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000000024

第24章 我也是佛(1)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恕,不能宽恕他人,便无法获得别人的宽恕。当有人怨恨我,跟我产生敌意的时候,要布施宽恕与谅解,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著,尤其不能让仇恨一直在心里发酵,否则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我是佛

佛陀成道时说:“人人皆有佛性!”既然如此,那么人人都应该直下承担“我是佛”。

“我是佛”这句话,对吾人有很大的利益,有很大的贡献。因为只要你能承认“我是佛”,就不会抽烟喝酒,就不会为非作歹,就不会作奸犯科。“我是佛”,多么明理,多么高尚,多么自在!

承认“我是佛”究竟有些什么好处呢?

一、我会改过迁善。一个人能直下承认“我是佛”,怎能不改正过失,怎能不努力向善呢?改过迁善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事;现在我既承认“我是佛”,更应该要能做到。所以承认自己是佛,对自己最基本的贡献,就是改过迁善而能获得大利益。

二、我能见贤思齐。我既然承认“我是佛”,怎能不向“如来行处行”呢?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我能没有慈悲吗?诸佛菩萨的大智大慧,我能没有智慧吗?“我是佛”,我就要向佛看齐。

三、我有包容雅量。佛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佛陀的度量能包容天地,我能没有容人雅量吗?我既承认“我是佛”,我就不会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不会念念都是别人不对,自己才对;我既承认“我是佛”,就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四、我能随缘放旷。随缘的人生多么美丽,放旷的人生多么豁达。我对于“诸恶莫作”的发心,要能随缘;我对“众善奉行”的作为,要能实践。我放大自己,开拓前程,我朝着菩提道努力前进,奋勇作为,我在随缘放旷的生活里,能够担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

五、我能无私无我。“我是佛”了,过去的私心执著,我会根除,过去的颠倒妄念,我会谢绝。我以“无我无私”的心做人处事,我以“无执无求”的态度服务人群;既然无私无我、无执无求,我会尊重别人,我会包容一切。或许我一时的作为难以十全,但我会以恒心、愿力,经常祈求“我是佛”,让我心中之佛慢慢地发光,逐渐在我心中点亮明灯,让我的自私、我执,都能在净光下消除。

六、我能自觉行佛。“我是佛”了,我会自觉别人的教导只是一时的启发,今后我必定要自觉。我自觉内心的烦恼深厚,我必须要勇敢地去除;我自觉我的计较、得失、妄想很多,我也得奋力去对付。我自觉我的做人不够圆满,我自觉我的学问不够厚实,我自觉我的专长太少,我自觉我利人的方便不够,所以我要努力充实自己。我不但“自觉”,还要“行佛”,因为“我是佛”,怎能不行佛呢?佛陀的慈悲、般若、解脱,我都能奉行,以期我能像佛陀一样的解脱自在,因为我已承认“我是佛”了。

“我是佛!”只要你敢如此自承,当下已然走上成佛之道,还怕没有成佛的一天吗?

有关出家

唐太宗李世民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出家为僧,就如现在的人,有的人志在投身军旅,有的人向往航空服务,有的人有心经商务农,有的人立愿开发工业,有的人希望讲学弘道。当然,也有的人发心出家学佛。

出家的意义,如唐朝沩山灵佑禅师说:出家者,非为衣食也,非为生活也,非为安逸也,非为逃避也;出家者,乃为弘扬佛法也,普度众生也,了生死也,断烦恼也!当然,这并不是一般人所容易达到的目标。

在西方,天主教的修士、修女,就如中国的比丘、比丘尼,他们大都是经由父母鼓励,希望杰出、优秀的儿女从事宗教救人救世的工作。反观过去的中国,有些出家人属于小乘根性,出家只是为了逃避世俗,过着舒适安逸、不管世事的生活,这种人曾被佛陀批为“焦芽败种”,不是法器。

及至现代,情况有了改变,很多有志的青年,舍亲辞家入佛,在佛教里,以弘法利生为职志,弘扬“人间佛教”,佛教因此大有进展,广受社会重视。

说到出家,确有分别。根据《大宝积经》所说,出家分有四种:

一、身心俱出家。这是指发心剃除须发,身披三事云衣,如法修行,以佛心为己心,以师志为己志,悲智双运,福慧双修,自利利人,自觉觉他的僧侣,是为身心俱出家者。

二、身出家,心未出家。有一些人,虽然身披袈裟,现了僧相,但他心里仍有世俗的烦恼、牵挂,乃至尘缘积压,不容易进入到清心寡欲的修道生活里。此等人虽然也有慈悲,也有行善,但未发菩提心,未立菩提愿,持戒、修道都不圆满。这种人只能说身出家,心未出家。

三、心出家,身未出家。这是指社会上,真正学佛的在家居士,他们参禅念佛,布施行道,护持佛法,利济群生,虽未着衣剃发,但心已经出家了。像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像胜鬘夫人行大乘法,在宫中化导青年儿童,普度群生,令入佛道。像现在的国际佛光会,以及许多佛教在家社团,他们弘法利生,不比出家的专职僧侣差,这些人都可谓“心出家,身未出家”也。

四、身心俱未出家。这是指一般社会大众,身既未接近佛教,心中也没有信仰佛法,只是在五欲六尘的生活中,贪恋世间,追求欲乐,不知提升性灵生活,不知重视内在修养,对于利人利世,缺乏热诚,对于自我享受,贪得执著,无所不用其极。此种人生,到了一期生命终了要结账时,恐怕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向未来报告!

“出家”是世间各种生活形式之一,出家人不是逃避世俗,只是借助出家,希望达成自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出家人的性格,有的人实修苦行,不乐世俗,也有的人为人类社会牺牲奉献,不计利害。一个出家人,能把人人喜爱的五欲六尘,弃如敝屣,一心一意从事佛法真理的传播,以慈悲智慧、道德真心来服务社会,修正自己,这种值得鼓励的行为,大家应该尊之、助之,才是和出家法相应。

学佛四层次

学佛如同上楼梯,一层一层,按部就班;又如登山,循序而上,不能躐等。在佛法里,也像学校一样,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例如小乘佛教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如系大乘,则有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十一位。但是不管怎样的学佛,其共同点就是必经下列四个层次,不可稍懈。

一、信心--以信心体验佛道。宗教和别的学科不一样,最重要的就是以“信心”挂帅。如《华严经》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大智度论》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学佛的人只要以信心为基础,信心里面的世界可以扩大,信心里丑陋会净化成为美丽,委屈可以成为公平,贫乏可以变得富足。

二、慧解--以慧解深入法海。佛法是“智慧”之学,不管你是专家学者,还是村夫村妇,一进入佛教,则如“三兽渡河”、“三鸟飞空”。佛法的智慧,从外界的万象,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内心;从复杂的人事,可以明白单纯的道理;从执著假象,而能了解苦空无常;从忧悲苦恼,而能获得法喜禅悦。

三、行持--以修持广结善缘。佛法不是嘴上说的,重在“实践”,所谓“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一切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学佛的人平常重视广结善缘,你有迷惑,他为你解谜;你有苦难,他为你救苦。佛教徒的修持,有抄经念佛,有朝山礼拜,有参禅打坐,有诵经自课,这些都只能说是自利。另外,凡佛教徒多少都有菩提心,总想给人利益,因此学佛除了自利以外,也非常重视利他。例如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地震、海啸、泥石流、台风等,每次的灾情,佛教徒都能感同身受,出钱出力,从不落人后。

四、证悟--以证悟实践佛法。佛教都是讲究实证,不尚空谈,空谈之谈玄谈妙固然有之,不过,过去佛教所谓老实念佛、老实打坐,一切都是切切实实,一板一眼。甚至从佛教的历史看,很多高僧都是陆沉丛林,从事行单工作,一做就是几十年,如雪峰禅师在洞山座下任饭头,灵佑禅师在百丈座下任典座,庆诸禅师在沩山座下任米头,道匡禅师在招庆座下任桶头,义怀禅师在翠峰座下任水头,晓聪禅师在云居座下任灯头,或是临济锄地栽松,仰山开荒牧牛,洞山锄茶园,云门担米等。总之,学佛的人总有一个自己的目标,无论是从事行单培植福慧,或是念佛往生、参禅悟道、修密相应等;存有目标,必有动力朝此目标迈进,所以佛法无量法门,以实践最为重要。

学佛的层次,从信心而慧解,从慧解而行持,从行持而证悟,所谓“信解行证”,是为学佛循序渐进之次第也。

学佛十二门论

佛教讲“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学佛的道路,条条大路通佛国。只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才能进入佛法堂奥,如何才能得进佛国?不能没有入门之道。甚至学佛多年的人,也要确认方向无误,才能达成目标。以下“学佛十二门论”,提供参考:

一、学佛的目的:是为了利济世间,还是为了自我了脱?

是为了现世安乐,还是为了未来往生?

二、学佛的生活:是应该自力生活,还是受人供养?

是应该清淡刻苦,还是乐修法益?

三、学佛的感情:是应该淡情去爱,还是长养慈悲?

是应该绝尘离俗,还是升华道情?

四、学佛的修持:是应该律己明心,还是应该培福度众?

是先自度后度人,还是先度人后自度?

五、学佛的力量:是以佛法出世为力,还是以积极入世为力?

是以慈悲喜舍为力,还是以荣华富贵为力?

六、学佛的利益:是去除贪嗔愚痴为重,还是入世随缘为好?

是获得身心轻安为重,还是增长福德为好?

七、学佛的知识:是研究世间法理为先,或探求戒定慧学为要?

是重视人我世情为先,或无我无人无相为要?

八、学佛的心境:是必须包容世间所有,还是应该心无挂碍?

是必须分清是非善恶,还是应该荡尽俗虑?

九、学佛的伦理:是待人老幼无别,还是处众应有尊卑?

是重视佛法方便,还是应该以戒为师?

十、学佛的形象:是性格柔和好,还是择善固执好?

是克己礼让好,还是依法行事好?

十一、学佛的经济:是重视世间财富,还是体证修道法益?

是追求世间净财,还是享有出世法喜?

十二、学佛的成就:是讲究自觉悟道,还是注重佛力加持?

是重视究竟解脱,还是增加法喜禅悦?

经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学佛首先要有“正见”,如果见解错误,念头不正,没有好的因,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上述“学佛十二门论”,就是要我们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加以厘清,从学佛的目的,到学佛的成就,都要有正确的认识与明确的方向。尤其是佛法里有“解门”与“行门”,解门有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行门有四摄法、六度万行、三十七道品等,如果都能一一做到,所谓“解行并重”、“福慧双修”,则何愁学佛不成。

寺院是什么

“寺院是什么”?你说呢?

有人说“寺院是出家人居住的地方”,其实不然,每一个寺院都要有“常住三宝”。寺院是“三宝”所居之地,也是信徒所共有,岂是僧侣所专有?

寺院是什么?有人看到寺院红墙黄瓦,无比庄严的殿堂,认为寺院就是供奉佛菩萨的地方。其实非也,寺院乃有缘人的家乡故居,寺院是十方大众所共有,是真正公有之财物也。

寺院是什么?从寺院的功能来看,寺院是:

一、寺院是学校。世间的学校,传授的是知识学问;佛教的寺院,提供的是般若智慧。知识是外来的,是世智辩聪的学问;智慧是内证的,是生命本具的智慧。般若智慧即是生命,因此世间的知识容易求,佛法的生命智慧不容易学。

二、寺院是百货店。生活里,缺乏日用品要到百货公司购买;精神上缺少力量,百货公司就无法供应了。寺院道场是信仰的中心,能供应我们精神所需的粮食,是购买生命资粮的百货店。

三、寺院是安心处。一般人的心,每天都安住在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的境界上,六尘一动,心就不得安宁了。寺院道场让我们把心安住在“真如自性”上,让我们的心有所依靠,找到真正的安心处。

四、寺院是聚会所。寺院在地方上就是公共场所,是大众聚会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到寺院商谈会议、喝茶论道等。而寺院的僧侣是自然的老师、当然的主席,随缘为大众解决问题,减少社会的纷争。

五、寺院是因果法庭。过去的社会,地方上有了不平、纷争之事,只要到土地庙,在土地公面前一跪,任何不平、委屈,都能得到解决。佛教讲“因果”,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是最公平的裁判,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在因果之前,没有不平,没有委屈,所以寺院是仲裁是非的因果法庭。

六、寺院是艺术中心。佛教有很丰富的文化宝藏,尤其是佛教的雕塑、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都是人类共有的财产。佛教的寺院里,许多的佛像雕刻、绘画,乃至寺院建筑本身,都充满了艺文气息与艺术之美,俨然像是一个艺术中心,有助于陶冶性情,提升性灵。

总说,寺院的功能是多元化的,其重要性不是只供居住,或是一时的集会之用,它是我们一生修身养性、增长智慧、善友共聚、广结善缘等多功能的所在。因此,寺院是什么?就看你如何善用它了。

寺院的功能

有人问:寺院、教堂,对人间究竟有什么贡献?

也常听人说,把建寺院的钱省下来建学校,不是更有用?

同类推荐
  •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幸福,一次哲学之旅

    法国三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萨科齐推荐——人总是在听到幸福离开的声音时,才发现它曾经来过身边。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欧洲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宗教史家弗雷德里克·勒诺瓦先生,捕捉到人类思想长河中关于幸福的耀眼火花,将东西方哲学融为一炉:当西方遇见东方,当佛祖与埃彼克泰特会心微笑,蒙田与庄子隔空神交,幸福的真谛,就在哪里。
  • 墨子:平民圣人的10堂智慧课

    墨子:平民圣人的10堂智慧课

    本书采撷《墨子》中的语录,发掘墨家思想中的精华,使之与已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带领读者顿悟生命中的大智慧,洞见历史深处的大光明,获得对自身及周围世界别样的感受。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热门推荐
  • 蓦然回首已不再

    蓦然回首已不再

    平平凡凡校园生活,没有狗血的剧情,有的只是生活给予的有缘无分,直到一天缘分都到时,你却说,嗨,巧,原来你也曾在。
  • 凉王妃

    凉王妃

    她知道,他对她的爱,不是不在了,只是睡着了。她很努力地想唤醒它,可惜,她没能做到...她累了,她找不到她的爱人了,那么,就让这一切彻底结束吧!---他醒了,他对她的爱也醒了,可是,当他转头的时候,她却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 异世轻狂之无心冷妃

    异世轻狂之无心冷妃

    她,被好姐妹杀害,意料之外魂归异世;他,高贵冷艳,性情淡漠,身份神秘。一朝穿越异世大陆,她与他相逢。呵,情?是人世间最昂贵也是最廉价的东西。也是极其讽刺的东西。它,可以一如阳光般温暖人们薄凉的心,但,千万不要忘了――阳光太层烈,会把五谷晒焦。呵……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真不知道是哪个傻大个所领悟的……真不知道是哪个大条之人所认为的……真不知道是哪个老人家所憋出来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人间正道是沧桑。问世间情为何物?情为废物......情之一字最是......
  • 我就是海王

    我就是海王

    他是来自大海里的少年,他拥有百年不遇的海王之体。他要征服的不止是大海,还有陆地,还有整个世界!
  • 宇宙文明共同体

    宇宙文明共同体

    这个宇宙皆有可能,所有生命都是共同体,但没有人会帮你,不能成神就只能被消灭,只有自己强大才能与神共舞。
  • 御岛成神

    御岛成神

    无尽之海,御岛争霸!最终胜利者,是为最新的神……
  • 花莺巷

    花莺巷

    故事从花莺阁开始········
  • 黄道十二宫摩羯归来

    黄道十二宫摩羯归来

    人生三魂一魂开筋造骨筑血脉,精。二魂生念作想得六欲,神。三魂天生地长开七魄,气。人生短短数十年,是轮回,亦是修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是谁压住了我的棺材板

    是谁压住了我的棺材板

    魔法的光辉隐藏的尘世之中,当沉睡的数百年的血族从棺木中苏醒,会带来怎样的故事?恶魔的契约,守墓人的坚守,梦魇的生存,矮人的欲望....这是一只吸血鬼,带着自己的眷属在世界游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