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000000001

第1章 快乐的来源(1)

有容就有气度、涵养、承诺、财富。有容纳的气量,自有端庄的容颜。境随心生,容从心现。容是面子,人到40岁面容就由自己负责了,容也是里子,含着气质与肚量。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快乐

人都希望追求快乐,没有人希望痛苦。即使一些宗教人士崇尚苦修苦炼,也是希望通过修炼而获得更多、更大的快乐。

快乐是人类一致共同的追求,但是快乐从哪里来呢?世间上有的人以吃喝嫖赌为乐,有的人以懒散闲荡为乐,这只是一时的快乐,甚至是麻醉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

一、为善最乐。世间事不用法官判决,也不必等到死后审判,在这个世间上,做了善事自然会有善缘好运,做了恶事必然招致痛苦的果报,所以为善最乐。

二、知足常乐。世间的金钱物质,能满足人心的很有限,因为人的欲望无穷,所以永远得不到快乐,唯有知足的人才能获得永久的快乐。知足的人虽在凡间,也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卧天堂也如地狱。

三、如愿快乐。一个人乐观开朗,对人生充满希望,平时修身利人,造福社会,一旦如愿了,自有无比的快乐。

四、助人为乐。一个人自私,获得的快乐有限;只有利人、助人,获得的快乐才会无限。今日社会倡导“共享”,就是要把自己的快乐和他人分享,能够帮助别人获得快乐,不但自己会更快乐,而且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

五、富有利乐。富有金钱固然可以快乐,但是富有学问、信仰、道心、道念,富有精神世界的舒适,更是无上的快乐。

六、自在安乐。人生富有金钱物质,如果不自在,也不快乐。人生的快乐,要能自由自在,所以“观自在”菩萨因为观人自在、观境自在、观时自在、观心自在。能自在,又怎么会不安乐呢?

七、心安法乐。所有的快乐里面,甲级的快乐就是“心安法乐”。不管环境怎么复杂,社会人事如何纷扰,假如我们的心里平安,在信仰中追求禅悦、真理,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快乐。

八、寂静至乐。快乐处处有,但是最究竟的快乐要算寂静的至乐了。佛陀所证悟的“涅槃寂静”,禅师所谓的“廓然大悟”,虽然一般人不容易达到,但是念佛拜佛所获得的“忘却身心”之境,也就类似寂静安乐了。

快乐不一定要别人给我们,自己就可以制造快乐,例如说话幽默、想象光明、心胸坦荡、人我和谐,那就是一种最大的快乐。总之,快乐是一种生活的升华,快乐是一种道德的规范,快乐是彼此互动的规则。在人生的道路上,快乐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还是要有“如是乐因”,才有“如是乐果”,所以我们要建立乐群的修养、乐育的生活、乐业的精神、乐天的性格,不侵犯别人,而能制造利人的欢喜和希望,那就是快乐的意义了。

快乐的类别

人生各有所求,有的人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富贵,有的人终其一生只希望爱情顺利,有的人心里所想无非家人平安幸福。但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欢喜快乐,“快乐”是人生最主要的目标,只是人生的快乐也有层次上的不同,分析如下:

一、人生最初的要求是物质生活的满足,从物质生活里获得快乐。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绫罗绸缎,住要高楼别墅,在物用方面都要超人一等。甚至别人只有自行车、摩托车,我要拥有汽车;别人只有收音机,我要的是电视机;别人有家用电话,我有三频的手机。总之,有的人总是要在物质上超人一等,并且以此为乐。

二、有的人物质上的欲乐固然需要,但更重视精神上的富有,所以进一步要追求精神上的快乐。所谓“精神”的快乐,他要读书,要爱情,并且讲究舒适、自由的生活,更希望受人尊重,在工作、事业等各方面尤其要有很好的表现,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这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

三、有的人不太重视物质生活,他讲究的是生活的情调、气氛,重视的是艺术的美感、品位。例如,家中要有花、有画、有书香、有庭院;平时自己的行仪动作,都很优雅从容,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风情万种,讲话尤其讲究教养,有文士风范,他把美感、艺术,在生活中表现到极点,从中享受艺术生活的快乐。

四、有的人即使有了前面的三种快乐,仍然不满足,他还希望有信仰的生活。所谓“信仰生活”,就是要超越,要升华,要求得心灵的豁达,希望能与圣贤交流往来,能与真理相应契合,所以每日在生活里,逍遥自在,解脱放旷,不为功名利禄所拘,不为人情世故所扰,完全把自己投身在自觉觉人、自度度人的生活里,这就是信仰生活带来的快乐。

以上四种快乐的生活,不但分出人生的等级,也分出人生的品位。只是我们所希望的人生,不应该只是追求这种快乐、那种满足,而是要能净化生活,提升人格道德,要能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要发挥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才是永恒的生命,这样的生命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快乐的来源

人到世间上来,莫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莫不希望能远离痛苦。但是快乐如何拥有呢?

一、快乐来自家居和谐。一个家庭里,每个分子都应该为家庭的和谐贡献,不能自私、执著、计较,造成家庭的纷争,使家居不快乐。如果有人每天只想外出散心、郊游,把家庭视如牢狱、冰窖,甚至本来是亲人骨肉,却当成仇人相聚,这样的家庭生活如何会快乐呢?可见家人的快乐,来自家庭的和谐;家庭的和谐,要靠每个家庭分子共同创造!

二、快乐来自天然环境。居家在山边,可以在山居小路散步;居家在水边,可以在河川堤岸休闲。居家边上有公园、有市场,散步、购物当然都能称心如意;假如居家在人烟稠密的大楼,出门举步艰难,或是住在偏僻陋巷,进出都感不便,当然就会心浮气躁。古代孟母所以要三迁,现代的富贵人士所以要找风水宝地,就是因为环境会影响人的心情,环境对于吾人的快乐与否,至关重要。

三、快乐来自人际关系。一个人处身在今日社会,总会有许多朋友。平时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和各种人士互动往来,假如自己会做人,经常帮助、赞美别人,则“敬人者人恒敬之”,别人也会对我们赞美、帮助,人际互动融洽,当然就会感到快乐。反之,有的人处事不够圆融,经常嫌这个不好,怪那个不是,自己没有培养好因好缘,自然不会获得友谊,甚至难堪烦恼一大堆,人生怎么会快乐呢?

四、快乐来自心胸宽广。一个人心胸宽广,能包容一些不同的人事意见,不斤斤计较于人我之间的是非得失,当然就会感到人生乐趣无穷。假如心胸狭窄,一件事也要计较,一句话也要计较,一个人都要计较、执著,则快乐难以产生。有时候别人有心想把快乐带给你,由于你心胸不够宽广,没有容纳的空间,快乐自然就会远离。

五、快乐来自慈悲喜舍。我们希望别人给我们快乐,必先自己带给别人快乐。如果你不播种快乐的因,不结快乐的缘,哪里有快乐的花果呢?佛法里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慈悲没有敌人,喜舍必能获得人缘;自己拥有慈悲喜舍的法宝,则生活中自然会感到快乐无穷。

六、快乐来自自己内心。是快乐,还是烦恼?要靠我们内心去制造。你不善经营内心的工厂,只想偷工减料,只想蒙混得利,必定为自己带来痛苦的结果。假如能将内心的产品改良,给别人一些利益,多为别人着想,快乐自然就会从心里源源不断而来。就像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朝大儒朱熹的高论,确实值得参考。

来源

宋朝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木有本,水有源,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来源。现在有一些历史学家,专门从事各个民族来源的研究。其实不只是人有来源,动植物的繁殖衍化,都有最初的来源。来源很重要,懂得追根溯源,才不会忘本。

人生有哪些来源呢?

一、劳动是财富的来源。人类的生活要靠财富,财富的来源要靠劳动。劳动不只是指劳力,甚至劳心、劳智。人都要经过一番辛劳,才有财富的收入。即使回到上古洪荒时代,过着畋猎生活,人类靠打猎为生,也需要付出劳力去争取,才能生存。

二、土地是食物的来源。生物生存的首要条件,要有食物填饱肚子。大地让我们种植五谷,成长树木花果,作为食物;有食物就能维持生命,所以人类歌颂大地为生命之母。此外,大地承载一切众生、蕴藏各种能源,提供万物生活的空间与资粮,让万物在大地之上,生生不息地繁衍,所以大地是万物之母。

三、空气是生命的来源。人命在哪里?就在呼吸空气之间!因此生命除了要靠食物维持以外,空气与生命的关系,更是既密切又重要。假如没有空气可以呼吸,生命就会被迫结束,所以大自然的空气,对人的生存至关重要。现在都市人口密集,来自冷气、汽车,乃至工厂所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为人类的生存敲响警钟。平常我们要看到蓝天白云,需要空气清新才能有蔚蓝的天空;人类要求生命久长,也不得不注意空气的清洁流通。

四、流水是文化的来源。我们考察世界的地理,凡是有流水的地方,经济都比较发达;凡是有流水的地方,文化也比较容易发展。美国的西部地区,中国的大西北平原,都是干燥的沙漠地带,缺少水源,所以当地的经济、文化就不容易发展。因此,流水与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人类要提升文化,发展经济,就要爱护流水,因为流水是经济、文化的来源。

五、知识是文明的来源。知识与道德并不能画上等号,但是知识是文明的来源,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人类因为知识增加,才能对生活改善。很多科学发明,诸如现在的汽车、冰箱、飞机、商船,乃至电视、网络等文明产物,都是靠着知识而有的发明。人类能把知识贡献于文明,如能进而把知识用来增加道德,人间就更加美好了。

六、鼓励是力量的来源。有人说,爱情是人生的动力。当然,爱情如水,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爱情可以让人幸福快乐,但也因此带来烦恼痛苦。不过,爱的鼓励确实是力量的来源!一句好话,一点关怀,让对方得到些微的鼓励,他可能发挥巨大的力量。儿童因为母亲的鼓励,发奋读书;丈夫因为妻子的鼓励,出生入死,卫国安民;信徒因为信仰的鼓励,点燃未来生命的火种,甘愿为大众服务。我们不要吝于给人一点鼓励,爱语关怀有时可以激发比金钱更大的动力。

心的譬喻

每个人都有一颗心,心是我们的主人翁,我们的主人翁是什么样子?一般人都不容易知道,只有用“譬喻”来形容我们的心像什么。试举十喻如下:

一、心如猿猴难控制。我们的心像猿猴,每天跳动不停,一刻不能安静。它可以上下翻滚、前后跳跃,让人捉摸不定,无法控制。

二、心如电光刹那间。世间上光速最快,比电光还要快的是我们的心。一个闪电在一秒之间,百千万里;心念一动,即刻可以在世界各地遨游,快如电光。

三、心如野鹿逐声色。山中的野鹿无所事事,吃饱以后只想追逐声色之娱。人心也是如此,如野鹿追逐声色,不肯停留。

四、心如盗贼劫功德。人生有一件可怕的事,就是自己养在身体里的心,好像盗贼一样,它窃取我们的功德,为非作歹,肆无忌惮。

五、心如冤家身受苦。心也像我们的冤家仇人,有时会保护我们,有时也会出卖我们;心念一动,有了不正的行为,就会让我们的人生受苦。

六、心如童仆诸恼使。心也像我们的童仆,虽然供我们差遣、使唤,但童仆间的是非烦恼,我们也要一概承受。

七、心如国王能行令。心如国王,高高在上,他的所有臣民“眼耳鼻舌身”都要听命于他。如果心的国王是一个仁王,他可以领导臣民做好事;如果是一个恶王,臣民就会遭殃。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一生被人称作“黑阿育”、“白阿育”,因为他在学佛前后有不一样的领导风格。

八、心如泉水流不尽。我们的心好像泉源,可以流出清澈的净水,也可以流出污浊的黑水。如果心的泉源不断流出净水,则我们的社区、同事、亲友,都会同享净水之惠。

九、心如画师描不尽。“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雕刻师,可以把自己雕刻成自己想要的形象,因为心就是我们的雕刻家。我们要想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也可以自己彩绘,因为心就是我们的画师。我们的心里有什么毛病,也可以自己医疗,做自己的心理医师,因为心就是我们的医王。总之,我们要把自己形塑成什么形象,心就是主事者。

十、心如虚空大无边。真正的心像什么?在我们的意识形态里,当然可以像猿猴、电光、野鹿、盗贼、冤家、童仆、国王、泉水、画师,但我们真正的真心、性灵,大如虚空,无边无际。真心的生命,是无生灭的法身,真心的生命没有生死,是永恒的涅槃。

因此,心和一个人一样,可以成为坏人,也可以成为好人;心可以成为盗贼、猿猴,也可成为诸佛菩萨,就看我们如何主宰自己的心了。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素书》原文并不长,词句虽不十分难懂,但每句话的内蕴却异常丰富、深邃。本书对原文中比较生僻的字词皆给出了解释,每句都附有现代汉语译文。此外,还用“解读”的办法,尽量挖掘、剖析每一段话的内涵。另外,对《素书》的每个观点,都从处世、职场、管理三个方面,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作了解读,并附有颇具趣味和针对性的小故事,故事的末尾多附有解说,为读者增加阅读趣味。
  • 戴建业精读老子

    戴建业精读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抽象的哲学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它被誉为“万经之王”,千百年来,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戴建业教授以深厚的学养、风趣的文笔、独到的视角,用随笔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大众阐释老子的思想,解读古老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逐篇精讲《老子》,讲透老子智慧。为读者解答:为什么高者应就低?为什么柔能胜刚?为什么拙能胜巧?……戴教授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这个时代发言,拂去我们的孤独、焦虑、痛苦,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宁静。
  • 人学与人的发展

    人学与人的发展

    长期以来,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一度被淡化甚至遮蔽了,人们谈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时,既未对人的发展思想做出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挖掘,也未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维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和人的发展问题才回归哲学视野。本书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关系研究、现代化进程的人学思考、可持续发展的人学思考四个方面对人学和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末世妖神录

    末世妖神录

    一个不能算作的孤儿品学兼优的尖子生饱受欺凌!在失去最后的至亲之后彻底变成了一个人,一切都是那么莫名其妙的进展着,谜底究竟是什么……?
  • 北风再临

    北风再临

    流星坠落在这颗星球,在流星的光辉中,两头幼龙自蛋中孵化,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世界,掀起轩然大波
  • 试水焰火

    试水焰火

    他是她的王她的归宿,她是他的命他的宠儿,披荆斩棘踏血而归只为让她会心一笑。生生世世的纠缠:“为什么!为什么要杀我的尊父母后!杀了你,报仇”木绯的眼睛红得让人感觉凄美,拿起妖念匕首刺向漓月。绯儿无悔于你,该结束了,希望你以后的夫君比我要疼你,不,这样你会忘记我的!妖念匕首最终还是离心七寸,回转“噗!漓月我还是不忍你死,还是我去赎罪”......
  • 带着灵能重生日本东京

    带着灵能重生日本东京

    书友群:111263569(喜欢动漫~游戏~讨论剧情的都可以进来咯) 岛国,东京,千代田区,灵幻相谈所。“这个委托,我灵幻接下了!”一名“欺诈师”带着超能力系统重生日本东京搞事的故事。如果可以,我不想激发百分百灵能力;如果别无他法,我愿意欺骗整座东京。【故事偏轻松日常向、治愈、鬼怪】 【故事中会有其他动漫角色客串,诸如折原临也……夏目贵志……穹妹?】
  • 狐狸要下山

    狐狸要下山

    很久以前,青丘里有一只爱吃胡萝卜的狐狸。狐狸第一次下山,便被一只臭道士给捉住。为了逃离道士的魔爪,她装可怜、扮委屈、演白莲、撒泼打滚拍马屁。可臭道士怎么变成了修为深厚的上神?怎么自己还不知不觉还成为了他的坐骑?普天之下,大约也只有他才会用一只狐狸当坐骑。直到有人说,狐狸不是狐狸,道士不是道士。直到有一天,道士再也等不到那只小狐狸——
  • 踮着脚尖的爱:独舞

    踮着脚尖的爱:独舞

    不知什么时候起开始关注你,淡定而又深邃的眼光。以报复之名接近你的身边,却遗落下一颗心。牵着的双手,雪地里的拥吻,还有若有似无地亲密,好似一场浪漫的爱情,却从来只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激不起你的半点关注。此刻,我像第一次见面一样,直直地望着你,因为我要为这场独角戏落幕……
  • 中老年健康参照书

    中老年健康参照书

    中年正值工作上的中坚,还一般上有老,下有小,身心不堪重荷,身体发育也从成熟走向老化。很多人在这时期积劳成疾,伴随身心的是“慢性疲劳综合征”或者“亚健康状态”。
  •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英雄无敌之一个农民的逆袭

    一群宅男穿越到英雄无敌的游戏世界。这是一个龙与巨人制霸,瑰丽而奇幻的魔法世界。
  • 无理快穿:渣女难惹

    无理快穿:渣女难惹

    “莫西莫西?这里是灵祈小店,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哦~”
  • 板桥杂记

    板桥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