来,组成我们所谓的联盟,就是法国人所说的协会。只要这个组织真正能够联合各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争取世界的和平,促成世界裁兵缩军的实现。

同类推荐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变通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变通术》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本书分为5章,包括了“做人的智慧”,“挺起胸膛做人”,“踏踏实实做人”,“做人要善于言谈”,“做人要豁达”等章节。
  • 做人要有灵性

    做人要有灵性

    中国古代关于做人的子集经典要求人们方圆做人。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而不是一味的前行。俗语说得好“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说明做人有时该藏,有时该露,有时该进,有时该退,不要做“出头的椽子”和“出头鸟”;知道何时该露,何时该藏,何时有利于进,何时有利于退。现实生活中,并非人人能如此,但是知进退总比一根筋到底要强,等到撞得满身伤痕时再退为时已晚。本书以鲜明的小故事为底料,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阐述做人的道理,给人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们不再有“做人难,难做人”的慨叹。
  •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谈判桌上的心理诡计

    社会就是一张大的谈判桌,在这张桌子上,你要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你想取得怎样的成果,全在于你对人性的认识,对心理的把握。本书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实例告诉你,如何在这个社会获得成功,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谈判高手,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近。
  • 愿时光待你温暖如初

    愿时光待你温暖如初

    生命,是一场场告别,记忆的河流,承载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那些爱过、痛过、哭过、笑过、颓废过、奔跑过的日子,像一场风中的行走,没有开始,亦无结束。喜欢一个人在缄默中前行,用浅淡的文字,细琐魂灵深处隐约的温软,让染了疼的思念在微凉的指尖上绽放出花朵,那些花朵,在无数的静夜里,淌落一地的清冷,蔓延成一片斑斓的静寂,在一粒月光里,打开潮湿的记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穿越重生:腹黑弃妃惹君爱

    穿越重生:腹黑弃妃惹君爱

    凌倩儿身为总统贴身女保镖,为保护总统气绝于弹雨丛中;月国俊王府俊王妃遭遇暗害,最后溺亡在千亩荷花池之中;当凌倩儿在俊王妃身上重生,昔日之耻自当一一报来!婢女不敬?那便赏赐一条小毒蛇,让你每日就寝相拥!侍妾欺辱?那便扮猪吃老虎,拿你当猴耍!夫君不理?那便当他是路人,自己活得逍遥自在闯天下!有名无实如何?弃妃又如何?她从不依附男人过活,即便换了一个朝代,她凌馨倩照样能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
  • 玻璃钥匙

    玻璃钥匙

    美国某市的大选期间,参议员之子惨遭杀害,箭头指向挟怨仇杀及选举阴谋,各方人马皆欲借机谋利。警方及嫌犯的亲友分别收到奇怪的匿名信,里面的内容都是对嫌犯不利的影射。眼看着嫌犯已经众叛亲离,甚至自己承认了犯罪,但对他使始终有信心的的好友兼手下仍然以身试险,企图力挽狂澜。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你的男友牌奶茶请签收

    你的男友牌奶茶请签收

    俞靓对程绍铭一见钟情后,开始了每日一表白。后来他明里暗里告诉她,他们不合适,她坚持不放弃。突然有一天,俞靓和一个小哥哥一起逛街,程绍铭提着俩杯奶茶,笑得一脸温柔:“你好,你的男朋友牌奶茶请签收。”俞靓:…俞斌:“姐,你有男朋友!!!!”
  • 1950:潜伏台北

    1950:潜伏台北

    1949年11月下旬的一个夜晚。一辆黑色的福特牌轿车在北京郊区香山公路上飞驰,路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轿车一路盘山而上。车的后座坐着两个人,一男一女,男子穿着一身黄色的解放军军装,两手紧紧按着膝上一个公文包,他见旁边那位女士被车颠得前后左右摇摆,有点歉意地说:“马上就要到了,再有五分钟时间吧。”女士穿着一身格子布旗袍,她望了一下男军人说:“没关系,谢谢!”说着脸上露出了难以察觉的微笑,笑时嘴角向上微微翘起。性格坚强的女人常常有这样的微笑。这是他们从北京火车站乘上轿车到现在的第一次对话。
  • 巽本纪

    巽本纪

    绝望的呐喊震彻寰宇,戴罪的囚徒画地为牢,当宿命凌驾一切的时代,恐惧的神时而安静,时而狂躁。
  • 一爱难求

    一爱难求

    宋茴出生在显赫的宋家,自幼丧母,父亲宋平嘉在她出生后便远走马德里。她由宋老太太带大,虽备受宠爱,但自小生活在堂哥宋世和堂姐宋言的光环下,令她的性格里除却乖张傲慢还多了几分自卑感。遇见汤季辰,爱上他,是她人生中最恣意的事情,他们一见倾心,却得不到祝福,因为他是宋言喜欢的人。他们努力过,挣扎过,最后却变成了她被送走,他赌气娶了宋言。这些年,他一直都在等待,等待能与她再在一起的机会,然而,她终于回来了,却视他为洪水猛兽,执意要嫁给李其琛,然而李其琛只是为了成全宋言的幸福才会来到宋茴的身边。当一切的纷纷扰扰落幕后,汤季辰终究是用深爱禁锢住宋茴的心,得到了一生的不离不弃。
  • 霸血至尊

    霸血至尊

    布局万载,惊天秘辛:本为普通少年,却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认为逍遥天地间,不觉中已经入局。
  • 步步攻心,邪魅总裁惹不起

    步步攻心,邪魅总裁惹不起

    第一次见面,她误抓了他,他却向局长投诉,让她做了交警,对他恨之痒痒!第二次见面她被下药,误打误撞他成为了她的解药,第二天,她惊慌失措的逃离现场。第三次见面,他到家里提亲,父母一下子就把她“卖”了,他笑的像只狐狸一样。自家老公一言不合就开撩,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应该反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