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500000007

第7章 我们曾经的光荣(2)

人类历史上早期有不少农业文明,如今,只有中国文明没有断裂,数千年一直延续下来。今天有些人把这一现象看成是负面的,看成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客观地说,中国近代的落后的确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但并不是全部。这个问题后面将会论述,此处只想指出,中华文明之所以生命力如此强大,绵延数千年不绝,绝对有它必然的原因。这个原因可以说在文化中,但更关键的在于创造财富、使用财富的方式。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文明都要靠财富来支撑,如果获得财富的手段丧失或减弱,这个文明不管它在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有怎样宏大的构建,也都基本到头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数千年,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古人靠着聪明才智,形成了农业文明条件下一整套创造财富的卓越方式,同时配合使用财富的合理方式,在创造财富方面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体系,文明得以延续。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对于中华文明真正价值的认识就不可能完整。而这一点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尤其重大。

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口。中国的国土面积或者说行政管辖范围在历史上多有变动,大致来说,中国的面积与欧洲差不多,从可以找到的历史资料判断,至少从两千年前开始,面积大致相同的中国与欧洲所承载的人口,中国长期比欧洲多一倍以上。在缺乏普遍避孕手段的漫长历史中,这一数据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创造财富的能力成倍地大于欧洲,从而使得中国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进入现代以后,随着欧洲人口的增长,身为牧师的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理论在西方社会引发了强大的危机意识,使欧洲不得不以向外掠夺扩张的方式来满足人口增长的物质需要。而在同样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总量的1/4左右,却能靠自身强大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养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这是中华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

现在有人从被歪曲的历史观出发,认为中国两千年来虽然人口众多,但人民都过得很苦,在极端贫困的生活线上挣扎,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结论。美国学者彭慕兰指出:17世纪时,英格兰贵族的预期寿命只有32岁左右,整个18世纪,英国人的普遍预期寿命在35岁到39岁之间。18世纪末,法国人的预期寿命在27.5岁到30岁之间;19世纪上半叶,德国人的预期寿命各地区有所不同,其中东西普鲁士为24.7岁、莱茵省为29.8岁、威斯特伐利亚为31.3岁。对于中国,彭慕兰认为,在中国较为繁荣的区域,18世纪中叶的预期寿命是39.6岁,他还引述了其他学者的观点指出,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在19世纪之前“普遍高于西北欧同类人群的数字”。彭慕兰还指出:“保罗·贝洛克(Paul Bairoch)通过20世纪的数据回推,做出了对1800年前后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人均收入的估计。在他的数字中,‘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极轻微地落后于西欧,但领先于整个欧洲,中国则甚至领先于西欧。”彭慕兰还认为,工业革命之前,中国人的人均每天食物摄入量“远远高于布罗代尔对全欧洲‘大城市民众’的估计”。此外,彭慕兰说:至少到18世纪后期,“东亚的城市在诸如保持公共卫生和供给洁净水等有关公众健康的重要方面远远领先……至少在母婴保健领域,清代医学……继续优于欧洲医学”。

上述数据和结论都是历史上的真实。欧洲工业革命之前,从意大利到法国,再到英国,当时欧洲最富裕的地方无一例外都以中国为榜样,向中国学习。只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终于有了可以同中国匹敌的创造财富的新手段,并作为人类文明的后起之秀赶超了中国,它们才像当今日本一样,羞于提及或尽量忽略它们当年迫不及待追赶中国的、想要搭上中国这条大船的事实,把自己打扮成从来都是先进的、从来都是领先世界的,而且,它们所有文明都来自它们自身内部的动力,而非外来的影响。

欧洲人在发达之后产生这样的心理,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有时候也不必那么无情地拆穿他们的自我包装。但是,最令人痛心的是,很多中国人接受了西方中心论的长期灌输,对中国自身历史的地位和价值也产生了顽固而强烈的错觉。时至今日,虽然西方少数历史学家已经开始客观看待中国的历史地位,可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并不愿接受他们的观点,依然在西方中心论的道路上甘心做它的精神奴隶。如果不改变这种心态和倾向,我们将看不到中国历史上曾经的辉煌、曾经对全世界的巨大贡献、曾经对人类文明产生的深刻价值,我们将永远缺乏自信,它将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羁绊,束缚我们创造更大辉煌的精神动力。当我们说“中国梦”就是不断追求新的理想、不断实现更高目标的梦想,那么,继承中国伟大的历史传统,从我们创造过无数世界奇迹的祖先那里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势必要求我们抛弃西方中心论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束缚。

二、我们曾长期站在农业文明的巅峰

迄今为止,人类绝大多数财富都来自土地,其中农业属于可再生的财富资源,矿产属于不可再生的财富资源。工业革命之前,相当一部分工业产品的原料也靠农业提供。工业革命的本质一方面是机器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是工业产品所需原料对农业的依赖降低,如化学纤维取代植物纤维以及塑料等,甚至工业为农业提供重要的生产要素,如化肥等,从而使得农业创造财富的作用在整个经济体中被降低。工业创造财富的方式能否永久持续,这是另一个更广泛的话题。回顾人类历史,在利用可再生的农业资源创造财富方面,中国人毫无疑问地长期领先于世界。

接触过农业的人大都听说过一个词:土壤肥力。人们赞美东北黑土地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插一根筷子都能发芽,就是形容土地的肥沃。良田万亩、沃野千里,是中国人形容农业经常使用的词。土地产出是农业文明最重要的基础,土壤肥力是农业文明最根本的实质问题,天然良田得益于自然界长期积累。但是,长期种植会消耗天然良田的肥力,造成肥力下降。人类最早的农业文明之所以都在大河流域产生,是因为江河流域有利于灌溉,同时,河水还能带来充足的养分,使得土壤的肥力得到补充。例如,埃及尼罗河两岸的农田长期依靠河水泛滥时从上游带来的养分,古埃及人一直采取河水自由漫灌的方式维持他们的农业。如今,尼罗河上建造了大坝,传统漫灌的方式受到严重影响,不得不开始使用化肥。与使用化肥相比,河水带来的养分几乎是没有成本的。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农业都离不开化肥,它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土地板结、沙化,即便继续使用化肥,肥效也下降。中国农业大规模使用化肥的时间不很长,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化肥对土壤肥力的负面影响。

然而,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过不使用化肥,却长期保持高效的农业产出的成果。中国很早以前就达到种子与产量1:10,而欧洲农业种子与产量的比例,长期只有1:4。直到18世纪,欧洲农业的效率才接近中国历史上早已达到的水平。单位面积土地的高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典型优势,它使得同样面积的土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还使得以家庭为核心的生产单元能够在较小面积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产出,从而实现自给自足,无须再向外索取或掠夺。

在没有化肥和农药的时候,中国古人的这一卓越成果,至今依然令人赞叹。中国古代农民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发挥聪明才智,探索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土壤肥力来说,除了得益于自然的恩赐,中国农民还有一整套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土壤的肥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水利灌溉对于农业非常重要。战国时秦国扫灭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纷争,实现了统一。历史上对它的议论很多。在探讨其原因时,我想指出的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都在秦国,都江堰、郑国渠、白起渠、灵渠等,历经两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作用,实为举世罕见。相比之下,战国时期其他国家的水利工程都不如秦国。秦国因此农业获得大发展,国家的“耕战”战略得以实现,它能最终统一中国,实属情理之中。虽然秦国的水利工程中白起渠、灵渠的建造最初不是为了农业灌溉,而是出于交通等战争目的,但不可否认,两千多年来,四川盆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人养成悠闲轻松的生活态度,与都江堰水利工程促成农业生产的稳定富饶有着极大的关系。

“耕耘”一词的含义非常丰富,它完全起源于农业。“耕”是指深耕,目的是改善土壤性能,例如增加土壤空隙,保证土壤中的空气,以维持土壤微生态环境;还能减少植物根系生长的阻力,并将下层“生土”翻起,加快熟化过程;还能提高土壤蓄水能力,防止水分蒸发和渗漏。“耘”特指在田间除草,与今天大量使用除草剂不同,中国古代农民的“耘”有多种不同方式,有用手用脚,也有用锄头等专门工具。“耘”的除草在防止杂草与庄稼争肥的理念上与现代除草剂一致,但是,“耘”的理念更进一步,它还将除掉的杂草变成绿肥的一部分。因此,“耕耘”既是辛勤劳动的体现,也是保证土壤肥力的技术手段。

增加土壤肥力除了空气和水分,中国古代农民还大量使用绿肥,“耘”只是其中的方式之一。在作物生长周期之外,中国古代农民还会在田地里种植其他绿色植物,例如冬春季节在稻田种植紫云英。春天,稻田开耕,紫云英被埋入土中成为绿肥。一百多年前,中国人从南美洲引入了生长迅速的水葫芦,目的也是将其作为绿肥。与紫云英等不同的是,水葫芦绿肥不是在同一块地里,而是在其他水面上,施绿肥要变换地点。如今,大量使用化肥省事省力,使用水葫芦做绿肥比较费事,很少再有人将水葫芦做绿肥使用,反倒让这种外来植物变成了环境灾害的一部分。由此我们看到,在传统农业中有利无害的事情,在现代农业中却变成有害无利。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绿肥类似于天然良田长期积累的腐殖质,为了增加这方面的肥力,中国古代农民还大量使用人畜粪肥。人畜粪肥成分复杂,对于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其中含氮素较高。由于要使用人畜粪肥,厕所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与宫廷等上流社会的豪华便器不同,大量简易厕所很早就出现于中国各地农村,在汉代墓葬的明器中就有陶制的厕所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积粪的作用。使用厕所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卫生习惯问题,它对于人畜粪肥的“腐熟”非常重要。比较而言,欧洲直到17世纪时,人畜粪便在大城市里还随地可见,既不卫生,也没加以有效利用。

对于农作物养分之一的矿物质,中国古人对它的认识、使用也很早。“五色土”的概念在中国很早就出现,它实际上就是土壤中不同矿物质成分造成的结果。中国古人由此总结经验得出,不同土质适合不同的庄稼,适合不同的改造利用方式。草木灰是中国传统农业经常使用的肥料,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廉价、无害的钾肥,并含有钙、磷、硼、铝、锰等多种元素。

在南方水网地区,中国古人还发明了以农作物为核心,多种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例如稻鱼鸭系统、桑基鱼塘等,用人工选择和培养的生态系统,使得每一个环节都能互相利用,每一个环节都能产生对人有用的农产品。我小时候在稻田里经常能发现黄鳝、泥鳅、青蛙等生物,其实还有很多看不见的生物及微生物,鱼塘里积累的淤泥也定期成为田地里的养分。这些无害的方式,都是中国古代农民为了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形成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农业为增加肥力而积累的无数经验,其中一些被现代农业单独强调出来,例如工业化肥中的氮磷钾肥,在中国传统农业的天然无害肥料中都大量存在。如今,现代农业的农药、化肥单项追求单一目标,破坏了自然生态,也对未来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现代农业经常出现的场景是拖拉机、收割机在广阔的、整齐的农田里按部就班地工作。这个场景的前提是,农作物的种植整整齐齐,术语叫作条播。条播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是,欧洲直到17世纪,农田里还是散播。条播与散播的区别是,条播便于施肥、除草、灌溉、收获等田间管理,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撒播则没有多少田间管理,由庄稼自由生长,能收获多少算多少。试想,如果没有条播,多少现代农业的农业机械将没有用武之地?中国人过去那些无名的创造者对于今天以及全世界的贡献,常常因不起眼而被忽视。

同类推荐
  • 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长三角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协同发展,更多强调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服务,疏解过度集中的功能和要素,以城市群、都市圈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本书以2035年为战略愿景期,着重研究长三角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问题、战略目标与战略路径。
  • 习近平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的讲话

    习近平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的讲话

    2015年9月22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访美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在中美省州长论坛上的讲话》《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上的致辞》等讲话。该书将讲话结集出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静对喧嚣:任剑涛访谈对话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与报纸杂志编辑记者和同道朋友的访谈对话辑录。全书充满思辨的魅力、激情的光芒和实践的智慧,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富有深刻的启迪。
  • 新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2016)

    新编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材(2016)

    本书根据十八大新修订的《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编写而成,结合基层新实践,特别对社会转型时期在流动人员中发展积极分子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较全面深入地讲解了新时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必备教材。 (附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及课后检测题)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恐怖小说(中国好小说)

    恐怖小说(中国好小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凶杀案,正值盛年的女子惨遭杀害,男友苏逸决心追查真凶,一筹莫展之际,竟然发现几年前曾发表的一篇小说描述的凶杀案和他要追查的一模一样!而这位名叫“血色琥珀”的作家一次又一次的提前预言了各个凶杀案。作家古怪阴冷的性格和深入简出的行为让事件更加扑朔迷离。苏逸暗中等待,却让自己身陷险境……这是一场让人不可自拔的陷阱,以爱的名义,以信仰的名义,救赎只能来源于外界,而新的危机已经袭来。
  • 剑歌之下

    剑歌之下

    邪魔入侵,阴盛阳衰,当今天下,禁武习文,一朝倾颓,生灵涂炭,乱世,云缺仗剑而起:“剑歌不歇,武道昌隆。”
  • The Phantom Limb

    The Phantom Limb

    Isaac is the new kid in town. His mother, Vera, is in the hospital with a mysterious illness, and the only person left to care for Isaac is his distant grandfather. Friendless and often alone, Isaac loses himself in his collection of optical illusions, including a strange mirror box that he finds in his new house, left behind by the previous tenants. Designed for amputees, it creates the illusion of a second limb. Lonely Isaac wishes someone would reach out to him, and then someone does—a phantom limb within the mirror box! It signs to Isaac about a growing danger: someone who has murdered before and is out to get Vera next. The only way Isaac can solve the mystery and save his mother is with the help of the mirror box. But can he trust the phantom limb?
  • 风吹卧牛镇

    风吹卧牛镇

    冬月天,是裁缝铺子最忙的时节。哪天晚上要是深夜两点睡,徒弟们的嘴都笑歪了。快过年了,谁家不换一身新衣裳呐。娶媳妇嫁姑娘的人家,一身两身能打住嘛。再说忙了一年了,庄稼也收了,豆子青稞都粜了,猪也宰了,羊也卖了,手里才有余钱穿穿戴戴。卧牛镇的雪,从秋天就开始下了。到了冬天,雪厚得能埋掉牛。镇子上的人走雪路,叫插雪。人走在雪地里,像芨芨草棍儿似的,插出一溜儿脚踪来。衣裳也不叫衣裳,叫身明。新来的学徒唐女子,就是插了四十里山路的雪,在厚雪里戳了大半天时光,才到达三尺布裁缝铺里的。
  • 全能非酋

    全能非酋

    这是一个“非洲人”穿越到异世界疯狂被坑,为系统打工的故事,倒霉鬼万万没想到,想坑他的远远不止系统一个。
  • 喜丧

    喜丧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呼啸山庄(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