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400000001

第1章 序 

就这样,倾我所有过一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咖啡馆有怎样的联系,没想过自己会开家咖啡小店,没想过因为工作又接触到这么多全国各地的咖啡店主,没想过自己做起了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各地咖啡馆里办艺术展、排演原创近景话剧,更没想过会写本关于“咖啡馆”的书。

也许人生就是由许多的“不曾想到”组成的吧!

在电台实习那会儿,大我一些的“正式工”们带我去酒吧玩。大学还没毕业的我格外青涩,在此之前从未进过酒吧,于是去那样的场所显得很不自然,不爱喝酒,更不爱跳舞。想聊聊天,耳边却是震耳欲聋的慢摇音乐,后来只能被傻傻地灌酒,然后去外面吐。常常要玩到凌晨两三点,坐在出租车上,看着外面的路灯,常在想:我何时才能真正长大?怎么就不能成熟fashion一点呢?怎么就那么拘谨放不开呢?不行!我要改。

直到有一次,我跟川大一位心理学博士聊天,提起这个片段,道出自己的困惑,希望她能帮我想办法。原以为博士一定会告诉我怎么更外向、怎么更适应酒吧。意外的是,她却说:“你不用改,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式。难道不去酒吧就不fashion了吗?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喜欢看山水,有的人就是喜欢高楼大厦。这个应该跟随自己的感觉,怎么舒服怎么过。”

这段话给了我很多启发和鼓励,我开始逐渐踏实地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跟随别人。我发现:像咖啡馆这样的地方常常让我感到舒服,即便那时也许不爱咖啡,也不懂什么小资什么文艺,只觉得有甜点,有咖啡,一个人,一本书,一下午,如果咖啡馆里能照射到阳光,这是再好不过。静谧、温馨、恬静……这样的感觉真好。

后来,我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在四川师范大学校门外,很小,也很文艺,很多人喜欢。然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朋友和故事”这些所谓开店成功的元素,还有更多生命中的意外感触。

通过这家小店,我找到了自己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和特质。没有提前设计,就按自己想要的感觉装扮咖啡馆,格子桌布、巧克力色沙发、绿色的门、摆放很多的书,还有慵懒的音乐,再亲手画些海报和小装饰……居然后来被很多人说成“小清新”。才发现,我原来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

我拿起相机,在城市中游走,拍下那些觉得美好的瞬间,后来干脆做成明信片,放在店里展览出售。因为在大学门口,我又特意拍了“川师”系列的明信片,很多来这所大学游览的人或是毕业季的学生尤其喜欢。后来我又拍了“幸福成都”系列,来此求学的学生总喜欢买上几张寄给外地的朋友。

拍明信片的日子,让我回想起初中的时候,自己特别想当摄影师,拿着傻瓜相机在同学中“招揽业务”,拍一套十张的写真25元。当时我还挺会算:一卷最便宜的乐凯胶卷是22元,只要有一个人来我这拍了,成本就回来了。后来还真给两个同学拍过。于是,我干脆在现在的咖啡馆里做摄影服务,为客人拍摄店内或校内的写真摄影。用一大面墙将好看的照片放在上面,对摄影服务进行推广。做起了“咖啡馆生活随拍”,化妆和服装由客人自己准备,省去这上面的费用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为他们拍摄,学生也很乐意。将自己的爱好与咖啡馆融合,赚钱成了顺便的事,重要的是自己热爱并快乐着。

我还在店里做网络和实体联动营销。桌牌上宣传网店,网店里卖些自己做的手工珠链,在店里消费后去网店购买还有优惠,在咖啡店的玻璃橱窗有我收藏的音乐CD,可以出售,也欢迎客人用旧书换CD。

那时我简直把这个小店折腾得“天翻地覆”。就这么一个小地盘,花样百出,效果不一,不过都是附属在咖啡馆基础服务上的软性推广服务,成本很灵活。

后来,我一边工作一边管店,节奏有些忙乱,必须要停下来思考和准备了,就像我们工作了很久要去充电学习或者放松一样。尝试了很多,却还没有好好去梳理,我必须要更多地了解学习,才能进步,不然也许店就只是目前这个样子。

如何调整呢?是一边开着一边调整,还是干脆先转让?我选择了后者,一方面是因为无法估算调整和投入更多的时间,这期间,房租和店内的事务会一直压在我身上;另一方面,店铺的位置离我的家太远,从南到东,即便我有什么想法也总是等到我工作有空才能过去实现,不能及时打理,仅仅由店员看着没多大意义;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个人更偏向于咖啡馆的文化创造方面,过小的面积有些难以施展,迟早会另起炉灶,倒不如先做决定。

在没有房租的压力、没有烦琐的事务操劳的日子里,我开始寻找咖啡馆的意义、思考更好的经营方式。因为自己“玩”了一次咖啡馆,也对咖啡馆的很多方面好奇,当自己不急于马上开一家咖啡馆的时候,反而可以慢下来去感受每一家咖啡馆的点滴过往了。

走进每家咖啡店,不再是单纯地图个享受,会自然地去观察这里面的设计小细节,看到贴心或者有意思的地方会记下来。有时坐车偶然路过城市里我原来没有注意过却看起来不错的咖啡馆,不忙的时候我就会去坐坐,像旅游一样,去一个自己没去过的地方。试想,如果把自己所在城市的每个有意思的咖啡馆都体验一遍,也不是简单的事。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个别人熟悉的地方,那么不用去远方,就在自己的城市里,在那一家家不同风格、不同感觉的咖啡馆里,一定也会收获不同的感受和故事吧,从体验的角度来说,和环游世界有着同样的意义吧。

为什么咖啡馆能够有这样的体验呢?也许是文艺咖啡馆都有一种“情结”在里面。我觉得文艺咖啡馆就是一个比现实生活更美好的场所,有那么一点不真实,有那么一点小美好,有那么一点空间让我们去逃避现实,未尝不好。

文艺咖啡馆应该是有很多不同的可能的,除了咖啡,里面可以有很多艺术的体现,所以我发起了“中国咖啡馆文艺分享联盟”。在这个联盟里,我们挑选适合在咖啡馆展售的独立艺术达人的作品。考虑到不占用太大空间,我们一般选择明信片、手机壳、本子、杯子、小装饰画等便于展示交流也很实用的物件。咖啡馆配合展出,每三个月更换一次作品。如有客人买走作品,咖啡馆与我们有分成;如没有售出,可以全部退回。我们承担运费,对作品做了推广展出,也是好事。

我自己一家一家地去谈,选择适合的咖啡馆,所谈的咖啡馆都觉得艺术推广与零售的结合,是件双赢的好事,愿意尝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谈下十几家店,第一批作品就是我自己设计的“梦想”系列,三个月下来,很多咖啡馆给了我满意的回馈,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于是我就成了这些咖啡馆背后制造艺术小展览的人。然而我的个性并不只是想做这样的“艺术品批发商”,而是希望更多地关注咖啡馆里的其他可能。相比于经营,我更加愿意去感性地体味咖啡店的故事。经营方式非常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咖啡馆本身带给人们的生活价值。

2013年12月,我带着几位我的表演系学生,在两家咖啡馆分别做了一次经典戏剧表演沙龙和西南地区首部咖啡馆原创近景话剧《我不是橡皮人》,还在计划2014年做一个“梦想力艺术房间”,打造一个低成本、低压力、实用的文艺空间,继续咖啡馆的更多可能。

我记得去香格里拉的一个夜晚,在独克宗古城闲逛,路过广场上大家欢乐的锅庄,走进了一家咖啡旅馆的院子,没有人出来招呼我,一面不大的墙上贴着来自四面八方来这里喝咖啡或住店的人们的留言。我随意看了一张,应该是位女生写的,说自己失恋失业生病,不好的事情全被赶上,然后跑到香格里拉来散心,发了几天呆,想通了很多事;第二张是一位带父母来旅游的人,说终于实现了全家旅行的愿望……借着昏黄的灯光,伴着小雨,我看了五六张,感慨万千:一家店成了收集生活的场所,一家咖啡店,绝不仅仅只是用来赚钱的。

我开始继续寻找咖啡馆的故事了,店主的经历、客人的故事也好,如何赚钱也罢,我都很愿意去记录和倾听。也许因为职业的特质,加上我做访谈节目多年,更加关注于事件中的“人”。我在自己晚间的广播节目里开设了“你好,文艺咖啡馆”板块,专门邀请全国各地的文艺咖啡馆店主聊聊他们的故事。这成了我每晚和听众一样的期待。后来我开始整理和他们的对话,除了总结在经营上的方法,还有咖啡馆里的故事以及让我很有感触的生活哲思。

北京、上海、拉萨、成都、厦门、武汉、南京、大理、重庆……每每听店主说起他们的故事,都像一种时光的纪念。叁咖啡的许鹏把差异化的文艺风格越做越大;参差咖啡的王森依然让他学院的每一家小小咖啡馆充满魅力;雕刻时光的庄崧冽依然随性地创造着自己的文艺世界;拉萨邮筒咖啡美女老板还在一边做咖啡一边等着心上人回心转意;厦门的猫墅咖啡馆依旧快乐并忙碌,泡咖啡馆容易,开咖啡馆难啊;大理的墨龙咖啡书店的CC和Jeson还是那么淡淡地过日子;北京的那间咖啡馆一定又多了不少的咖啡伴侣;成都文艺咖啡馆里的他们继续享受着自己的安逸小日子;还有西塘的咖啡小店依然延续着年轻人自由生活的梦想……一本书不可能将全国大大小小所有的咖啡馆故事全部记录下来,但或许未来可以。我愿意写下更多,记录更多。这里收录的咖啡馆中,有我曾经去过印象深刻的,也有我没去过却很好奇的;有已经非常成功的,也有朋友去过给我强烈推荐的。他们目前的经营状况和方式不一,规模有大有小。我试图通过书中的文字,为有同样咖啡馆愿景的朋友借鉴经验,也吸取不足。更重要的是了解他们在实现咖啡馆梦想路上的所思所感,感受那些咖啡馆里的温馨过往。

咖啡馆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场所。不管你是否和他们一样想要开间小小咖啡馆,还是对这些可能就在你身边的咖啡馆的故事好奇,都希望这里面的文字或多或少给你一些答案。不过,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热爱你的人生,这才更加重要。

曹力

2014年1月1日于成都

同类推荐
  • 我的灰黄时代

    我的灰黄时代

    大师是如何养成的?“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季羡林先生就此奠定了他少年时代的生活基调。然而,这个时期的生活学习经历却给了他无比深刻的影响,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从季羡林笔下一片灰黄的童年生活和早年经历,追溯其人生足迹,展现其学术形象之外柔和童真的一面。
  • 南街村见闻

    南街村见闻

    1984年,南街村重新走向集体化之路。经历十余年的发展,这个拥有八百余户,三千余人的行政村成为一个集体资产雄厚且具有很高凝聚力的真正集体或说真正的共同体,一个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并依靠市场竞争而发展壮大的村民集体。一个行政村,何以能形成一个真正的集体,并以集体法人的资格参与市场竞争呢?这一现象,一直引起我的高度兴趣与关注。因为这个问题,在我看来,直接关涉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可能的重大问题。为了深入地分析南街村现象,让我们先来谈一点理论问题。
  •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爸爸爱喜禾(纪念版)

    当蔡春猪把《给儿子的一封信》贴到博客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封信被浏览数十万次,被感动转发及评论数万条。而小蔡以“爸爸爱喜禾”为名的微博粉丝也在短期内狂增十倍以上,被誉为“自闭症之父”。在儿子喜禾被确诊为“自闭症”之后,小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戏剧性的细节场景记录喜禾的生活点滴,小心翼翼地绕开了悲剧的漩涡,展现出来的是笑中带泪的乐观和对生活的热爱。
  • 徐志摩诗选

    徐志摩诗选

    本书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诗歌精选集,收录了徐志摩诗歌的经典名作,包括《再别康桥》《偶然》《沙扬娜拉》等。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注重其思想艺术成就,也注重体式、题材、内容、风格的多样性。读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个充满文采、激情、睿智的徐志摩。
  • 穿越海峡的白鸽

    穿越海峡的白鸽

    我记不清骑着这匹名为孤云的白马在苍茫的荒野上奔跑了多久,处在惊慌状态中的我脑子里老是闪动着凶狠的日本鬼子挥舞寒光闪闪的刺刀向我逼近的场面,这种幻觉刺激着我的神经,使我不断挥动马鞭抽打着孤云,孤云铆足了劲,拼命向前飞奔。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孤云突然放慢了步子,它回过头,望了望伏在它身上的主人,此时的我长长吁了口气,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用手摸了摸脑袋,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能从那场天昏地暗的恶战中幸存下来。现在,枪炮声、呐喊声、马蹄声都已远去。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甲申杂记

    甲申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异录之骗子小天师

    灵异录之骗子小天师

    我祖爷爷是个农村老骗子,靠着一身神棍本事把我养大;在我和别人眼里,我和祖爷爷就是一个封建老骗子带着一个小骗子招摇撞骗;一个电话,让本以为开始新生活的沈倾倾,重新认识了祖爷爷,重头开始审视这个世界,也对自己一直坚信的人生观有了改变,一些列诡异的事情在她身边接踵而生……祖爷爷的离奇失踪,让我逐渐卷入了一个有一个谜团……
  • 尘为

    尘为

    【灰世】组织,从父母身边偷走了刚出生的男婴,被用于【百万.万婴补天大法】,并且是唯一的幸存者,婴儿时肉体力量就达到超凡境,而且拥有超级大脑;然天道是公平的,他却是灵力0亲和度,无法吸收灵力修炼,只能走体修路线,且面临12岁必死的命运。直到11岁生日那天老爷子送了一个特别的礼物…
  • 流年不语殇浅夏

    流年不语殇浅夏

    初夏的梦想,就是要抛弃那些不堪的过去,光鲜地活下去。命运之神的眷顾,将她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她的人生从此逆转。她以为她灰暗的人生看到了曙光,却不知曙光背后是多么绝望的黑暗。命定的男生,和她一再擦肩而过;贴心的好友,为她舍弃生命;不堪的母亲,因爱而不断地遗弃她;陌生的男人,与她的身世之谜息息相关……她在黑暗的漩涡中跌跌撞撞,努力想要争取一丝光亮。却不知,在似水流年中,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语,到底让她错过了什么?伤害了谁?
  • 把敌人养的白白胖胖

    把敌人养的白白胖胖

    一人一斧劈开了,一个神秘与黑暗并存的无尽宇宙,光怪陆离的种种位面。无尽宇宙之中有种种系统,每一中都融合着强大的意志。没有人知道,融合所有系统会怎样,无人可触之境。亿万年后,系统妄称始尊,无尽宇宙破败,天道破裂——满宇神圣皆因此陷入无量劫中。然,却有一方净土。秦奇大陆灵武城,一名为尘歌的魂穿少年,寿命不足七天,为了活命,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
  • 回忆录之我的父亲

    回忆录之我的父亲

    这是一本地地道道的农民传记,他的一生平凡而低调,历经坎坷如脚踩荆棘…… 但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艰难困苦的时代,两个人相互扶持,到如今一家近三十口人的大家庭! 回忆录,真人真事,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只想给家人留下一份记忆,一份思念和一份缅怀!曾经的日子如何,都是历历在目,如同亲临,写下每一字亦是如同坐针毡般刺痛,扎心。若你还有机会,一定要拿个马扎跟年迈的父母唠唠家常,而我只能在回忆里缅怀!
  • 武氏春秋录

    武氏春秋录

    “不曾想,我武维义穿越却都穿得这么不巧。穿到春秋也就罢了,居然还穿到这个连确凿史书记载都没的国度!”“那现在到底应该是什么时间点?”十几年前:周王畿内乱,王子朝奔楚。数年前:牛逼哄哄的楚国,被一个小小的吴国给锤爆了。数年后:中原大乱斗正是开始,晋国内乱,齐晋争霸,齐吴大战,吴越争霸。再过几年:晋国又乱了......不过,这下是真的乱了......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该怎么办?旁观者?缔造者?不……我只是想回家……
  • 共舞红尘

    共舞红尘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是温润如玉的九皇子,也是古灵精怪的孤月楼主,亦正亦邪,为保大昭可刀山火海。看,一个弥天大谎如何圆满……
  •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I) 地下室手记(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