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500000028

第28章 改革没有完成时(1)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我们的立场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也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切实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013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报告,其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当今中国,改革是热点话题,中国的改革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虽然“改革”只有两个字,但是,不同的人对于改革的理解并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改革不同的期望,有时候,关于中国改革的对话因为南辕北辙而无法进行。然而,中国需要改革,中国必须改革,这的确是共识。我们应该对各种改革的议论和潜台词有所了解,以便找到真正适合中国的改革方案。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不能改变的目标。

一、改不改不是问题,如何改才是问题

改革既是一个新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近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唯一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改革曾多次出现。就历史而言,曾经发生的改革,有的成功,有的失败。对于今天来说,两种可能性同样存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对改革高度负责的态度。因为改革关系到各阶层民众的利益,关系到国家命运。它既体现了一种勇气,也体现了改革的目标与手段的复杂关系。人们在关注当今中国的改革时,一方面会强调改革与倒退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会涉及改革与革命的关系,关于中国改革的话题因而变得内容错综复杂。

改革不是革命。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提出一个观点:法国大革命之后的成果,其实延续了很多旧制度的内容。“大革命”尚且如此,改革也同样。任何改革都是有的改有的不改;该改的改,不该改的不能改。当今世界各国都在讲改革,改革几乎是一个世界大潮,从联合国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美国到欧洲各国,都面临着旧体制与现实的不适应,改革都已摆上议事日程。但是,所有这些改革都是有所改有所不改。如果认为改革就是要推倒重来,将改革等同于革命,那就错了。不可否认,当今国内外关于改革的议论中,确实有人将改革等同于或偷换成革命。

当今中国面临着很多问题,中国的确需要改革。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改革如果流于表面,就无法真正解决各种问题。因此,改革需要深入。“改革进入深水区”“发起改革攻坚战”等说法正是改革要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推进的表示,中国需要在各个领域开展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不管改革如何深入,依然存在有的改、有的不改的问题。哪些该改、哪些不该改,这是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明确的问题。改革是要变,它对于当今及未来中国很重要。但是,在改革中明确哪些不能变,甚至与改革之变同样重要。把改革等同于改变一切,是错误的,把明确某些东西不能改称为倒退,是在混淆改革的目标。

当今中国确有这样的人,如果中国某些东西不改,他们就认为是停滞或倒退。他们发明了一种说法,叫作“改革与革命赛跑”,这是对改革的威胁和绑架,实际上是把改革等同于革命。差别只在于,他们幻想的“革命”是在一朝一夕间彻底推倒重来,而“改革与革命赛跑”的论调无非是在他们幻想的“革命”难以成功时,试图通过威胁的方式,在较长的时间里实现他们推倒重来的目的。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整体的改革、协调的改革。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果后,必定导致政治体制改革。甚至有人断言,如果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保不住。这个说法听起来有道理,不能完全说错,但还是应该分析一下,这个观点掩盖了一些内容,也隐藏了它背后的潜台词。

中国近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那么,近三十多年的改革是什么性质的改革?难道仅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事实上,中国以往的改革既是经济的改革,也是政治的改革。这一结论不仅仅因为经济改革是由政治改革发动的,也因为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政治所领导的,包括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偏差,中国的政治也起到了纠偏改正的作用。如果说中国三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只是经济改革的成果,实际上说不过去。换句话说,中国的政治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影响是巨大的,而且主要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否则,中国的改革不可能取得令世界惊叹的成就。

在近三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中,国内外很多人一次次预言、判断中国将停滞、崩溃,但这些预言都失败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做这些预言的人,把他们认定的西方政治模式、西方发展模式当成经济发展的唯一标准、唯一目标。所以,当他们看到中国政治与西方不同时,便妄下断言。事实上,正是因为中国政治与西方不同,中国的政治才在很多方面比西方更好地促进了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使得他们的预言一次次失败。所以说,中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取得的成就,既是经济改革的成就,也是政治改革的成就。而这一政治改革是基于中国的现实,结合自身的要求所进行的改革,其中有改有不改,不是照搬西方都要改。这是中国成功的关键所在。

政治和经济从来就不是可以分离隔绝的两个东西,政治说到底就是经济,经济在根本上就是政治,两者紧密相关,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侧面。我们应该看到,当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说明政治没有阻碍经济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过来说,经济存在问题需要深入改革以保持长久的发展动力,同时说明政治也需要深入改革,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政治如不改革经济成果无法保住”之类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应该看到中国的政治实际上一直在不断改革,十八大以后,中国政治的改革依然在继续;另一方面,这种言论的背后实际上包含了一个潜台词,即中国的政治必须按某个模式和标准进行改革。

政治和经济制度都是有生命的,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适应的条件,不可能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制度。对于中国如此,对于西方同样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改革都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这是辩证法的精髓:变化是永恒的。所以,改革也应该是常态。那种把改革当成一场类似攻山头的战役,以为攻上了山头便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幼稚的。改革没有完成时,改革只有进行时。中国正在深入进行的改革,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然而,我们也不能说在这一伟大的目标实现之后,改革就结束了,就万事大吉了。“政治和经济制度是有生命的”这一现实是辩证法的根本。因此,改革永远都需要。小到针对社会具体问题的法律法规,大到宪法以及国家顶层制度,改革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改革的结束,等于下一个改革的开始。如同佛教所说的因果链条,事物都是互为因果,改革是过去的果,也是未来的因。在改革的长期过程中,变与不变,改与不改,也是相对的。在某一个时间段,某些东西不能改;但在另一个时间段,或者更长的时间段,某些原先不能改的东西也应该改。其中的核心就是政治制度与社会经济相互适应。用某一种政治模式强行嫁接在社会经济之上,很多时候都会破坏这种适应,其结果很可能与改革者的初衷适得其反。

对于什么该改、什么不该改,我们还应该认识一个问题:在改革之初,该改的与不该改的未必能够完全清晰,很多是在改革过程中甚至改革之后才能辨明。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从试点开始,从局部开始,经现实检验成功的经验就加以推广,不成功的就加以修正,改革的对象和范围也在逐步扩大。试错是稳妥改革的必要手段,但正因为要不断试错,改革就应该是逐步的、有序的。历史上很多改革的失败,例如戊戌变法,就是因为没有这样逐步试错的过程和耐心。某些改革者接受了社会政治、经济原则的某些教条,便事先设计好一整套改革方案,继而人为地创造实现改革目标的各种先决条件,强行推动,试图一步到位,例如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其结果也不理想。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改革的对象不仅仅是改革之前存在的老问题,还包括改革之中出现的新问题。改革之前的老问题有的该改有的不该改,改革之后形成的新措施也是有的该留有的不该留。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与老问题有关,有的与老问题无关,完全是改革本身造成的。从试错的角度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改革不会犯错,也不能认为改革永远是对的。改革的手段很可能会错,改革的结果也可能不合理,例如当今中国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因此,改革本身也是需要检讨和反思的。把改革当成政治正确的标准,甚至把改革当成道德高尚的标志,把改革等同于先进和真理,这一现象在中国并不少见,它有可能伤害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真正需要的改革决策。

在这里,尤其需要指出一种错误观点,即以为政治改革达成某个制度目标,改革大业就最终完成了。当今中国不少人在谈论改革时,矛头都是指向政治制度。他们首先是对中国政治以往改革所起的正面积极作用视而不见,其次是把西方政治模式当成中国政治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却不愿看到西方国家也正在为它们自己制度的弊端而呼吁改革。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福山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所谓“历史终结论”简单说就是西方民主体制加自由市场经济。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相当一部分势力把福山的“历史终结”当成改革的终极目标。对于“历史终结论”的探讨在这里不展开,只讲一个简单的事实。进入21世纪后,“历史终结论”的发明者福山自己都改变了过去的主张,认为历史并没有终结于他提出的那个西方结构,他反而到中国来观察、研究,希望修正他过去的观点。如果,中国改革的某些领导者还依此来设计中国改革的终极目标,不显得太幼稚吗?当我们说中国政治也需要改革时,不能简单化地把西方政治制度当成唯一的目标,而应该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合理地开展政治改革,使得政治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当今中国社会,坚持改革是普遍共识,几乎没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就是最好的,就不再需要改革了。要实现“中国梦”,就要长期性地不断改革。因此,我始终认为,对于当今中国,“改不改不是问题,如何改才是问题”。

二、警惕“改革霸权”

当今中国社会对于改革的各种议论中,有一种声音很强大也很粗暴。这种改革论调预设了一个“反对改革”的假想敌,暗含了唯我独尊的傲慢。预设改革假想敌的做法,实际上是在“如何改”的问题上排除异己,认定只有自己的改革方案是唯一正确的。把凡是不同意他们的改革方案的人和意见,统统归为“反对改革”,甚至是倒退。同时,这种论调将反对改革的假想敌描绘得一无是处,仿佛改革的假想敌就是要破坏中国的发展,就是要让中国永远保持落后和混乱。他们以丑化莫须有的改革假想敌的方式,衬托自己绝对正确的形象,从而推销他们认定的改革方案、改革道路。为了方便理解,我将持这种观点的势力称为“改革霸权”。

“改革霸权”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中国社会的话语权,并体现在一系列问题上。例如,他们要求以西方模式在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西方民主”。当有人指出西方民主的缺陷时,他们便给人扣上“反民主”的帽子,“反民主”便等同于“拥护独裁”,等同于“反人类”。这种霸道根本不顾世界各国政界、学界对民主的各种意见,也不顾西方各国民主制度各不相同,只把自己认定的“西方民主”当成绝对真理。号称要民主,自己却不民主;号称要自由,却不给别人自由。改革霸权者只把自己想要的当成改革,把与之不同的改革思路都视为“改革阻力”。中国的改革进程,应对“改革霸权”者加以认真关注。

同类推荐
  •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

    论自由(译林人文精选)

    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论自由》是密尔最具个人特色,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这部论述自由主义理论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人文教育的一部经典教材,以致被人认为如果不读它,就不了解自由主义的真谛。如果要列举西方从古到今人文思想的二十部经典,本书定可入选。一个半世纪以来,本书不仅对于西方的思想界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东方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也产生了重要的冲击。
  •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社会热点面对面(三)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推出的《社会热点面对面》系列图书已经出版了两本。广大读者一直给与了持续的关注与讨论。今年出版社延续其“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的风格,推出《社会热点面对面(三)》,继续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作出反应,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供解释,探讨解决之道。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未竟的变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未竟的变革(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极端化的左派或者右派的声音,都只能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破坏。经济改革行进的三十多年里,我们听到了林林总总的经济学家的声音,现在,是到了该认真倾听政治学家声音的时候了!
  • 大国庄园外交

    大国庄园外交

    庄园外交是润滑大国政治非常有效的非传统外交形式,不仅在二战以来数次缓和国际局势,在冷战后时代也屡建奇功。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时期,需要探求并采纳有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各种外交形式。庄园外交由于其独特的私人化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突出成绩,自然引起中美两国的关注。
热门推荐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第二个世界的你

    第二个世界的你

    我追寻你的脚步,只为在另一个世界与你再度相遇。许庶雅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封之后,在当晚穿越到了灵魂的世界。被迫卷入一场杀人游戏。“这只是游戏,这不是游戏。”“自相残杀吧,活到最后的两个人才能回去。”信封里简单明了的写着。江辰希笑着那她打趣道:“你小心不要一开始就死掉哦。”许庶雅思考自己来到这里的意义。谜题一步步揭开的时候,她才明白。奈何春风寒冷刺骨,人心可畏,与你相遇,愿你安好。我们一起回家吧,江先生。
  • 转生传奇

    转生传奇

    我受人所托转生后而被牵涉入了各种异能势力的纷争中,在重新奋斗的目标下,我要重新寻找那份真爱,那份成功的喜悦!************************************把血祭给最高的鹰,凭他引领,飞向圣境,处置我无羁的灵——陈小诗希望妹妹在天堂一切都好。************************************另外敬请观赏本人另部作品《星际银河启示录》请大家推荐+收藏新秦淮八艳广告联盟:金龙鱼《惊雷逐鹿》架空断空《游剑蛮巫》武侠志旭扬《星际银河启示录》《转生传奇》转生静官《血流》《兽血沸腾》不用说了暴风雨中《岁月辉煌》《天地》不用说了神圣智狼的《卑鄙在汉末》超恶搞架空还有猛子的《大汉帝国风云》明辉《长风》《三千美娇娘》
  • 斩神之山水剑神

    斩神之山水剑神

    江湖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大漠孤烟,长安酒肆。落日星辰,江河湖海。你为侠客,挥起了手中的剑,喋血黄沙,像风一样潇洒驱驰。
  • 书境二次元日常目录

    书境二次元日常目录

    我要用这本书告诉所有人:男子不许要女装,不需要化妆,不需要变身,不需要整容,不需要伪娘,也可以美的让人心动,让人痴迷。我要用这本书,带起一个新潮流。
  • 妈咪不准逃

    妈咪不准逃

    七年后,他看着她身边的小男孩:“你儿子怎么跟我长的这么像?”烈歌欢看看自家儿子,又看看眼前的男人,然后……烈歌欢爆发了玄傲气的咬牙切齿,想发火,可烈歌欢已经非常牛X的牵着儿子走了……小宝宝很委屈的问:“为什么生下我?”烈歌欢笑了:“儿子,你是证据,你妈咪我要利用你找出当年那个王八蛋。”小宝宝受伤的蹲在墙角画圈圈诅咒某个女人:希望那个你永远不要找到那个王八蛋。
  • 星海流云传

    星海流云传

    现役特种兵刘云回家参加同学聚会,一系列的奇遇,让刘云走入了另一个世界,特异功能、变种人、外星潜伏地球的生命.....演绎了一出出惊险的画卷;人类走向何方,谁来拯救地球母亲,且看星海风云传!
  • 粤客谈咸丰七年国耻

    粤客谈咸丰七年国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爆发,东汉政权岌岌可危。作为功名心很强的封建士大夫,贾诩认为匡危济难,建功立业的时机已经到来,便投身军中,在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手下任讨虏校尉。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袁绍、刘表、孙坚等各路军阀为了争权夺地,便以讨伐董卓为名纷纷起兵,他们共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包围洛阳。董卓受到威胁,便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都长安。不久,暂时联盟的讨伐大军没有进逼长安,而是为各自利益相互攻伐起来。
  • 和尚皇帝:朱元璋

    和尚皇帝:朱元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和尚皇帝:朱元璋》为丛书之一,介绍了早年生活、投军从戎、建立明朝、身葬孝陵、历史评价。《和尚皇帝:朱元璋》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