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800000013

第13章 香港故事(4)

我和姐姐出国后,父亲在家专心养病。身体好些后,父亲申请香港大学的研究奖学金,专攻《红楼梦》研究,但被拒绝。他那时写的文章大多与《红楼梦》相关,不少红学论文都研究些很细微的事情,如丫鬟的命名、黛玉房间的对联等。当时如果他成功申请到研究奖学金,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位红学权威。张爱玲曾写信安慰父亲说:“你拿不到奖学金很可惜,你是研究《红楼梦》好人选。”我父亲回复说:“没办法,想做的东西做不到,所以变成这样。”

之后我父亲进了香港中文大学,当李卓敏校长的特别助理,那是1968年。李校长自己早有秘书处理日常事务,我父亲呢,就是帮他处理特别事务,例如为校长写演讲稿之类。再举一例,建校五十周年时出版纪念册,校长要写一篇校史,但他没时间写,就托父亲写。本来有才华的人不可能帮人写演讲稿、书序,然而父亲有本领又不想抛头露面那么辛苦,就接受了这份工作。学校里有员工宿舍,所以我父母那时住在校园,嘉道理道的房子则放租。

我父亲从1968年又开始抖擞精神写作,相信是中文大学的工作不算太忙,他得以恢复心力。1971年,他开始筹办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中心。当时香港市场需要大量合资格的翻译人员,中文大学便开办翻译文凭课程。1973年,父亲在翻译中心办了一份学术期刊《译丛》(Renditions),刊登古代和现代中国文学的英译,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亦有张爱玲专题,译者以外国人为主。1997年,我与姐姐为纪念父亲对翻译事业的贡献,捐出港币一百万元,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成立了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译丛》一直刊行至今。

关于父亲在香港中文大学的日子,我自己所知不多,但这里不妨引述两段别人的回忆,大致能反映父亲的行事作风。金圣华在《爱美的赤子-怀念永远的乔志高》里面说:“当年,在中文大学翻译中心工作的有三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即宋淇、蔡思果及高克毅(即乔志高)。一群年轻的女同事促狭地把这译坛三宝称为’三老‘,并且各冠以绰号曰:’宋老板、蔡老师、高老头‘。大概因为宋淇不苟言笑,像位老板;思果循循善诱,像位老师;至于乔志高呢?因为傅雷早有名译《高老头》在先,就让人沿用其名,变成不老的’老头‘了。”

郑树森在《宋淇与张爱玲》中则回忆:“宋淇先生见知于李卓敏校长,极受重用,因此有些同事对宋先生一言一行都非常关注。李校长的中文演讲稿都由宋先生代笔,有时宋先生找我一起去听李校长演讲,告诉我那是他的杰作。他是校长的特别助理,但他不是教员,又不在体制之内,不需要向任何单位负责,只需要向校长交代,因此校内很多人对宋先生非常忌惮。他的身体状况不太好,经常说自己割了一边肺,还强调他所服用的所有药物,由抗生素到胃药,都需要是最先进、刚在美国研发不久的,给我们感觉他弱不禁风,但抱病坚持。事实上他管的事情非常多,编辑相当小心和仔细,能看出他事无大小都关注的作风。”在文中郑树森又说:“我只觉得宋先生十分神秘,跟他平日对中大很多校务欲言又止的作风如出一辙。”

创办《文林》

1972年,我父亲受胡仙所邀,创办了《文林》杂志。胡仙是报业大王胡文虎的长女,1954年接管其父创办的星系报业有限公司,办有《星岛日报》《星岛晚报》《英文虎报》等。胡仙旗下报纸的发行量很大,但她想做更高品质的文艺刊物,便找上我父亲,请他担任《文林》总编辑,执行编辑则是陆离。父亲跟胡仙说,这是亏本生意,但胡仙没有异议。《文林》其实只靠父亲和陆离两人主持,其他协助的都是星岛集团的兼职员工或特约作者。陆离是香港传奇人物,在我小时候香港有一份《中国学生报》,陆离和她丈夫石琪也有供稿,专门介绍法国新浪潮等前卫电影。1972年12月1日,《文林》创刊号出版,彩色印刷,每期卖两元港币。

《文林》是一本只为兴趣不为赚钱的杂志,但我父亲工作了一年多还是觉得太辛苦,因为他不但要约稿,还要自己写稿。看头几期杂志的内容,会发现有好几篇都是他用不同笔名“分身”写的。以创刊号为例,文章包括我教父蔡思果的《算盘与电算机》、我姐姐署名袁灵写她公公的《曾景文的七彩世界》、父亲挚友乔志高的《不骂人的艺术》、梁实秋《骂人的艺术》、於梨华《林山大赛侧写》、父亲署名杨晋写的《翻译·幽默·林语堂》、父亲署名林以亮写的《美国的生死关头》,以及陆离的五篇文章等,总共十九篇。紧接着的几期也要勉为其难四出拉稿,很不容易才凑齐数。幸好父亲还没有绝望得跟我约稿,但有篇关于傅聪的文章,我总算贡献了一张唱片封面的图片。苦撑了一年余,父亲终于在1974年3月26日写信向胡仙辞职。杂志办了近一年半,十五期后便成为绝唱。

香港作家也斯当时也加入了这本杂志,他把我父亲对他的影响写入了《那段跟宋淇吃西餐的日子》。文中说:“我接触宋淇先生已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他在中文大学,身体不好,仍为《星岛》创办彩色印刷的大型文艺刊物《文林》。我是初出茅庐的小子,做了几份商业机构的工作都做不长久,颇觉大机构非人之苦。进入《文林》跟随前辈工作,有机会学习过去文学、艺术的传统,最感动的是那种文明、包容的气氛。宋淇先生对诗、对文学艺术的热心感染了我们,至今未尝止息。”

晚年的生活与志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从中文大学退休,搬回嘉道理道的房子。闲暇多了,父亲就炒起股票来。父亲的本金是自己的退休金和我叔父宋希的积蓄。叔父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疟疾专家,长期驻守金边、越南、沙巴、新几内亚等地。因为工作地点荒僻,所以薪水加倍,加上有钱没处花-当时伊斯兰教领地沙巴是禁酒、禁烟、禁影视的,他的积蓄十分可观。父亲不做技术分析,只看基本资料如电视、报纸、新闻杂志、股票研究报告等,几年间便将本金翻了几番。到1987年,他察觉到形势不妙,立即抛掉所有股票,兑换外币,结果没受到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股灾的影响。由此观之,父亲不但满腹学问文章,投资赚钱的本领也非比寻常。

1996年12月,父亲因支气管炎病逝,享年七十七岁。他身无长物,房子已经转给我和姐姐,银行户头多年前又取消了,遗产处理非常简单。但律师说财产申报不可以填零,我们就写了港币一千元。2003年,母亲中风,我从美国回香港照顾她。到2007年11月,母亲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她的最后五年,我总算陪她度过了。

父亲去世后,我开始考虑替他出版著作全集。他的著作大概可以分为文艺评论、新诗、剧本、序跋、翻译论文、翻译作品和红学论文。这样的全集可能没有什么市场,因为他写的内容太多太杂了,要看《红楼梦人物医事考》的人,未必喜欢看《美国诗选》,要看《金庸访问记》的人,也未必爱看《评〈傲慢与偏见〉的中译本》。几年下来,这个计划也没有什么进展。

终其一生,父亲写了大量短小精悍的文章,但始终没有写下什么长篇巨著。以父亲的才学而论,未免太可惜了。我偶然看到1945年11月的《燕京文学》杂志,父亲有一首用宋悌芬笔名发表的散文诗《题目》,诉说了自己年青的梦想:“为什么我只能写短短的小品?我从来没写过长篇巨著,连我写的诗也是短短的抒情诗,有人说文字就是一个人性格的表现。这话我不大信……我也追求过最高的美德,坚忍的毅力,和一切’巨人‘所应有的特质。难道这些都不能使我将来的作品有五幕的悲剧,里面的英雄在注定的命运下挣扎;几千行诗史,里面一个国家和另外一个国家为了一个女人的秀发争斗;和二十厚册的历史小说?”

读罢这一小段文字,不由得为他叹惋。父亲不是没有雄心壮志写一个长篇,但他肩负着养妻活儿的重担,即使是那些短短的小品,也只能在公余时偷空写作。退休后,父亲炒股票已赚大钱,按理有时间去写他的“长篇巨著”,但到了那年纪偏又身体不好。如果他真要写一部长篇,那又会是什么呢?1992年父亲曾告诉我,他想写一部《张爱玲传》,因为他是张爱玲的挚友,会得到她的支持和合作,而他又最了解她的作品,所以他应当是最理想的张爱玲传记作家。可惜的是,父亲接着说他已经没有心力去做。这是他的遗憾,我觉得也是中国文学的损失。

1 1918年10月《新青年》杂志第五卷第四号上发表了宋春舫写的《近世名戏百种目》,该期是“戏剧改良专号”,同期还有胡适、傅斯年等人的文章,当时戏剧被纳入了“文学革命”的范畴。

2 海源阁、测海楼均为著名私人藏书楼。

3 指国立青岛大学。1928年国民政府准备成立国立山东大学,经蔡元培提议校址设于青岛,在原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成立国立青岛大学;1930年正式成立,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称国立山东大学,30年代闻一多、沈从文、老舍、洪深等都曾受聘于该校。

4 1958年,山东大学迁往济南,海洋、水产和地矿三系留在青岛,后来青岛校区整合其他国内海洋科研力量,成立山东海洋学院,即中国海洋大学前身。

5 1964年6月20日,第11届亚洲影展在台湾举行,陆运涛和邵逸夫应邀出席影展之后的观光活动,但邵逸夫有事未能成行。当天下午飞机从台中起飞五分钟后爆炸坠毁,包括陆运涛及其新婚妻子、行政人员等电懋高层和一些台湾电影业大员在内的57人全部罹难。

6 当时香港高中及预科课程设置:设立两年制高中(中四、中五),为学生提供工作前最基本的教育;设立两年制预科课程(中六、中七),作为学生报考大学前的课程准备。

我的曾祖父宋季生。

留美学者韩湘眉(1901-1984)晚年,二三十年代,她曾与冰心、林徽因、凌叔华被称为文界“四大美人”。

褐木庐藏书票。

1927年,祖父宋春舫在青岛福山路新一号寓所。

《宋春舫论剧第一集》。

年青时代的宋淇。

宋淇的燕京大学毕业照。

香港加多利山宋家住宅里的餐桌,是1949年南迁时从上海运到香港的。

邝家家庭照(右一为邝文美)。

1946年4月,宋淇与邝文美结婚。后来张爱玲对我母亲说:“我相信你嫁给任何人都会是个好妻子,可是总没有像嫁给他那么合适。”

宋邝文美与兄弟姐妹的合影(后排右一为邝文美)。

1949年8月20日,初到香港。

宋邝文美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美国新闻处行政助理时的工作照。

宋淇在电懋出品的电影《四千金》庆功宴上。

宋淇与影星李丽华合影。

全家旧照,后排是外祖母、父亲和母亲,前排是我和姐姐。

邝文美、徐诚斌(中)与宋淇。

《文林》杂志创刊号,封面人物是我姐姐的公公曾景文(美籍华裔水彩画家)。

父亲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手里拿的是《译丛》杂志。

同类推荐
  • 回忆张大千

    回忆张大千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一生从事绘画事业。本书是张大千的生前好友、故旧,门生及其子女、亲属撰写的回忆录,也收集了张大千先生的部分画作及诗文。为了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大千先生的情况,还征集、转载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海外有关怀念或介绍大千先生的文章和资料。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上部)

    近年来,市场上兴起解读明代历史的热潮,一批史学畅销书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以近现代思想为参照,全面论述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文化制度,颇有史学大家的严谨风范;一类以书内外史实为依据,精细描摹明代的权谋机变、财色兴衰及人情世故,极得文学家的春秋笔法。本书讲述从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这大明十六帝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及心路历程,刻画人性与制度的博弈,彰显繁荣与衰落的规则,抒写朝野众生权谋机变与铁血柔情紧密交织的激昂人生篇章!本书兼具研究家的较真精神与文学家的优美笔调,让广大历史爱好者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阅读享受!
  •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明朝大书生:王世贞传

    王世贞,大明王朝一代大名士。他在当时的名气超越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严嵩、张居正等高官显宦,文坛名声盛极一时。他虽仕途坎坷却依旧内心强大,终至集政坛高官、风流名士、文坛盟主、万贯富豪于一身,“粉丝”无数,为天下读书人所追慕。本书是作者积五年之功推出的力作,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而是以朝堂政治为舞台,梳理读书人进入仕途后身份认同、适应、蜕变过程;描述朝堂中人为人处世与自我定位对仕途的深刻影响;揭示传统制度失效背景下体制内外读书人的迷茫、纠结和难以捉摸的个人命运,足可管窥大明社会生活和读书人群像。要想了解大明政治与文化,这本书不可不看。此外,王世贞身上也是谜团重重,世传他才是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关于这一点,本书也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读。
热门推荐
  • 傅少,你老婆又变猫了

    傅少,你老婆又变猫了

    【1V1双洁,甜宠,治愈系】前世,他默不作声,爱她到身份和生命都放弃,这一世换她来守护他,揍渣捶婊虐极品,顺便兴风作妖,爬他墙。全世界都认为是来路不明的甜久,撩了天之骄子的傅淮景,被爱着,护着,宠上瘾。只有傅淮景自己知道,是他先动心,先动手,从前世设下了套。宠到她非他不可!民政局里,工作人员胆战心惊:“傅少,您老婆是黑户,办不了结婚证!”傅淮景扔出小本本:“先上户口!我连心刨都给她住,还舍不得一个户口本?”(女主是猫神,少女漫画风,轻松搞笑,请多多支持)
  • 寒夜里的星星

    寒夜里的星星

    苏静安的青春曾经盛满光明,也曾陷入漫长的寒夜。只不过一次短暂的犹豫,一个没有坦然说出口的真相,造成了一场颠覆所有人命运的悲剧。幸运的是,寒夜里独行蹒跚的她遇见了照亮她、温暖她的星星。一个宽容沉默的男孩,给了她用生命承载的爱;一个优雅坚定的男孩,教会她什么才是真正爱一个人。从此,她不再惶恐如无巢之鸟。就算再痛,她也会学着成长。要相信,命运总有赤诚的一面。思念也终会跨越时光,给你绵延不绝的回音。
  • 湘西鬼话

    湘西鬼话

    若干年前,一个青年男子流落湘西,遇到了一只白狐,后来似乎那只白狐化做了一名白发女子,并给他留下一子。若干年后,那只已经给埋藏到棺材里的白狐给人挖了出来。究竟那只白狐是不是狐仙,后人们破开层层迷雾,一步步寻访到当年那个极度迷信和排外的小村。几乎没有了任何的一个知情者,留下的,只有一些流传于乡间的传说……
  • 老九探案

    老九探案

    "小陈啊,你看这个案子怎么说?""你傻啊,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那个即使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这个人房间整洁无异味,不是伪娘就是gay,他虽然心地善良,可爱大方,善解人意,但是你别忘了,他是男的,男的!!!女装也是男的,力气很大的!!!""明白,全员出警,全力抓捕"这时电话响起:"喂!什么?这么难得案子,当然要接啦!!!"
  •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灵兰要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子追妃记

    太子追妃记

    她,一朝穿越,成了丞相府最受宠的小姐,哥哥疼爱,父亲慈祥,居然还是未来的太子妃,可是她对太子不来电怎么办,退婚。开酒楼,夺花魁,混的风生水起,逼得太子无奈追妻。一朝暴露,她掐住太子的脖子“好啊,你敢骗老娘,居然还骗了我三次,看我不掐死你。”太子邪魅一笑“掐死我,谁照顾你下半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涩情:独家爱恋

    青涩情:独家爱恋

    我不管,我不管,我也要浪漫一次,成为女主角。东方敖群,我告诉你,我也让你在流星雨下面对我许下承诺。不然的话,你这一辈子休想娶我。
  • 重生邂逅

    重生邂逅

    南宫集团的大小姐被自己的亲妹妹害死,重生到一个15岁的小女孩身上,她的到来让女孩的人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末日重生种田去

    末日重生种田去

    前世她死在实验室的手术台上重生回到末日来临前一个月末日是否能过着种田的悠闲生活!?那可是很遥远的目标...=================================== 新書《书萝莉养萌夫》書號:2429036 重生机甲世纪,还成为豪门子弟, 虽然拥有强大精神力,体质却孱弱,天才与废材只在一线之隔 重生后,目标是养成一位好丈夫,绝不重复前世的错误 但萌夫上哪去?养成游戏才玩到一半怎么落跑了? 此文是半機甲半養文成,前面會有較長的舖陳,請耐心收看,謝謝!
  • 佳偶天成之老公不好惹

    佳偶天成之老公不好惹

    业界出了个‘女神’,话说她妖娆百媚,听说她清纯可人,手腕惊人。可谁知,她只是个半路出家的事务员,接的也都是感情的案子,自以为对感情了如指掌,奈何真正在意的感情来了,从未有过初恋的她就被打的措手不及。起因:手贱的接了个后妈的单子,引来了老妈的不满,不想和她拉上一点关系的谪仙表哥被迫抓人,无奈,她被迫‘妥协’了一个月的约定!经过:本以为后妈的案子了解,求着黑道老爷子把自己神不知鬼不觉的送出去,奈何表哥太牛,无法逃遁,顺手就拿出多金暖男的KISS,搪塞了过去,结果。。暖男兽弟恋上了她。看他们矜持的样子,女主当局者迷的不懂了!便宜儿子心心念念的要找到她,弄死她!结果,一场聚会,暖男在怀,气质出众的安天染,迷瞎了便宜儿子的眼,“这。。是她?”神秘感太重,很容易出事,SO。。便宜儿子拿钱拿势,拿对自己对她的了解,开始诱惑她!谪仙表哥暗地里帮她惑男,但却越帮越不对自己胃口,为什么?。。结果:安天染是谁?没钱没势?笑话,你们的身家,怎么和她比?没品没德?笑话,她的闪光,又是几个人能得见的?于是:谪仙表哥对着被自己‘禁锢’的她说了:“安天染,我的家世,能力,染姨会同意的!”但奈何从小的恩仇,不是这一朝一夕能化解的!火爆儿子抓着她,也说了,“安天染,你不就是要钱吗?我给,你要一手遮天,我煌家就是你的,你的本性怎样,我们心知肚明,你确定,在别人的怀里,你不累吗?”但奈何她不要钱,也不要他煌家的天。多金暖男以退为进,“不管你喜欢什么人,我都支持你,如果你觉得累,我在这里,不论何时我都等着你!”‘内向’弟弟借傻逼近,博取同情,“你不是说要照顾我吗?你难道不准备对我负责吗?我只要一直在你身边待着就行!”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罩新文,没什么经验,请多支持!